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刻不容缓,政府支出作为调节需求的主要工具,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侧重点和力度应该各不相同。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政府支出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作用相反,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并且对农村居民的作用程度更大。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导致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不同的根本原因,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更多地应该提高居民收入。3、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差异是导致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不同的重要原因。4、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政府支出应该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而对城镇居民的支出应该以完善保障体系为主。
关键词: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差异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79 -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的贡献偏低。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但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1982年接近55%的历史高峰期下降到2008年的35%附近,达到历史最低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降低。2008年美国居民消费率为70.1%,印度为54.7%,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冲击巨大,宣告了我国长期以来过分依靠外需的增长方式的终结,并给我们启示:经济增长应该立足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应当逐步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支出是政府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外内许多学者对政府支出拉动内需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欧阳志刚,2004;李永友、丛树海,2006)。但是,李广众(2005)则认为虽然中国政府支出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支出,但是其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启动城镇居民消费,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方面并不明显。另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消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张志超、王聪,2000;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研究政府支出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影响的文献还比较少,而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国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政府支出对于城乡分配的差异和城乡利用资金的效率差异,将会影响政府支出对于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效应,所以研究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选题在政府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旨在通过对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发展的现状的分析,运用计量方法来探究不同环境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通过研究政府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挤入挤出的关系,来揭示我国政府支出作为重要的需求管理工具的效果。
二、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
(一)模型的建立
根据最早提出凯恩斯消费理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而随着消费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来的学者认识到习惯性消费对居民当期消费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以居民的习惯性消费、收入和政府支出为解释变量,采用以下模型检验三者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
(1)
其中,α为常数,Ct代表居民人均消费额,Yt代表居民人均收入,Gt代表人均政府支出, uit为白噪声序列。
(二)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样本的时间跨度为1990-2008年,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没有人均政府支出的数据,所以我们采用当年的财政总支出额与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1990年为基期,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价格指数平减处理,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为了确定各时间序列变量的稳定性,首先我们对各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采用下面的模型进行检验:
(2)
其中, ,p为滞后阶数。
经过检验相关数据的对数值均具有平稳性。将相关数据代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结果(见表一)。
***,**,*分别表示在置信区间为1%,5%,10%的条件下显著。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但是对城乡居民的影响因素不同,城镇居民的收入弹性为0.782,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仅为0.620。这表明当收入增加的时候,城镇居民消费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农村居民。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作用正好相反,对农村居民是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则具有消极作用,而且对农村居民的作用更大。
(四)结论分析
通过对上述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第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差距。由于城镇居民的医疗、就业和养老等各方面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所以城镇居民增加的收入会更多的用于消费;农村居民的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这导致了农村居民会将增加的收入更多的用于储蓄。
第二,城乡居民的消费对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收入的提高导致城镇居民的主要消费对象由生存性消费向发展性消费过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消费品,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城镇居民消费品更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由于我国农村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城镇,所以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对象仍然是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更多地集中在家用电器等耐用品上,使用年限相对较长,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第三,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不同。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逐渐完善,城市中消费品的数量和品种也逐渐增多,因此城镇居民可选择的消费对象更加广泛,消费量也更多;我国的大多数农村都仅仅只有极少数的小商品店,商品的种类很少,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日常消费的时候可选择的对象也很少,消费量自然也不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是与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程度,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紧密联系的。针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状况,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由于政府支出的主要侧重点集中在投资上面,而我国城镇的各种公共设施已经齐全,因此政府的再投资反而出现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等情况,这不仅不会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反而会造成浪费,目前我国的农村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政府投资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因此,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作用相反,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并且对农村居民的作用程度更大。
第二,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差异是导致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不同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农村建设程度则相对较低,因此政府支出,特别是在其中占重要部分的政府投资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环境十分明显,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而对城镇更多地是重复建设,反而会挤占城镇居民消费。
第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完善,政府支出在此方面的投入增加值也逐渐减小,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很低,而近些年来政府支出的倾斜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农村居民消费时的后顾之忧也在逐渐缓解,因此会在拉动农村居民消费上起到较大的作用。
(二)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政府支出具有城市偏向性,我国广大的农村区域更需要政府支出的倾斜支持,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严重不足需要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支出中对城镇居民的支出方式应该以完善保障体系为主。主要向农村倾斜,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机制,加大对于农村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支出,应该更大比例的将政府支出投资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消费性支出的资金使用效率,切实解决农村居民教育、医疗负担沉重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培育内需增长的基础 促进投资于消费良性循环[J].宏观经济研究,2003,(01).
[2]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 2005,(05).
李永友、丛树海.居民消费与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居民最优消费决策行为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 ,(05).
[3]欧阳志刚.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5).
[4]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力求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06).
