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课堂内外的一项基本功:“变化”的教学技巧,在各个不同的教学场面,教师采用不同的“变化”技巧,使教学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爱好学习的良好气氛,为全体学生学习创造一个上进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变化”、“眼神”、“体态”、“教态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
“变化”是教师利用对学生不同刺激的变化来组织学生的注意,生动地传递和交流感情,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运用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创造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利用教态等非语言信号辅助口头语言交流,在各个不同的认识水平层次上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恰当地使用变化技能可以使教学充满生气,形成教学个性和风格。
一、变化技能的类型
“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教态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一) 教态的变化:教态的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声调变化
声调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速度等变化。这些变化形成语言的各不同节奏对于引起学生注意有显著效果,可使教师的讲解、叙述有声有色或使重点突出。
(1) 强弱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声音的强弱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时使用的中等强度,对于需要强调和突出的内容,例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重点词语可以加大声音力度。
例1 “正比例意义”的教学。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要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里,“相关联”和“比值一定”这两处地方要应用较强语气重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可以突出概念的本质,引起学生对概念的重点词语的重视。
(2)高低变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的音调是中等强度的,但在某些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提高声音,加大声音的强度,用于突出态度,情感等的变化。
(3)快慢变化。
语速的快慢化一般用于概念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性的词语上,有时需要重音音节延长,放慢速度,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用于算理的讲述对学生学习错误的纠正。有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需要加快语速,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另外,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到另一种讲话速度时,还可以把学生已分散的注意重新集中起来。
(4)停顿。
停顿在特定的条件环境下传递着一定的的信息,适当地停顿是引起学生注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停顿时间一般在三秒钟左右,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时间过长会令人难以忍受。一般用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对一个概念分析综合后,或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
除使用上述恰当的停顿外,如遇到课堂出现个别学生精神分散或“开小差”等情况时,教师想提醒他却又不想停止讲课而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使用反常的停顿,在不该停顿的地方稍作停顿,集中没认真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巧妙地使用停顿,有时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再有眼神变化等配合,效果会更好。
2、动作变化
动作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课时身势、头部动作及手势等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和学生交流感情,反馈信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等有明显的作用。只有了解各种动作所代表的意义,才能在课堂中准确、恰当地使用。
(1)身势的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在教室前面正中间的位置站立,这个位置使教师在教室内视野范围最大,尤其在开始上课前教师通常要站在这个位置,迅速地环视全体学生,组织教学,准备上课。教师站立时,要自然大方,端庄稳重,有时身体可稍向前倾。
(2)头部动作和手势的变化。
教师的头部动作和手势也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头部的动作对于表达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手势的变化可起到表达情感,摹物形状,指示具体对象等作用。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为了表示在认真听学生的回答侧略微向前探头;为了表示对学生回答给以肯定,常用点头哦了表示非常满意,
3、表情变化
表情变化主要是指面部表情的变化。是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通过眉、鼻、嘴、眼等真实地表现出来。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实验表明,教师以积极愉快的情绪进行教学,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与教师以一般情绪状态相比,最多可以提高16.8分,因此,教师情绪对上好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要。
3、眼神的变化
眼神的变化在师生感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只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彼此的沟通就会建立起。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默契,应有60%到70%的时间注视对方,这会使学生喜欢听你讲话,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是否感兴起,是否听懂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在注视学生时,正视表示庄重严肃,府视表示关心和问询,环视表示开始或征答,点视表示出现情况个别交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适时地变换视角,与全体学生交流。眼神变化运用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印象。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课堂上师生相互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师应在课堂上不断变换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中的问题,以便获得全面的教学信息反馈。交流方式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个别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
2、学生交流方式的变化
在教学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用于学生的个别学习、练习讨论、质疑实验等,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讲解概念的形成,法则、公式、性质的推导及计算与应用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亲自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有现和获取成功的机会。
三、变化技能的要求
1、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变化技能。
2、变化技能和其他的教学技能之间都密切联系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连接要通畅,有连续性。
3、“变化”上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并不是目的,在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就进入教学过程,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
