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著名诗人艾青之子的身份外,艾未未还有不少可以让人羡慕的头衔:旅美艺术家、中国前卫艺术代表、“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中国顾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
诗人艾青的儿子
艾未未,诗人艾青之子,1957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1979年至今举办过二十余次展览。曾赴美国纽约留学,他是一个摆脱繁琐细节的人,是直率的,艾未未喜欢的是直达目的,他不甘心受到羁绊。“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谈论我,我有我自己的生活。”
除了著名诗人艾青之子的身份外,艾未未还有不少可以让人羡慕的头衔:旅美艺术家、中国前卫艺术代表、“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中国顾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按常理说,这样“拽”的人物肯定会为爱惜自己的形象而在媒体面前谨小慎微滴水不漏,艾未未显然是个例外。
艾未未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他成长的不同时期,他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最早让他引起世人注意的是他的画。1979年春天,第一届“星星画展”开幕,艾未未作品参展,轰动一时,这是被艺术界称为新时期中国第一次先锋主义作品的展览。谈起这些,艾未未说:“当时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情绪需要发泄,发泄出来就好了,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干什么。”
1981年,艾未未在大多数人都觉得“肯定有毛病”的情况下退了学,成了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个去美国学艺术的学生。但即使是在美国纽约,他也不肯中规中矩地读书。也就是安安稳稳读了两年书,其他时间他就帮人家干体力活,赚生活费。当然也练习了一些别的技巧,摄影就是他喜欢拿出来说的。在艾未未的相册里,如今的音乐大腕谭盾在街头拉小提琴,意气风发的表情很是灿烂。
后来,艾未未回国。雕塑、建筑、影视等都做过,也喜欢策划一些展览,搞当代艺术。他会大谈“男人是猪,女人是女人”,也为SOHO现代城设计小区雕塑。诗人的基因依旧传承,但在艾未未这里显露峥嵘的却是一腔热血的诗性。“我是一个天生叛逆的人,这可能与父亲有关。他告诉我:要做一个自由的人。”
繁杂家居史:半穴居·地下室·大仓库
谈起艾未未的家居史,真可以用繁杂来形容。最初,他父亲艾青被下放到东北,他跟着一起住过东北林子里伐木人的房子。后来住在新疆的排房(是政府分的),然后艾未未被下放到连队,住在“地窝子”里面,就是地上挖一个坑,上面篷上了树枝的那种房子,住了五年,“当时我们家被认为是社会的敌人,是作为一种惩罚而被下放到这里,所以条件十分恶劣。”
其后的十年中,他住在学生宿舍里(新疆和北京)。
再接着,他去了美国,住过TOWN HOUSE,也住过别人家,还住过艺术家的工作室(LOFT),住过顶层,住过别墅……因为是自费留学,所以他的钱非常紧张,只允许自己要么寄住在别人家,要么住在非常便宜的地方,要么和别人分享(他在美国还住过一种叫住男生会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男生宿舍),他在纽约搬过十几次家。当时,他还住过一个很大的地下室,《北京人在纽约》就是在那里拍摄的。
回到北京,他先是住在自己家的老四合院中,现在是住在五环开外,机场辅路,铁路桥东,他那座占地足有两亩的院子坐落于名为草场地的村子里。从院门口的牌子上看到“文件仓库”的字样,这就是艾未未的家了。艾未未的房子叫“仓库”的确贴切,与798厂里那些包豪斯式的建筑风格颇为相像。室内凡是能去掉的阻碍尽皆消除,甚至二层的栏杆也只是一根粗的铁管,扶在上面让人不觉心悸。你能想象马桶可以无遮拦地摆放在房子里吗?而艾未未的马桶更像一件家具。他说,因为二层本身就是相对私人的空间,有足够信心保证别人不会在他方便的时候冲进来。
艾未未谈起这个别人看起来奇怪的房子时已习惯轻描淡写。据知情朋友透露,这所堪称庞然大物的院子光青砖就用了13万块,另有80吨水泥、7.5吨钢筋和45立方沙石……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居住方式确实非常糟糕。我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留有自己的空间。”艾未未对自己的居住状况挺满意。如同别人所说的那样,他总是在回避各种潮流,却又不自觉地成为潮流的引导者。由艾未未、张永和等人设计,建在通州的“运河岸上的院子”已成为富人眼中的时尚居所,预计每平方米售价超过1500美元。
“如果说住宅的房子,基本上我都住过。而且,我还经常旅行,住过欧洲的家庭旅馆、有特色的小旅馆(这次去意大利,我住在一个三百多年来,无论是房子本身或其中的家具陈设都没有经过任何改变的房子中),当然也住过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除监狱和兵营外,几乎所有人类的居住空间我都住过了。啊,我居然发现自己住过这么多种房子,太多了!我不相信有谁能比我住过的类型多!”
