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吉佐和子(1931- 1984,昭和时代)是日本当代知名女作家,与曾野绫子、山崎丰子并称为日本当代文坛的“三大才女”。有吉佐和子擅长小说,尤其是涉及重大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让读者印象深刻,《恍惚的人》是其中之一,小说内容丰富,涉及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妇女就职、家庭制等问题。有吉佐和子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老年人养老的真实场景,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也体现了有吉佐和子对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现象的敏锐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 核心家庭
日本民众经历了昭和时代的血腥、暗杀、暴力之后,无不期待着过一种安宁平静、富足祥和的生活,在经济时代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让人难以看透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有吉佐和子以女性敏锐的视角超前性地发现了日本社会中尚未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并将与老龄化与之相关的养老问题、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在《恍惚的人》中一一提及。小说《恍惚的人》讲述的是生活在东京的一家三口在半年之间发生的事情。小说女主人公立花昭子是某法律事务所的打字员,身为职业女性的她,办事干练,工作、生活、家庭样样打理的有条不紊。丈夫立花信利是某公司的副主任,工作上的能手,父母的孝子。两人的儿子立花敏是正在准备大学考试的高中生,聪明好学、善解人意。由于公公茂造性格怪异,对昭子百般刁难,昭子和公公的间关系一直很紧张。正因为如此,虽住在一个院子却分开生活的两家,关系并不亲密。公公的生活起居也是由婆婆照料,直到有一天,昭子在街上遇到精神恍惚的公公,回到家发现婆婆猝死,随之公公也患上老年痴呆,照顾公公的任务就落在了昭子的身上。从此,一家三口的平静有序的生活就这样被打破了。昭子一面承担着繁忙的工作事务,一面肩负着照顾精神恍惚的公公。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昭子照顾老人的艰辛与不易,从中体现了中年人所处社会中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年人面对即将步入老年的自己的不安与恐惧之情。
一、人口老龄化
在日本战后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有吉佐和子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迅猛提高的时代背景中发现这样的社会问题,是极为难能可贵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提升,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日本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成年人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中年人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既要忙于加班升职,又要分神照顾老人,无形的压力施加在身上。作者借信利之口说出,从20世纪70年代起几十年以后,日本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体现了人口衰老的速度之快,不久之后,就会有这样一个社会,即一个年轻人的周围,要围上四个老年人,一个年轻人必须抚养四个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
二、养老与衰老
无论年轻时多么能干、多么强势的人,一旦衰老,年轻时的光辉只剩下回忆。茂造就是这样,患上让人头疼的老年痴呆后,只会目光呆滞地抱膝坐着,时不时地喊着“我饿,昭子,我饿”,半夜啃吃妻子的骨灰,蹲坐在厕所不起等等失于常人行为,让家人惊恐不已,不得不让人随时随地照看。双职工的家庭、准备考试的儿子,昭子只能一人扛起重担,随着公公病情的加重,昭子不得不将公公送到养老院,并为此惭愧内疚。在小说还出现了隔代养老的现象,六个孙子赡养一个瘫痪在床的奶奶,费用惊人,让人堪忧,这里养老的问题已经扩大范围至隔代,愈加说明养老问题的紧迫性。社区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自家父母的衰老,给处在中年的昭子、信利和处在青年的敏、山岸和惠美带来了不同的感受。面对公公的衰老,昭子和信利也开始发觉自身的衰老。昭子对衣服颜色的喜好由黑色变成亮色,一遇到降温就腹泻,不再轻易穿短裙,而是穿上喇叭裤。信利开始不停地去牙科就医,牙疼不停发作。无论是从着装上、生活习惯上还是身体状态上,无疑都在说明夫妻二人的衰老,看到茂造这样,再看看自己,二人不觉周身寒冷、恐慌畏惧。信利不愿意看到老朽父亲的样子,看到父亲,就仿佛看到几十年后的自己,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信利,认为活着是幸福的,但是一味地活着衰老,是可怕的。昭子一想到三十年后,信利变成茂造,自己变成老太婆,也是以缓慢的动作你扶我搀地出入厕所,啜食煮的稀烂的面条时,就感到一阵寒冷袭身。中年人害怕老朽,害怕步入老年,而年轻一代的人们,却丝毫不会感到害怕,他们厌恶反感父母提及衰老,只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衰老成这样。不同阶段的人,看待事物的态度也不同,在面对衰老问题上也是如此。
三、核心家庭与日本家庭制
由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的概念。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在小说中的家庭就是典型的核心家庭,昭子和信利各自有奔波的事业,儿子敏也为自己的学业努力着,这样的家庭是在社会中最稳固的形态。但弊端也显而易见。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截至2013年10月,日本人口已连续3年呈现下降态势。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过核心家庭的生活,只生一个孩子,导致一个孩子在未来要负责为夫妻双方四位老人养老,生活压力巨大。对老人的赡养提供不了有效的保障,只能使养老问题愈加严重。核心家庭的延续,就日本老龄化的进程而言,是不利的。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以立花信利为主的不分担家庭负担的大男子主义形象,批判了日本的家庭制度。长久以来的日本家庭一直处于以父子为中心的家庭制度中,妻子、女儿毫无地位可言,更不用说出门工作。在二战结束后,虽经民主改革,但残余思想仍旧存在,在父亲病后,信利是想让妻子放弃工作在家照顾老人,他觉得妇女出门工作有辱颜面,甚至于,妻子在工作、生活、照顾老人的重重压力下,仍旧得不到丈夫的体贴和分担,正是身为女性作家有吉佐和子了解日本妇女的艰辛,而为日本妇女艰难处境的呐喊与抗议。
