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有价值的,是把生活变成修行,带着利他的心做事,并在做事过程中不断学习,使生命每天都成长,智慧和慈悲每天都增加。反之,虽然地位高、财富多,但心态不好,烦恼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财富只是人生幸福的辅助
佛教认为物质财富有两面性,可能是毒蛇,也可能是净财。如果来源不当,以非法手段挣钱,或是挥霍无度,养成不良习惯,就是毒蛇;如果来源正当,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改善生活,过好日子,还能造福社会,就是净财。我们要看到财富的两面性,避免让自己成为财富的牺牲品。
在相当时期内,人们把拥有物质财富等同于幸福。但富起来以后,反而比以前不容易幸福了,烦恼多、压力大,这说明物质财富和幸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因素。有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没有一定标准。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物质包括物质财富和身体健康,是幸福的辅助条件,而精神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因素。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欲望少、要求不高就容易产生幸福感。而在攀比和竞争下,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使生存和幸福成本不断提高,活得很累。其次,心态也是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决定了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所以乐观者容易幸福,悲观者不容易幸福。学习佛法智慧,能正向积极地看问题。有了良好心态,随时随地都容易开心。所以说,财富只是人生幸福的辅助因素,心态才是根本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利益和道德相对立,使人们对道德产生恐惧感。佛教认为,追求利益与道德并不对立,前提是要以正当手段。学佛有两种利益,现前利益是因为与人为善,容易得到社会认可,成功几率更高;究竟利益是通过佛法智慧,彻底解决人生的迷惑烦恼,这比任何物质利益都更宝贵。
在追求利益方面,一是要用正当手段,二是不要贪著利益。以无所得的智慧去努力,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的同时,拥有超然的心态。佛教认为,利益与道德是可以一致的,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缺乏做人的教育,使人们忽视精神追求,无视道德价值,才会不择手段地拜金,最终把心做坏了,既得不到社会认可,事业也难以做大。因此,我们要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追求财富。
我们为什么要赚钱、做事业?如果带着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心态,就是在追求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不但辛苦,而且虚幻,既不能提升自身品质,也不能利益社会大众。真正有价值的,是把生活变成修行,带着利他的心做事,并在做事过程中不断学习,使生命每天都成长,智慧和慈悲每天都增加。反之,虽然地位高、财富多,但心态不好,烦恼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所以首先应该相信因果规律。佛教认为命运发展是由自身行为决定,而观念是行为的指导。通过学习佛法,建立正确观念,就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生命品质。其次是广结善缘。带着利他心,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但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自身心态也会越来越健康。第三是培植福田。对父母、师长知恩报恩,为恩田;恭敬宗教师及有德者,为敬田;帮助有需要的人,为悲田。在内心播种慈悲、智慧、善良,使生命充满正能量。最后是生财有道,学习生存技能,并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如法求财。
拈花微笑花非花
关于禅宗的起源,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那就是“拈花微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娑婆世界主大梵王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供佛,佛陀“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在这段充满诗意的记载中,标明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教化风格,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这是在经教之外开辟的一条修学捷径,不同于教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常规次第。在禅宗教育中,著名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看似匪夷所思,背后却大有深意。其目的,就是帮助学人直接体认觉性,体认心的本来面目。
前面说过,禅宗修行是立足于真心,但我们现有的生命则处于迷惑系统。所以,我们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有能有所。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有主观和客观。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能所对立的状态?就是因为对能所的执著和认定。我们执著这个能为我,执著这个所为法。在能上生起我执,在所上生起法执。
我们会有很多念头,生起一个念头,就是能。而每个念头都伴随着相关影像,就是所。比如贪著,贪的本身是能,贪的不同对象为所,如事业、地位、感情等。再如我慢,我慢本身是能,而你的能力、身份是让你生起我慢的所。我们整个的世界,都被这些念头和影像所主宰。想想看,在我们心头徘徊不去的,哪一样不是念头,不是影像呢?
