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教育是一个地区教育系统的中坚。德育又是教育体系中最捉摸不定与最难评估的一环。在这方面民国时期的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本文选取民国时期福建省三所最有名的中等学校:福建一中(官办)、格致中学(私立)、英华中学(教会办)为例进行比较论证。尝试描述出它们独特演进旅轨迹与历史启示。
关键词:民国年代;公办中学;教会中学;私立中学;德育模式
民国年代是政治、学术、氛围相对宽松。公办学校、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蓬勃发展,展现出中国的教育事业气象万千!福建开埠得早,得风气之先。东西方思想价值与传统的中华道统在中等教育领域里融汇与碰撞,堪称奇葩。
一、民国初年福建中等学堂的德育模式的勾勒
民国肇始,万象更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西风东渐。在学堂的思想德育分野最先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却也完整地保留“孝悌仁爱”等封建伦理观念。福建各中学废止四书五经课程,保留修身养性类的课程。袁世凯复辟时,一度恢复讲经课。“五四”运动期间,共产主义思想最先从日本被介绍到中国,开时代的新风!并在一些中学传播。这一时期,师道尊严弱化,具有现代意识理念的学生自治会,在福建各中学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鼎新革故,予取予留。承前启后,兼容并包。是当时的社会与人们对待中华道统的扬弃与西方现代思想传播所普遍持有的审慎态度。
二、西风东渐,还是文化攻略
到了20年代以后,受民族主义风暴及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冲击,教会中学的宗教课程改头换面。在这方面,将教会教育本土化是比较成功的。也是下了大气力的。代之以人格教育课程、人格感化模式、普世价值理念,粉墨登场!教会中学的毕业生以英文能力见长,在当时社会占尽优势,邮电、海关、盐务、税务、银行,船政等行业部门,基本上被教会学校的毕业生把持。教会学校将《圣经》等宗课它程说作为外语课程,美其名曰“选修课”。其实比起所谓的必修课还要热门。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无可奈何,当时的中国社会有融汇学通东西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不干涉。当时,福州民间有口头段子:“英华仔(教会学校毕业生),好风彩。吃香喝辣在台百。”(当时的洋行、海关等肥水部门,还有烟花柳巷都集中在台江百货公司一带,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台江百百货公司都是福州最繁华的地方)
美国传教士谢卫楼如是评论:基督教教育把心灵的培养置于头脑的培养之上,对它来说,去爱比去认识更美好,当知识给予其对象以一种广阔和清晰的爱的视野时,它就达到了它的最高目标。知识对于获得它的人来说的确是一顶荣誉的王冠,而爱则是这顶王冠上的钻石,正是由于它的光芒和美丽,王冠才显得高贵。[3]前些年,耄耋之龄的英国与美国的传教士教师,不远万里来参加英华中学的百年校庆,看望如今亦是垂垂老矣的当年的学生。场面之热络、温馨、感人,让今天的师生们都自叹不如!民国年代,在华传教士既是神职人员,又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任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感化教育中国学生,桃李芳菲。对此,我们不能一概地斥之为伪善。[4]
三、中规中矩,至大中正模式
1.政府教育政策的概貌
民国18年(1929年),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办法,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中等学校之德育指针。之国民公德”为任务。福建省各中等学校普遍建立“训育”制度,收紧对师生的思想管控,并教授国民党的为“党义”大纲。
2.公办中学德育的组织系统与具体实施
民国时期的福州一中是福建省内最先成立三青团分团部的中学。校内设有国民党区分部、三青团分团部。建立一整套从校长到基层的完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与运作的机制。“民国31年(1942年)2月,分团部在王主任(时任校长王启炜)的领导下,调整机构,刷新阵容,工作计划与团务迈进,披荆斩棘,惨淡经营,已有相当的基础……但在这一点短促的时间中得来的成绩,以及预期的收获,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自分团部成立以来,积极扩展,计先后举办入团训练共宣誓三次,第一次四十六人;第二次一百十一人;第三次九十人连同原有团员人数共计二百七十三人……团长昭示采取“精兵主义”,凡被吸收的团员,都有是品性纯洁思想正确能力健全志趣高尚体格健壮对革命有高度热情体念服务牺牲的真谛的青年。”[5]
“在学校的环境中先建立团的浓厚感情,严密考核关于各个团员的思想、学能、品格、性情言行、生活及精神等,不简略不促迫不以特务的方式,见道相善,闻道相规……本年三月五月间先后举行入团宣誓,支团部派员监誓,典礼隆重,各团员宣读誓词情绪紧张蓬勃。”
民国30年(1941年)省三青支团部举办青年夏令营,该校的三青团员前往参加,经过一个月暑期的训练,回校后其他学生的思想行动颇受其影响,三青团员在校内迅速发展,四月份本省团支部令该校筹组分团,派校长王启炜兼任,并增设数名书记与干士。学生思想受其影响者益众。福州一中当时每年都要为政府输送大批“三民主义”的人才。