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
艾未未的家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简单,现在有很多设计师都在倡导“简约设计”,那么艾未未是如何界定简约的呢?
“提到‘简约’我总感到像是一个医学词汇,就像是糖尿病、肾炎之类的,我讨厌这个词。但我比较喜欢‘简单’,用明白的方式有效地去处理一件事,直截了当。因为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我所遇到的事情都不需要高智慧来完成,而且我相信,建筑和室内设计所涉及的事情也都是相当简单的,都只需要凭直觉和最朴素的工艺就能完成。基本的材料、基本的处理方式就能满足我们的快感。就像做菜,我们不需要将所有的调料全混进去,也许只用清水一煮,它就会很可口,因为菜本身所包含的气质、色彩、味道是阳光、空气、土地给我们的。”
在艾未未的家中,小猫小狗也很有地位,它们似乎也是这里的主人。艾未未说,小猫小狗比他更像主人,在他家经常有野猫被收留,它们在院子里的架势常常激起艾未未对这所房子更多的好感,那种不可一世的态度,似乎在对人说“这里是我的地盘!”“不过,我当初的确没有给它们设定专用空间。我想不出来,我无法用动物的大脑去思考,这就是我为什么崇拜它们的原因,我永远达不到它们的境界。所以我只能把全部空间留给它们,然后去观察,最终发现,原来它们竟然喜欢这儿(或那儿)!这是我根本想不到的。”
艾未未的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给所有的人留下很多余地和可能,他认为这叫自由。他不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如何让空间,让形态回到基本点上,这就给了别人最大的自由,因为基本点是不可能去掉的,除了基本点我认为也不应该加上什么。在一个空间,可能只需要一盏灯,一个沙发,一只杯子,就能让它具有神采,具有不可磨灭的痕迹,为什么你非得做出造型呢?为什么非要加一个壁炉呢?为什么非把地板拼成什么图案呢?“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人的情感不是设计师可以设计的,他有自己的方式,就像猫下一步的方向,我们是无法预知的。”
艾未未问答录
我是一个210斤、挺混乱的、很有好奇心、不喜欢做重复事情的人,说了很多废话,没做过几件正事,可能还会活几年……
问:现在让您重新选择,您会去哪里住?
艾: 我今天住的房子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它同时满足了我工作、生活的需求。让我想做事就做事,想半夜做事就半夜做事,想吃饭就吃饭,一切都很自由,你知道,我的工作室就离我几步远,和大家交流起来也很方便。总之,它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空间。
问: 在您的家中我看到, 有许多古董家具,这些是您的收藏品吗?它们会对您的设计有所启发吗? 艾:就像你走在海边,看到漂亮的贝壳就拾起几个,或在沙滩上捡几粒有意思的小石子一样,当你看到一把历经百年的古董椅时,会感到非常好奇,希望通过它能感受到古人当时的姿态、思想和文化背景,但我不会因此崇尚它、炫耀它,因为我不认为它除了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外,还会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让我产生灵感,因为我有许多设计的书,有很多家具样品,我也很了解中国古代的器物,无论是木头、铜器还是石器,但我一生最大的努力就是忘掉它们,避免走别人走过的路,避免说别人说过的话,尽可能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提出新的看法,它必然是新的看法,因为“此时此地”是无法代替的,在所有建筑、设计等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此时此地”。
问:在设计过程中,您是如何理解“空间”这个概念的呢?
