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对其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信息素质;高等学校
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及现状
我国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针对两类情况:一是针对计算机专业或关联度高的学科,一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其他学生群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九成多,高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能力与信息素质上做足工作,加大相关教学力度,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开发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和能力,为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我国已经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一类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各地区的教学情况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新生进入高校大门时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少量学生已经在高中时代就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生却知识掌握了最简单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还存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没有见过计算机起点为零的情况。在学生水平如此参差不齐的现状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1.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融合了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课程,’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安排上,要尽可能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增加课外上机时间,上机辅导要确保指导教师能够辅导到位,每个机房容量要控制在60人以下,便于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上机操作课的任务要明确具体,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能够解决个人兴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必须结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将课程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上,着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做整体的分析与研究,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章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体规划,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使其前后相连,首尾呼应,融会贯通,成为一体。教师还应准备适合需要且针对性强的教学素材,不断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信息,为课程的发展做好准备。
3.教学过程要贴近非计算机专业的实际需求。将不同专业课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不同需求纳入考虑范畴,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同各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能够满足他们在本专业将来发展中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就要有所区别,根据不同专业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就业前景的需要,最大可能地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学习及工作对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的适应力。
4.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经常总结归纳出简明扼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有重点的理解和记忆。增加教学互动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提出问题,可以采取讨论教学法、研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将网络辅助教学纳入其中,提供基于网络的各类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此类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网络课程等多种平台来与教师及时沟通,获得帮助。
5.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反映学生综合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应当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作为重点,作为最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结课考核,其模式转换和革新,同样也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考试,并同笔试成绩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上机成绩则更注重对操作技能的评测。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最后还适宜设置一个课程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个人的想法创作出一个综合的作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创新的能力,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综合检验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莹,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2]张民,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u)
[3]张月琴,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信息素质;高等学校
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及现状
我国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针对两类情况:一是针对计算机专业或关联度高的学科,一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其他学生群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九成多,高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能力与信息素质上做足工作,加大相关教学力度,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开发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和能力,为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我国已经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一类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各地区的教学情况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新生进入高校大门时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少量学生已经在高中时代就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生却知识掌握了最简单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还存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没有见过计算机起点为零的情况。在学生水平如此参差不齐的现状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1.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融合了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课程,’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安排上,要尽可能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增加课外上机时间,上机辅导要确保指导教师能够辅导到位,每个机房容量要控制在60人以下,便于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上机操作课的任务要明确具体,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能够解决个人兴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必须结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将课程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上,着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做整体的分析与研究,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章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体规划,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使其前后相连,首尾呼应,融会贯通,成为一体。教师还应准备适合需要且针对性强的教学素材,不断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信息,为课程的发展做好准备。
3.教学过程要贴近非计算机专业的实际需求。将不同专业课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不同需求纳入考虑范畴,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同各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能够满足他们在本专业将来发展中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就要有所区别,根据不同专业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就业前景的需要,最大可能地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学习及工作对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的适应力。
4.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经常总结归纳出简明扼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有重点的理解和记忆。增加教学互动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提出问题,可以采取讨论教学法、研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将网络辅助教学纳入其中,提供基于网络的各类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此类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网络课程等多种平台来与教师及时沟通,获得帮助。
5.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反映学生综合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应当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作为重点,作为最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结课考核,其模式转换和革新,同样也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考试,并同笔试成绩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上机成绩则更注重对操作技能的评测。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最后还适宜设置一个课程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个人的想法创作出一个综合的作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创新的能力,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综合检验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莹,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2]张民,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u)
[3]张月琴,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