为什么这些念头和影像会对我们产生作用?会左右我们?虽然和念头本身有关,但关键在于,我们把这些念头当做是“我”。这个设定就像陷阱,让心落入其中,不能自拔。一旦撤除这些设定,念头就只是念头,影像也只是影像。
禅修培养的观照力,就是帮助我们看清这些念头和影像,进而获得不被念头和影像左右的能力。在此之前,凡夫始终执著于念头,执著于与之相关的影像。当心陷入能所时,觉性就会被遮蔽。所以祖师用机锋棒喝的凌厉手法,在出其不意的当下,直接将学人的能所打掉,使觉性豁然显现。但对于能所固若金汤的人,祖师也是奈何不了的,这正是禅宗只接引上根利智的原因。所谓上根利智,即学人本身的执著很薄,能所形成的串习很弱,再辅以特殊情景和特定手法,就可能在一个临界点上直接开悟,彻见本性。
当然,这个“向上一着”不是人人可以遇见的。作为学人,必须根性极利;作为老师,必须有高明的引导手段,准确把握火候,给予关键一击。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否则,是指不到也见不着的。
禅宗从达摩到六祖,接引的手法都很直接。二祖慧可拜见初祖达摩时,言:“我心未安,乞师与安。”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直接让你回观反照:这个不安的心是什么,在哪里?凡夫心是躁动的,每个念头都在寻找它所需要的食物,要权力,要地位,要感情。这不仅是二祖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祖师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借力打力——把心拿来。这个东西找得到吗? 修行所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所说的,都是在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心,认识自己的心。不同只是在于,禅宗是以最直接的手段,让我们在一念反观之际,发现心其实是无形无相、了不可得的,从而看到心的本质。初祖对二祖的教育,就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又是不简单的,否则就不可能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心心相印。
二祖对三祖也是同样。当时三祖还是一个居士,重病缠身,感到自己业障深重,去找二祖忏悔。二祖言:“将罪来,与汝忏。”手法和达摩如出一辙。我们经常被情绪、烦恼、妄想所折磨,可妄想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关注过。三祖沉吟良久,同样发现:觅罪了不可得。因为罪的基础就是心,而心的本质是空,所以罪也是因缘假相,其本质并没有离开空性。不仅如此,它的原始能量正是来自觉悟本体。
事实上,所有烦恼的原始能量都是空性,都是觉悟本体。在一路追寻的过程中,这种觉悟本体一旦产生作用,罪的影像就找不到了,所以说觅罪了不可得。二祖说:“我已经给你忏罪了。你现在是一个居士,以后应该出家,依三宝而住。”三祖就问:“我现在看到和尚,已经知道僧是怎么回事,那佛是什么?法是什么?”二祖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你现在体认到的无所得的心,当下就是佛,当下就是法,当下就是僧。后来,三祖有《信心铭》传世,也是学习禅宗的重要内容。
禅宗的发扬光大,是到六祖惠能之后开始的。六祖有十大弟子,其中,南岳怀让一系后来分化出沩仰宗、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化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宋代临济一系分化出扬歧和黄龙,称为“五家七宗”。其中的每一派,都代表接引门人的不同宗风。《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千多个公案记载着这些祖师们开悟、得道的因缘,可谓精彩纷呈。
比如曹洞提倡的是默照,是“摄心静坐,潜神内观以悟道”的观行方法。而临济参究的是话头,循着话头一路追索下去,直接体认念头没有生起时的状态。后来,这些方法因为没有善知识指导,就渐渐没落,徒有其表了。默照呢,在那里照得浑浑沌沌,一片漆黑。参话头呢,干脆就变成念话头,念来念去,就是念不出个究竟。怎么办?
一方面,要创造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一方面,要奠定修学基础。禅宗要求学人有上根利智,否则就够不着。现在不少人,看了些公案,也学着说“禅话”,其实都是在打妄想,是在迷惑系统说些“开悟”的话。这样的说,除了能使凡夫心得到满足,对修行没有丝毫作用。因为你的心行不到,就像祖师说的,是“蚊子叮铁牛”,叮得进去吗?
