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对近年来我国建筑中常用的外墙外保温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保温技术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两个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质量要求;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组成
1)保温材料
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05W/m·K.根据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厚度,以满足节能标准对该地区墙体的保温要求。为此,可采用的保温材料有: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挤塑型聚笨乙烯(XPS)板、岩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超轻保温浆料等。其中以阻燃膨胀型聚苯烯板应用得较为普遍。
2)保温板的固定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将保温板粘结或锚固在基底上,有的为两者结合,以粘结主为,或以锚固为主。将保温板粘结在基底上的粘结材料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体系中,此种粘结材料运到工地时的状态有所不同:
a. 成品胶浆,使用时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材料,既不需要再行配料,也用不着再进行搅拦.
b. 使用前需要添加其他物料(如水泥).
c. 为单组份粉状材料,用前需加水搅拌均匀.
d. 双组份材料,施工时按配比搅拌均匀.
3)面层
薄型抹灰面层为在保温层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粘结胶浆。直接涂覆于保温层上的为底涂层,厚度较薄(一般为2~3mm)。内部包覆有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一般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包含在抹灰面层内部,与抹灰面层结合为一体,其作用为改善抹灰层的机械强度,保证其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防止面层出现裂纹。
4)零配件与辅助材料
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在接缝处、边角部,还要使用一些零配件与辅助材料,如墙角、端头、角部使用的边角配件和螺栓、销钉等,以及密封膏如丁基橡胶、硅膏等,根据各个体系的不同做法选用。
二、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常见问题
1)安全问题
外保温的做法是将保温材料设置在主体墙外侧,因此主体墙、保温层、保护层及饰面层之间的连接应该牢固,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其中最主要的是主体墙和保温材料的连接以及保温材料和饰面层的连接。这也是在外保温技术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专门研究的问题。大部分保温材料都是可燃性的,防火也是外保温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多层以及高层建筑中,保温层的抗风压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防止产生裂缝问题
防止和消除保护层和饰面层出现的裂缝。减少应力集中和收缩变形。
3)耐久性問题
要解决保温材料、粘结剂以及其它副件的寿命问题,要解决其抗老化和耐候性的问题。
三、常见质量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1)外墙保温技术的质量要求
1.应尽可能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以减少保温层的厚度,少占室内使用面积。
2.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矿棉板(毡)、玻璃棉板以及保温砂浆等。如采用泡沫塑料类材料,其燃烧性能应达到B1级,并取得消防部门认可。
3.应采用不对室内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这是不影响室内环境质量、不损害人体健康的需要。包括不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室内污染物等。
4.保温层表面应有护面层,以提高面层的强度和硬度。但不得直接用硬质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抹灰,以防开裂。
5.有保温层的墙面上需要悬挂重物时,其挂钩必须固定在墙体基层内。
2)稳定性要求
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环节。对于新建墙体,其表面处理工作一般较易做好,但对于既有建筑,必须对其面层状况进行认真的考察检查。如果面层存在疏松、空鼓情况,必须认真清理,以确保保温层与墙体紧密结合。外保温体系应能抵抗下列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即在当地最不利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承受风力、自重以及正常碰撞等各种内外力相结合的负载,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保温层仍不至于基底分离、脱落。保温板用粘结剂或机械固定时,必须满足所在地区、所处高度及方位的最大风力,以及在潮湿状态下保持稳定性。所用的粘结剂必须是耐水的,机械锚固件应不致被腐蚀。
3)耐久性措施
外墙外保温构造的平均寿命,在正常使用与维修的条件下,应达到25年以上,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各种组成材料,应该具有化学的与物理的稳定性。其中包括保温材料、粘结剂、固定件、加强材料、面层材料、水蒸汽隔离材料、密封膏等。所有的材料相互间应该是彼此相容的。所用的材料与面层抹灰质量,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4)技术指标要求
1.外保温对保温材料的主要要求是:(1)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好;(2)憎水性好,透气性强,能有效避免水蒸汽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墙体内部结露现象;(3)耐冻融、耐曝晒、抗风化、抗降解,耐老化性能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4)基层形变适应性强,各层材料逐层渐变,能够及时传递和释放变形应力,保护面层不脱落不开裂;(5)耐火等级高,在明火状态下不应产生大量毒气,在火灾发生时能延缓或者阻止火势蔓延;(6)柔性强度相适应,抗冲击能力强。
2.对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要求:玻璃纤维网格布在外保温的不同做法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保温层与面层之间的加强层。这种玻璃纤维网格布会受到水与碱的共同作用,如果是普通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很容易就会被碱腐蚀。因此在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外面必须有一层耐碱保护层。作为面层加强材料的网格布,要求在碱液中浸泡90天后,其极限拉伸强度在用粘结法固定时应超过150N/cm,而用机械锚固时则应该超过250N/cm。
3.对粘结剂的要求 :在一些外保温的做法中会使用大量的粘结剂连接保温材料与主体墙体。因此,粘结剂的性能对保温性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粘结剂要具备良好的粘结力和耐碱性。其次,要能承受一定的受拉(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涂逢祥.外墙外保温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冯金秋.外墙外保温构造系统及其在使用中须注意的问题[J].工程质量,2003,(10).
