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环境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

来源 :公路交通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维护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采用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环境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模型.根据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特性,确定了信号配时延误函数计算方式,设计了基于交通环境信号配时优化目标和环境质量约束条件,根据韦伯斯特配时法构建了单交叉口信号配时数学模型,并以广州大学城某交叉口为例进行了仿真模型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现行信号配时方案,新的最优方案可减少55.20%的尾气排放量和55.20%的平均延误时间;仿真测试中,新的优化方案4个进口相位可分别降低60.63%、46.20%、41.14%和35.95%的平均延误时间.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特殊空间及多变工作环境下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速率、远距离传输、组网灵活、安装部署简单等需求,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无线Mesh通信系统.给出了单一巷道的无线Mesh网络节点分布,介绍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网络节点由基带板和射频前端构成.基带板主要实现数字波形生成、支持嵌入式系统管理信息交互、接收信号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射频前端主要实现将射频发送信号强度放大到目标功率.测试结果表明:①当射频前端发射增益>17 dB时,调整AD9361软件无线电模块的平均输出功率可使系统平均输出功率为3
多孔陶瓷因将多孔结构引入到陶瓷材料中而具备体积密度低、比表面积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在催化过滤、生物支架、保温隔热、轻质结构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多级孔陶瓷有效整合了多种孔结构带来的性能优势,实现了材料在同等体积水平的功能最大化,成为多孔陶瓷的发展趋势,然而其制备仍存在巨大挑战.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突破了传统陶瓷成形工艺需要特定模具且成形精度低的限制,仅通过层层连接的方式即可成形各种复杂形状、高精度陶瓷材料.打印前原材料形式包括粉体、块材、线材和浆料,其中基于浆料的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结合了陶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光学显微镜对吉州窑黑釉茶盏、白覆轮以及内白外黑双色瓷进行化学组成及宏观结构分析,以此探讨吉州窑同时期烧造的复合装饰瓷的制瓷工艺特征及其工艺关联性.结果 表明:吉州窑黑釉茶盏、白覆轮与内白外黑双色瓷3种复合装饰产品在制瓷原料、配方、施釉工艺等方面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除了原料与配方的合理选择,对釉层厚度的控制以及施釉过程中,口沿刮釉对坯体的轻微修整而形成的高度差,都是白覆轮黑与白对比鲜明且界线分明的关键.
以TTB结构的NaSr2Nb5O15 (NSN)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合成的NSN和中间体(NaNbO3和SrNb2O6)粉体作为基体,利用熔盐法合成大尺寸的NSN微晶作为晶种.通过原料设计,制备出致密的NSN陶瓷.研究了晶种含量对NSN陶瓷烧结行为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基体中加入晶种,通过反应烧结可以制备出致密的NSN陶瓷;随着晶种含量的增加,NSN陶瓷的微观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Ceramics with tetragonal tungsten bronze (TTB)-typ
制备了用于立体光固化技术(SL)的ZrO2浆料,采用SL打印制备了ZrO2生物陶瓷,研究了烧结样品的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经过不同温度烧结后,ZrO2原粉中的m-ZrO2均完成了向t-ZrO2或c-ZrO2的转变.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陶瓷致密化程度提高,气孔数量减少;当烧结温度继续提高时,晶粒尺寸继续增大且大小不均匀.当烧结温度从1450℃升高至1600℃时,ZrO2生物陶瓷的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15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87 GPa和6.73 MPa·m1/2,此时的线收缩率与
利用自由基树脂材料进行光固化3D打印时出现的“氧阻聚层”,为其连续制造和表面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但因对打印件的结构精度的调控机理不清,打印具有复杂外形的多孔结构件难以控制其成型精度.利用自制自由基生物陶瓷浆料经光固化3D打印制造多孔生物骨陶瓷支架,研究并提出了光固化过程中的3阶段的固化区间和氧阻聚层调控成型精度原理;建立了寻找合理的氧阻聚调控打印工艺参数的方法;发现了氧阻聚层不仅能够提升陶瓷制件的成型精度,也会影响其力学性能.由此建立起的氧阻聚层厚度对生物骨陶瓷支架的多孔结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选煤厂环境复杂、监测面积大、监测点数量多且分散,环境参数的人工定点定时采样方式实时性差、数据准确率低,有线监测系统部署不便、成本高、线路易损坏,基于NB-IoT与LoRa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网络覆盖不足。针对上述问题,采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选煤厂环境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监测节点(终端节点、路由节点、网关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及云端数据管理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终端节点对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Sr1-Znx)Al2Si2O8(x=0,0.005,0.010,0.030,0.060)微波介电陶瓷,探讨不同Zn2+取代量对SrAl2Si2O8(SAS)陶瓷晶体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将第一性原理引入到锶长石系微波介电陶瓷分析方法中,以确定取代元素(Zn2+)可能占据的位置(Sr2+,Al3+).结果 表明:Zn2+取代可促进SAS品质因数的提高(Q×f:37502~48252 GHz),同时也改善了SAS陶瓷样品的密度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当x=0.010、烧结温度
利用高压X射线衍射和高压原位Hall效应方法研究了高压下Fe3O4纳米粉的结构和电输运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7.2 GPa时,Fe3O4纳米粉发生了从反尖晶石相到高压相的结构相变.Fe3O4纳米粉的电阻率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在6.0 GPa处发生了明显的不连续变化,此不连续变化是由压致半金属到金属的相变导致的.金属化相变前,电阻率减小是由于载流子浓度的快速增大.金属化相变后,载流子浓度增长变缓,直到11.0 GPa时趋于饱和.11.0 GPa之后,由于电子-声子的耦合常量随压力增加而减小,散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长度可控,结构有序的特点,用该纳米纤维制备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极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SOFC的性能.纳米纤维电极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活性位点,有利于气体的吸附、解离,更有利于离子和电子沿着纤维方向快速传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氧还原反应的进行.静电纺丝技术与溶液浸渍技术相结合,可以构筑结构可控的纳米纤维复合电极,该类电极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有效地提升了SOFC在中低温下的性能.未来需要深入研究聚合物及外部环境对纳米纤维强度的影响,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