禅宗之所以能在唐朝盛极一时,固然因为当时有很多明眼宗师,同时也因为学人有良好的教理基础和心行状态,所以才会碰撞出如此痛快淋漓的“向上一着”。当我们距见道不是一步之遥,而是百步、千步乃至万步时,如果不老老实实地次第前行,是永远也够不着的。大家虽然也在讲公案,讲话头,讲禅修,但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根机,也没有明眼师长的指导,整个修行自然流于空洞,最后只剩下一些说法而已。
所以说,禅宗修行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见地,二是基础,三是明师,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想要修习禅宗,同样要从这三点入手。
学佛为了什么
人人都能学佛,没有人会被排斥在佛门外,这是首先要肯定的。其次,人人都能成佛,没有人天生就注定不能成佛,这也是我们要肯定的。
当然,每个人又是不同的。对于学佛,也同样存在发心及信仰深浅的不同。所以,在处理学佛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时,会出现不同选择。学佛较浅的人,学佛只是工作之余的生活点缀;学佛较深的人,则将学佛作为人生的重心,工作只是生存的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什么摆在第一,什么摆在第二;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也有些人是由浅入深,随着学佛时间的增长,对佛法认识的加深,从而提升对佛法的需求。一旦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其他问题便不重要了。
学佛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佛陀的生命品质。
我们现在为什么是凡夫?因为具有凡夫的生命品质,即是无明、我执、贪嗔痴。佛陀为什么成为佛陀?是因为具备了佛陀的生命品质,那就是大解脱、大自在,那就是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学佛的过程,是改变生命品质的过程。
忏悔了还会受报吗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业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造业过程中形成的心行力量,一是由此行为带来的客观结果。
我们每造一次业,都会在内心埋下一颗业种子,或者说打下一个心结。同时,对方心中也会产生相应的力量,如愤怒、怨恨等。修行,可以将自己内心留下的痕迹抹掉,却很难消除对他人构成的伤害。
比如曾和别人结下怨仇,虽然我们已将这些恩怨放下,不再怀恨在心,但对方未必因此而消除敌意。因为我们所能忏悔的,主要是属于自己的业种子和心行力量。当然,若我们犯错后立即忏悔并诚恳道歉,也可能会瓦解对方的怨气,双方前嫌冰释,“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事情未必都那么尽如人意。再者,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难以计数,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今生成就阿罗汉果,或是带业往生,如何来得及一一道歉呢?更何况,对方还未必接受我们的道歉。
佛陀在世时,央掘魔罗因邪见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得佛陀度化,出家修行并证得阿罗汉果。作为证果的圣者,已彻底断尽烦恼并解决了自身的心行问题。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向他扔石头表示愤怒。这就说明,除自身心行上的结果之外,还有外在的结果。即使我们至诚忏悔,也只能使自身得到清净,很难将对方心中的种子一并消除。正因为如此,目犍连尊者才会受报而死,佛陀也会因业报而头痛三日。否则,就无法理解这些现象,难道佛陀的修行还不足以抵消业力吗?或是佛陀的忏悔还不曾修习圆满吗?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所谓忏,是就业的本身进行对治,通过无生忏或佛菩萨的加持来消除业力;所谓悔,是不再继续犯错,使业力停止增长。如果将业力比作种子,本将发芽、生长、结果,但通过忏悔,种子就像以猛火沸汤煮过一样,虽然业种还在,却无法继续作用。
忏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忏悔的方法和力量。其中,忏悔方式包括作法忏、取生忏、无生忏等。通过诵经、念佛,拜三十五佛、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及百字明咒,以至诚求忏悔之心和佛力加持,消除不善行在内心形成的种子。此外,还可修空观或实相观,将业种消融于实相的觉照力中。除不同的忏悔方式外,忏悔时心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忏悔的效果。每种心理因素都有一种与之对抗的反面力量,忏悔,就是要将这种反面力量调动起来。当然,这一力量必须超过业种子形成的力量,才能在双方的对垒和抗衡中取胜。若只是心不在焉地念咒、诵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严重的业力,必须以猛利的手段和心力才能对治。
忏悔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自觉”的心理。听到“自觉”二字,我们或许感觉很普通。其实不然,因为“佛”即觉者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见,自觉正是佛法修行的要领,其力量可以化解内心的一切业障、烦恼和心结。当然,这又取决于我们自觉到什么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采取读诵大乘经典、拜忏、诵咒等方式清除业障。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不仅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力,也能启动自身的心行力量。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化解自我心结乃至各种业障的能力,只待我们开发和运用。
