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深加工促进学生语文深度学习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yi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高中语文教师要基于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加工,让学生围绕问题探究文本,促进结构化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问题 深度学习 深加工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高中语文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思辨等认知过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深层次解读和分析能力。而问题是深层学习的“牛鼻子”,教师要对问题进行优化、结构化,让问题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助推器。依托高中语文新课改目标,将语文知识、能力和经验融入“深度学习”中,需要教师把握“深度学习”的两个核心:一是“知识”,二是“学习”。“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架,也是贯穿知识的基本导线。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加工,让学生从感知、理解低阶水平,走向分析、综合高阶水平,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一、聚焦语文知识内化,深度设计问题
  通常,在课堂上,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学习问题”。对于课程知识的讲解,往往遵循课标要求,设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解析这些问题,不能逐点来呈现,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加工,挖掘问题的本质,促进语文知识的内化。从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关系来看,语文知识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元素。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如何促进知识向素养转化?事实上,知识获得越丰富,对素养的提升越直接。语文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学习、应用中,而不是单纯地平移、传递和灌输。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上,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加工,让问题的呈现更加艺术性、专业性,激活学生的认知与体验,并不断丰厚学生人文底蕴。例如,在教学《红楼梦》相关内容时,对于文中人物活动的挖掘,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为什么要选择桃花?这种意象表达了何种情感?这些问题的深加工,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表层理解,去深刻体会语言学知识的内涵。在传统古典文学中,桃花的寓意有多种。一种是象征着春天,暗指春天百花争妍的美丽景色;另一种是代表女性的某种特征,指妖娆、魅力的女性特征。比如关于桃花的人物描写,“面若桃花”,在《诗经通论》中,有“桃花色最艳,以喻女子”。《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是将桃花的美,与女子的容貌相映射。第三种是红颜薄命,指爱情的衰败。在春天,桃花始盛开,但由于花期较短暂,因此称之为“短命花”。将桃花与人的生命易逝相联系,暗指女子命运较为坎坷。再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突出表现出红颜易老的无奈和悲哀。可见,问题的提出与深加工,将语文知识作为引线,串联出更深刻的文学寓意,让学生能够从中感知语文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促进知识的迁移与生成。
  二、指向语言能力的生成,深度加工问题
  语言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词之一,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问题探究,从问题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问题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话题,可以是专题,还可以是项目引导等形式。对于问题的深加工,教师要能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鉴赏,从交流中促进综合性学习。可见,问题的设计,绝非单一地提出问题,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辩证思维。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学科学习思维。这里所说的结构,就是以能力为框架的问题设计,将静态的知识与学科能力衔接,帮助学生从知识结构化中提高语文能力。在学习《谏太宗十思疏》时,我们联系初中所学的《隆中对》,展开群文阅读,引领学生从探究学习中构设语文问题。魏征向唐太宗进谏,与诸葛亮向刘备进言,两者有无可比性?诸葛亮深得儒家思想,而魏征却善用纵横家思想,你觉得谁更胜一筹?对于两人的比较,我们需要展开深度学习。两人有哪些共同点?挖掘文本可知,两人皆为名相,诸葛亮冠绝古今;魏征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三。两人的不同点表现在:诸葛亮提出北定中原的战略,魏征强调戒奢以俭的治国之道;诸葛亮布衣出身,而魏征名门之后;诸葛亮建议创业,魏征提议守业;诸葛亮一生事蜀汉,魏征先后辅佐多人;在史家评论中,诸葛亮被称为忠臣、良臣,魏征被称为“能臣”。对唐代的贤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却没有魏征。由此,一个问题,就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结构化融入其中,从深加工问题中,学生深刻认识历史人物,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生成和发展。
  三、聚焦语文学习情境,深度探究问题
