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的解读,大都紧扣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这无疑是合理的,但对文章的解读过多局限于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对人民的压抑和束缚这一政治层面来理解,就缩小了小说的深刻内涵。正如著名作家爱伦堡在《重读契诃夫》这本书里提出的质疑:难道我们今天的读者读契诃夫是为了了解19世纪俄国的阶级斗争吗?我们读契诃夫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永恒的东西。
在《套中人》这篇小说里,我们同样能读到“一种永恒的东西”,它带给我们的启迪穿越了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那么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套中人的世界,来解读作者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深刻主题。契诃夫的晚期创作,最关注的是庸俗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这时期的代表作有:《套中人》、《关于爱情》和《醋栗》,这是契诃夫的短篇三部曲,表达了相似的主题,即人应该从“套子”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去追求更广阔更自由的生活。那“套子”在作品中具有哪些象征意义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三个套中人: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别里科夫、尼古拉·伊凡内奇。
我们先来看别里科夫。
“他戴黑眼镜,穿绒衣,耳朵里塞上棉花,一坐上出租马车,就吩咐车夫把车篷支起来。一句话,在这个人身上可以观察到一种经常的和不可遏制的意图,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的套子”,这个“套子”,可以使别里科夫同人世隔绝,不致受到外界影响;“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可以让他战战兢兢地把自己和“政府的通告和报纸上的文章”所禁止的事情隔开。读《装在套子里的人》让人感到悲凉,为灵魂受到钳制以至心理发生扭曲的人物感到悲凉,能够塑造出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社会,又是一个多么专制多么残酷的社会啊!19世纪末的沙皇俄国,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而这正是别里科夫扭曲心理形成的社会原因,“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使他经常心神不安”。那性格上的原因呢?胆怯、逃避现实。“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从来没有过的事物。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实际上对他来说也无异于他的套鞋和雨伞,使他借以逃避现实生活。”他同样憎恶现实,但他看不到社会的前景,他走不出自己的性格。“他通宵做噩梦”,源于内心的恐惧和紧张,源于那个要把它放进套子中的制度。他对那幅漫画的恐惧,也并非因为漫画伤了他的自尊,是因为漫画中“身边的瓦连卡挽着他的胳臂”,这样的举动会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他对漫画的恐惧依然来自当时的时代。由于当时那个风声鹤唳的社会,由于自己那胆怯的性格,主人公只有向强势认同,向当时的制度认同,才会感到些许的安全,才不会闹出什么乱子。专制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套子,他悲哀地躲了进去,“只有政府的通告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明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清清楚楚”。这种套子又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别里科夫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牺牲品。可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人们,他们又在做什么呢?他们与装在套子中的人又有多少本质上的差别呢?
“您看怪不怪,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极其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然而这个永远穿着套鞋和带着雨伞的人,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有十五年之久!其实何止是一所中学?全城都受他的控制……”当别里科夫与制度认同,在他影响下所形成的沉闷、压抑的氛围,无疑也是那个制度下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战战兢兢地生活,是因为生活在别里科夫的套子下,他们不也是悲哀的套中人吗?而且,这些人,无疑又是鲁迅笔下的“看客”。别里科夫与瓦连卡婚姻的叙述占了文章的很大篇幅,我们来看看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校长太太及周围的人要撮合他们的婚姻。“在我们内地,由于闲得慌,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人们做过多少不必要的蠢事啊!而这是因为大家不去做必要的事。是啊,比方说,这个别里科夫既然大家甚至不能想象他会结婚,那我们又为什么突然要给他撮合婚事呢?校长太太啦,学监太太啦,我们中学里所有的女士们啦,都活跃起来,甚至变得好看多了,好像忽然发现了生活目标似的。”
出于“看客”的好奇。
出于无事可做,好像这么一件极其无聊的事也能成为生活的目标。
而且人们也可以躲进做庸俗无聊的不必要的蠢事的套子里,与令人绝望的现实隔离开,不用去做“必要的事”。
漫画风波,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一生。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路上,脸容庄重,愁眉不展,谁也不愿意露出高兴的心情……”人们依然生活在虚伪的套子里,而自由,他们又是如此的渴望。他们冲不破束缚在他们身上的套子!“我们从墓园里回来,心绪极好。然而一个星期还没过完,生活就又照先前一样,仍然那么严峻、令人厌烦、杂乱无章了。”“这样的生活固然没有经政府的告示禁止,不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许可呀;情况并没有变得好一点。确实,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类套中人还不知有多少活着,而且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呢!”人们依旧被奴役,状态没有改变。别里科夫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的身上也有着别里科夫的影子。
在小说结尾处,伊凡·伊凡内奇说道:
“问题就在这儿,”伊凡·伊凡内奇又说一遍。“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文特’,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兴讼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当中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喏,要是您乐意听的话,我就来给您讲一个很有教益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写在另一篇小说《醋栗》中他的弟弟尼古拉·伊凡内奇的故事。