4、“变化”的应用一定要有分寸。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场,作出适合的“变化”,才能使课堂更人性化,才能使课堂更吸引学生,从而才能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变化”、“眼神”、“体态”、“教态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
“变化”是教师利用对学生不同刺激的变化来组织学生的注意,生动地传递和交流感情,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运用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创造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利用教态等非语言信号辅助口头语言交流,在各个不同的认识水平层次上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恰当地使用变化技能可以使教学充满生气,形成教学个性和风格。
一、变化技能的类型
“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教态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一) 教态的变化:教态的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声调变化
声调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速度等变化。这些变化形成语言的各不同节奏对于引起学生注意有显著效果,可使教师的讲解、叙述有声有色或使重点突出。
(1) 强弱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声音的强弱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时使用的中等强度,对于需要强调和突出的内容,例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重点词语可以加大声音力度。
例1 “正比例意义”的教学。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要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里,“相关联”和“比值一定”这两处地方要应用较强语气重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可以突出概念的本质,引起学生对概念的重点词语的重视。
(2)高低变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的音调是中等强度的,但在某些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提高声音,加大声音的强度,用于突出态度,情感等的变化。
(3)快慢变化。
语速的快慢化一般用于概念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性的词语上,有时需要重音音节延长,放慢速度,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用于算理的讲述对学生学习错误的纠正。有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需要加快语速,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另外,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到另一种讲话速度时,还可以把学生已分散的注意重新集中起来。
(4)停顿。
停顿在特定的条件环境下传递着一定的的信息,适当地停顿是引起学生注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停顿时间一般在三秒钟左右,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时间过长会令人难以忍受。一般用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对一个概念分析综合后,或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
除使用上述恰当的停顿外,如遇到课堂出现个别学生精神分散或“开小差”等情况时,教师想提醒他却又不想停止讲课而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使用反常的停顿,在不该停顿的地方稍作停顿,集中没认真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巧妙地使用停顿,有时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再有眼神变化等配合,效果会更好。
2、动作变化
动作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课时身势、头部动作及手势等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和学生交流感情,反馈信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等有明显的作用。只有了解各种动作所代表的意义,才能在课堂中准确、恰当地使用。
(1)身势的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在教室前面正中间的位置站立,这个位置使教师在教室内视野范围最大,尤其在开始上课前教师通常要站在这个位置,迅速地环视全体学生,组织教学,准备上课。教师站立时,要自然大方,端庄稳重,有时身体可稍向前倾。
(2)头部动作和手势的变化。
教师的头部动作和手势也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头部的动作对于表达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手势的变化可起到表达情感,摹物形状,指示具体对象等作用。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为了表示在认真听学生的回答侧略微向前探头;为了表示对学生回答给以肯定,常用点头哦了表示非常满意,
3、表情变化
表情变化主要是指面部表情的变化。是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通过眉、鼻、嘴、眼等真实地表现出来。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实验表明,教师以积极愉快的情绪进行教学,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与教师以一般情绪状态相比,最多可以提高16.8分,因此,教师情绪对上好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要。
3、眼神的变化
眼神的变化在师生感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只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彼此的沟通就会建立起。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默契,应有60%到70%的时间注视对方,这会使学生喜欢听你讲话,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是否感兴起,是否听懂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在注视学生时,正视表示庄重严肃,府视表示关心和问询,环视表示开始或征答,点视表示出现情况个别交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适时地变换视角,与全体学生交流。眼神变化运用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印象。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课堂上师生相互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师应在课堂上不断变换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中的问题,以便获得全面的教学信息反馈。交流方式可以是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个别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
2、学生交流方式的变化
在教学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用于学生的个别学习、练习讨论、质疑实验等,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讲解概念的形成,法则、公式、性质的推导及计算与应用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亲自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有现和获取成功的机会。
三、变化技能的要求
1、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变化技能。
2、变化技能和其他的教学技能之间都密切联系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连接要通畅,有连续性。
3、“变化”上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并不是目的,在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就进入教学过程,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
4、“变化”的应用一定要有分寸。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场,作出适合的“变化”,才能使课堂更人性化,才能使课堂更吸引学生,从而才能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