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启动思想的航船,扬起想象的风帆。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写作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做到“扬个性,抒心灵”。
关键词 个性化写作 创造性思维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讨论、研究和实施,我们已经看到当下语文教育对人文性的日益强调和突出,这对我们重新审视学生作文的教学实质和写作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照和依据。“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从本质上呼应了新世纪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自然衍生。
什么是“个性化写作”?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所谓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真实出个性,个性是真实;“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
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个性化耀眼的光芒。
“个性化写作”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便需要学生有创新思维。很难设想,一个思维被重重有形或无形的枷锁束缚、不会独立思考的精神奴隶,他会有什么个性意识和创造的能力。因此,要促进“个性化写作”,得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思维。卡尔•马克思说过:“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启动思想的航船,扬起想象的风帆。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写作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做到“扬个性,抒心灵”。
1.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主要是因为生活单调,缺少题材。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切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作文与写作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知识和兴趣是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尤其是学生走出教室,他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以及和教材中所固有思想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了思维的定势,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一旦“量”已足够, “质”便不会沉默太久,“灵感”来了,写作动机就会产生,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会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看法和思想。
2.关注时事,走进网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从近年作文命题来看,涉及的内容越来越现代化、现实化和热点化,强调“三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人事、关注人生。这就要求学生及时广泛、深刻准确地了解社会时事、生活见闻,而这些信息来源均要从新闻媒体或报纸杂志中获取,从生活中感悟。但学生们在疲于应付各科作业之余,很难有许多时间遨游书海,更谈不上潜心静虑,思考写作。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更宽广的学习平台。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狭窄的生活空间会变得宽广开阔,单纯的生活阅历会变得丰富多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
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引起国人关注。我抓住这一热点新闻,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优势,搜寻相关信息,引发深度思考,拓展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再将学生写成的作文发到网络上,让大家一起评点、修改。《天堂里没有劣质奶粉》、《孩子,如果不是劣质奶粉》、《我,死不瞑目!——摘自一袋劣质奶粉的日记》等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无不展现出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
3.结合最新的科技技术,汲取作文营养。
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电视、手机越发普及。电视里的一些节目、一些知识,手机里的短信,都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
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新的节目,那便是各省电视台的主持人来读春联。这些春联很精彩地写出各省市的特色,对学生的写作思维的创新很好帮助。
现在,人们在节假日来临之前,流行用手机短信给亲朋好友捎去自己的祝福。一条短信也就几十个字,要想有人欣赏,就得要精要美。如“有一种日子叫漂泊;有一种生活叫流浪;有一种情愫叫思念;有一个佳节叫中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人情冷暖,奋斗不易!我想家,我想妈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愿你快乐!”充满丰富的想象,领我们走进一片新天地。“我一定要让你成为世界上第二幸福的人——因为有了你,我已经是最幸福的人了!”几十个字里设伏,给人意外,充满智慧。“我把欢乐系在新年的丝带上,奉送给你;而把对你的思念挂在项链上,贴在心窝里。”独出心裁地创造性地运用了修辞,让人难忘。如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这些短信,会让他们的思维之花更加灿烂。
4.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陆机曾说,创作时要“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要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正因如此,近几年无论是全国高考卷还是上海高考卷,都很注重在作文中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1999年全国卷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上海卷的“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2001年上海春季卷的“如果我主办------专栏”等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抓住作
文教学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形式多样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除了正常的课堂作文辅导训练形式之外,应对学生辅之于一些有效的形式。如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常常分散在其他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单独放在作文课,还可以放在基本功考核上,笔者常常采用的形式是课前5分钟演讲或描述。在每一次课即将结束时先出一个或是议论或可描述的题目,要求两个以上的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展开联想,然后到第二次课前上讲台对全班进行演讲或描述。描述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由此达到思维的多样和广阔性,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演讲或描述中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参与评判的学生也体现了主体参与的精神,也从中得到多角度、多向性的写作材料的积累,有创造性的作文也就由这里产生。
当然,散文化的构思,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科技成果的形象描述,时代发展的超前预测,社会生活的夸张介绍,广告艺术的嫁接,文学意识的引进,文学话语的运用,特殊句式的点化等,均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作文中有令人鼓舞的表现。
