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联系生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iau2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是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对学生而言,数学课堂生活的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脱离生活的数学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意义。生活中买卖商品要用到数学、修建房屋要用到数学、站队清点人数要用到数学、计算成绩要用到数学、分配东西要用到数学……可以说,生活中无处不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具体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呢?
  1 联系生活实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输入的感性信息与的认知结构中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生活实际,并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提供有趣、丰富的情境,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再现生活情景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可以把讲台变舞台,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相向、相背而行;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景。这些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使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情趣与知识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正如古人所云:“乐思方有思泉涌。”
  3 加强操作性和参与性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数学和用数学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切不可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或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学生完全放羊,这样不但达不浅谈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小学生毕竟还缺乏自控能力,更缺乏必要的小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想让他们独立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注意引导。当然,教师的引导主要在方法上。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参与。必须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事可做,都在做有价值的事,都在为团队的共同事务而努力。由于要学生参与操作,因此所设计和安排的活动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参与性。比如你要学生去测量月亮离地球的距离,就显得很不现实,缺乏可操作性。这种无可操作性的活动,不能切实锻炼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实施活动前,为他们设计和安排可操作性的活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4 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可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确有好处,同时又能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求知心理,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深入现实生活,学以至用
  许久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长期这样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让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课堂教学如能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适宜于儿童探索知识的意境,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要将学生带到生活中,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会充分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进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使数学教学步入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的旅游开发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本文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进行论述旅游开发发展道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很多地方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但在旅游开发中,有些地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保
期刊
【摘要】从小学到中专,不同学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对他们的教育模式不是一致的,必须根据不同学龄段进行不同的教育。  【关键词】不同;学龄段;教育  笔者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多年,面对形形色色的从小学到中专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 严格中带有温柔的教育小学生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在他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意识里面总把老师的教育放在首位,他们认为老师的话就是
期刊
数学是一门极为严谨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习时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能否真正学好数学课,和他们是否对数学有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吧学生引导上路,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准确的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善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环境、教材及心理状态等,以娴熟的教技、恰当的教法,造成愉悦的课堂氛围,寓教于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培养,使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等特征
期刊
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 强调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生活走向社会,从地理走向社会”作为基本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必须从学生熟悉的地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1 明确教学目的、任务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
期刊
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动力,创新要靠人才,而人才源于良好的教育。因此,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九年义务双色球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教育方式与内容的创新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对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起高度重视,怎样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以下
期刊
【摘要】鉴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特别是近几年来,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形势相当严峻。本文从中职教育目前几个困境出发,分析当前中职教育中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程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职校教师能力缺乏的现状,提出应对的思路,从对基础课专业课程的认识、学科定位、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双主体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中职教育;基础|专业课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小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育品德、增智能的重要时期;正处在心理、生理突变的重要时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又主要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主任组织管理好班集体、建设好班集体,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的工作是艰巨而光荣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培养创造型、特长
期刊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或倾向。习惯促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事。培养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吕淑湘先生也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