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现状
再生铅产量稳步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再生铅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11年全国再生铅产量135吨,占当年铅产量(464万吨)的29%,再生铅产业已成为我国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再生铅产量的80%以上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上海等地。
再生铅产业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2011年,与开发利用原生铅矿资源相比,我国再生铅产业相当于节能88 965万吨标煤,节水31 725万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17 2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5万吨。为实现我国铅工业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再生铅行业的领头企业继续产能扩张的步伐。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技术升级搬迁及年处理3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在江苏邳州工业园建设完成,目前试投产。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节能环保熔炼炉和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国产化设备各种性能指标优良。湖北金洋冶金股份公司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建设的年处理2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环境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在湖北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启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自主开发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分离—底吹熔炼再生铅新工艺技术”。
从2011年环保部核查的公布数据分析看,目前我国再生铅产能约为559.26万吨,2011年再生铅实际产量为135万吨,可见我国再生铅产业出来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外,还需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大型再生铅企业的技术装备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规模原生铅企业也开始涉足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总体看,国外废旧铅蓄电池技术和设备生产企业有进一步进入国内市场的愿望强烈。国内再生铅企业自主开发的废旧铅蓄电池国产化设备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龙头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建设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项目,积极延伸产业链。
国务院九部委专项检查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2011年,国务院九部委对全国再生铅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实施了最严厉的整治专项行动,行业“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的格局已经呈现,迹象分析表明,经过2011年和2012年环保核查,全国保留下来的将是规模化、规范化的专业再生铅企业,最多不会超过30家。专业再生铅骨干企业具有较高的环境理念、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优化的环境保护方法,同时集中度高、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掌握核心技术,完全具备安全回收处理利用全国废铅酸蓄电池总量80%的能力。“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再生铅企业开工率持续下滑
2011年以来,再生铅产业重点区域陆续接受当地环保部门抽查,血铅事件再次引发环保焦点,接着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专项检查行动,环保不达标的再生铅企业全面停产整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调研统计分析,再生铅行业企业2011年全年平均开工率不到40%。究其原因:环保风暴仍旧席卷涉铅企业,严重影响再生铅企业产能;此外受增值税退税取消,废铅酸蓄电池价格高涨,企业成本增加、启动行业准入、环保核查等也是企业开工率不高的因素。
未来产业布局考虑
2011年,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根据我国废旧有色金属资源及加工园区分步情况,以现有骨干企业为基础,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将重点支持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发展再生铅。
“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铅产业将重点实现回收与利用的有机结合:一是实现废铅回收体系化,在合理回收半径前提下,围绕规模龙头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二是实现废铅利用圈区化管理,依托规模企业和产业集群建立废铅集中处置园区,打造一批城市矿产基地;三是废铅处理与铅蓄电池生产上下游衔接。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管理更加规范
2011年以来,一方面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受到国家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对产业规范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厉。
2011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年5月,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11年8月,工信部公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11年9月,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2011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完善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引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发布《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组织推荐第三批国家城市矿山示范基地的通知》以及《关于组织推荐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通知》。
此外,国家发改委每年还支持中央预算内项目、城市矿产基地建设项目;科技部支持再生资源领域技术装备开发及示范;工信部支持中小企业技改、清洁生产项目;环保部支持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及环保装备推广等;商务部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也正在制定或研究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再生铅行业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技术和投融资支持逐步完善,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正逐步完善。
二、先进的废铅蓄电池清洁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再生铅行业企业采用废铅酸电池机械化破碎化分选,将其分为铅膏泥和废塑料、栅极板,并分别处理。分离出的铅栅极直接熔炼成铅合金,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由于采用机械化破碎分选流程,避免了工人与废酸、铅的直接接触,消除了对工人的安全隐患。目前江苏春兴、湖北金洋、安阳豫北、安徽华鑫、保定港安、浙江天能、湖北骆驼、山西吉天利、河北华诚、山东利升等规模再生铅企业都采用了机械化预处理生产线。