  在电影《死亡诗社》中,有这样台词:“你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只是思考作者在想什么,而是要思考你在想什么。”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阅读,不能停留于线性思维,阅读要在线性与非线性思维中进行贯穿与融合。同样,在语文问题深加工中,教师要能够围绕问题,透析语文中的“相关关系”,让学生能够从问题设计中去思考作者在想什么,再思考自己在想什么,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辨力与质疑品质。情境化设计是问题深加工的重要手段,在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激活自我思维,从解决问题中发展语文能力。《我与地坛》被称为“一个伟大思想成熟的历程”,充满了哲思,又兼具人性光辉。怎样通过问题的深加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阅读感受,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结合材料可知,史铁生毕业后选择去延安插队,后来不幸双腿瘫痪,进入工厂做工,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道:“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由此提出问题:对于史铁生的遭遇,如果换作是我们自己,此刻的心境会如何?对于每一个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去体会史铁生的内心情感,即便是一个正常人,还可以行动自如,想办法改变生活面貌。但双腿瘫痪,意味着很多事,都无法实现。有学生想到:这是无法想象的。也有学生想到:我绝对不愿意去接受这样的自己。事实上,在情境化问题加工中,学生对双腿瘫痪所带来的变故,都感到无法承受。接着,再结合文本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这段文字,这样的描述和作者彼时的心境相契合。尽管生命可贵,但突遭变故所带来的无助,会让每个人都感到“生命没有意义”。问题探究之后,有学生想到:人在困境中总会想到轻贱自己的生命。但有学生反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怎样都不能轻视,就像作者所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同时也有学生会对文中的某一句话沉思、琢磨了很久,如“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因此,师生在深度加工、讨论、辨析问题中,深化了对生命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思想的深刻体悟。
  结语
  深度学习应着眼于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挖掘,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展开对问题的深加工与思考,从而获得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语文学习中,对课堂情境的构建,是不断发展学生高、中阶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语文教育,要消除知识的冷漠性,要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引领学生在情境化问题中与知识展开对话,唤醒学生的语言思维。总之,通过深加工来设计问题,能让学生从深度学习中发展学习理性。
  参考文献:
  [1]梁丹妮.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武汉:华中師范大学,2018.
  [2]曹志红.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102-10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幼儿期儿童上颌乳、恒中切牙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方法拍摄46个1~6岁幼儿干颅标本上颌前牙区的锥形束CT影像,观察上颌乳、恒中切牙在矢状面上的生长发育变化,并对上
以24目、40目及60目的纤维状坡缕石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多种制动材料试样,在综合分析各试样的冲击强度及定速摩擦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性能比较优良的24目和40目纤维状坡缕石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山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销售以及钢材等建筑材料的销售,企业在项目开发中涉及多个环节,同时也涉及多个税种,需要
介绍了隧道窑上下烧嘴控制系统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 稳定控制上下烧嘴, 使窑内温度处于良好的分布状态.
对陕西省关中地区3个点8个畜禽场及部分农村庭院牧业经济的畜禽粪便处理及利用的实地调查,60%~70%的畜禽场缺乏粪尿污水处理设施,大中城市的大型集约化畜禽场粪尿污水处理系统不配
苏皖一带的沉积型土状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纳米纤维.用硅烷偶联荆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制备了凹凸棒石/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
以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Ⅰ、Ⅱ级原矿混合样为原料,通过对混合样原矿性质的研究,采用捣浆、螺旋分级、Φ75、Φ50、Φ25旋流器分级提纯、磁选、化学漂白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联合蒙脱石散对口腔溃疡患儿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口腔溃疡患儿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6例。对照组予
目的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重症瓣膜病瓣膜手术病人.术前平均LVd(A-P)59.9±13.8mm(其中>70mm69例,占23.2%),LAs(A-P)60.2±
癌性厌食(cancer-related anorexia,CA)可贯穿癌症患者疾病全程且易被忽略,发病率为40%~80%。CA会导致患者摄食量减少、营养不良、体质量下降,最终导致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