文体的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也能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腔使作文出现新意。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我们就要有意避开“大路货”,尽量另辟蹊径。可写成书信、日记、演讲稿、剧本、小小说等。2001年的《赤兔之死》,2003年的《孙悟空下岗记》,2004年江苏卷中的《<孔雀东南飞>新传》、甘肃的《致和砷的一封信》,无论是在材料的翻新上,还是在构思的精巧、推理想像的独到之处上,还是语言的创新上都算是上乘之作,因此被评为满分作文是当之无愧的。当然,也可以从表达上创新,比如,通过变换角色,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如要写人与自然,不妨把自己化为自然物去体味一下,灵活运用象征、拟人、科幻等手法与形式,改变僵化死板的说教方式。
6.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
魏书生先生有句话说:“对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要寻求这“一百种解决的方法”,就要运用发散思维。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给学生更自由的写作空间。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所创新,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我们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他们应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独特个性的开拓型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新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纪,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新世纪的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应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才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来。
8.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作文评价民主化。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形成,真正实现学生是教学主体地位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多么重要。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由领导者变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高中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因此,我们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不要过分地吹毛求疵。我们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特别是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得到充分尊重。如果我们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封杀”掉;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
总之,在新教材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思考善于寻找条件,适时地为学生创设条件,合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相信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个性化写作”,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个性。
参考文献:
1、刘正伟、王尊亚:《语文新课程与个性化写作》,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
2、郝晓波:《个性化写作有规律而无模式》,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
3、程红兵:《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和人格培养中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期;
4、廖声文:《浅说自由状态下得写作与体验》,见《中学语文》2005年第2期;
5、宋国梁:《高考作文》,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三期;
6、唐军文:《作文如何创新》;
7、范金元:《培养创新思维,拓展写作空间》;布鲁纳:《教育过程》。
关键词 个性化写作 创造性思维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讨论、研究和实施,我们已经看到当下语文教育对人文性的日益强调和突出,这对我们重新审视学生作文的教学实质和写作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照和依据。“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从本质上呼应了新世纪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自然衍生。
什么是“个性化写作”?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所谓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真实出个性,个性是真实;“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
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个性化耀眼的光芒。
“个性化写作”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便需要学生有创新思维。很难设想,一个思维被重重有形或无形的枷锁束缚、不会独立思考的精神奴隶,他会有什么个性意识和创造的能力。因此,要促进“个性化写作”,得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思维。卡尔•马克思说过:“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启动思想的航船,扬起想象的风帆。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写作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做到“扬个性,抒心灵”。
1.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主要是因为生活单调,缺少题材。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切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作文与写作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知识和兴趣是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尤其是学生走出教室,他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以及和教材中所固有思想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了思维的定势,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一旦“量”已足够, “质”便不会沉默太久,“灵感”来了,写作动机就会产生,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会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看法和思想。
2.关注时事,走进网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从近年作文命题来看,涉及的内容越来越现代化、现实化和热点化,强调“三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人事、关注人生。这就要求学生及时广泛、深刻准确地了解社会时事、生活见闻,而这些信息来源均要从新闻媒体或报纸杂志中获取,从生活中感悟。但学生们在疲于应付各科作业之余,很难有许多时间遨游书海,更谈不上潜心静虑,思考写作。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更宽广的学习平台。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狭窄的生活空间会变得宽广开阔,单纯的生活阅历会变得丰富多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
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引起国人关注。我抓住这一热点新闻,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优势,搜寻相关信息,引发深度思考,拓展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再将学生写成的作文发到网络上,让大家一起评点、修改。《天堂里没有劣质奶粉》、《孩子,如果不是劣质奶粉》、《我,死不瞑目!——摘自一袋劣质奶粉的日记》等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无不展现出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
