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准扶贫”通常只被理解为针对深度贫困问题的技术设计,而这只是精准扶贫的基本方面,精准扶贫战略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政府扶贫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精准扶贫战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索,以期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准扶贫;战略
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确立和实施的理论依据,其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审视精准扶贫战略,还能使政府更加理性、辩证地理解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贯彻落实了“靶向式”扶贫战略,提高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精准扶贫战略进行分析,对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精准扶贫战略概述
(一)精准扶贫战略制定的背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贫困、失业和不平等已成为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且贫困居于三大问题之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总会以各种方式和形态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失业和不平等现象加剧,人的尊严和体面生活权利被剥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此外,在扶贫工作中,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突出,贫困人群定位不准确,导致了扶贫效果与扶贫目的之间的极大偏差。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能够很好地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扶贫水平,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二)精准扶贫战略的意义。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研究体系。精准扶贫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线以及理论体系的演进与发展提供参考。第二,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战略,以共同富裕为理论基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第三,深化精准扶贫的伦理意蕴。精准扶贫战略关注的重点是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伦理意蕴,为消灭绝对贫困,逐步消除相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社会脱贫能力,为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辟精准扶贫战略的发展路径
(一)正确认识精准扶贫战略。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真理,人们的认识曲线由此呈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我们对待任何理论成果,必须认识到它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创新的眼光看待精准扶贫战略,科学合理地阐释精准扶贫战略,不断总结扶贫工作实践经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
(二)强调扶贫的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精准扶贫就是要做到经济学理论所要求的扶贫资源配置最优化,这就要求扶贫政策要以扶贫资源的合理性配置为重点,堅持扶贫资源的经济效益原则,以更好地保证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的准确对接,发挥扶贫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精准扶贫的发展,要以扶贫的效益为核心,以更好地防止因扶贫瞄准度偏移而造成的扶贫效率低、扶贫边际效应下降的不利局面。
(三)强调扶贫的靶向与治理转向。精准扶贫机制根据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精准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准化的管理,以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减少以往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瞄准目标偏离的问题,提高扶贫效率。因此,在精准扶贫战略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强调扶贫的靶向,保证精准扶贫的精、准效果。同时,还应强调治理体系的转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作用,保证扶貧格局朝着精细化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我国扶贫效率和效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强调扶贫的程序。在精准扶贫战略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需要从程序出发,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识别出真正的贫困人口,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确定相应的扶贫手段,在此基础上实行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以帮助贫困群体摆脱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实现脱贫致富的理想目标。
(五)反思扶贫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良好的扶贫效果意味着精准扶贫战略的逐步成熟与完善、扶贫事业的逐步发展与壮大。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断总结扶贫经验,积累扶贫知识,逐步提高对扶贫的认识,用科学的认识指导实践,经受实践的检验,进一步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与执行,确保扶贫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结语
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应用,能够帮助人们理性认识扶贫的内涵,保证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在精准扶贫战略发展过程中,应运用科学的方法,重视精准扶贫战略的效益,强调其转向与靶向,提高扶贫水平。
参考文献:
[1]巩瑞贤.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扶贫战略透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14-16.
[2]刘连志.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127.
[3]冉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小康社会思想与精准扶贫[J].现代商贸工业,2016(19):123-124.
[4]符悠悠.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农村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准扶贫;战略
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确立和实施的理论依据,其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审视精准扶贫战略,还能使政府更加理性、辩证地理解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贯彻落实了“靶向式”扶贫战略,提高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精准扶贫战略进行分析,对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精准扶贫战略概述
(一)精准扶贫战略制定的背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贫困、失业和不平等已成为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且贫困居于三大问题之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总会以各种方式和形态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失业和不平等现象加剧,人的尊严和体面生活权利被剥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此外,在扶贫工作中,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突出,贫困人群定位不准确,导致了扶贫效果与扶贫目的之间的极大偏差。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能够很好地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扶贫水平,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二)精准扶贫战略的意义。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研究体系。精准扶贫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线以及理论体系的演进与发展提供参考。第二,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战略,以共同富裕为理论基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第三,深化精准扶贫的伦理意蕴。精准扶贫战略关注的重点是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伦理意蕴,为消灭绝对贫困,逐步消除相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社会脱贫能力,为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辟精准扶贫战略的发展路径
(一)正确认识精准扶贫战略。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真理,人们的认识曲线由此呈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我们对待任何理论成果,必须认识到它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创新的眼光看待精准扶贫战略,科学合理地阐释精准扶贫战略,不断总结扶贫工作实践经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
(二)强调扶贫的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精准扶贫就是要做到经济学理论所要求的扶贫资源配置最优化,这就要求扶贫政策要以扶贫资源的合理性配置为重点,堅持扶贫资源的经济效益原则,以更好地保证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的准确对接,发挥扶贫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精准扶贫的发展,要以扶贫的效益为核心,以更好地防止因扶贫瞄准度偏移而造成的扶贫效率低、扶贫边际效应下降的不利局面。
(三)强调扶贫的靶向与治理转向。精准扶贫机制根据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精准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准化的管理,以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减少以往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瞄准目标偏离的问题,提高扶贫效率。因此,在精准扶贫战略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强调扶贫的靶向,保证精准扶贫的精、准效果。同时,还应强调治理体系的转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作用,保证扶貧格局朝着精细化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我国扶贫效率和效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强调扶贫的程序。在精准扶贫战略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需要从程序出发,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识别出真正的贫困人口,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确定相应的扶贫手段,在此基础上实行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以帮助贫困群体摆脱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实现脱贫致富的理想目标。
(五)反思扶贫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良好的扶贫效果意味着精准扶贫战略的逐步成熟与完善、扶贫事业的逐步发展与壮大。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断总结扶贫经验,积累扶贫知识,逐步提高对扶贫的认识,用科学的认识指导实践,经受实践的检验,进一步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与执行,确保扶贫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结语
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应用,能够帮助人们理性认识扶贫的内涵,保证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在精准扶贫战略发展过程中,应运用科学的方法,重视精准扶贫战略的效益,强调其转向与靶向,提高扶贫水平。
参考文献:
[1]巩瑞贤.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扶贫战略透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14-16.
[2]刘连志.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127.
[3]冉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小康社会思想与精准扶贫[J].现代商贸工业,2016(19):123-124.
[4]符悠悠.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农村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