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日本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难题,现在中国也正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她的小说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意识到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养老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对随之产生的相关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有吉佐和子.恍惚的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罗传开,柯森耀等.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 核心家庭
日本民众经历了昭和时代的血腥、暗杀、暴力之后,无不期待着过一种安宁平静、富足祥和的生活,在经济时代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让人难以看透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有吉佐和子以女性敏锐的视角超前性地发现了日本社会中尚未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并将与老龄化与之相关的养老问题、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在《恍惚的人》中一一提及。小说《恍惚的人》讲述的是生活在东京的一家三口在半年之间发生的事情。小说女主人公立花昭子是某法律事务所的打字员,身为职业女性的她,办事干练,工作、生活、家庭样样打理的有条不紊。丈夫立花信利是某公司的副主任,工作上的能手,父母的孝子。两人的儿子立花敏是正在准备大学考试的高中生,聪明好学、善解人意。由于公公茂造性格怪异,对昭子百般刁难,昭子和公公的间关系一直很紧张。正因为如此,虽住在一个院子却分开生活的两家,关系并不亲密。公公的生活起居也是由婆婆照料,直到有一天,昭子在街上遇到精神恍惚的公公,回到家发现婆婆猝死,随之公公也患上老年痴呆,照顾公公的任务就落在了昭子的身上。从此,一家三口的平静有序的生活就这样被打破了。昭子一面承担着繁忙的工作事务,一面肩负着照顾精神恍惚的公公。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昭子照顾老人的艰辛与不易,从中体现了中年人所处社会中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年人面对即将步入老年的自己的不安与恐惧之情。
一、人口老龄化
在日本战后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有吉佐和子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迅猛提高的时代背景中发现这样的社会问题,是极为难能可贵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提升,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日本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成年人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中年人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既要忙于加班升职,又要分神照顾老人,无形的压力施加在身上。作者借信利之口说出,从20世纪70年代起几十年以后,日本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体现了人口衰老的速度之快,不久之后,就会有这样一个社会,即一个年轻人的周围,要围上四个老年人,一个年轻人必须抚养四个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
二、养老与衰老
无论年轻时多么能干、多么强势的人,一旦衰老,年轻时的光辉只剩下回忆。茂造就是这样,患上让人头疼的老年痴呆后,只会目光呆滞地抱膝坐着,时不时地喊着“我饿,昭子,我饿”,半夜啃吃妻子的骨灰,蹲坐在厕所不起等等失于常人行为,让家人惊恐不已,不得不让人随时随地照看。双职工的家庭、准备考试的儿子,昭子只能一人扛起重担,随着公公病情的加重,昭子不得不将公公送到养老院,并为此惭愧内疚。在小说还出现了隔代养老的现象,六个孙子赡养一个瘫痪在床的奶奶,费用惊人,让人堪忧,这里养老的问题已经扩大范围至隔代,愈加说明养老问题的紧迫性。社区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自家父母的衰老,给处在中年的昭子、信利和处在青年的敏、山岸和惠美带来了不同的感受。面对公公的衰老,昭子和信利也开始发觉自身的衰老。昭子对衣服颜色的喜好由黑色变成亮色,一遇到降温就腹泻,不再轻易穿短裙,而是穿上喇叭裤。信利开始不停地去牙科就医,牙疼不停发作。无论是从着装上、生活习惯上还是身体状态上,无疑都在说明夫妻二人的衰老,看到茂造这样,再看看自己,二人不觉周身寒冷、恐慌畏惧。信利不愿意看到老朽父亲的样子,看到父亲,就仿佛看到几十年后的自己,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信利,认为活着是幸福的,但是一味地活着衰老,是可怕的。昭子一想到三十年后,信利变成茂造,自己变成老太婆,也是以缓慢的动作你扶我搀地出入厕所,啜食煮的稀烂的面条时,就感到一阵寒冷袭身。中年人害怕老朽,害怕步入老年,而年轻一代的人们,却丝毫不会感到害怕,他们厌恶反感父母提及衰老,只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衰老成这样。不同阶段的人,看待事物的态度也不同,在面对衰老问题上也是如此。
三、核心家庭与日本家庭制
由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的概念。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在小说中的家庭就是典型的核心家庭,昭子和信利各自有奔波的事业,儿子敏也为自己的学业努力着,这样的家庭是在社会中最稳固的形态。但弊端也显而易见。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截至2013年10月,日本人口已连续3年呈现下降态势。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过核心家庭的生活,只生一个孩子,导致一个孩子在未来要负责为夫妻双方四位老人养老,生活压力巨大。对老人的赡养提供不了有效的保障,只能使养老问题愈加严重。核心家庭的延续,就日本老龄化的进程而言,是不利的。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以立花信利为主的不分担家庭负担的大男子主义形象,批判了日本的家庭制度。长久以来的日本家庭一直处于以父子为中心的家庭制度中,妻子、女儿毫无地位可言,更不用说出门工作。在二战结束后,虽经民主改革,但残余思想仍旧存在,在父亲病后,信利是想让妻子放弃工作在家照顾老人,他觉得妇女出门工作有辱颜面,甚至于,妻子在工作、生活、照顾老人的重重压力下,仍旧得不到丈夫的体贴和分担,正是身为女性作家有吉佐和子了解日本妇女的艰辛,而为日本妇女艰难处境的呐喊与抗议。
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日本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难题,现在中国也正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她的小说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意识到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养老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对随之产生的相关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有吉佐和子.恍惚的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罗传开,柯森耀等.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