财富只是人生幸福的辅助
佛教认为物质财富有两面性,可能是毒蛇,也可能是净财。如果来源不当,以非法手段挣钱,或是挥霍无度,养成不良习惯,就是毒蛇;如果来源正当,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改善生活,过好日子,还能造福社会,就是净财。我们要看到财富的两面性,避免让自己成为财富的牺牲品。
在相当时期内,人们把拥有物质财富等同于幸福。但富起来以后,反而比以前不容易幸福了,烦恼多、压力大,这说明物质财富和幸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因素。有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没有一定标准。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物质包括物质财富和身体健康,是幸福的辅助条件,而精神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因素。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欲望少、要求不高就容易产生幸福感。而在攀比和竞争下,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使生存和幸福成本不断提高,活得很累。其次,心态也是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决定了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所以乐观者容易幸福,悲观者不容易幸福。学习佛法智慧,能正向积极地看问题。有了良好心态,随时随地都容易开心。所以说,财富只是人生幸福的辅助因素,心态才是根本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利益和道德相对立,使人们对道德产生恐惧感。佛教认为,追求利益与道德并不对立,前提是要以正当手段。学佛有两种利益,现前利益是因为与人为善,容易得到社会认可,成功几率更高;究竟利益是通过佛法智慧,彻底解决人生的迷惑烦恼,这比任何物质利益都更宝贵。
在追求利益方面,一是要用正当手段,二是不要贪著利益。以无所得的智慧去努力,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的同时,拥有超然的心态。佛教认为,利益与道德是可以一致的,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缺乏做人的教育,使人们忽视精神追求,无视道德价值,才会不择手段地拜金,最终把心做坏了,既得不到社会认可,事业也难以做大。因此,我们要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追求财富。
我们为什么要赚钱、做事业?如果带着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心态,就是在追求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不但辛苦,而且虚幻,既不能提升自身品质,也不能利益社会大众。真正有价值的,是把生活变成修行,带着利他的心做事,并在做事过程中不断学习,使生命每天都成长,智慧和慈悲每天都增加。反之,虽然地位高、财富多,但心态不好,烦恼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所以首先应该相信因果规律。佛教认为命运发展是由自身行为决定,而观念是行为的指导。通过学习佛法,建立正确观念,就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生命品质。其次是广结善缘。带着利他心,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但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自身心态也会越来越健康。第三是培植福田。对父母、师长知恩报恩,为恩田;恭敬宗教师及有德者,为敬田;帮助有需要的人,为悲田。在内心播种慈悲、智慧、善良,使生命充满正能量。最后是生财有道,学习生存技能,并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如法求财。
拈花微笑花非花
关于禅宗的起源,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那就是“拈花微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娑婆世界主大梵王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供佛,佛陀“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在这段充满诗意的记载中,标明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教化风格,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这是在经教之外开辟的一条修学捷径,不同于教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常规次第。在禅宗教育中,著名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看似匪夷所思,背后却大有深意。其目的,就是帮助学人直接体认觉性,体认心的本来面目。
前面说过,禅宗修行是立足于真心,但我们现有的生命则处于迷惑系统。所以,我们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有能有所。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有主观和客观。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能所对立的状态?就是因为对能所的执著和认定。我们执著这个能为我,执著这个所为法。在能上生起我执,在所上生起法执。
我们会有很多念头,生起一个念头,就是能。而每个念头都伴随着相关影像,就是所。比如贪著,贪的本身是能,贪的不同对象为所,如事业、地位、感情等。再如我慢,我慢本身是能,而你的能力、身份是让你生起我慢的所。我们整个的世界,都被这些念头和影像所主宰。想想看,在我们心头徘徊不去的,哪一样不是念头,不是影像呢?