尼古拉·伊凡内奇满足于自己那片种上了二十丛醋栗的田庄,从此便过着心满意足的生活。看看伊凡·伊凡内奇“去年”去看望他时的情景“我走进屋里找弟弟,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在《醋栗》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我心里琢磨:实际上,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是很多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压抑的力量!你们看看这种生活吧:强者蛮横无礼,游手好闲,弱者愚昧无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处是难以想象的贫穷,拥挤,堕落,酗酒,伪善,谎言……与此同时,每一个家庭和每一条街道却安安静静,人们心平气和。在城里五万居民中,没有一个人会大声疾呼,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慨……一切都安静而平和,提出抗议的只是不出声的统计数字:多少人发疯,多少桶白酒被喝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
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呢?“她是一个健康而不愚蠢的女人,可是她一辈子从没走出过她家乡的村子,从没见到过城市或者铁路,近十年来一直守着炉灶,只有夜间才到街上去走一走。”玛芙拉同样是一个没有走出过自己村子,天天守着自己炉灶的套中人,像蜗牛。
什么是套子?堕落,酗酒,伪善,谎言是套子;安于生活琐事,不去看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不去听他们的声音是套子;束缚住我们的生命,使生命蜷缩不前的都是套子。人们躲进这种种套子里,过着苟且而庸俗的一生,就像尼古拉·伊凡内奇,终日裹着一件旧睡袍,邋遢,发胖,对着一盘刚摘下的醋栗像猪一般幸福地眯起眼睛,把自己一辈子关在自家的庄园里,心满意足。于是作者大声疾呼,“这些庄园无异于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沸腾的生活,跑得远远的,躲进自家的庄园——这不是生活,这是自私,懒散,这也是一种修道生活,然而是一种毫无功绩的修道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不是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这个广阔天地里人才能展现出他自由精神的全部性能和特征。”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借布尔金之口写到,“那种性情孤僻、像寄居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少的。”作者在这里提到的是“性格”,也许只有唤起人们的觉醒,才能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走出套子束缚的人们“才会下定决心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与鲁迅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具有同样深切的用意。
结尾处,“他们俩(伊凡·伊凡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就走进堆房,在干草上躺下。这两个人刚盖好被子,正要昏昏睡去,忽然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吧嗒,吧嗒。……有个人在离堆房不远的地方走路,走了不多一忽儿就停住了,可是过一分钟又来了:吧嗒,吧嗒。……狗汪汪地叫起来。 ‘这是玛芙拉在走路,’布尔金说。脚步声渐渐听不见了。”套中人的脚步声似乎响在每个人的耳畔,让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多了一份觉醒。对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套子觉醒;对套住鲜活生命的庸俗觉醒。作者倾向于通过文学作品医治广大群众的精神痼疾,他经常提醒人“注意你们周围那可厌的恶劣生活!”也许这才是作品穿越时代的不朽的主题。■
在《套中人》这篇小说里,我们同样能读到“一种永恒的东西”,它带给我们的启迪穿越了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那么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套中人的世界,来解读作者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深刻主题。契诃夫的晚期创作,最关注的是庸俗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这时期的代表作有:《套中人》、《关于爱情》和《醋栗》,这是契诃夫的短篇三部曲,表达了相似的主题,即人应该从“套子”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去追求更广阔更自由的生活。那“套子”在作品中具有哪些象征意义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三个套中人: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别里科夫、尼古拉·伊凡内奇。
我们先来看别里科夫。
“他戴黑眼镜,穿绒衣,耳朵里塞上棉花,一坐上出租马车,就吩咐车夫把车篷支起来。一句话,在这个人身上可以观察到一种经常的和不可遏制的意图,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的套子”,这个“套子”,可以使别里科夫同人世隔绝,不致受到外界影响;“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可以让他战战兢兢地把自己和“政府的通告和报纸上的文章”所禁止的事情隔开。读《装在套子里的人》让人感到悲凉,为灵魂受到钳制以至心理发生扭曲的人物感到悲凉,能够塑造出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社会,又是一个多么专制多么残酷的社会啊!19世纪末的沙皇俄国,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而这正是别里科夫扭曲心理形成的社会原因,“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使他经常心神不安”。那性格上的原因呢?胆怯、逃避现实。“他老是称赞过去,称赞从来没有过的事物。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实际上对他来说也无异于他的套鞋和雨伞,使他借以逃避现实生活。”他同样憎恶现实,但他看不到社会的前景,他走不出自己的性格。“他通宵做噩梦”,源于内心的恐惧和紧张,源于那个要把它放进套子中的制度。他对那幅漫画的恐惧,也并非因为漫画伤了他的自尊,是因为漫画中“身边的瓦连卡挽着他的胳臂”,这样的举动会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他对漫画的恐惧依然来自当时的时代。由于当时那个风声鹤唳的社会,由于自己那胆怯的性格,主人公只有向强势认同,向当时的制度认同,才会感到些许的安全,才不会闹出什么乱子。专制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套子,他悲哀地躲了进去,“只有政府的通告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明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清清楚楚”。这种套子又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别里科夫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牺牲品。可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人们,他们又在做什么呢?他们与装在套子中的人又有多少本质上的差别呢?