艾:我曾经专门写过关于空间的一篇文章。空间是非常奇妙的,首先它是一个被物质所占有的非常物化的东西,但它同时也具有某种精神的含义。现在很多人认为高而大的空间最理想,但我想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小有小的味道,低有低的味道,窄有窄的味道,每一种空间都有它的尊严,都有它的特征,都有它最好的可能性。
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的?
艾:在中国,我没有看到有什么像样的设计师,因为他们缺少对中国“此时此地”的一个清楚认识: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经过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年代,这些问题他们都还没有清楚,只是以为自己与艺术似乎有了联系非常得意,不求甚解,缺少基本的做事态度,对美学比较混乱。我期望他们能醒过来。虽然中国的室内设计已经走过十几年了,从最初的大堂,到每个人的家,再到他们的第二别墅……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大家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正确地回避别人曾经用过的风格,创造出属于个人的、本土的、本地的、和个人经验有关的风格系统,可以让这个系统很小,小到在整个作品中,只需要说清一个问题就很好了。
问: 到目前为止, 您最欣慰的是什么?
艾:我还能活着,还能自由地呼吸,还能比较正常地思考。
问:虽然您一直淡泊名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它给您带来更多的是什么?
艾:如果我在意它的话,它就是让我有机会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我也会因此有了一分责任,既然你是在众人中能把话说清楚的,或者说现在给了你这个机会,那就不要让印刷厂把这页纸浪费了,这是我比较珍惜的地方,因为很多人会看到。但实际上对我而言,没有任何含义,因为我不在乎名利,因为人类各种社会评价全部是在一个非常限定的条件下完成的,它可以给你荣誉,也可以让你丧失荣誉,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任何的幻觉,而且我不太在意公众的评价(我是公众的一部分,所以我更不在意自己的评价)。
问:您对自己现在的作品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艾:没有吧,因为我没怎么努力过。而且很多事情,都是我做完之后才明白的。比如我盖房子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建筑师;因为喜欢玩做了些东西后,人家说我是艺术家;因为爱说话,所以别人说我引领时尚潮流,但这一切都是发自我最基本的需要,因为我是个人,所以我要思考、要说话,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我从来不认为什么错误是自己犯的,我想应该是上帝的安排吧,因为我还没来得及太了解它,怎么会有不满意呢?如果仔细想想也许全部是高兴的事。
问:这些年您最坚持的是什么?
艾:远离垃圾,坚持呼吸!尤其是在北京,能坚持呼吸是相当困难的啊!
问:您认为在自己的性格中,哪个特征可以让您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家?
艾:自我!实际上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生命本源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可以排斥后天的教育、理想等等一切,它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其实每个人都一样)
问:您的生活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艾:没有计划,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有人会说, 这怎么能行呢?但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迅速地投入到任何一件事情中,因为没有任何障碍(通常很多人会说,对不起,我不能去,因为我还有什么事情在手上),所以我不会被套住!
问:如今的设计潮流日新月异、不断变化,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艾:比如饮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一会儿时兴吃粤菜,一阵儿又时兴吃川菜,还有湘菜等等,但每个人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味觉随着饮食的潮流而变化,因为我们心中总有自己喜欢吃的那口菜、喜欢喝的那勺汤,当每个人都能把这件事情弄清楚时,这个世界才是一个绚丽的世界,五彩缤纷的世界,才会有人坚持、肯定地说, 我喜欢什么。
问:您是艺术家、导演、设计师,但又不都是完整意义上的,您是如何描述自己的?