对于非三青团员的学生,学校实施导师制度。“本校奉命实行导师制度,全校学生按照年级分为若干组,每组指定导师一人负责辅导,平时对于学生思想及德性,极为注意考察,而在学生方面,则于每周中须记载生活周记:内分国内外及本校新闻,读书心得,感想与建议事项等栏,每周送交导师评阅,期末作成报告,寄发家长。一面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求人格之感化……”,学生的操行成绩,由校长、训育人员、童子军教练员,及导师办理之。不及格者不得进级或毕业。1950年被接管下来的教师既有传统名校的浓厚优越感,又自视“清高”,党派关系较为复杂。学校42名教师中,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等党团的占85.7%。
抗战年代,特别是公办中学的学生,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报效党国。在方面,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表现较差。 四、四平八稳,随波逐流的类型
格致中学在民国时期,其德育模式与公立中学几近一致,没有特色可言。三十年代,格致中学根据国民党省政府教育厅的命令增设训育主任一职,训育主任由厅直接委任,管辖学生的思想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灌输三民主义,实行思想控制,严防中共的思想渗透。训育主任日常工作:讲授《党义》(后改为《公民》),组织军训,倡导“新生活运动”,兼管住宿生纪律,将思想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格致的童子军组织,始于格致书院的预科生,组织较为健全,曾聘请校友执教训练,是福州各中学最早设有童子军组织的。民国18年(1929年)全市中学开始普遍建立童子军组织,格致中学亦沿制,聘请了教练员,新购置装备,除服装外,还有账幕、炊具、木杠等等,并制作了旗号。规定每周六下午为集训日。格致学校很重视让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培养自治自理的能力。学生会组织推选最优秀同学担任正副主席,各班级推选正副班长。学生会除组织学生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外,还协助校务委员会处理违纪事件,以减少犯错误的同学受到有差错的法制学则和评定操行的惩处,这种辅以学生自主管理的办法,颇有民主的意味。
五、树人树德,敢为人先的范式
英华的校训“尔乃世之光“。“尔乃世之光”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14节,耶稣在山上训示门徒时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并赞美在天的父。”英华的校训贯穿着“爱”的传统与“爱”的教育。陈芝美校长有句名言:“爱是永远不会失败的。”英华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有力地证明一点。[9]
中共地下党在学生中组织秘密读书会,私下传阅《西行漫记》等禁书。陈芝美校长对此早有所闻,但他并末采取任何“措施”。他私下与教师说:“人生的路由自己抉择!回想我们几十年走过的路程,难道不是在中学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吗?”教会学校的兼容并包。当时政治氛围之宽松,可见一斑。
英华这一时期一定程度上秉承了清末以来学术的自由化与多样化传统。这与其校内浓厚的宗教气氛与主政者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福州一中的德育在当时省内的公立中学中颇具代表性。其校训“礼、义、廉、耻”,虽题于清末,至今依然闪耀着百年前创办者的真知灼见。在民国民时期,总理遗训和党化教育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有的现象。虽然如此,福州一中仍然培养和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经世致用之才,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坚。特别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大批福州一中的学生响应国民党政府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报效党国。这是教会中学所不能企及的。长期以来,这也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忌避的方面。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会办学校的一些作法可资借鉴。民国年代的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写了一本《自西徂东》的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与中国的儒教义理不悖、融会贯通之理。
“耶稣与孔子都是天父的儿子,耶稣是哥哥,孔子是弟弟……”,“孔子加耶稣”的喧嚷甚嚣尘上,以儒家经典附会基督教教义,煞是热闹。这种理论就是在今天,也有相当的市场。从人的精神的层面上讲,教会学校倡导的灵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目标虽然指向宗教信仰,但其落脚点却是人的培养与发展。这点还是值得今人思考借鉴的。区别在于他们认为基督教是养成健全人格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关键。
七、重温民国年代德育对于今天的意义
