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ayuq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通过达安基因的案例分析校办企业的成功及阻碍因素,并在详细的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85-03
  
  高校直接创办企业,向社会辐射技术,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兴办和直接经营高科技企业,将其作为创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高校校办企业这一知识产业化的特殊模式在中国诞生后,经历了初创、发展、扩张、规范整合等阶段,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提高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及现状
  
  1.1 发展历程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初创阶段。这一阶段校办企业只是“小打小闹”,高校办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某些实验室研究提供终试场所;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解决部分家属就业。这一阶段里,校办企业大多数是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行政挂靠于高校后勤部门。
  第二阶段(1985年~1993年),发展阶段。1985年中央关于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高校校办企业的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传统的校办工厂调整产品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成为科技型企业。这一时期,校办企业从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转变为学校直接管理的独立核算全民制企业单位,校办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4年~2001年),扩张阶段。1994年初《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揭开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在此之后,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校办企业的发展势头。校办产业进入到了一个以科技企业为主,由无序到有序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校办企业的体制与学校机制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也愈发显现出来,校企互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最终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局面:产权关系混乱,学校对企业的管理相当软弱,同时却又为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很难保证学校的利益;而混合体制下的企业管理方式也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使之无法真正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中去。
  第四阶段(2001年以后),规范整合阶段。2001年底,针对高校校办企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国办函[2001]58号),决定以清华、北大两校为试点,开启了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进程。58号文明确提出了改制的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校企分开明晰校办企业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在创办高科技企业中的投入和撤出机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改制实现了从“校办企业”到“校有企业”的转变,理顺了大学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了有效的“防火墙”机制,规范了学校投入和撤出机制。
  1.2 现状分析
  近10年来,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规模发展迅速,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连年大幅攀升。2005年校办产业收入总额过十亿元的高校达13所,净利润过亿的有7所。高科技企业所占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其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更是逐年提高,到2005年,占企业总数56.3%的高科技企业创造了收入总额的84.9%。
  从我国高校校办产业2000~2005年企业数、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净利润、上交税金、对学校的回报6项指标统计数字(见表1、2)来看,校办企业数量进入了一个下降区间,但收入及上交税金却在逐年增加,同时,净利润、对学校的回报在改制初期略呈下降趋势,但在2005年开始回升。这些现象正是缘于校办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2001年底开始的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
  
  2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在众多高校校办企业中,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基因)是创立早,改制早,经营相对完善,业绩较优异的企业之一,也是广东省首家上市的高校校办企业。在此,我们以达安基因为例,对其成长历程进行分析。
  
  达安基因的主营业务为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和销售。其PCR产品目前占据70%左右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公司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88年,达安基因的前身,中山医科大学全资校办企业广东省四达医学仪器实业有限公司成立。1991年1月,中山医科大学下属三个全资校办企业:广州市东山区中山视听科技公司、中山医科大学执信服务公司、广东省科四达医学仪器实业公司合并为中山医科大学科技开发公司。
  (2)发展及扩张阶段。90年代初期,广东省是国内医院开展PCR技术最广泛的地区,占全国市场的1/3。但是,在广东省推广的PCR技术产品约90%来自外省市,绝大部分产品来自民营企业,存在技术及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1994年5月,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达安基因诊断中心,主要研发高质量PCR技术产品。1996年,公司在国内率先独立研究并成功开发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一举克服了传统PCR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技术障碍,及时填补了国内的市场空白。到1998年3月,达安中心有5个荧光产品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成为世界上首个批准临床应用的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产品。90年代期间,公司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作为重要的医药生物技术,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先后近十次被列入包括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863中试项目、国家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九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等在内的国家重点支持鼓励项目。除了达安中心之外,公司的另一重要研发机构,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正式批准成立。该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基因诊断领域技术研究的部级研究中心。
  (3)规范整合阶段。到1999年,达安基因已和全国100多家医院签约合作,但其经济能力尚不能满足其中一半医院需求。随着项目技术日臻成熟及市场的拓展,资金需求及队伍的稳定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矛盾,原校办企业的经营规模及体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校办企业如何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成为达安基因面临的新难题。达安基因进行了新的探索,积极与市政府联系,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1999年,广州市科委在对达安基因进行考察后,认为公司最缺的是灵活自由的机制,而改制首先要打破校办企业单一封闭的国有体制。为此,广州市科委通过“广州生物工程中心”注资600万元,中山医以原公司的净资产400万元入股,职工持股300万元。达安基因迈出了校企改制的第一步。此后不到一年,达安基因又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使公司注册资本达3470万元。2001年,在广州市政府注入新机制和资金的支持下,达安中心完成了产权改制,整体变更为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同年,由于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的合并,再次更名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7月,达安基因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广东省高校第一家上市企业,成功实现了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上市三年多来,公司一直着力于经营管理及人员的调整,不断朝着市场化经营的方向转变。由于几个主要产品上市相对较早,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因此2004-2006年基本是原有几个产品的自然增长。2007年,达安基因收购了中山生物,获得多个免疫诊断试剂,对已有核酸产品形成有力补充。同时,有多个新产品审结完毕等待批文下发。2007年,公司还获得政府专项补贴和资助款项1200万,其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款就达600万。经过两年多的调整,目前公司已开始恢复性增长。
  