艾:我是一个210斤、挺混乱的、很有好奇心、不喜欢做重复事情的人,说了很多废话,没做过几件正事,可能还会活几年。
诗人艾青的儿子
艾未未,诗人艾青之子,1957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1979年至今举办过二十余次展览。曾赴美国纽约留学,他是一个摆脱繁琐细节的人,是直率的,艾未未喜欢的是直达目的,他不甘心受到羁绊。“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谈论我,我有我自己的生活。”
除了著名诗人艾青之子的身份外,艾未未还有不少可以让人羡慕的头衔:旅美艺术家、中国前卫艺术代表、“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中国顾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按常理说,这样“拽”的人物肯定会为爱惜自己的形象而在媒体面前谨小慎微滴水不漏,艾未未显然是个例外。
艾未未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他成长的不同时期,他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最早让他引起世人注意的是他的画。1979年春天,第一届“星星画展”开幕,艾未未作品参展,轰动一时,这是被艺术界称为新时期中国第一次先锋主义作品的展览。谈起这些,艾未未说:“当时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情绪需要发泄,发泄出来就好了,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干什么。”
1981年,艾未未在大多数人都觉得“肯定有毛病”的情况下退了学,成了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个去美国学艺术的学生。但即使是在美国纽约,他也不肯中规中矩地读书。也就是安安稳稳读了两年书,其他时间他就帮人家干体力活,赚生活费。当然也练习了一些别的技巧,摄影就是他喜欢拿出来说的。在艾未未的相册里,如今的音乐大腕谭盾在街头拉小提琴,意气风发的表情很是灿烂。
后来,艾未未回国。雕塑、建筑、影视等都做过,也喜欢策划一些展览,搞当代艺术。他会大谈“男人是猪,女人是女人”,也为SOHO现代城设计小区雕塑。诗人的基因依旧传承,但在艾未未这里显露峥嵘的却是一腔热血的诗性。“我是一个天生叛逆的人,这可能与父亲有关。他告诉我:要做一个自由的人。”
繁杂家居史:半穴居·地下室·大仓库
谈起艾未未的家居史,真可以用繁杂来形容。最初,他父亲艾青被下放到东北,他跟着一起住过东北林子里伐木人的房子。后来住在新疆的排房(是政府分的),然后艾未未被下放到连队,住在“地窝子”里面,就是地上挖一个坑,上面篷上了树枝的那种房子,住了五年,“当时我们家被认为是社会的敌人,是作为一种惩罚而被下放到这里,所以条件十分恶劣。”
其后的十年中,他住在学生宿舍里(新疆和北京)。
再接着,他去了美国,住过TOWN HOUSE,也住过别人家,还住过艺术家的工作室(LOFT),住过顶层,住过别墅……因为是自费留学,所以他的钱非常紧张,只允许自己要么寄住在别人家,要么住在非常便宜的地方,要么和别人分享(他在美国还住过一种叫住男生会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男生宿舍),他在纽约搬过十几次家。当时,他还住过一个很大的地下室,《北京人在纽约》就是在那里拍摄的。
回到北京,他先是住在自己家的老四合院中,现在是住在五环开外,机场辅路,铁路桥东,他那座占地足有两亩的院子坐落于名为草场地的村子里。从院门口的牌子上看到“文件仓库”的字样,这就是艾未未的家了。艾未未的房子叫“仓库”的确贴切,与798厂里那些包豪斯式的建筑风格颇为相像。室内凡是能去掉的阻碍尽皆消除,甚至二层的栏杆也只是一根粗的铁管,扶在上面让人不觉心悸。你能想象马桶可以无遮拦地摆放在房子里吗?而艾未未的马桶更像一件家具。他说,因为二层本身就是相对私人的空间,有足够信心保证别人不会在他方便的时候冲进来。
艾未未谈起这个别人看起来奇怪的房子时已习惯轻描淡写。据知情朋友透露,这所堪称庞然大物的院子光青砖就用了13万块,另有80吨水泥、7.5吨钢筋和45立方沙石……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居住方式确实非常糟糕。我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留有自己的空间。”艾未未对自己的居住状况挺满意。如同别人所说的那样,他总是在回避各种潮流,却又不自觉地成为潮流的引导者。由艾未未、张永和等人设计,建在通州的“运河岸上的院子”已成为富人眼中的时尚居所,预计每平方米售价超过1500美元。
“如果说住宅的房子,基本上我都住过。而且,我还经常旅行,住过欧洲的家庭旅馆、有特色的小旅馆(这次去意大利,我住在一个三百多年来,无论是房子本身或其中的家具陈设都没有经过任何改变的房子中),当然也住过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除监狱和兵营外,几乎所有人类的居住空间我都住过了。啊,我居然发现自己住过这么多种房子,太多了!我不相信有谁能比我住过的类型多!”
