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方法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对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本思路。通过实例说明了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指出在所得税核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所得税;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了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要求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计算确定有关资产、负债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具体操作时,如何理解新理念,应对那些新变化,做好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工作,本文将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相关概念
  
  (一)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也就是按照税法规定在未来可以抵扣的资产价值。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比如,某公司2007年初以1000万元购入一批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此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假设2007年末公允价值升至1100万元,则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00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产生差异100万元。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通常情况下,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等的,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比如某企业预计产品保修费用30万元,一方面增加销售费用,一方面增加预计负债。按税法规定,此项预计负债对应的销售费用是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的,也就意味着此项预计负债的金额,按税法规定在当期不得抵扣,只有在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时才可以税前扣除。此时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零,而负债的账面价值是30万元。
  
  (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作为资产与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时间性差异。一般地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时常常是资产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会计利润增加,但按税法规定此项增加的利润不计入当期应税所得额,最终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比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但应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由此便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如前所述,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 100万元,计税基础仍维持
  1 000万元不变,则该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再比如,权益法下确认的未来需要补交所得税的投资收益;会计年折旧额小于税法允许的年折旧额等,均会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当期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这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异都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一般地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时,常常是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会计利润减少,但按税法规定此项减少的利润不许税前扣除,最终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者使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比如表1中,甲公司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企业预计产品保修费等均属此类情况。再比如,假设某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40万元,则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增加40万元,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0万元,使会计利润减少。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仍维持1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40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种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异都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根据二者之间的差额,分别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目标在于确认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重点在于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一经确定,就可计算暂时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与其对应的所得税费用或所得税收益。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总体思路
  1.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期的会计利润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是指使会计利润减少,但按税法规定不许税前扣除的费用项目,如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工资、行政性罚款支出等。
  纳税调整减少额是指指使会计利润增加,但按税法规定不计入应税所得的收益项目,如收到的国库券利息、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双方所得税率相等时确认的投资收益等。
  纳税调整项目一般与下列项目有关,一是影响所得税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应收股利和应收账款等。二是影响所得税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预计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提费用、递延收益和其他负债等。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确定纳税调整项目,判断应税所得是调增或是调减。
  2.计算应交所得税,编制分录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据此,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计算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数
  (1)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数=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数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数
  (2)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数=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数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数
  4.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科目,编制分录
  一般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科目是“所得税费用”,特殊情况下,可能对应“资本公积”。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账面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但其计税基础一般不会随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此时,如果其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科目就是“资本公积”。
其他文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有效地预防财务危机对于企业非常重要。本文就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于企业是否有效,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财务预警作一分析。
为解决供电企业传统收费模式中存在的手续繁琐、信息不畅、统计不准、工作量大、易发生服务纠纷、资金风险大等弊端,利用银行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设计了银电联网收费系统。详
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不仅是反映科技投入规模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这一指标长期保持在2%以上,其中多数国家保持在2.5%以上,而
本文从喷砼植生施工的工作原理出发,从喷砼植生技术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边坡生态恢复的方案.
本文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环境下,女馆员必须强化综合素质,以提高图书馆女馆员的形象。
【摘 要】 融资效率是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及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结合信息产业民营上市公司的特征,从筹资效率、配置效率、公司治理效率三方面入手,构建了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给出提高信息产业民营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信息产业; 民营上市公司; 融资效率; 熵值法    一、引言    信息产业是国家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并使其正确发挥效益的支柱产业,但是,
介绍了铁路信号过渡工程改造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并针对特定集中过渡情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网上交易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券商及投资者的重视.本文从中国证券业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着眼于发达国家的网上交易的发展,努力研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