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人们政治活动、学术研究乃至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基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持撰写了“跨文化传播丛书”。
《现代美国白宫政治传播体系(1897~2009)》(翟峥,2012年,32元)
该书从机制的角度,描绘了从1897年麦金莱总统上任至2009年小布什总统卸任期间美国白宫政治传播体系的发展轨迹,将美国总统政治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放在传媒生态变迁的大框架中加以解释,系统梳理了当代白宫政治传播的主要活动,展示了比较新鲜的史料。例如,很多人认为年轻潇洒、在镜头前风度翩翩的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电视总统”,其实其前任艾森豪威尔才是第一位有意识地利用电视媒体的美国总统。而且,受当时电视媒体技术水平的影响,肯尼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平面媒体上。这本书通过严谨扎实的历史考察,揭示了现代白宫政治传播活动的规律、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总结了哪些政治传播理念与手段比较有效、哪些被事实证明效果不佳,并剖析了个中原因。
《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程维,2012年,32元)
新闻编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对文化的阐释和意义的建构。同时,编译者既是新闻源文本的解码者,又是新闻译文的编码者,甚至在跨文化传播中拥有一定的道德评判话语权,对编译新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他者”和“我者”的认知。该书以美国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以及《参考消息》的相关编译新闻为对象,通过对比探讨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在叙事方面的差异及导致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美国媒体在北京奥运会专题报道中夸大了中国的负面事件,习惯于选择体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新闻事件,建构了一个需要美国进行道德教化的中国形象。遭遇美国媒体强势话语的《参考消息》,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选择性建构、时空建构、参与者重新定位、加标记建构等再叙事策略,从隐身的语言转换者转变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文化阐释者,所表现出的智慧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美国国际形象建构:美国之音新闻报道》(宋颖,2012年,32元)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远离主战场的美国政府就意识到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有效传递自己声音的重要性。这正是美国之音创建的最初动因。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一方面积极缴灭恐怖活动以安抚美国人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努力化解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对美国的“仇恨”。作为美国政府的可操控媒体,美国之音为我们了解美国的国家形象战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书作者曾在美国之音电台进行过为期一年的深入调研,她以美国之音国际广播2002年~2008年新闻和社论的文本为对象,借助建构主义和东方主义理论,呈现了美国之音塑造了怎样的美国形象,剖析了美国之音如何塑造了今日美国形象,揭示了具有官方色彩的美国媒体机构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推行美国的“普世价值”。
《美国政治博客》(伊蕊,2012年,32元)
美国是政治博客的发轫地,也是目前政治博客最繁荣的地方。美国政治博客非常接近于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所有参与者都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该书告诉我们,在美国博客发展史上著名的“丹·拉瑟事件”和“特伦特·洛特事件”其实是小概率事件,事实上,美国政治博客远非哈贝马斯所期望的“公共领域”。该书从两个角度立体展现了美国政治博客的现状:从博主的角度,通过性别、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否定了美国政治博客博主的草根性;从博客网站的角度,通过类型、经营方式、经济来源等信息揭露了这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奥巴马的博客经营更表明,美国政治博客的博主具有明显的精英性,其网站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与传统媒体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一切都表明,美国政治博客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
“跨文化传播丛书”将不断扩充,重点关注知名媒体和新兴传播方式。今年将推出《〈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框架分析》和《新媒体与旧秩序:YouTube上的中国形象》等。
《现代美国白宫政治传播体系(1897~2009)》(翟峥,2012年,32元)
该书从机制的角度,描绘了从1897年麦金莱总统上任至2009年小布什总统卸任期间美国白宫政治传播体系的发展轨迹,将美国总统政治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放在传媒生态变迁的大框架中加以解释,系统梳理了当代白宫政治传播的主要活动,展示了比较新鲜的史料。例如,很多人认为年轻潇洒、在镜头前风度翩翩的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电视总统”,其实其前任艾森豪威尔才是第一位有意识地利用电视媒体的美国总统。而且,受当时电视媒体技术水平的影响,肯尼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平面媒体上。这本书通过严谨扎实的历史考察,揭示了现代白宫政治传播活动的规律、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总结了哪些政治传播理念与手段比较有效、哪些被事实证明效果不佳,并剖析了个中原因。
《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程维,2012年,32元)
新闻编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对文化的阐释和意义的建构。同时,编译者既是新闻源文本的解码者,又是新闻译文的编码者,甚至在跨文化传播中拥有一定的道德评判话语权,对编译新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他者”和“我者”的认知。该书以美国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以及《参考消息》的相关编译新闻为对象,通过对比探讨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在叙事方面的差异及导致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美国媒体在北京奥运会专题报道中夸大了中国的负面事件,习惯于选择体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新闻事件,建构了一个需要美国进行道德教化的中国形象。遭遇美国媒体强势话语的《参考消息》,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选择性建构、时空建构、参与者重新定位、加标记建构等再叙事策略,从隐身的语言转换者转变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文化阐释者,所表现出的智慧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美国国际形象建构:美国之音新闻报道》(宋颖,2012年,32元)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远离主战场的美国政府就意识到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有效传递自己声音的重要性。这正是美国之音创建的最初动因。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一方面积极缴灭恐怖活动以安抚美国人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努力化解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对美国的“仇恨”。作为美国政府的可操控媒体,美国之音为我们了解美国的国家形象战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书作者曾在美国之音电台进行过为期一年的深入调研,她以美国之音国际广播2002年~2008年新闻和社论的文本为对象,借助建构主义和东方主义理论,呈现了美国之音塑造了怎样的美国形象,剖析了美国之音如何塑造了今日美国形象,揭示了具有官方色彩的美国媒体机构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推行美国的“普世价值”。
《美国政治博客》(伊蕊,2012年,32元)
美国是政治博客的发轫地,也是目前政治博客最繁荣的地方。美国政治博客非常接近于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所有参与者都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该书告诉我们,在美国博客发展史上著名的“丹·拉瑟事件”和“特伦特·洛特事件”其实是小概率事件,事实上,美国政治博客远非哈贝马斯所期望的“公共领域”。该书从两个角度立体展现了美国政治博客的现状:从博主的角度,通过性别、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否定了美国政治博客博主的草根性;从博客网站的角度,通过类型、经营方式、经济来源等信息揭露了这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奥巴马的博客经营更表明,美国政治博客的博主具有明显的精英性,其网站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与传统媒体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一切都表明,美国政治博客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
“跨文化传播丛书”将不断扩充,重点关注知名媒体和新兴传播方式。今年将推出《〈纽约时报〉反伊战运动报道框架分析》和《新媒体与旧秩序:YouTube上的中国形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