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是培养生命的过程,现代社会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一方面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另一方面是还学生生活的本来面目,把学生教“活”。
陶行知先生在为中华儿童教育出版社创作的社歌中写到:“发展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变成一个小孩。”作为教师,应该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关注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感,更多地保护孩子的天性,张扬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地发展,为孩子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一、宽容善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
宽容是一种比严厉更有效的教育力量。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一个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却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给它的惩罚是画出两张狗的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的“惩罚”,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从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平常,我们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可他们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学生所犯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问题。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教育家们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自责中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让我们携起手来善待学生吧!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心灵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身来跟孩子说话”。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这样的师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他会自觉的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愿意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心声,希望与教师合作。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学生更喜欢前者。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热情,尊重他们并和他们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以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事实上,“当孩子想跟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能赢得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老师。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张扬学生个性,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
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个性孕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培养更多的个性化人才,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创新活力。所以,要关注孩子的发展,就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张扬孩子们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制定一些制度或开展一些活动: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见解,课下允许学生发明与老师安排不同的方法,作业和考试允许学生突破标准答案;师生交流允许学生为教师挑挑错误、找找毛病等等。这一系列的允许会激活孩子的生命活力,让学校成为全体孩子向往的精神家园。教师还可以开设奇思异想课,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个性自由飞扬——大胆地想你能够想到的、努力思你敢于思索的,孩子们奇思异想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事让他们的思想敢于突破常规,让他们养成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开展“找优点”活动,可让每个孩子都生活的快乐而自信,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能挺起胸膛走路。开展“等一等”活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要等一等,看看孩子在做什么,听听孩子们想说什么,想象孩子们要做什么,不要从老师的角度做出结论,不要打断孩子独特的思路,给孩子一点空间,给孩子一点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
四、尊重学生差异,还学生一份尊严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幼小的心灵就不可能体验到尊严。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价值的个体,因此教育的过程应当是让孩子体验到生命尊严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生命的尊严,要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生命不可侵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尊严首先是尊重。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缺陷,尊重孩子的无知,尊重孩子的无心过失,还有期待。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良好的期待能够换来良好的效果,真诚的期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期待不只是一种教育技巧还是对生命的尊重。
为了让教育真正成为尊重孩子生命尊严的教育,教师要做到:
1.要创造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接纳的气氛。要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孩子说错了,要体面地坐下,一时想不起来,要给他时间思考,还要适时点拨、鼓励。
2.布置课外作业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全做一样的作业。
3.排位时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同桌,取消老师全权安排座次的传统做法,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4.让规章制度的落实富有人性色彩,教师办事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做用,让学校生活始终荡漾着情感的波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教师要遵循最根本的教育原则:关爱学生、善待学生、民主平等,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在为中华儿童教育出版社创作的社歌中写到:“发展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变成一个小孩。”作为教师,应该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关注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感,更多地保护孩子的天性,张扬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地发展,为孩子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一、宽容善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
宽容是一种比严厉更有效的教育力量。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一个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却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给它的惩罚是画出两张狗的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的“惩罚”,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从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平常,我们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可他们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学生所犯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问题。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教育家们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自责中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让我们携起手来善待学生吧!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心灵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身来跟孩子说话”。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这样的师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他会自觉的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愿意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心声,希望与教师合作。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学生更喜欢前者。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热情,尊重他们并和他们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以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事实上,“当孩子想跟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能赢得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老师。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张扬学生个性,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
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个性孕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培养更多的个性化人才,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创新活力。所以,要关注孩子的发展,就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张扬孩子们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制定一些制度或开展一些活动: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见解,课下允许学生发明与老师安排不同的方法,作业和考试允许学生突破标准答案;师生交流允许学生为教师挑挑错误、找找毛病等等。这一系列的允许会激活孩子的生命活力,让学校成为全体孩子向往的精神家园。教师还可以开设奇思异想课,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个性自由飞扬——大胆地想你能够想到的、努力思你敢于思索的,孩子们奇思异想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事让他们的思想敢于突破常规,让他们养成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开展“找优点”活动,可让每个孩子都生活的快乐而自信,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能挺起胸膛走路。开展“等一等”活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要等一等,看看孩子在做什么,听听孩子们想说什么,想象孩子们要做什么,不要从老师的角度做出结论,不要打断孩子独特的思路,给孩子一点空间,给孩子一点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
四、尊重学生差异,还学生一份尊严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幼小的心灵就不可能体验到尊严。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价值的个体,因此教育的过程应当是让孩子体验到生命尊严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生命的尊严,要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生命不可侵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尊严首先是尊重。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缺陷,尊重孩子的无知,尊重孩子的无心过失,还有期待。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良好的期待能够换来良好的效果,真诚的期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期待不只是一种教育技巧还是对生命的尊重。
为了让教育真正成为尊重孩子生命尊严的教育,教师要做到:
1.要创造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接纳的气氛。要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孩子说错了,要体面地坐下,一时想不起来,要给他时间思考,还要适时点拨、鼓励。
2.布置课外作业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全做一样的作业。
3.排位时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同桌,取消老师全权安排座次的传统做法,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4.让规章制度的落实富有人性色彩,教师办事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做用,让学校生活始终荡漾着情感的波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教师要遵循最根本的教育原则:关爱学生、善待学生、民主平等,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