如何有效地养成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一直是德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随着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与课程改革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境地,在消化继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还要面临着中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艰巨任务。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面临越发严峻的考验。
对于历史研究的热情来自现实的需要。在对历史的陈迹经过认真咀嚼之后,会给我们以智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玉厚.中国课程变革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3-199.
[2]“CollegesasEvangelisticCenter”,TheEducationalReview,Vol.2.No.10(October,1909),p.1.
[3]Rev.D.Z.Sheffield,“TheImportanceofEthicalTeachingintheNewLearningChina”,TheChineseRecorder,Vol.XXIX(1898),p.284.
[4]胡卫清.论近代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J].学术研究,2001,7.
[5][6]陈大法.福建省立高级中学概概览[M].本校分团部一年来工作概述,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7][8]光远.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概览[M].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9]福州英华中学校史编写组.福州英华中学校史(第三次修改稿)[M].第26,28页.
[10]福州英华校友会编.我与英华[M].第84页.
[11]吴洪成.近代中国教会中学课程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1996(2).
[12]T.S.艾略特.宗教与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21、26.
[13]RecordsoftheFourthTriennialMeetingoftheEducationalAssociationofChinaheldatShanghai,May21-24,1902,p.50,40.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民国年代;公办中学;教会中学;私立中学;德育模式
民国年代是政治、学术、氛围相对宽松。公办学校、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蓬勃发展,展现出中国的教育事业气象万千!福建开埠得早,得风气之先。东西方思想价值与传统的中华道统在中等教育领域里融汇与碰撞,堪称奇葩。
一、民国初年福建中等学堂的德育模式的勾勒
民国肇始,万象更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西风东渐。在学堂的思想德育分野最先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却也完整地保留“孝悌仁爱”等封建伦理观念。福建各中学废止四书五经课程,保留修身养性类的课程。袁世凯复辟时,一度恢复讲经课。“五四”运动期间,共产主义思想最先从日本被介绍到中国,开时代的新风!并在一些中学传播。这一时期,师道尊严弱化,具有现代意识理念的学生自治会,在福建各中学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鼎新革故,予取予留。承前启后,兼容并包。是当时的社会与人们对待中华道统的扬弃与西方现代思想传播所普遍持有的审慎态度。
二、西风东渐,还是文化攻略
到了20年代以后,受民族主义风暴及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冲击,教会中学的宗教课程改头换面。在这方面,将教会教育本土化是比较成功的。也是下了大气力的。代之以人格教育课程、人格感化模式、普世价值理念,粉墨登场!教会中学的毕业生以英文能力见长,在当时社会占尽优势,邮电、海关、盐务、税务、银行,船政等行业部门,基本上被教会学校的毕业生把持。教会学校将《圣经》等宗课它程说作为外语课程,美其名曰“选修课”。其实比起所谓的必修课还要热门。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无可奈何,当时的中国社会有融汇学通东西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不干涉。当时,福州民间有口头段子:“英华仔(教会学校毕业生),好风彩。吃香喝辣在台百。”(当时的洋行、海关等肥水部门,还有烟花柳巷都集中在台江百货公司一带,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台江百百货公司都是福州最繁华的地方)