“您看怪不怪,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极其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教育,然而这个永远穿着套鞋和带着雨伞的人,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有十五年之久!其实何止是一所中学?全城都受他的控制……”当别里科夫与制度认同,在他影响下所形成的沉闷、压抑的氛围,无疑也是那个制度下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战战兢兢地生活,是因为生活在别里科夫的套子下,他们不也是悲哀的套中人吗?而且,这些人,无疑又是鲁迅笔下的“看客”。别里科夫与瓦连卡婚姻的叙述占了文章的很大篇幅,我们来看看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校长太太及周围的人要撮合他们的婚姻。“在我们内地,由于闲得慌,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人们做过多少不必要的蠢事啊!而这是因为大家不去做必要的事。是啊,比方说,这个别里科夫既然大家甚至不能想象他会结婚,那我们又为什么突然要给他撮合婚事呢?校长太太啦,学监太太啦,我们中学里所有的女士们啦,都活跃起来,甚至变得好看多了,好像忽然发现了生活目标似的。”
出于“看客”的好奇。
出于无事可做,好像这么一件极其无聊的事也能成为生活的目标。
而且人们也可以躲进做庸俗无聊的不必要的蠢事的套子里,与令人绝望的现实隔离开,不用去做“必要的事”。
漫画风波,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一生。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路上,脸容庄重,愁眉不展,谁也不愿意露出高兴的心情……”人们依然生活在虚伪的套子里,而自由,他们又是如此的渴望。他们冲不破束缚在他们身上的套子!“我们从墓园里回来,心绪极好。然而一个星期还没过完,生活就又照先前一样,仍然那么严峻、令人厌烦、杂乱无章了。”“这样的生活固然没有经政府的告示禁止,不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许可呀;情况并没有变得好一点。确实,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类套中人还不知有多少活着,而且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呢!”人们依旧被奴役,状态没有改变。别里科夫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的身上也有着别里科夫的影子。
在小说结尾处,伊凡·伊凡内奇说道:
“问题就在这儿,”伊凡·伊凡内奇又说一遍。“我们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文特’,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至于我们在懒汉、无端兴讼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当中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一种套子?喏,要是您乐意听的话,我就来给您讲一个很有教益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写在另一篇小说《醋栗》中他的弟弟尼古拉·伊凡内奇的故事。
尼古拉·伊凡内奇满足于自己那片种上了二十丛醋栗的田庄,从此便过着心满意足的生活。看看伊凡·伊凡内奇“去年”去看望他时的情景“我走进屋里找弟弟,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在《醋栗》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我心里琢磨:实际上,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是很多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压抑的力量!你们看看这种生活吧:强者蛮横无礼,游手好闲,弱者愚昧无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处是难以想象的贫穷,拥挤,堕落,酗酒,伪善,谎言……与此同时,每一个家庭和每一条街道却安安静静,人们心平气和。在城里五万居民中,没有一个人会大声疾呼,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慨……一切都安静而平和,提出抗议的只是不出声的统计数字:多少人发疯,多少桶白酒被喝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
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呢?“她是一个健康而不愚蠢的女人,可是她一辈子从没走出过她家乡的村子,从没见到过城市或者铁路,近十年来一直守着炉灶,只有夜间才到街上去走一走。”玛芙拉同样是一个没有走出过自己村子,天天守着自己炉灶的套中人,像蜗牛。
什么是套子?堕落,酗酒,伪善,谎言是套子;安于生活琐事,不去看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不去听他们的声音是套子;束缚住我们的生命,使生命蜷缩不前的都是套子。人们躲进这种种套子里,过着苟且而庸俗的一生,就像尼古拉·伊凡内奇,终日裹着一件旧睡袍,邋遢,发胖,对着一盘刚摘下的醋栗像猪一般幸福地眯起眼睛,把自己一辈子关在自家的庄园里,心满意足。于是作者大声疾呼,“这些庄园无异于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沸腾的生活,跑得远远的,躲进自家的庄园——这不是生活,这是自私,懒散,这也是一种修道生活,然而是一种毫无功绩的修道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不是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这个广阔天地里人才能展现出他自由精神的全部性能和特征。”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借布尔金之口写到,“那种性情孤僻、像寄居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少的。”作者在这里提到的是“性格”,也许只有唤起人们的觉醒,才能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走出套子束缚的人们“才会下定决心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与鲁迅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具有同样深切的用意。
结尾处,“他们俩(伊凡·伊凡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就走进堆房,在干草上躺下。这两个人刚盖好被子,正要昏昏睡去,忽然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吧嗒,吧嗒。……有个人在离堆房不远的地方走路,走了不多一忽儿就停住了,可是过一分钟又来了:吧嗒,吧嗒。……狗汪汪地叫起来。 ‘这是玛芙拉在走路,’布尔金说。脚步声渐渐听不见了。”套中人的脚步声似乎响在每个人的耳畔,让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多了一份觉醒。对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套子觉醒;对套住鲜活生命的庸俗觉醒。作者倾向于通过文学作品医治广大群众的精神痼疾,他经常提醒人“注意你们周围那可厌的恶劣生活!”也许这才是作品穿越时代的不朽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