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选用早熟品种、培育壮苗、抢时早栽与合理密植、科学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化控、化学催熟等方面介绍夏棉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棉花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获得高产就需要掌握棉花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规律、外界因素的影响,以不变应万变,万变应不变,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灵活的管理手段,实现棉花高产更高产、农户增收、增效。
一、合理品种布局,实现高产、优质和早熟
好的品种对棉花高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K7作为单位主栽品种具有铃大、早熟、衣分高的特点,从近几年种植情况来看该品种较往年种植的品种具有很强的优势,单铃重平均在5.2~5.8g,棉花4~5室,每朵有棉籽36~44个,为棉花高产奠定了基础。根据经验,前茬作物以油菜茬、大麦茬、大蒜茬为好,如果是小麦以春性早熟品种为好,而后茬棉花品种的早熟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很多夏花的棉桃只有在霜前长成或者开絮,才不至于使纤维形成因受低温影响而变劣。
二、抓好基础性措施,确保苗满田
要使夏棉丰产,必须育苗移栽。育苗时间是5月10日左右,苗龄30d。本地大部分采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方,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直径10cm、高13.3cm的塑料袋内摆入苗床内,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保证棉苗健壮成长。
1、选好种
营养钵育苗下种量不能大,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而且不能混杂,要特别注意精选。
2、选好土
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是壮苗的基础。同时在制钵时土壤过黏,制出来的钵容易过于坚实,透水透气性能差,不利于壮苗;若土壤性质过松,如砂性太强的土,制钵时容易破碎,移栽时更容易损伤,造成人工上的浪费,所以应选无病虫害、地力较高、结构良好的菜园地土为好。
3、配好肥
营养钵营养土的土肥比例大致为7∶3,肥料要尽可能用腐熟细碎的鸡粪或者猪羊粪拌均掺匀,以备制钵。
4、建好床
育苗床为便于省工和及时移栽,最好分段建于大田里,一般南北向,长10m,宽1.2m,床深于钵高3cm,四边床沿拍实,周围挖排水沟,最好随制钵、随建床、随播种以利壮苗,过早建床容易跑墒,应引起注意。
5、制好钵
制钵时3人1组,一人配土,一人制钵,一人摆钵。配土时适量加水,加水多少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度。一般钵土含水量为30%时制钵质量较好,制成钵后要随即向苗床摆钵,钵面低于床面3cm,做到上齐下不齐、第2行挤第1行空隙,摆好后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利增温保墒并准备下种。
6、灌透水
重点要求底墒足、钵土湿,一般应在1m2面积内灌水25kg以上。摆好钵再浇透水,以麦秆能插透钵而不断为准。苗床灌足水以后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缺墒。
7、下好种
播种要采用人工摆播的方法,每钵2~3粒,良种可1钵1粒,下种多害多利少,下种后覆土宜薄不宜厚,1.0~1.5cm厚较为恰当。覆土应分2次进行,先用细碎土把钵间隙填实,然后再覆土盖种,再用木板推平拍实使厚薄一致。
8、加强苗床管理
苗出齐后拔草间苗,若湿度过大可覆干细土1~2次,土厚2cm,既可降低床内湿度,又可保墒,对防止出现高脚苗和病苗十分有效。
三、抢时早栽,合理密植
为了早移栽,植棉地选油菜茬最为合适,但是在颍东这个地方早茬面积很少,80%以小麦茬为主。这就要求施肥整地,要抢时间、争速度,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施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6月5~10日移栽。中棉所17号栽5.4万株/hm2,要放宽行距,缩小株距。行距85cm,株距27cm,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状况,塑造棉田立体结构,而且给枝叶的生长准备了必要的空间。结合化调,培育中壮株型,增加铃数,提高铃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移栽时先浇水起钵,栽后覆土2次,第1次覆一半细土压实,浇足水,待水渗完后再覆土1次,使2次覆土与地面平齐,达到上松下实,利于根系发育,缓苗也快。
四、科学田间管理
根据棉花的生育期长短,进行科学管理。在苗期、蕾期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使棉田始终保持疏松无杂草。在盛花期穴追尿素225kg/hm2,以满足开花结铃的需要。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根据棉花长势情况,在花铃期可进行根外追肥,以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
