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寡,还是患不均?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角度来看,四川省发生的事,像是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一个缩影
  
  “中国南方不是缺水,水资源是有的。它是局部地区水开发强度太大了,超承载引起的缺水和水质污染引起的缺水。”著名的水资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昌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这一点,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政水资源局副局长杨永德时,得到了印证。杨永德说:长江不存在缺水的问题,水资源总量接近1万亿立方米,但是利用率只有20%左右。
  
  南方应该不缺水
  
  根据水利部2006年的水资源报告,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5330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六区(指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的水资源量为4761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8.8%;南方四区(指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总量2056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1.2%。也就是说,南方的水占到全国总量五分之四。
  这里应指出的一个事实是,1998年时,世界人均水资源量为6918立方米/人,而中国为2230立方米/人,这个数据,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但还是比印度、英国、德国和南非的人均水资源量要多。
  那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会出现“南旱北涝”,使南方的水变少吗?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科学家们对此都出言谨慎。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夏军说:气候变化,温度的升高是肯定的,这是已经为科学家证实了的。但它对一个具体地方的降水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是不确定的。我了解的情况是,最近中科院一位非常有名的院士施雅风提出一个观点,说到“西部转型”,他说,随着气候的变化,西部的降水是增加的。但是增加的绝对量也不大。而长江流域,根据我的了解,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在去年12月21日《自然之友》举办的“绿色多边论坛”上,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黄磊在回答《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对此问题的提问时说:从中国近50年的降水记录来看,华北是在减少,西部有所增加。预计未来,中国的气温会继续增加,降水量也会增加,但各地差异会较大。说到“南旱北涝”,这和雨带北移有关,直接原因是季候风的影响。至于美国人前两年曾经有过一个“到2010年中国会发生南旱北涝”的预测,我们没法证明说这个结论是对的。
  
  不患寡却患不均的水
  
  如果以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30立方米为一个标尺,湖南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500立方米,确实不算少。但是,这些水在湖南省内却分布得极不平均。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毛德华曾对1950年至1990年湖南省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湖南全省没有一个地方未受过旱灾侵扰,但主要的受灾区域是湘中和湘南,这与湖南省的地形条件有关,湖南南临南岭山脉,东靠幕阜山脉,西倚雪峰山脉,北拥洞庭湖区,北方的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南方的暖空气却要翻山越岭,待抵达湘中南时已是气息微弱,难以与北方的冷空气形成强烈交汇;加之当地红岩、石灰岩广布,蓄水性差,植被不易生长,盆地地形又不易散热,最终在湘中南形成衡阳、邵阳“干旱走廊”,在湘西南形成沅麻盆地少雨区,前者为湖南的主要产粮区,干旱因而每每导致全省粮基不稳。
  在四川,这个人均拥有水资源3388立方米的省份,同样水的分布极不平衡。根据《四川省2005年水资源公报》,四川省有成都、 德阳、内江、资阳、自贡、泸州、南充、广安、遂宁等9个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750立方米——这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用水紧张线——影响人口4711万,占全省人口的55%。
  川中,是四川这个水利大省最缺水的漏斗。就在成都的水利专家们为该不该从都江堰往毗河调水而争吵时,离成都150里开外的川中丘陵地区正在忍受着又一轮大旱时的干渴。2007年11月30日,四川省水利厅规计处处长阮贵安指着来自乐至县的一份报告,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忧心忡忡地说:再不下大雨,2008年3月份,乐至市就一滴喝的水都没有了。
  而为了防止抢水,乐至的地方政府一度要调武警守护水库。
  历史上,为解决川中、川东的干旱,四川省曾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引水渠三穿龙泉山(成都平原与川中隔断山脉),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引水入干旱区。但是,这些工程始终未能有效的覆盖缺水区。
  2004年,水利部再度批准毗河引水工程。2007年进入前期准备。该项工程计划静态投资108亿元,计划引水13.65亿立方米,计划增灌面积314万亩。
  从另一方面看,成都市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800立方米。但仅仅水少还不是成都市城市河流研究会反对毗河引水工程的主要依据。该研究会秘书长田军告诉记者,重要的是,成都市缺的是环境用水。所谓环境用水,指的是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今天你在成都市内行走,会发现,历史上许多关于水的印记都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一个个仍然留存的码头名字。正是在水网从成都市内逐渐消去的过程中,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便开始变成“尘都”,如果从成都的水源地都江堰抽水而去,“尘都”未来的命运无疑会进一步恶化。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原总工程师、河流研究会专家组成员高宗辉进一步解释说,一个科学事实是:即使经过排污处理的水,仍然是劣五类,必须用足够的清洁水来稀释。按照国际上的情况,一般是1:8或者1:7的比例,也即一份经过处理后达标的污水仍然需要由七份或者八份清水来稀释,这样水的自净能力才能得到体现。
  而支持毗河引水工程的一方,都江堰设计院院长唐西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评价成都市城市河流研究会的反对意见:川中丘陵地区生活用水困难和成都环境用水困难谁更重要,显而易见。唐说: “我们考虑的是全局性的大道理,他们说的是小道理。”
  阮贵安则告诉记者:假如要指望用环境用水来自净成都市内的河流污染,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就是把整个岷江的水都用来给成都市都解决不了。”
  “不主张,不赞成从岷江跨流域长途调水到涪江和沱江流域的丘陵地区,不能简单地理解我们成都人没有怜悯之心或者说我们自私!”成都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成都市环境协会秘书长段益生这样对记者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长距离的跨流域调水不一定是好事。”
  段益生认为:“我们主张丘区根据自己的环境,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而不是等水来实现‘旱地水田化’。”段益生举例说:成都龙泉驿是典型的丘区,如果要改水田,条件比川中丘陵地区更为便宜。而龙泉驿现在的主打产业却是“果产业”和“花产业”以及“特色旅游经济”,并没有把旱地硬是改成水田,现在,龙泉驿的特色经济在成都可以说是“有口皆碑”。
  