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
艾未未的家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简单,现在有很多设计师都在倡导“简约设计”,那么艾未未是如何界定简约的呢?
“提到‘简约’我总感到像是一个医学词汇,就像是糖尿病、肾炎之类的,我讨厌这个词。但我比较喜欢‘简单’,用明白的方式有效地去处理一件事,直截了当。因为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我所遇到的事情都不需要高智慧来完成,而且我相信,建筑和室内设计所涉及的事情也都是相当简单的,都只需要凭直觉和最朴素的工艺就能完成。基本的材料、基本的处理方式就能满足我们的快感。就像做菜,我们不需要将所有的调料全混进去,也许只用清水一煮,它就会很可口,因为菜本身所包含的气质、色彩、味道是阳光、空气、土地给我们的。”
在艾未未的家中,小猫小狗也很有地位,它们似乎也是这里的主人。艾未未说,小猫小狗比他更像主人,在他家经常有野猫被收留,它们在院子里的架势常常激起艾未未对这所房子更多的好感,那种不可一世的态度,似乎在对人说“这里是我的地盘!”“不过,我当初的确没有给它们设定专用空间。我想不出来,我无法用动物的大脑去思考,这就是我为什么崇拜它们的原因,我永远达不到它们的境界。所以我只能把全部空间留给它们,然后去观察,最终发现,原来它们竟然喜欢这儿(或那儿)!这是我根本想不到的。”
艾未未的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给所有的人留下很多余地和可能,他认为这叫自由。他不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如何让空间,让形态回到基本点上,这就给了别人最大的自由,因为基本点是不可能去掉的,除了基本点我认为也不应该加上什么。在一个空间,可能只需要一盏灯,一个沙发,一只杯子,就能让它具有神采,具有不可磨灭的痕迹,为什么你非得做出造型呢?为什么非要加一个壁炉呢?为什么非把地板拼成什么图案呢?“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人的情感不是设计师可以设计的,他有自己的方式,就像猫下一步的方向,我们是无法预知的。”
艾未未问答录
我是一个210斤、挺混乱的、很有好奇心、不喜欢做重复事情的人,说了很多废话,没做过几件正事,可能还会活几年……
问:现在让您重新选择,您会去哪里住?
艾: 我今天住的房子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它同时满足了我工作、生活的需求。让我想做事就做事,想半夜做事就半夜做事,想吃饭就吃饭,一切都很自由,你知道,我的工作室就离我几步远,和大家交流起来也很方便。总之,它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空间。
问: 在您的家中我看到, 有许多古董家具,这些是您的收藏品吗?它们会对您的设计有所启发吗? 艾:就像你走在海边,看到漂亮的贝壳就拾起几个,或在沙滩上捡几粒有意思的小石子一样,当你看到一把历经百年的古董椅时,会感到非常好奇,希望通过它能感受到古人当时的姿态、思想和文化背景,但我不会因此崇尚它、炫耀它,因为我不认为它除了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外,还会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让我产生灵感,因为我有许多设计的书,有很多家具样品,我也很了解中国古代的器物,无论是木头、铜器还是石器,但我一生最大的努力就是忘掉它们,避免走别人走过的路,避免说别人说过的话,尽可能在我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提出新的看法,它必然是新的看法,因为“此时此地”是无法代替的,在所有建筑、设计等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此时此地”。
问:在设计过程中,您是如何理解“空间”这个概念的呢?