为什么这些念头和影像会对我们产生作用?会左右我们?虽然和念头本身有关,但关键在于,我们把这些念头当做是“我”。这个设定就像陷阱,让心落入其中,不能自拔。一旦撤除这些设定,念头就只是念头,影像也只是影像。
禅修培养的观照力,就是帮助我们看清这些念头和影像,进而获得不被念头和影像左右的能力。在此之前,凡夫始终执著于念头,执著于与之相关的影像。当心陷入能所时,觉性就会被遮蔽。所以祖师用机锋棒喝的凌厉手法,在出其不意的当下,直接将学人的能所打掉,使觉性豁然显现。但对于能所固若金汤的人,祖师也是奈何不了的,这正是禅宗只接引上根利智的原因。所谓上根利智,即学人本身的执著很薄,能所形成的串习很弱,再辅以特殊情景和特定手法,就可能在一个临界点上直接开悟,彻见本性。
当然,这个“向上一着”不是人人可以遇见的。作为学人,必须根性极利;作为老师,必须有高明的引导手段,准确把握火候,给予关键一击。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否则,是指不到也见不着的。
禅宗从达摩到六祖,接引的手法都很直接。二祖慧可拜见初祖达摩时,言:“我心未安,乞师与安。”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直接让你回观反照:这个不安的心是什么,在哪里?凡夫心是躁动的,每个念头都在寻找它所需要的食物,要权力,要地位,要感情。这不仅是二祖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祖师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借力打力——把心拿来。这个东西找得到吗? 修行所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所说的,都是在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心,认识自己的心。不同只是在于,禅宗是以最直接的手段,让我们在一念反观之际,发现心其实是无形无相、了不可得的,从而看到心的本质。初祖对二祖的教育,就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又是不简单的,否则就不可能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心心相印。
二祖对三祖也是同样。当时三祖还是一个居士,重病缠身,感到自己业障深重,去找二祖忏悔。二祖言:“将罪来,与汝忏。”手法和达摩如出一辙。我们经常被情绪、烦恼、妄想所折磨,可妄想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关注过。三祖沉吟良久,同样发现:觅罪了不可得。因为罪的基础就是心,而心的本质是空,所以罪也是因缘假相,其本质并没有离开空性。不仅如此,它的原始能量正是来自觉悟本体。
事实上,所有烦恼的原始能量都是空性,都是觉悟本体。在一路追寻的过程中,这种觉悟本体一旦产生作用,罪的影像就找不到了,所以说觅罪了不可得。二祖说:“我已经给你忏罪了。你现在是一个居士,以后应该出家,依三宝而住。”三祖就问:“我现在看到和尚,已经知道僧是怎么回事,那佛是什么?法是什么?”二祖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你现在体认到的无所得的心,当下就是佛,当下就是法,当下就是僧。后来,三祖有《信心铭》传世,也是学习禅宗的重要内容。
禅宗的发扬光大,是到六祖惠能之后开始的。六祖有十大弟子,其中,南岳怀让一系后来分化出沩仰宗、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化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宋代临济一系分化出扬歧和黄龙,称为“五家七宗”。其中的每一派,都代表接引门人的不同宗风。《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千多个公案记载着这些祖师们开悟、得道的因缘,可谓精彩纷呈。
比如曹洞提倡的是默照,是“摄心静坐,潜神内观以悟道”的观行方法。而临济参究的是话头,循着话头一路追索下去,直接体认念头没有生起时的状态。后来,这些方法因为没有善知识指导,就渐渐没落,徒有其表了。默照呢,在那里照得浑浑沌沌,一片漆黑。参话头呢,干脆就变成念话头,念来念去,就是念不出个究竟。怎么办?
一方面,要创造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一方面,要奠定修学基础。禅宗要求学人有上根利智,否则就够不着。现在不少人,看了些公案,也学着说“禅话”,其实都是在打妄想,是在迷惑系统说些“开悟”的话。这样的说,除了能使凡夫心得到满足,对修行没有丝毫作用。因为你的心行不到,就像祖师说的,是“蚊子叮铁牛”,叮得进去吗?