美国传教士谢卫楼如是评论:基督教教育把心灵的培养置于头脑的培养之上,对它来说,去爱比去认识更美好,当知识给予其对象以一种广阔和清晰的爱的视野时,它就达到了它的最高目标。知识对于获得它的人来说的确是一顶荣誉的王冠,而爱则是这顶王冠上的钻石,正是由于它的光芒和美丽,王冠才显得高贵。[3]前些年,耄耋之龄的英国与美国的传教士教师,不远万里来参加英华中学的百年校庆,看望如今亦是垂垂老矣的当年的学生。场面之热络、温馨、感人,让今天的师生们都自叹不如!民国年代,在华传教士既是神职人员,又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任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感化教育中国学生,桃李芳菲。对此,我们不能一概地斥之为伪善。[4]
三、中规中矩,至大中正模式
1.政府教育政策的概貌
民国18年(1929年),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办法,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中等学校之德育指针。之国民公德”为任务。福建省各中等学校普遍建立“训育”制度,收紧对师生的思想管控,并教授国民党的为“党义”大纲。
2.公办中学德育的组织系统与具体实施
民国时期的福州一中是福建省内最先成立三青团分团部的中学。校内设有国民党区分部、三青团分团部。建立一整套从校长到基层的完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与运作的机制。“民国31年(1942年)2月,分团部在王主任(时任校长王启炜)的领导下,调整机构,刷新阵容,工作计划与团务迈进,披荆斩棘,惨淡经营,已有相当的基础……但在这一点短促的时间中得来的成绩,以及预期的收获,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自分团部成立以来,积极扩展,计先后举办入团训练共宣誓三次,第一次四十六人;第二次一百十一人;第三次九十人连同原有团员人数共计二百七十三人……团长昭示采取“精兵主义”,凡被吸收的团员,都有是品性纯洁思想正确能力健全志趣高尚体格健壮对革命有高度热情体念服务牺牲的真谛的青年。”[5]
“在学校的环境中先建立团的浓厚感情,严密考核关于各个团员的思想、学能、品格、性情言行、生活及精神等,不简略不促迫不以特务的方式,见道相善,闻道相规……本年三月五月间先后举行入团宣誓,支团部派员监誓,典礼隆重,各团员宣读誓词情绪紧张蓬勃。”
民国30年(1941年)省三青支团部举办青年夏令营,该校的三青团员前往参加,经过一个月暑期的训练,回校后其他学生的思想行动颇受其影响,三青团员在校内迅速发展,四月份本省团支部令该校筹组分团,派校长王启炜兼任,并增设数名书记与干士。学生思想受其影响者益众。福州一中当时每年都要为政府输送大批“三民主义”的人才。
对于非三青团员的学生,学校实施导师制度。“本校奉命实行导师制度,全校学生按照年级分为若干组,每组指定导师一人负责辅导,平时对于学生思想及德性,极为注意考察,而在学生方面,则于每周中须记载生活周记:内分国内外及本校新闻,读书心得,感想与建议事项等栏,每周送交导师评阅,期末作成报告,寄发家长。一面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求人格之感化……”,学生的操行成绩,由校长、训育人员、童子军教练员,及导师办理之。不及格者不得进级或毕业。1950年被接管下来的教师既有传统名校的浓厚优越感,又自视“清高”,党派关系较为复杂。学校42名教师中,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等党团的占85.7%。
抗战年代,特别是公办中学的学生,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报效党国。在方面,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表现较差。 四、四平八稳,随波逐流的类型
格致中学在民国时期,其德育模式与公立中学几近一致,没有特色可言。三十年代,格致中学根据国民党省政府教育厅的命令增设训育主任一职,训育主任由厅直接委任,管辖学生的思想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灌输三民主义,实行思想控制,严防中共的思想渗透。训育主任日常工作:讲授《党义》(后改为《公民》),组织军训,倡导“新生活运动”,兼管住宿生纪律,将思想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格致的童子军组织,始于格致书院的预科生,组织较为健全,曾聘请校友执教训练,是福州各中学最早设有童子军组织的。民国18年(1929年)全市中学开始普遍建立童子军组织,格致中学亦沿制,聘请了教练员,新购置装备,除服装外,还有账幕、炊具、木杠等等,并制作了旗号。规定每周六下午为集训日。格致学校很重视让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培养自治自理的能力。学生会组织推选最优秀同学担任正副主席,各班级推选正副班长。学生会除组织学生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外,还协助校务委员会处理违纪事件,以减少犯错误的同学受到有差错的法制学则和评定操行的惩处,这种辅以学生自主管理的办法,颇有民主的意味。
五、树人树德,敢为人先的范式
英华的校训“尔乃世之光“。“尔乃世之光”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14节,耶稣在山上训示门徒时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并赞美在天的父。”英华的校训贯穿着“爱”的传统与“爱”的教育。陈芝美校长有句名言:“爱是永远不会失败的。”英华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有力地证明一点。[9]
