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手段。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新课改的需要。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将我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技巧的优化策略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备课是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一环,这个环节对提升课堂提问技巧、优化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1、备教材。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找准课堂提问的突破口,首先要准确完整深刻地理解教材,分清主次,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其次要掌握教材全局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知识、方法上的规律性。如在讲授《故乡》一文时,由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课文人物特点、环境特征、表现主题、时代背景等有了全面把握,方能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性、且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最终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而学有所得。
2、备学生。教师必须事先对学生形成全面认识,方能决定采用何种提问方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果。可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学生自我介绍法等方法来了解任教学生的群体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只有基于对学生的全面认识才能使提出来的问题在学生当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态度和次数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心智获得了一定发展,有了自尊、自爱感、自我认同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态度。应明确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掌握知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一味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而只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提问时要注意所提问学生的层次,各层次、梯度都应有所涉及,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评价,且以正面、鼓励性评价为主。如讲《忆读书》一文时,应按学习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读书的态度,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还有是应注意提问的次数,并不是提问次数越多就会收到好的课堂效果。次数过多,学生容易紧张而来不及深入思考;次数过少,学生听课容易形成懈怠。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而定提问次数和度,使教师的提问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
三、教师要优化提问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并不是说老师可以随意抛出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引导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提问方式。通过情景式导入或引导式导入,使学生对于教师所要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之前能先形成一个初步认识,这样学生的思路不至于走向偏激或“误入歧途”。如讲《孔乙己》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悲剧,可进行一下提问:“我们学过了《范进中举》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旧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范进的形象,今天我们学习的人物孔乙己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最后遭遇?”通过此类发问,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明确的参照,能给学生思考问题,创造一个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
其次,“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新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了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且“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讲《背影》一文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上述的提问,可使学生受到思路上的启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
四、提问后给予学生思考时间,并作出正确评价
现在语文课堂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后马上提问学生,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对所提问的问题缺乏深入、充分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思考惰性,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思考时间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过分紧张,产生学科倦怠及压抑感,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与教师的初衷是相悖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这个时间教师要把握好度,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如讲《桃花源记》一文时,提出问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同学们如何看待作者陶渊明描述的这一理想社会呢”后,不应马上要求学生作答,而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应等待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并完善他们的问题答案,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对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对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丽敏.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基础教育.2013
[2]王晓娟.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教育科学.2013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新课改的需要。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将我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技巧的优化策略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备课是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一环,这个环节对提升课堂提问技巧、优化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1、备教材。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找准课堂提问的突破口,首先要准确完整深刻地理解教材,分清主次,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其次要掌握教材全局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知识、方法上的规律性。如在讲授《故乡》一文时,由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课文人物特点、环境特征、表现主题、时代背景等有了全面把握,方能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性、且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最终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而学有所得。
2、备学生。教师必须事先对学生形成全面认识,方能决定采用何种提问方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果。可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学生自我介绍法等方法来了解任教学生的群体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只有基于对学生的全面认识才能使提出来的问题在学生当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态度和次数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心智获得了一定发展,有了自尊、自爱感、自我认同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态度。应明确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掌握知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一味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而只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提问时要注意所提问学生的层次,各层次、梯度都应有所涉及,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评价,且以正面、鼓励性评价为主。如讲《忆读书》一文时,应按学习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读书的态度,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还有是应注意提问的次数,并不是提问次数越多就会收到好的课堂效果。次数过多,学生容易紧张而来不及深入思考;次数过少,学生听课容易形成懈怠。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而定提问次数和度,使教师的提问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
三、教师要优化提问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并不是说老师可以随意抛出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引导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提问方式。通过情景式导入或引导式导入,使学生对于教师所要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之前能先形成一个初步认识,这样学生的思路不至于走向偏激或“误入歧途”。如讲《孔乙己》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悲剧,可进行一下提问:“我们学过了《范进中举》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旧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范进的形象,今天我们学习的人物孔乙己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最后遭遇?”通过此类发问,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一个明确的参照,能给学生思考问题,创造一个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
其次,“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新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了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且“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讲《背影》一文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上述的提问,可使学生受到思路上的启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
四、提问后给予学生思考时间,并作出正确评价
现在语文课堂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后马上提问学生,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对所提问的问题缺乏深入、充分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思考惰性,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思考时间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过分紧张,产生学科倦怠及压抑感,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与教师的初衷是相悖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这个时间教师要把握好度,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如讲《桃花源记》一文时,提出问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同学们如何看待作者陶渊明描述的这一理想社会呢”后,不应马上要求学生作答,而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应等待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并完善他们的问题答案,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清晰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对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对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丽敏.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基础教育.2013
[2]王晓娟.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教育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