  3 对达安基因的思考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达安基因的成功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公司依托中山医科大学的巨大资源,凭借其自身在基因诊断领域的研发优势,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保证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从进入该行业起便一直在同行内保持较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这是达安基因成功的首要因素。(2)产权改制,体制创新。达安基因在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改制之前就已经迈出了改制的第一步。一年多后,公司完成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了股份制有限公司。从根本上理顺企业与学校的关系——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以资本为纽带,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真正做到了“校企分开”。(3)建立资本撤出机制。2004年,达安基因成功上市,建立了完善的资本撤出机制。上市流通为国有资产的撤出提供了方便的渠道,解决了学校资金能进不能出、学校利益无法保障的问题。(4)激励政策创新。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保证企业始终充满活力,并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达安基因把吸引、激励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配套措施。比如送技术骨干攻读在职博士;规定凡符合中心产品开发的战略目标,研究者可申请立项,开发经费和仪器设备确保供应,产品投放市场后30%的利润提成奖给产品项目负责人等。除了采取一系列激励科研人才的措施,公司还采用职工持股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经营活动的自我约束能力。
  当然,达安基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公司以一个校办企业起家,不可避免的在人员配置上有一些弊端,企业运作上也不够市场化。校办企业脱胎于高校,而高校已经成为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在这种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校办企业,必然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因此在内部管理上带有较浓厚的事业单位的色彩。其次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虽然达安中心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引进了相当多的技术人才,提高了公司的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却相对忽略了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国高校不乏科技人才,但现代企业的经理人才十分匮乏;高校也不乏科技成果,但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企业家却十分缺少。不过,可喜的是,目前很多高校校办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达安基因便是其中之一。
  
  4 结论
  
  我国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过以下一些问题:产权关系不顺,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缺乏完善的资本投入和撤出机制;遭遇资金瓶颈;产权界定以及人员分流问题导致改制工作难以进展等。通过对达安基因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其成功的经验中得出一些启示,针对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1)明确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理顺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完善的资本撤出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上市,没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资产经营公司”的模式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火墙”;(3)实现校办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广开引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来扩大生产和经营;(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约束并重,促进企业发展,形成社会和企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志强.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编.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统计报告[R].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苏峻.从校办企业到校有企业——转变中的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模式[J].科学学研究,2007,(6).[4]王玉.浅议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
  [5]谢心灵.高校科技产业体制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6]李萍.浅谈校办企业改制李萍[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上海、深圳两个股票市场中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和横截面检验方法,检验了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结果发现CAPM不符合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但是适应性逐年增强;对风险构成的分析表明:通过构造理性的投资组合可以使组合的总风险减低到只包含系统性风险水平,这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风险分散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采用FIGARCH(1,d,1)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指数的波动性在四种不同的分布假设(正态分布,广义误差分布, 学生t分布,非对称学生t分布)下进行了度量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分布假设对FIGARCH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厚尾分布假设(广义误差分布,学生t分布)提高了模型的估计和预测绩效,能更好地刻画上证指数的尖峰厚尾特征,但引入非对称学生t分布并未能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能力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本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酒店人才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脱节与紧缺现象,如何通过运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并借鉴国外高职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酒店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对于先进的教学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使得这一模式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
期刊
摘 要:应用并联式调零电路和中值法,通过三种典型电路的分析直接导出设计参数。这种方法很方便而且很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调零电路;中值法;表盘刻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185-02    0 引言    长期以来,基础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实验内容基本是验证性和测量性的,缺乏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带有研
期刊
摘 要:战略性全球服务采购——外包信息技术、商业流程和知识流程,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力技能和专注战略性管理,可以增加零售商的利润。利用ITO、BPO和KPO让企业活动进入较低成本地区,零售商可以负担得起店内顾客服务支出和销售代理支出。  关键词:全球服务;外包信息;零售业;促销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47-02    1 全球
期刊
摘 要:基于大型转鼓碎浆机设备体积大,重量大,安装精度要求高的特点,结合工程实践,论述该大型设备的安装过程重点部位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大型转鼓碎浆机;施工工艺;设备安装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36-01    1 转鼓碎浆机设备参数    在废纸处理过程中,首先是废纸的碎解,通常采用碎浆机来碎解废纸,芬兰产250t大型转鼓碎
期刊
摘 要:利用1992~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比重基本在80%以上。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我国交通拥挤形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西安市;快速公交;城市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124-03    当今中国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发展还存在增长方式粗放,总体素质不高,过量消耗资源的问题,所以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将成为将来发展的一个主题,我们将以重晶石为代表就国家重要的非金属矿产的需求现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供需现状;需求趋势;国家政策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76-02    1 资源与储量  
期刊
摘 要: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就是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的方法。先在张拉台座上,按设计规定的拉力张拉筋束,并用锚具临时锚固,再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后放张,让筋束的回缩力,通过筋束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作用,传递给混凝土,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结合广西某滨海公路项目,实际探讨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在该项目上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公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