  水的“大局”与公平
  
  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2010年,本省生产总值要比2004年翻一番,人口将达到700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0%。到2010年,全社会的总用水量预计将达到350亿立方米。届时,即使在中等干旱年份,湖南省也将缺水46亿立方米。
  而四川省水利厅的预测是,到2010年,四川缺水量将达200亿立方米;到2030年,缺水量将突破500亿立方米。
  所以,四川省内的争论双方在一点上却有着一致:整个都江堰水系都缺水。
  到2007年5月,都江堰水位已经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关于都江堰水利區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称:岷江开发强度已达64%;紫坪铺水利枢纽建成后,开发强度进一步提高到80.1%。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
  所以,在很早,四川省曾提出引大(大渡河)入岷(岷江)。从而在总体上增加都江堰水系的水量。
  但是,这一工程被视为是四川省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一次抢水。因为“南水北调”的大西线一部分正是要从大渡河引水。
  2004年,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鲁家果,以及在川的很多退休学者,包括著名经济学家林凌、院士刘宝进行民间研究研究论证,上书国务院,陈述利弊,最终迫使南水北调的大西线计划告暂停。
  从某种角度来看,四川省发生的事,有点像是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北方,人均水资源量不及南方的三分之一,有的地区已经不是影响经济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发展的问题,而是人要被渴死的问题。但是,现在仅仅用行政命令,就能顺利公平地把水调过去吗?
  夏军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实事求是地说,水的问题后面都是经济利益之争。“有可能,这个水一调,四川下游的水就有些不够了,但是对于北方来说,这个意义却非常大。对于国家来说,是某一地方损失了,但在全局胜了。所以,国家就要掌握好这个度。从另一方面说,有很多老百姓牺牲了经济利益,国家就应该做生态补偿,要赔偿他们。可是过去这方面往往考虑很少。”
其他文献
一个普通女生之死,何以“小题大做”,进而演变成学界的公共事件?    1919年11月25日,星期二。下午1点,胡适终于开始动笔写作《李超传》。  李超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3个月前病逝于法国医院。  女学生体弱死于肺病,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稀罕的是,这桩普通的死亡事件竟然演变成了公共事件,全国知晓。    李超其人    女生死后不久,胡适收到一包李超生前的书信,是朋友为她清理遗物时发现
许宗衡案发,多数质疑均指向其在房地产项目上受贿及此前的买官卖官。这位唯一深圳本地擢升的副省级官员“下台”,或会打击这座以创新著称的城市刚开始萌生的“本土思维”    对于“双规”,许宗衡似乎早有预感。  一位能接近深圳市高层的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就在被“双规”的20天前,许宗衡曾经召集了一次家宴,20多位远近亲戚悉数到场。许宗衡在席间透露了自己正遭调查的消息,并希望自己的家人好自为之。  
中国应考虑成立"减灾部",将有关灾害的部委和局纳入,联网形成中央灾害信息系统.与各省市联网形成国家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国家通信、卫星及遥感共用系统,汇集与灾害相关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遥感、灾情等诸多资料或信息;开展重大灾害的预测评估、辅助决策和紧急救援等工作,形成现代综合减灾系统