适时整枝,调节养分,也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促进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做到叉不过寸、芽不过指,及时打去。打顶要做到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7月下旬分期分批进行打顶,一般每株留果枝11台左右,7月21日前去掉全部无效花蕾,促使桃大早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品质。在初花期如出现旺长,可用助壮素进行调节,防止旺长,一般用助壮素30.0~37.5g/hm2。
五、棉花综合防治
棉花虫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棉花产量不断提升的一个制约性的因素,因此把好防虫关对提高棉花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要把“四虫”防治纳入平日田管工作中抓紧抓好,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坚决防止盲目乐观、麻痹大意的思想 (下转第97页)(上接第92页)。重视田边保护带的防治,根据害虫的发生特点,早春是害虫萌动的季节,越冬代虫卵在温度、湿度适宜时开始活动。播前、播后两遍封闭工作不能少,所用的药剂主要以杀螨、杀虫剂为主,喷洒条田四边、农渠、林带等地方,从源头消灭害虫。
棉铃虫要勤调查、重监测,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严防一代、死守二代、控制三代、残扫四代,通过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蚜虫、红蜘蛛的防治要狠、要重视点片,在萌芽时防、在中心株时防、在点上防,同时要保证作业量和回访,杜绝扩散和蔓延;棉蓟马的防治决不能忽视,在两片子叶展平时普防一遍,在三叶期时普防一遍,采用一般的杀虫剂即可,减少危害后造成的断头现象,减少无效株,提高亩收获株数。 防治方法:一是摘除虫源,根据棉铃虫卵多产在嫩顶嫩尖的习性,整枝时要把打去的顶心、边心、赘芽、营养枝等带出田外处理;二是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蛾杀死;三是药剂防治,可用敌百虫、杀虫精等防治。总之,要根据病虫测报情况,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时防治。
六、适时化调
棉苗移栽前用50mg/kg缩节胺喷施1次,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分别在现蕾期、盛花期和打顶后用20%的缩节胺水剂75mL/hm2、90mL/hm2、150mL/hm2对水喷施,以控旺促壮,改善纤维品质。在匀苗密植的基础上,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并通过人工整枝、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塑造丰产株型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形成田间高光效群体长相,提高内围铃的比重和顶部倒三节成铃,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化调要早,早化调能降低棉花坐果节位,增加果枝台数,塑造理想株型,今年单位从二叶期开始调,用量在0.6 g/667m2。当遇到低温等不利环境下用量要减半,五叶期调一次,用量1g/667m2。6月20日以后即打顶前10d不再使用缩节胺,一是便于顶心拉出好打顶,另一方面促进顶部倒三节转化。待倒三果枝拉出,即倒三节果枝第二果节伸长3~5cm时,使用缩节胺8g~10g/667m2。
七、及时采摘
近年来,许多棉农由于采摘方法不得当,采摘的棉花品质差、杂质多、销售难、价格低,严重影响了棉农应有的经济收益。那么,棉花应如何提高棉花采摘质量呢?
1、适时采摘
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天采摘一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包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纤维,使洁白的棉纤维出现阴黄、阴红、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抢在雨前采摘棉花。同时还要及时采摘下部已发黄的老熟桃,避免降低棉花质量。
2、防止“三丝”
“三丝”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包括化纤丝、麻棕丝、毛线头、塑料纸、编织袋丝、动物毛发等杂质。“三丝”的混入一般发生在采摘、晾晒、加工各个环节,特别是在采摘时,棉农大量使用编织袋和尼龙绳作为采摘工具,导致编织袋丝、尼龙绳丝混入棉花当中,而且毛发也易在采摘、晾晒时混入。由于“三丝”与棉纤维性质不同,在纺织印染过程中易出现缺陷,严重影响了纱和布的质量。为保证棉花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采摘人员一律戴白色棉布帽,防止人发不慎落入棉花中;②装棉花用的袋子,一律使用纯棉布加工制作;③晾晒棉花时要尽量远离家禽。
3、搞好“四分”、“四净”、“六不带”
“四分”是指采摘棉花时,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分开晾晒,分开收存,不能混在一起,以便分级出售;“四净”是指采摘时棉花壳里掏净,棉枝上拾净,落在地上的捡净,采摘时棉叶、枝、秆去净;“六不带”是指拾棉花时不带草籽、不带棉壳、不带发丝、不带化纤品、不带动物毛、不带杂物。
4、喷药催熟
