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着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下装饰装修行业用人标准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环境设计专业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学历人才。本文结合行业需求,对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和吸取丰富的经验,并配合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从而探索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设计 实践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54-02
一、环境设计专业应强化实践意识
行业发展趋势决定了高校在专业教学模式上的转变,环境设计专业由于近些年在建筑行业的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对于进入环境设计行业的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方面。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在签订合同、项目设计、预决算、施工监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的意识。
学生是环境设计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美国教育家恰瑞罗特(C11ialelott,L)在《情境中的课程》一书中谈到:“仅仅告诉学生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是没有效率的。”心理学专家经研究也发现,具体的情景教学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理论教学安排在学生熟悉的环境当中进行,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以人体工程学这门理论课为例,教师在理论课讲解的基础上,首先应为学生设定具体的测量任务,然后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到寝室、食堂、图书馆等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去,对空间和物品进行实地测量,测量完成后,将实际测量的尺寸数据进行汇总。最后,对照人体工程学中提供的各项尺寸和数据指标,从中发现课本总结的数据与实际空间和物体尺寸的差异,使学生在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更加深刻地掌握课本知识,并且了解实际生活中不同场所对所摆放物品尺寸要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后期的案例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在日后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注重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使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规范的行业训练,缩短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从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一)设立校内实习基地
设立的校内实习基地应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材料工艺室。主要陈列着环境设计专业在施工过程中所经常用到的大部分材料,如板材、石材、管材、木材、饰面材料等。同时,也包括搭建好的一些隐蔽工程局部结构,如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上下水改造工艺等。使学生在了解材料属性的情况下,更加直观地掌握其施工工艺流程。
2.微机室。学生在手绘施工图和效果图课程训练后,进入微机室学习以现代科技手段计算机为主导的电脑效果图的制作技能,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应用方法,从而使学生适应现代设计行业快节奏的工作模式。
3.模型制作室。模型制做课程是在学生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设计图纸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合,呈现出现实三维物化的表现。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看护下掌握各种材料加工机器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为日后工作中进行模型制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4.摄影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的设立,不仅可以使学生将自己辛苦完成的手工制品通过二维形式保存和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摄影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5.教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是以教师为单位,通过教师与学生互选机制建立的,校内实习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身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的各个实践环节中来,从而使学生在工作流程中了解各工种的行业操作规范要求以及掌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教师在下达设计任务前,应根据工作室人数对成员进行分组,并选出每组的组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模拟设计公司设计小组的工作模式。各小组在接到教师下发的设计任务后,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讨论分析并制作设计方案,然后以竞标的方式进行本组方案的讲解与演示。最终由教师安排竞标成功的小组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并在后期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日记直到工程竣工。
(二)设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不仅为学生提供参与实例项目和接受实践锻炼的实训机会,学校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调整专业结构。
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其主要功能是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补充。学校应根据培养计划为学生在校外设立多个富有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如建筑公司、景观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学院以跟班实习的方式安排学生在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实习公司申请顶岗实习,锻练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实习期结束时,还可以依据公司和学生的双向意愿签订用人合同,在减轻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为行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员,从而避免高学历专业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客体为教师,其评价主体为学生、院系领导及教师本人。在每门实践课结课后,学生以匿名问卷的形式,对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态度及授课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分,使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授课情况。院系领导主要对实践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自评应是教师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后,对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自我评定。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在每门实践教学课程结课后及时进行,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调整本门课的授课内容,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实践课程质量评价
实践课程质量的评价,应从教师队伍、教材选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价信息,从而构建实际可行的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模式。
在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模式建立的基础上,编制《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并成立实践课程质量专家评价小组,每个学期结束时都要对实践课程进行抽取评价,通过调阅实践课程自评材料、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和听取课程负责人的课程总结汇报。评价小组依据《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对所抽取的课程进行逐项打分并从多角度给出评价结果,使评价结论更符合实际。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设计专业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提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教育中设计学科与普通文理科在教学计划上根本的区别。教师如何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正是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展开的,同时,也需要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相互配合,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环境设计及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发展培育合格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周竞学,张红光,李雨竹.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9),.
[2]刘伟平.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3]张国梁,朱泓,郝云忱,张晓军,王宝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科学总结.工美系室内设计课程积极开辟校外第二课堂[J].高教研究通讯,2004.2.