艾:我曾经专门写过关于空间的一篇文章。空间是非常奇妙的,首先它是一个被物质所占有的非常物化的东西,但它同时也具有某种精神的含义。现在很多人认为高而大的空间最理想,但我想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小有小的味道,低有低的味道,窄有窄的味道,每一种空间都有它的尊严,都有它的特征,都有它最好的可能性。
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的?
艾:在中国,我没有看到有什么像样的设计师,因为他们缺少对中国“此时此地”的一个清楚认识: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经过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年代,这些问题他们都还没有清楚,只是以为自己与艺术似乎有了联系非常得意,不求甚解,缺少基本的做事态度,对美学比较混乱。我期望他们能醒过来。虽然中国的室内设计已经走过十几年了,从最初的大堂,到每个人的家,再到他们的第二别墅……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大家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正确地回避别人曾经用过的风格,创造出属于个人的、本土的、本地的、和个人经验有关的风格系统,可以让这个系统很小,小到在整个作品中,只需要说清一个问题就很好了。
问: 到目前为止, 您最欣慰的是什么?
艾:我还能活着,还能自由地呼吸,还能比较正常地思考。
问:虽然您一直淡泊名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它给您带来更多的是什么?
艾:如果我在意它的话,它就是让我有机会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我也会因此有了一分责任,既然你是在众人中能把话说清楚的,或者说现在给了你这个机会,那就不要让印刷厂把这页纸浪费了,这是我比较珍惜的地方,因为很多人会看到。但实际上对我而言,没有任何含义,因为我不在乎名利,因为人类各种社会评价全部是在一个非常限定的条件下完成的,它可以给你荣誉,也可以让你丧失荣誉,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任何的幻觉,而且我不太在意公众的评价(我是公众的一部分,所以我更不在意自己的评价)。
问:您对自己现在的作品最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艾:没有吧,因为我没怎么努力过。而且很多事情,都是我做完之后才明白的。比如我盖房子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建筑师;因为喜欢玩做了些东西后,人家说我是艺术家;因为爱说话,所以别人说我引领时尚潮流,但这一切都是发自我最基本的需要,因为我是个人,所以我要思考、要说话,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我从来不认为什么错误是自己犯的,我想应该是上帝的安排吧,因为我还没来得及太了解它,怎么会有不满意呢?如果仔细想想也许全部是高兴的事。
问:这些年您最坚持的是什么?
艾:远离垃圾,坚持呼吸!尤其是在北京,能坚持呼吸是相当困难的啊!
问:您认为在自己的性格中,哪个特征可以让您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家?
艾:自我!实际上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生命本源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可以排斥后天的教育、理想等等一切,它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其实每个人都一样)
问:您的生活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艾:没有计划,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有人会说, 这怎么能行呢?但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迅速地投入到任何一件事情中,因为没有任何障碍(通常很多人会说,对不起,我不能去,因为我还有什么事情在手上),所以我不会被套住!
问:如今的设计潮流日新月异、不断变化,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艾:比如饮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一会儿时兴吃粤菜,一阵儿又时兴吃川菜,还有湘菜等等,但每个人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味觉随着饮食的潮流而变化,因为我们心中总有自己喜欢吃的那口菜、喜欢喝的那勺汤,当每个人都能把这件事情弄清楚时,这个世界才是一个绚丽的世界,五彩缤纷的世界,才会有人坚持、肯定地说, 我喜欢什么。
问:您是艺术家、导演、设计师,但又不都是完整意义上的,您是如何描述自己的?
艾:我是一个210斤、挺混乱的、很有好奇心、不喜欢做重复事情的人,说了很多废话,没做过几件正事,可能还会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