对贪青晚熟和种植偏晚的棉花,要及时用乙烯利催熟,施药时间要掌握后期大部分棉铃长到40天以上,初霜前15~20天、气温在20℃以上进行喷药。喷药时要选择无雨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喷药后遇雨要重喷一次。棉花良种繁殖田,禁止用药物催熟;用过药物催熟的棉籽,不能留作种用。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获得高产就需要掌握棉花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规律、外界因素的影响,以不变应万变,万变应不变,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灵活的管理手段,实现棉花高产更高产、农户增收、增效。
一、合理品种布局,实现高产、优质和早熟
好的品种对棉花高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K7作为单位主栽品种具有铃大、早熟、衣分高的特点,从近几年种植情况来看该品种较往年种植的品种具有很强的优势,单铃重平均在5.2~5.8g,棉花4~5室,每朵有棉籽36~44个,为棉花高产奠定了基础。根据经验,前茬作物以油菜茬、大麦茬、大蒜茬为好,如果是小麦以春性早熟品种为好,而后茬棉花品种的早熟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很多夏花的棉桃只有在霜前长成或者开絮,才不至于使纤维形成因受低温影响而变劣。
二、抓好基础性措施,确保苗满田
要使夏棉丰产,必须育苗移栽。育苗时间是5月10日左右,苗龄30d。本地大部分采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方,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直径10cm、高13.3cm的塑料袋内摆入苗床内,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保证棉苗健壮成长。
1、选好种
营养钵育苗下种量不能大,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而且不能混杂,要特别注意精选。
2、选好土
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是壮苗的基础。同时在制钵时土壤过黏,制出来的钵容易过于坚实,透水透气性能差,不利于壮苗;若土壤性质过松,如砂性太强的土,制钵时容易破碎,移栽时更容易损伤,造成人工上的浪费,所以应选无病虫害、地力较高、结构良好的菜园地土为好。
3、配好肥
营养钵营养土的土肥比例大致为7∶3,肥料要尽可能用腐熟细碎的鸡粪或者猪羊粪拌均掺匀,以备制钵。
4、建好床
育苗床为便于省工和及时移栽,最好分段建于大田里,一般南北向,长10m,宽1.2m,床深于钵高3cm,四边床沿拍实,周围挖排水沟,最好随制钵、随建床、随播种以利壮苗,过早建床容易跑墒,应引起注意。
5、制好钵
制钵时3人1组,一人配土,一人制钵,一人摆钵。配土时适量加水,加水多少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度。一般钵土含水量为30%时制钵质量较好,制成钵后要随即向苗床摆钵,钵面低于床面3cm,做到上齐下不齐、第2行挤第1行空隙,摆好后随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利增温保墒并准备下种。
6、灌透水
重点要求底墒足、钵土湿,一般应在1m2面积内灌水25kg以上。摆好钵再浇透水,以麦秆能插透钵而不断为准。苗床灌足水以后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缺墒。
7、下好种
播种要采用人工摆播的方法,每钵2~3粒,良种可1钵1粒,下种多害多利少,下种后覆土宜薄不宜厚,1.0~1.5cm厚较为恰当。覆土应分2次进行,先用细碎土把钵间隙填实,然后再覆土盖种,再用木板推平拍实使厚薄一致。
8、加强苗床管理
苗出齐后拔草间苗,若湿度过大可覆干细土1~2次,土厚2cm,既可降低床内湿度,又可保墒,对防止出现高脚苗和病苗十分有效。
三、抢时早栽,合理密植
为了早移栽,植棉地选油菜茬最为合适,但是在颍东这个地方早茬面积很少,80%以小麦茬为主。这就要求施肥整地,要抢时间、争速度,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施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6月5~10日移栽。中棉所17号栽5.4万株/hm2,要放宽行距,缩小株距。行距85cm,株距27cm,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状况,塑造棉田立体结构,而且给枝叶的生长准备了必要的空间。结合化调,培育中壮株型,增加铃数,提高铃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移栽时先浇水起钵,栽后覆土2次,第1次覆一半细土压实,浇足水,待水渗完后再覆土1次,使2次覆土与地面平齐,达到上松下实,利于根系发育,缓苗也快。
四、科学田间管理
根据棉花的生育期长短,进行科学管理。在苗期、蕾期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使棉田始终保持疏松无杂草。在盛花期穴追尿素225kg/hm2,以满足开花结铃的需要。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根据棉花长势情况,在花铃期可进行根外追肥,以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
适时整枝,调节养分,也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促进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做到叉不过寸、芽不过指,及时打去。打顶要做到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7月下旬分期分批进行打顶,一般每株留果枝11台左右,7月21日前去掉全部无效花蕾,促使桃大早熟,减少霜后花,提高棉花品质。在初花期如出现旺长,可用助壮素进行调节,防止旺长,一般用助壮素30.0~37.5g/hm2。