3.结合最新的科技技术,汲取作文营养。
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电视、手机越发普及。电视里的一些节目、一些知识,手机里的短信,都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
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新的节目,那便是各省电视台的主持人来读春联。这些春联很精彩地写出各省市的特色,对学生的写作思维的创新很好帮助。
现在,人们在节假日来临之前,流行用手机短信给亲朋好友捎去自己的祝福。一条短信也就几十个字,要想有人欣赏,就得要精要美。如“有一种日子叫漂泊;有一种生活叫流浪;有一种情愫叫思念;有一个佳节叫中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人情冷暖,奋斗不易!我想家,我想妈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愿你快乐!”充满丰富的想象,领我们走进一片新天地。“我一定要让你成为世界上第二幸福的人——因为有了你,我已经是最幸福的人了!”几十个字里设伏,给人意外,充满智慧。“我把欢乐系在新年的丝带上,奉送给你;而把对你的思念挂在项链上,贴在心窝里。”独出心裁地创造性地运用了修辞,让人难忘。如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这些短信,会让他们的思维之花更加灿烂。
4.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陆机曾说,创作时要“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要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正因如此,近几年无论是全国高考卷还是上海高考卷,都很注重在作文中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1999年全国卷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上海卷的“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2001年上海春季卷的“如果我主办------专栏”等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抓住作
文教学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形式多样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除了正常的课堂作文辅导训练形式之外,应对学生辅之于一些有效的形式。如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常常分散在其他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单独放在作文课,还可以放在基本功考核上,笔者常常采用的形式是课前5分钟演讲或描述。在每一次课即将结束时先出一个或是议论或可描述的题目,要求两个以上的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展开联想,然后到第二次课前上讲台对全班进行演讲或描述。描述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由此达到思维的多样和广阔性,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演讲或描述中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参与评判的学生也体现了主体参与的精神,也从中得到多角度、多向性的写作材料的积累,有创造性的作文也就由这里产生。
当然,散文化的构思,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科技成果的形象描述,时代发展的超前预测,社会生活的夸张介绍,广告艺术的嫁接,文学意识的引进,文学话语的运用,特殊句式的点化等,均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作文中有令人鼓舞的表现。
文体的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也能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腔使作文出现新意。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我们就要有意避开“大路货”,尽量另辟蹊径。可写成书信、日记、演讲稿、剧本、小小说等。2001年的《赤兔之死》,2003年的《孙悟空下岗记》,2004年江苏卷中的《<孔雀东南飞>新传》、甘肃的《致和砷的一封信》,无论是在材料的翻新上,还是在构思的精巧、推理想像的独到之处上,还是语言的创新上都算是上乘之作,因此被评为满分作文是当之无愧的。当然,也可以从表达上创新,比如,通过变换角色,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如要写人与自然,不妨把自己化为自然物去体味一下,灵活运用象征、拟人、科幻等手法与形式,改变僵化死板的说教方式。
6.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
魏书生先生有句话说:“对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要寻求这“一百种解决的方法”,就要运用发散思维。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给学生更自由的写作空间。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所创新,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我们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他们应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独特个性的开拓型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新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纪,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新世纪的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应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才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来。
8.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作文评价民主化。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形成,真正实现学生是教学主体地位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多么重要。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由领导者变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高中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因此,我们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不要过分地吹毛求疵。我们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特别是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得到充分尊重。如果我们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封杀”掉;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
总之,在新教材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思考善于寻找条件,适时地为学生创设条件,合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相信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个性化写作”,让学生的作文充满个性。
参考文献:
1、刘正伟、王尊亚:《语文新课程与个性化写作》,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
2、郝晓波:《个性化写作有规律而无模式》,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
3、程红兵:《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和人格培养中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期;
4、廖声文:《浅说自由状态下得写作与体验》,见《中学语文》2005年第2期;
5、宋国梁:《高考作文》,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三期;
6、唐军文:《作文如何创新》;
7、范金元:《培养创新思维,拓展写作空间》;布鲁纳:《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