“如果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可能会吃上不该吃的,花上不该花的。”这位竞选干部富于个性的话语,通过电视直播,传到更多南京民众的耳中    16名“公众人物”一大早就来到了南京电视台演播厅。  这是2008年3月27日,一场电视PK秀等待着他们的参与。  但PK的主角并非“超女”,或者“快男”,而是竞选这个省会城市四个政府职能部门正职的干部。    以问候领导开场    刁仁昌脱稿演讲完
对于上海来说,世博会不单单是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科技与文化展览,它是世界对于上海的一次全面检视。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这座城市吞吐了超过七千万游客。这些人为了世博会进入上海,轻触到这座城市后随即离开,再将浅或深的体验传播出去。  从中国各地涌来的参观者们看到了科技的奇观也见识了令人绝望的长队,外国的客人们惊艳这座远东的城市也领略了中国转型时期令人尴尬的国民素质。  从筹备到结束历时5年多的上海世博更像
两年来的债务纠纷,把陈富超逼到了海珠桥顶。他试图通过生命的赌注来换取债务纠纷的解决,五个小时,城市里数万人受阻,矛盾僵持。  三分钟,老人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公众麻烦的制造者,也触怒了公众的道德底线    清晨7点,这座古老的桥苏醒了。在趋密的车流中,它将迎来每日的早高峰。  这是5月21日的广州。  这座桥连接着海珠和越秀两个城区,在那里已经有76年了。海珠桥,是这个城市中心的大动脉,每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天然地抗拒“接班人”这个字眼,就像第二代企业经营者们天然地抗拒“富二代”这个字眼一样。  当“中国第一民企”华为因为交接班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任凭媒体和公众如何猜测,任正非依然如过往一般只是“技巧性”地将内部讲话流传于网络——“华为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而对于华为到底将由谁来接班、任正非如何挑选接班人的问题,任正非依然并不直言。  只是时势逼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将迎
“你们开盘怎么不早点提前通知我,就算是赶飞机赶火车,我一晚上也赶不过来啊。”10月10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公交颠簸后,李磊来到了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的中粮万科长阳半岛的售楼部,还未坐定,他就向售楼小姐抱怨起来:因为十一假期回了趟广西老家,错过了长阳半岛三期开盘。  到了售楼部,李磊得知,三期开盘当天所有房源就已经全部售完。无奈之中,李磊只能等待四期开盘,一旁的女友也在埋怨他:“去年三环边还有百万元的
大病救助值得推广    从今年起,石家庄市财政每年至少出资20万元建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因大病或是意外伤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这意味着,民政救助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只救助受“天灾”人员。  虽然20万杯水车薪,但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无疑有其积极意义。事实上,近年来因病致贫现象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农村居民常说的一句顺口溜。  近年来,我国
2010年11月24日,中国资历最老的外交家黄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追溯黄华的外交经历,称之“资历最老的外交家”他应当之无愧:1949年前,他是延安和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外交的“在场者”;1949年后,他是中共外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并且在外交领域供职毕生。他的外交生涯伴随着中共三代领导人走过,他的名字就成为外交史上的缩影。    助成《红星照耀中国》    1913年初,黄华出生于河北省磁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