[关键词]环境设计 实践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54-02
一、环境设计专业应强化实践意识
行业发展趋势决定了高校在专业教学模式上的转变,环境设计专业由于近些年在建筑行业的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对于进入环境设计行业的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方面。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在签订合同、项目设计、预决算、施工监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的意识。
学生是环境设计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美国教育家恰瑞罗特(C11ialelott,L)在《情境中的课程》一书中谈到:“仅仅告诉学生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是没有效率的。”心理学专家经研究也发现,具体的情景教学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理论教学安排在学生熟悉的环境当中进行,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以人体工程学这门理论课为例,教师在理论课讲解的基础上,首先应为学生设定具体的测量任务,然后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到寝室、食堂、图书馆等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去,对空间和物品进行实地测量,测量完成后,将实际测量的尺寸数据进行汇总。最后,对照人体工程学中提供的各项尺寸和数据指标,从中发现课本总结的数据与实际空间和物体尺寸的差异,使学生在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更加深刻地掌握课本知识,并且了解实际生活中不同场所对所摆放物品尺寸要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后期的案例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在日后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注重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使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规范的行业训练,缩短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从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一)设立校内实习基地
设立的校内实习基地应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材料工艺室。主要陈列着环境设计专业在施工过程中所经常用到的大部分材料,如板材、石材、管材、木材、饰面材料等。同时,也包括搭建好的一些隐蔽工程局部结构,如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上下水改造工艺等。使学生在了解材料属性的情况下,更加直观地掌握其施工工艺流程。
2.微机室。学生在手绘施工图和效果图课程训练后,进入微机室学习以现代科技手段计算机为主导的电脑效果图的制作技能,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应用方法,从而使学生适应现代设计行业快节奏的工作模式。
3.模型制作室。模型制做课程是在学生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设计图纸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合,呈现出现实三维物化的表现。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看护下掌握各种材料加工机器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为日后工作中进行模型制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4.摄影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的设立,不仅可以使学生将自己辛苦完成的手工制品通过二维形式保存和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摄影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5.教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是以教师为单位,通过教师与学生互选机制建立的,校内实习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身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的各个实践环节中来,从而使学生在工作流程中了解各工种的行业操作规范要求以及掌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教师在下达设计任务前,应根据工作室人数对成员进行分组,并选出每组的组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模拟设计公司设计小组的工作模式。各小组在接到教师下发的设计任务后,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讨论分析并制作设计方案,然后以竞标的方式进行本组方案的讲解与演示。最终由教师安排竞标成功的小组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并在后期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日记直到工程竣工。
(二)设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不仅为学生提供参与实例项目和接受实践锻炼的实训机会,学校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调整专业结构。
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其主要功能是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补充。学校应根据培养计划为学生在校外设立多个富有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如建筑公司、景观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学院以跟班实习的方式安排学生在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实习公司申请顶岗实习,锻练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实习期结束时,还可以依据公司和学生的双向意愿签订用人合同,在减轻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为行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员,从而避免高学历专业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客体为教师,其评价主体为学生、院系领导及教师本人。在每门实践课结课后,学生以匿名问卷的形式,对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态度及授课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分,使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更为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授课情况。院系领导主要对实践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自评应是教师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后,对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自我评定。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在每门实践教学课程结课后及时进行,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调整本门课的授课内容,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实践课程质量评价
实践课程质量的评价,应从教师队伍、教材选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价信息,从而构建实际可行的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模式。
在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模式建立的基础上,编制《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并成立实践课程质量专家评价小组,每个学期结束时都要对实践课程进行抽取评价,通过调阅实践课程自评材料、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和听取课程负责人的课程总结汇报。评价小组依据《实践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对所抽取的课程进行逐项打分并从多角度给出评价结果,使评价结论更符合实际。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设计专业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提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高等教育中设计学科与普通文理科在教学计划上根本的区别。教师如何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正是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展开的,同时,也需要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相互配合,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环境设计及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发展培育合格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周竞学,张红光,李雨竹.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9),.
[2]刘伟平.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3]张国梁,朱泓,郝云忱,张晓军,王宝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科学总结.工美系室内设计课程积极开辟校外第二课堂[J].高教研究通讯,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