五、棉花综合防治
棉花虫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棉花产量不断提升的一个制约性的因素,因此把好防虫关对提高棉花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要把“四虫”防治纳入平日田管工作中抓紧抓好,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坚决防止盲目乐观、麻痹大意的思想 (下转第97页)(上接第92页)。重视田边保护带的防治,根据害虫的发生特点,早春是害虫萌动的季节,越冬代虫卵在温度、湿度适宜时开始活动。播前、播后两遍封闭工作不能少,所用的药剂主要以杀螨、杀虫剂为主,喷洒条田四边、农渠、林带等地方,从源头消灭害虫。
棉铃虫要勤调查、重监测,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严防一代、死守二代、控制三代、残扫四代,通过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蚜虫、红蜘蛛的防治要狠、要重视点片,在萌芽时防、在中心株时防、在点上防,同时要保证作业量和回访,杜绝扩散和蔓延;棉蓟马的防治决不能忽视,在两片子叶展平时普防一遍,在三叶期时普防一遍,采用一般的杀虫剂即可,减少危害后造成的断头现象,减少无效株,提高亩收获株数。 防治方法:一是摘除虫源,根据棉铃虫卵多产在嫩顶嫩尖的习性,整枝时要把打去的顶心、边心、赘芽、营养枝等带出田外处理;二是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蛾杀死;三是药剂防治,可用敌百虫、杀虫精等防治。总之,要根据病虫测报情况,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时防治。
六、适时化调
棉苗移栽前用50mg/kg缩节胺喷施1次,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分别在现蕾期、盛花期和打顶后用20%的缩节胺水剂75mL/hm2、90mL/hm2、150mL/hm2对水喷施,以控旺促壮,改善纤维品质。在匀苗密植的基础上,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并通过人工整枝、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塑造丰产株型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形成田间高光效群体长相,提高内围铃的比重和顶部倒三节成铃,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化调要早,早化调能降低棉花坐果节位,增加果枝台数,塑造理想株型,今年单位从二叶期开始调,用量在0.6 g/667m2。当遇到低温等不利环境下用量要减半,五叶期调一次,用量1g/667m2。6月20日以后即打顶前10d不再使用缩节胺,一是便于顶心拉出好打顶,另一方面促进顶部倒三节转化。待倒三果枝拉出,即倒三节果枝第二果节伸长3~5cm时,使用缩节胺8g~10g/667m2。
七、及时采摘
近年来,许多棉农由于采摘方法不得当,采摘的棉花品质差、杂质多、销售难、价格低,严重影响了棉农应有的经济收益。那么,棉花应如何提高棉花采摘质量呢?
1、适时采摘
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天采摘一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包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纤维,使洁白的棉纤维出现阴黄、阴红、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抢在雨前采摘棉花。同时还要及时采摘下部已发黄的老熟桃,避免降低棉花质量。
2、防止“三丝”
“三丝”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包括化纤丝、麻棕丝、毛线头、塑料纸、编织袋丝、动物毛发等杂质。“三丝”的混入一般发生在采摘、晾晒、加工各个环节,特别是在采摘时,棉农大量使用编织袋和尼龙绳作为采摘工具,导致编织袋丝、尼龙绳丝混入棉花当中,而且毛发也易在采摘、晾晒时混入。由于“三丝”与棉纤维性质不同,在纺织印染过程中易出现缺陷,严重影响了纱和布的质量。为保证棉花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采摘人员一律戴白色棉布帽,防止人发不慎落入棉花中;②装棉花用的袋子,一律使用纯棉布加工制作;③晾晒棉花时要尽量远离家禽。
3、搞好“四分”、“四净”、“六不带”
“四分”是指采摘棉花时,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分开晾晒,分开收存,不能混在一起,以便分级出售;“四净”是指采摘时棉花壳里掏净,棉枝上拾净,落在地上的捡净,采摘时棉叶、枝、秆去净;“六不带”是指拾棉花时不带草籽、不带棉壳、不带发丝、不带化纤品、不带动物毛、不带杂物。
4、喷药催熟
对贪青晚熟和种植偏晚的棉花,要及时用乙烯利催熟,施药时间要掌握后期大部分棉铃长到40天以上,初霜前15~20天、气温在20℃以上进行喷药。喷药时要选择无雨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喷药后遇雨要重喷一次。棉花良种繁殖田,禁止用药物催熟;用过药物催熟的棉籽,不能留作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