一些再生铅企业从源头做起,尽可能使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前分离出或在生产过程中将其分解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比如分离后的铅膏泥进行湿法转化,使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然后再进行熔炼,这就消除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一些企业没有采用铅膏泥湿法转化的工艺,而是直接进行熔炼,但配备了完善的脱硫设备,使二氧化硫得到有效的治理,同时颗粒污染物也通过布袋收尘器得到有效的治理。
很多再生铅企业开始注重末端治理,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如新型的脱硫技术的应用等;对于熔炼过程中产生的铅蒸汽,多数企业采用负压操作,使烟气不外溢,同时需要配备有效地布袋收尘设备,对烟气进行有效的治理。环保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还有一些企业将铅膏泥加入铅精矿,通过原生铅的工艺处理铅膏泥,由于原生铅企业都有强大的制酸系统,因此解决了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如河南豫光金铅、安阳豫北等原生铅企业。
铅膏泥直接电解技术在国外被采用,这是再生铅工业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铅膏泥直接电解技术,不仅取代了传统的熔炼技术,同时也避免了熔炼而产生的含二氧化硫烟气和铅蒸汽的污染问题。如广东建航资源再生公司正在实践该湿法工艺的工业化。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了年处理1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工厂,至今已连续生产了多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目前,欧洲再生铅专业生产企业单系列产能一般在5万吨以上,美国一般在10~15万吨左右,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国外发达国家再生铅工艺路线主要是将废电池破碎分选,铅栅低温融化直接生产铅合金,铅泥经过脱硫,脱硫液回收硫酸盐副产品,脱硫后铅泥在短窑中熔炼生产再生粗铅,然后精炼生产精铅或铅合金。如美国杜兰公司、德国BSB再生铅厂等全是采用这种工艺路线生产的专业再生铅厂处理路线。
三、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分析预测,按照我国汽车、电动车、摩托车、通信、储能电池以及铁路、船舶等领域使用铅量推算,每年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将高达260万吨左右。
目前,汽车、电动自行车耗铅量占整个铅消费量的比例近50%。铅蓄电池作为铅的最大下游消费品,仍有着很好的需求前景,尤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0年,我国农村电动自行车的购买者可以获得购买价格10%~20%的补贴。我国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用的是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有两种型号,一种含铅9千克,一种含铅17千克。据统计2009年我国总计生产2 300万辆电动自行车,同比增长7.6%,以每辆电动自行车用10千克铅来做粗略统计,相当于使用了23万吨金属铅。我国现有电动自行车存量1亿辆,相当于100万吨铅。铅酸蓄电池的平均寿命在1~2年,电动车行业成为中国铅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铅废料资源。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铅酸蓄电池产量14 230万千伏安小时,耗铅量超过300多万吨。2011年底,铅蓄电池骨干企业生产基本恢复,汽车电池产量小幅增长;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市场短期缺货缓解,并增加库存量,骨干企业产能扩大30%~40%;固定备用型铅蓄电池产量下降;储能电池产量增加;铅蓄电池出口量下降,铅蓄电池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在“十二五”期间,年产量预计年均增长16%,至2015年铅蓄电池产量将达到24 000万千伏安小时。
目前,在发达国家再生铅占原生铅比例在60%以上,我国还不到30%。根据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再生有色金属事业发展推进计划》,到2015年,我国再生铅产量将达到250万吨以上,占原生铅比重将超过40%。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
再生铅产量稳步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再生铅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11年全国再生铅产量135吨,占当年铅产量(464万吨)的29%,再生铅产业已成为我国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再生铅产量的80%以上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上海等地。
再生铅产业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2011年,与开发利用原生铅矿资源相比,我国再生铅产业相当于节能88 965万吨标煤,节水31 725万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17 2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5万吨。为实现我国铅工业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再生铅行业的领头企业继续产能扩张的步伐。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技术升级搬迁及年处理30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在江苏邳州工业园建设完成,目前试投产。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节能环保熔炼炉和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国产化设备各种性能指标优良。湖北金洋冶金股份公司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建设的年处理2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环境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在湖北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启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自主开发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分离—底吹熔炼再生铅新工艺技术”。
从2011年环保部核查的公布数据分析看,目前我国再生铅产能约为559.26万吨,2011年再生铅实际产量为135万吨,可见我国再生铅产业出来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外,还需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大型再生铅企业的技术装备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规模原生铅企业也开始涉足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总体看,国外废旧铅蓄电池技术和设备生产企业有进一步进入国内市场的愿望强烈。国内再生铅企业自主开发的废旧铅蓄电池国产化设备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龙头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建设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项目,积极延伸产业链。
国务院九部委专项检查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2011年,国务院九部委对全国再生铅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实施了最严厉的整治专项行动,行业“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的格局已经呈现,迹象分析表明,经过2011年和2012年环保核查,全国保留下来的将是规模化、规范化的专业再生铅企业,最多不会超过30家。专业再生铅骨干企业具有较高的环境理念、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优化的环境保护方法,同时集中度高、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掌握核心技术,完全具备安全回收处理利用全国废铅酸蓄电池总量80%的能力。“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再生铅企业开工率持续下滑