禅宗之所以能在唐朝盛极一时,固然因为当时有很多明眼宗师,同时也因为学人有良好的教理基础和心行状态,所以才会碰撞出如此痛快淋漓的“向上一着”。当我们距见道不是一步之遥,而是百步、千步乃至万步时,如果不老老实实地次第前行,是永远也够不着的。大家虽然也在讲公案,讲话头,讲禅修,但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根机,也没有明眼师长的指导,整个修行自然流于空洞,最后只剩下一些说法而已。
所以说,禅宗修行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见地,二是基础,三是明师,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想要修习禅宗,同样要从这三点入手。
学佛为了什么
人人都能学佛,没有人会被排斥在佛门外,这是首先要肯定的。其次,人人都能成佛,没有人天生就注定不能成佛,这也是我们要肯定的。
当然,每个人又是不同的。对于学佛,也同样存在发心及信仰深浅的不同。所以,在处理学佛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时,会出现不同选择。学佛较浅的人,学佛只是工作之余的生活点缀;学佛较深的人,则将学佛作为人生的重心,工作只是生存的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什么摆在第一,什么摆在第二;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也有些人是由浅入深,随着学佛时间的增长,对佛法认识的加深,从而提升对佛法的需求。一旦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其他问题便不重要了。
学佛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佛陀的生命品质。
我们现在为什么是凡夫?因为具有凡夫的生命品质,即是无明、我执、贪嗔痴。佛陀为什么成为佛陀?是因为具备了佛陀的生命品质,那就是大解脱、大自在,那就是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学佛的过程,是改变生命品质的过程。
忏悔了还会受报吗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业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造业过程中形成的心行力量,一是由此行为带来的客观结果。
我们每造一次业,都会在内心埋下一颗业种子,或者说打下一个心结。同时,对方心中也会产生相应的力量,如愤怒、怨恨等。修行,可以将自己内心留下的痕迹抹掉,却很难消除对他人构成的伤害。
比如曾和别人结下怨仇,虽然我们已将这些恩怨放下,不再怀恨在心,但对方未必因此而消除敌意。因为我们所能忏悔的,主要是属于自己的业种子和心行力量。当然,若我们犯错后立即忏悔并诚恳道歉,也可能会瓦解对方的怨气,双方前嫌冰释,“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事情未必都那么尽如人意。再者,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难以计数,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今生成就阿罗汉果,或是带业往生,如何来得及一一道歉呢?更何况,对方还未必接受我们的道歉。
佛陀在世时,央掘魔罗因邪见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得佛陀度化,出家修行并证得阿罗汉果。作为证果的圣者,已彻底断尽烦恼并解决了自身的心行问题。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向他扔石头表示愤怒。这就说明,除自身心行上的结果之外,还有外在的结果。即使我们至诚忏悔,也只能使自身得到清净,很难将对方心中的种子一并消除。正因为如此,目犍连尊者才会受报而死,佛陀也会因业报而头痛三日。否则,就无法理解这些现象,难道佛陀的修行还不足以抵消业力吗?或是佛陀的忏悔还不曾修习圆满吗?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所谓忏,是就业的本身进行对治,通过无生忏或佛菩萨的加持来消除业力;所谓悔,是不再继续犯错,使业力停止增长。如果将业力比作种子,本将发芽、生长、结果,但通过忏悔,种子就像以猛火沸汤煮过一样,虽然业种还在,却无法继续作用。
忏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忏悔的方法和力量。其中,忏悔方式包括作法忏、取生忏、无生忏等。通过诵经、念佛,拜三十五佛、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及百字明咒,以至诚求忏悔之心和佛力加持,消除不善行在内心形成的种子。此外,还可修空观或实相观,将业种消融于实相的觉照力中。除不同的忏悔方式外,忏悔时心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忏悔的效果。每种心理因素都有一种与之对抗的反面力量,忏悔,就是要将这种反面力量调动起来。当然,这一力量必须超过业种子形成的力量,才能在双方的对垒和抗衡中取胜。若只是心不在焉地念咒、诵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严重的业力,必须以猛利的手段和心力才能对治。
忏悔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自觉”的心理。听到“自觉”二字,我们或许感觉很普通。其实不然,因为“佛”即觉者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见,自觉正是佛法修行的要领,其力量可以化解内心的一切业障、烦恼和心结。当然,这又取决于我们自觉到什么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采取读诵大乘经典、拜忏、诵咒等方式清除业障。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不仅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力,也能启动自身的心行力量。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化解自我心结乃至各种业障的能力,只待我们开发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