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书”理论在小学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它掌握不牢,语文的提升学习将大打折扣。在小学阶段,识字已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教师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课来教授汉字,只是让学生机械式的抄写记忆,其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笔者旨在运用六书理论实举一些案例,从而帮助老师和学生重拾学习汉字的信心和乐趣。
  关键词:六书;识字教学;案例
  一、何为“六书”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提到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象形者,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都是仿造实物所造的字,如:山(),甲骨文的字形就如一座山形。“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由于抽象的含义不易表达,于是古人就在象形字上加了一些符号,或者用一些抽象的符号使一些意义形象化、具体化。如:果(),甲骨文在树枝上用小圆圈表示“果实”。“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字就是由两个以上的象形字体或指事字体构成。如:初(),在甲骨文中,“初”字左边是“衣”的形状,右边是一把“刀”的形状,拿着刀裁剪衣物,最开始的步骤,因此,“初”的本义是“开始”,由此义引申出“原本”、“从前”之义。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蛛:蜘蛛,一种虫的名字,八足向外伸展,躯干在中心。"虫" (chónɡ)表示虫类,即动物的类别;"朱" (zhū)表示形状,即蜘蛛外形,兼表示字音。转注、假借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里。
  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时,如果能用好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即可以将学生机械式的训练转化为有趣的汉字故事课堂,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少有“六书”理论的原因
  1.因为“六书”理论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古文知识,至少能看懂《说文解字》,并且还要在这之上,把汉字造字之初的含义和今天汉字的丰富含义联系起来,这很有难度。
  2.因为“六书”理论对教材的要求更高,现有的教材都仅仅对汉字展现出了拼音,一直是传统的展示法。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9页:
  但也有一些教材在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理解汉字构造和演变规律。如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54页:
  三、运用六书理论在汉字识字教学中的案例
  如:“爱”
  师:同学们,这几幅图片,除了左边第一幅外,依次是“爱”的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繁体、楷书简体。
  师:同学们,你们看,第一幅图片,是不是一个人的两双手托起一个心呀。那手托起心代表什么呢?
  生:代表“爱”。(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含义)
  师:所以“爱”在甲骨文中就像一个人双手捧着心,代表着爱。“爱”字繁体字形为“爱”,“心”字依然保留,这说明“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这就是“爱”的本义。
  四、六书理论在汉字识字教学中的意义
  直观性,现在大多数汉字经过发展演化,已经失去了原有象形图画,而甲骨文的象形字是根据图画而来,那么经过追踪溯源,找到对应的图画,就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审美性,一个汉字可以保留很多古老的文化,形美是汉字的重要特质,汉字的美学价值来源于它独特的象形性,教师通过“六书”的方式讲解汉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性。
  快速记音。汉字中的80%都是形声字,它由意义和读音两个部分组合而成。如:“粮”和“良”,“清”和“青”。
  快速记形。如:“戊(wù)”、“戌(xū)”,教师可以通过造字法告诉学生哪些是象形字,哪些是会意字。戊:甲骨文写成:,象斧子一类的兵器形,刃部多画一条直线或曲线,小篆刃部一条拉长了就为:,到楷书就变成了“戊”。戌:甲骨文写成:,形状与“戊”相似,大戈为“戌”,小戈为“戊”。
  教师如果能够在汉字教学中,非常巧妙地运用到六书理论,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了解汉字,走进汉语,甚至通过汉字讲解一些人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也必能够在丰厚的汉文化滋养中不断地夯实、丰富自己,假以时日,教师一定会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王丽君.汉字六书与小学儿童识字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2012.
  [2]胡国梁.汉字“六书”与识字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2.
  [3]许 慎.说文解字[M].岳麓书社,2006.
  [4] 吴苏仪. 画说汉字[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开展家长学校讲座的日子里,我们总是将更多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集中到如何培养孩子和发展孩子这个问题上,想通过更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给在迷茫的教育中徘徊的家长洒下一抹希望的阳光。放眼今天的独生子女,我们更忧虑地发现:孝的观念正逐渐淡薄,传统美德正日益失落。不少孩子从小就以“小公主”、“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不少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目无长辈,甚至自妄自大、骄横任性、缺乏爱心
期刊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 有助于因声明义, 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 有 助于增强语感, 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不能忽
期刊
中国的汉字形形色色,不计其数,而其中又以形声字、形近字居多。这给小学阶段孩子的语文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识字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基础,想要让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较牢固地掌握新课标中规定的汉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汉字,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已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
期刊
幼儿园粘贴画教学是一项灵活、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粘贴画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脑、眼、手的协调,锻炼手部小肌肉群。基于此,幼儿园粘贴画教学是幼儿园手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幼师如何根据幼儿园环境的要求进行粘贴画教学与实践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园粘贴画教学的研究---准确地进
期刊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也就是从根本上改革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有机统一,以求得和谐共振的最佳效益。教师必须在掌握学生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教学任务和语文学科特点,克服语文教学弊端,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改变僵化机械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总是教生字、解词汇、讲课义、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介绍写作特点、抄写字、词练习等,把生动的语文课变成枯燥乏味的纯技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资源;拓展与开发;语文素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毫无遗漏
期刊
摘 要:“变则通”。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知识、能力、关系、态度、学习方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根据学生、学情和教材的情况,灵活应变,从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通  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旧教学指导下,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一直遵循着固定的模式。即:“经导入形式对旧知识的复习提问——教师讲授为主的新知识学习——以巩固新知识为目的的大量练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是很难学好语文的,所以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用的时间最多,花费的力气也最大。可以说,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提高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改善思维
期刊
摘 要: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始终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成语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形式和言简意赅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喜闻乐见又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形式。但成语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留学生来说,无论从语义还是用法上都具有认知困难。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索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认知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认知策略  一、引语  成语教学在初级阶段
期刊
摘 要: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运用能力的检查和指导和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开发。“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应具有可调节与兼容优化性,“增效”而不“增负”,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法  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以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