2011年以来,再生铅产业重点区域陆续接受当地环保部门抽查,血铅事件再次引发环保焦点,接着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专项检查行动,环保不达标的再生铅企业全面停产整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调研统计分析,再生铅行业企业2011年全年平均开工率不到40%。究其原因:环保风暴仍旧席卷涉铅企业,严重影响再生铅企业产能;此外受增值税退税取消,废铅酸蓄电池价格高涨,企业成本增加、启动行业准入、环保核查等也是企业开工率不高的因素。
未来产业布局考虑
2011年,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根据我国废旧有色金属资源及加工园区分步情况,以现有骨干企业为基础,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将重点支持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发展再生铅。
“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铅产业将重点实现回收与利用的有机结合:一是实现废铅回收体系化,在合理回收半径前提下,围绕规模龙头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二是实现废铅利用圈区化管理,依托规模企业和产业集群建立废铅集中处置园区,打造一批城市矿产基地;三是废铅处理与铅蓄电池生产上下游衔接。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管理更加规范
2011年以来,一方面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受到国家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对产业规范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厉。
2011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年5月,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11年8月,工信部公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11年9月,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2011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完善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引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发布《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组织推荐第三批国家城市矿山示范基地的通知》以及《关于组织推荐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通知》。
此外,国家发改委每年还支持中央预算内项目、城市矿产基地建设项目;科技部支持再生资源领域技术装备开发及示范;工信部支持中小企业技改、清洁生产项目;环保部支持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及环保装备推广等;商务部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也正在制定或研究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再生铅行业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技术和投融资支持逐步完善,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正逐步完善。
二、先进的废铅蓄电池清洁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再生铅行业企业采用废铅酸电池机械化破碎化分选,将其分为铅膏泥和废塑料、栅极板,并分别处理。分离出的铅栅极直接熔炼成铅合金,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由于采用机械化破碎分选流程,避免了工人与废酸、铅的直接接触,消除了对工人的安全隐患。目前江苏春兴、湖北金洋、安阳豫北、安徽华鑫、保定港安、浙江天能、湖北骆驼、山西吉天利、河北华诚、山东利升等规模再生铅企业都采用了机械化预处理生产线。
一些再生铅企业从源头做起,尽可能使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前分离出或在生产过程中将其分解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比如分离后的铅膏泥进行湿法转化,使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然后再进行熔炼,这就消除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一些企业没有采用铅膏泥湿法转化的工艺,而是直接进行熔炼,但配备了完善的脱硫设备,使二氧化硫得到有效的治理,同时颗粒污染物也通过布袋收尘器得到有效的治理。
很多再生铅企业开始注重末端治理,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如新型的脱硫技术的应用等;对于熔炼过程中产生的铅蒸汽,多数企业采用负压操作,使烟气不外溢,同时需要配备有效地布袋收尘设备,对烟气进行有效的治理。环保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还有一些企业将铅膏泥加入铅精矿,通过原生铅的工艺处理铅膏泥,由于原生铅企业都有强大的制酸系统,因此解决了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如河南豫光金铅、安阳豫北等原生铅企业。
铅膏泥直接电解技术在国外被采用,这是再生铅工业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铅膏泥直接电解技术,不仅取代了传统的熔炼技术,同时也避免了熔炼而产生的含二氧化硫烟气和铅蒸汽的污染问题。如广东建航资源再生公司正在实践该湿法工艺的工业化。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了年处理1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工厂,至今已连续生产了多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目前,欧洲再生铅专业生产企业单系列产能一般在5万吨以上,美国一般在10~15万吨左右,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国外发达国家再生铅工艺路线主要是将废电池破碎分选,铅栅低温融化直接生产铅合金,铅泥经过脱硫,脱硫液回收硫酸盐副产品,脱硫后铅泥在短窑中熔炼生产再生粗铅,然后精炼生产精铅或铅合金。如美国杜兰公司、德国BSB再生铅厂等全是采用这种工艺路线生产的专业再生铅厂处理路线。
三、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分析预测,按照我国汽车、电动车、摩托车、通信、储能电池以及铁路、船舶等领域使用铅量推算,每年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将高达260万吨左右。
目前,汽车、电动自行车耗铅量占整个铅消费量的比例近50%。铅蓄电池作为铅的最大下游消费品,仍有着很好的需求前景,尤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0年,我国农村电动自行车的购买者可以获得购买价格10%~20%的补贴。我国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用的是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有两种型号,一种含铅9千克,一种含铅17千克。据统计2009年我国总计生产2 300万辆电动自行车,同比增长7.6%,以每辆电动自行车用10千克铅来做粗略统计,相当于使用了23万吨金属铅。我国现有电动自行车存量1亿辆,相当于100万吨铅。铅酸蓄电池的平均寿命在1~2年,电动车行业成为中国铅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铅废料资源。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铅酸蓄电池产量14 230万千伏安小时,耗铅量超过300多万吨。2011年底,铅蓄电池骨干企业生产基本恢复,汽车电池产量小幅增长;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市场短期缺货缓解,并增加库存量,骨干企业产能扩大30%~40%;固定备用型铅蓄电池产量下降;储能电池产量增加;铅蓄电池出口量下降,铅蓄电池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在“十二五”期间,年产量预计年均增长16%,至2015年铅蓄电池产量将达到24 000万千伏安小时。
目前,在发达国家再生铅占原生铅比例在60%以上,我国还不到30%。根据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再生有色金属事业发展推进计划》,到2015年,我国再生铅产量将达到250万吨以上,占原生铅比重将超过40%。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