[3]王昌成.外墙外保温技术及其常见问题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2).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质量要求;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组成
1)保温材料
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05W/m·K.根据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厚度,以满足节能标准对该地区墙体的保温要求。为此,可采用的保温材料有: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挤塑型聚笨乙烯(XPS)板、岩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超轻保温浆料等。其中以阻燃膨胀型聚苯烯板应用得较为普遍。
2)保温板的固定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将保温板粘结或锚固在基底上,有的为两者结合,以粘结主为,或以锚固为主。将保温板粘结在基底上的粘结材料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体系中,此种粘结材料运到工地时的状态有所不同:
a. 成品胶浆,使用时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材料,既不需要再行配料,也用不着再进行搅拦.
b. 使用前需要添加其他物料(如水泥).
c. 为单组份粉状材料,用前需加水搅拌均匀.
d. 双组份材料,施工时按配比搅拌均匀.
3)面层
薄型抹灰面层为在保温层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粘结胶浆。直接涂覆于保温层上的为底涂层,厚度较薄(一般为2~3mm)。内部包覆有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一般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包含在抹灰面层内部,与抹灰面层结合为一体,其作用为改善抹灰层的机械强度,保证其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防止面层出现裂纹。
4)零配件与辅助材料
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在接缝处、边角部,还要使用一些零配件与辅助材料,如墙角、端头、角部使用的边角配件和螺栓、销钉等,以及密封膏如丁基橡胶、硅膏等,根据各个体系的不同做法选用。
二、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常见问题
1)安全问题
外保温的做法是将保温材料设置在主体墙外侧,因此主体墙、保温层、保护层及饰面层之间的连接应该牢固,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其中最主要的是主体墙和保温材料的连接以及保温材料和饰面层的连接。这也是在外保温技术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专门研究的问题。大部分保温材料都是可燃性的,防火也是外保温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多层以及高层建筑中,保温层的抗风压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防止产生裂缝问题
防止和消除保护层和饰面层出现的裂缝。减少应力集中和收缩变形。
3)耐久性問题
要解决保温材料、粘结剂以及其它副件的寿命问题,要解决其抗老化和耐候性的问题。
三、常见质量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1)外墙保温技术的质量要求
1.应尽可能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以减少保温层的厚度,少占室内使用面积。
2.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矿棉板(毡)、玻璃棉板以及保温砂浆等。如采用泡沫塑料类材料,其燃烧性能应达到B1级,并取得消防部门认可。
3.应采用不对室内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这是不影响室内环境质量、不损害人体健康的需要。包括不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室内污染物等。
4.保温层表面应有护面层,以提高面层的强度和硬度。但不得直接用硬质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抹灰,以防开裂。
5.有保温层的墙面上需要悬挂重物时,其挂钩必须固定在墙体基层内。
2)稳定性要求
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环节。对于新建墙体,其表面处理工作一般较易做好,但对于既有建筑,必须对其面层状况进行认真的考察检查。如果面层存在疏松、空鼓情况,必须认真清理,以确保保温层与墙体紧密结合。外保温体系应能抵抗下列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即在当地最不利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承受风力、自重以及正常碰撞等各种内外力相结合的负载,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保温层仍不至于基底分离、脱落。保温板用粘结剂或机械固定时,必须满足所在地区、所处高度及方位的最大风力,以及在潮湿状态下保持稳定性。所用的粘结剂必须是耐水的,机械锚固件应不致被腐蚀。
3)耐久性措施
外墙外保温构造的平均寿命,在正常使用与维修的条件下,应达到25年以上,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各种组成材料,应该具有化学的与物理的稳定性。其中包括保温材料、粘结剂、固定件、加强材料、面层材料、水蒸汽隔离材料、密封膏等。所有的材料相互间应该是彼此相容的。所用的材料与面层抹灰质量,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4)技术指标要求
1.外保温对保温材料的主要要求是:(1)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好;(2)憎水性好,透气性强,能有效避免水蒸汽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墙体内部结露现象;(3)耐冻融、耐曝晒、抗风化、抗降解,耐老化性能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4)基层形变适应性强,各层材料逐层渐变,能够及时传递和释放变形应力,保护面层不脱落不开裂;(5)耐火等级高,在明火状态下不应产生大量毒气,在火灾发生时能延缓或者阻止火势蔓延;(6)柔性强度相适应,抗冲击能力强。
2.对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要求:玻璃纤维网格布在外保温的不同做法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保温层与面层之间的加强层。这种玻璃纤维网格布会受到水与碱的共同作用,如果是普通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很容易就会被碱腐蚀。因此在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外面必须有一层耐碱保护层。作为面层加强材料的网格布,要求在碱液中浸泡90天后,其极限拉伸强度在用粘结法固定时应超过150N/cm,而用机械锚固时则应该超过250N/cm。
3.对粘结剂的要求 :在一些外保温的做法中会使用大量的粘结剂连接保温材料与主体墙体。因此,粘结剂的性能对保温性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粘结剂要具备良好的粘结力和耐碱性。其次,要能承受一定的受拉(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涂逢祥.外墙外保温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冯金秋.外墙外保温构造系统及其在使用中须注意的问题[J].工程质量,2003,(10).
[3]王昌成.外墙外保温技术及其常见问题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