中共地下党在学生中组织秘密读书会,私下传阅《西行漫记》等禁书。陈芝美校长对此早有所闻,但他并末采取任何“措施”。他私下与教师说:“人生的路由自己抉择!回想我们几十年走过的路程,难道不是在中学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吗?”教会学校的兼容并包。当时政治氛围之宽松,可见一斑。
英华这一时期一定程度上秉承了清末以来学术的自由化与多样化传统。这与其校内浓厚的宗教气氛与主政者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福州一中的德育在当时省内的公立中学中颇具代表性。其校训“礼、义、廉、耻”,虽题于清末,至今依然闪耀着百年前创办者的真知灼见。在民国民时期,总理遗训和党化教育成了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有的现象。虽然如此,福州一中仍然培养和输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经世致用之才,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坚。特别是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大批福州一中的学生响应国民党政府的号召:“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投笔从戎,报效党国。这是教会中学所不能企及的。长期以来,这也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忌避的方面。
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会办学校的一些作法可资借鉴。民国年代的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写了一本《自西徂东》的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与中国的儒教义理不悖、融会贯通之理。
“耶稣与孔子都是天父的儿子,耶稣是哥哥,孔子是弟弟……”,“孔子加耶稣”的喧嚷甚嚣尘上,以儒家经典附会基督教教义,煞是热闹。这种理论就是在今天,也有相当的市场。从人的精神的层面上讲,教会学校倡导的灵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目标虽然指向宗教信仰,但其落脚点却是人的培养与发展。这点还是值得今人思考借鉴的。区别在于他们认为基督教是养成健全人格和促进人的发展的关键。
七、重温民国年代德育对于今天的意义
如何有效地养成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一直是德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随着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与课程改革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境地,在消化继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还要面临着中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艰巨任务。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面临越发严峻的考验。
对于历史研究的热情来自现实的需要。在对历史的陈迹经过认真咀嚼之后,会给我们以智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玉厚.中国课程变革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3-199.
[2]“CollegesasEvangelisticCenter”,TheEducationalReview,Vol.2.No.10(October,1909),p.1.
[3]Rev.D.Z.Sheffield,“TheImportanceofEthicalTeachingintheNewLearningChina”,TheChineseRecorder,Vol.XXIX(1898),p.284.
[4]胡卫清.论近代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J].学术研究,2001,7.
[5][6]陈大法.福建省立高级中学概概览[M].本校分团部一年来工作概述,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7][8]光远.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概览[M].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9]福州英华中学校史编写组.福州英华中学校史(第三次修改稿)[M].第26,28页.
[10]福州英华校友会编.我与英华[M].第84页.
[11]吴洪成.近代中国教会中学课程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1996(2).
[12]T.S.艾略特.宗教与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21、26.
[13]RecordsoftheFourthTriennialMeetingoftheEducationalAssociationofChinaheldatShanghai,May21-24,1902,p.50,40.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