[5]张志超,王聪.反通货紧缩和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J].南开经济研究,2000,(03).
作者简介:
周军,男,江苏南通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
牛明杰,男,河南新乡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叶连刚,男,山东东营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差异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79 -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的贡献偏低。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但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1982年接近55%的历史高峰期下降到2008年的35%附近,达到历史最低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降低。2008年美国居民消费率为70.1%,印度为54.7%,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冲击巨大,宣告了我国长期以来过分依靠外需的增长方式的终结,并给我们启示:经济增长应该立足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应当逐步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支出是政府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外内许多学者对政府支出拉动内需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欧阳志刚,2004;李永友、丛树海,2006)。但是,李广众(2005)则认为虽然中国政府支出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支出,但是其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启动城镇居民消费,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方面并不明显。另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消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张志超、王聪,2000;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研究政府支出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影响的文献还比较少,而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国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政府支出对于城乡分配的差异和城乡利用资金的效率差异,将会影响政府支出对于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效应,所以研究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选题在政府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旨在通过对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发展的现状的分析,运用计量方法来探究不同环境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通过研究政府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挤入挤出的关系,来揭示我国政府支出作为重要的需求管理工具的效果。
二、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
(一)模型的建立
根据最早提出凯恩斯消费理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而随着消费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来的学者认识到习惯性消费对居民当期消费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以居民的习惯性消费、收入和政府支出为解释变量,采用以下模型检验三者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
(1)
其中,α为常数,Ct代表居民人均消费额,Yt代表居民人均收入,Gt代表人均政府支出, uit为白噪声序列。
(二)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样本的时间跨度为1990-2008年,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没有人均政府支出的数据,所以我们采用当年的财政总支出额与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1990年为基期,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价格指数平减处理,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为了确定各时间序列变量的稳定性,首先我们对各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采用下面的模型进行检验:
(2)
其中, ,p为滞后阶数。
经过检验相关数据的对数值均具有平稳性。将相关数据代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结果(见表一)。
***,**,*分别表示在置信区间为1%,5%,10%的条件下显著。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但是对城乡居民的影响因素不同,城镇居民的收入弹性为0.782,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仅为0.620。这表明当收入增加的时候,城镇居民消费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农村居民。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作用正好相反,对农村居民是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则具有消极作用,而且对农村居民的作用更大。
(四)结论分析
通过对上述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第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具有明显的差距。由于城镇居民的医疗、就业和养老等各方面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所以城镇居民增加的收入会更多的用于消费;农村居民的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这导致了农村居民会将增加的收入更多的用于储蓄。
第二,城乡居民的消费对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收入的提高导致城镇居民的主要消费对象由生存性消费向发展性消费过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消费品,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城镇居民消费品更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由于我国农村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城镇,所以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对象仍然是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更多地集中在家用电器等耐用品上,使用年限相对较长,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第三,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不同。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逐渐完善,城市中消费品的数量和品种也逐渐增多,因此城镇居民可选择的消费对象更加广泛,消费量也更多;我国的大多数农村都仅仅只有极少数的小商品店,商品的种类很少,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日常消费的时候可选择的对象也很少,消费量自然也不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是与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程度,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紧密联系的。针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状况,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由于政府支出的主要侧重点集中在投资上面,而我国城镇的各种公共设施已经齐全,因此政府的再投资反而出现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等情况,这不仅不会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反而会造成浪费,目前我国的农村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政府投资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因此,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作用相反,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并且对农村居民的作用程度更大。
第二,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差异是导致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不同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农村建设程度则相对较低,因此政府支出,特别是在其中占重要部分的政府投资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环境十分明显,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而对城镇更多地是重复建设,反而会挤占城镇居民消费。
第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完善,政府支出在此方面的投入增加值也逐渐减小,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很低,而近些年来政府支出的倾斜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农村居民消费时的后顾之忧也在逐渐缓解,因此会在拉动农村居民消费上起到较大的作用。
(二)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政府支出具有城市偏向性,我国广大的农村区域更需要政府支出的倾斜支持,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严重不足需要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支出中对城镇居民的支出方式应该以完善保障体系为主。主要向农村倾斜,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机制,加大对于农村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支出,应该更大比例的将政府支出投资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消费性支出的资金使用效率,切实解决农村居民教育、医疗负担沉重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培育内需增长的基础 促进投资于消费良性循环[J].宏观经济研究,2003,(01).
[2]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 2005,(05).
李永友、丛树海.居民消费与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居民最优消费决策行为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 ,(05).
[3]欧阳志刚.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5).
[4]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力求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06).
[5]张志超,王聪.反通货紧缩和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J].南开经济研究,2000,(03).
作者简介:
周军,男,江苏南通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
牛明杰,男,河南新乡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叶连刚,男,山东东营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