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舞之人,扬舞之魂,
他们将对舞蹈的信仰植根於心,
舞艺灵动,舞魂升华。
他们将舞蹈演绎为一种情感和生命的价值,
亦将热爱转化为对培养新秀的坚定,
演化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执著,
创办舞蹈团,以无私心,育无数人,
弘扬、传承,育得桃李满园芳。
琴瑟和谐,舞台中相伴一生
同样用生命热爱着舞蹈,舞蹈是最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与精神富足的食粮。余国华先生与其太太刘碧琪女士,几十年来未曾间断地表达着自己对舞蹈事业的热衷,他们一起跳舞,一起将舞蹈文化带到国外,一起创办碧华舞蹈团,精心培养下一代,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心力。
余国华先生幼时体操方面极具天赋,投身其中並深得要领。中学时期,拔萃的他被舞蹈校队选中,作为一名艺术尖子加以培养,刚开始,他只知道舞蹈和体育一样,对身体柔软度的要求极高。渐渐地,他明白到舞蹈不只是肢体的动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投入,开始读懂舞蹈背後的意义,从此余国华先生更热爱舞蹈,投入舞蹈,享受舞蹈。余国华先生加入了当时的《丽的电视》当舞蹈演员,练就了灵活的身体,加强了脑力的记忆,接触多元的舞蹈文化,为他舞蹈生涯踏上了第一步。其後余国华先生加入了“康乐文化事务处”的精英舞蹈团,随团到过英国、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地作舞蹈文化交流,这对他日後创办舞蹈团、教授舞艺,带领舞团迈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
一个人,倘若对一件事情满怀着热情,满怀着心灵的驰往,一旦投入,便会施与百分百的专注,或许,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至今,余国华的舞蹈之路已经走了足足四十多年。凭着对舞蹈的一份热爱与执著,他总是认真对待,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舞蹈,有单人舞,有双人舞。余国华先生心中的大舞台,不仅属於自己,也属於他的妻子刘碧琪女士,他们总是一起跳舞,在舞步中交流思想与情感。相比余国华先生中学开始学舞,刘碧琪女士对舞蹈是幼时已喜爱,很早开始接触舞蹈。一次观看一场精彩的舞蹈改变了她的一生,她非常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跳得出色,从此她付出了比常人多一倍的努力,终练得卓越舞技。
儘管从未想过当一名全职的专业舞蹈演员,但上苍总是垂怜有梦想有凖备的人。後来,刘碧琪女士考进了香港舞蹈团,在专业的舞蹈团中,一做就是17年。由业餘舞者一跃成为专业舞者,她怀着不断学习,不断求进步的坚毅精神,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她。
与其说跳舞是一种能力,倒不如说,跳舞是情感和生命的需要。因为有了心中的追求,所以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了今天;即使跳舞很辛苦,卻依然能夠执著,全然因为心中的一份热爱。这就是余国华先生和刘碧琪女士用几十年的舞蹈生涯,给艺术做的最好诠释。
执著海内外舞蹈交流
原是两个世界的人,卻因对舞蹈同样的一份热爱与执著,成为了舞蹈世界里的神仙眷侣,余国华先生与太太的故事更像一首浪漫的小诗。在舞蹈生涯里奋斗了如此漫长的日子,他们看待舞蹈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於自我舞艺的提升,而是将其延伸到国际中。夫妻二人共同努力,力爭将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国。
在参加香港一场花车巡遊时,他们看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参与者,並与许多国外的舞蹈从业者结识。在他们的邀请下,余国华夫妇多次携舞蹈队赴法国举办演出。刘碧琪女士回忆道,当年在法国演出时,看到全场观众细心投入欣赏,演员们尽力的表演,每到精彩之处,台下就会发出如雷般的掌声,不免心生由衷的喜悦与自豪,因为她知道,夫妻二人终於也能为传播民族舞蹈文化献一份力量。
余国华夫妇带领的团队,身影还常常出现在各界各地,包括日本、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北京、海南岛、昆明等地的舞蹈节上。他们多年应邀参与舞蹈节演出,从而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舞蹈团体,並与之交流切磋。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外国人也在学习中国舞,而且,他们对中国舞皆有着一份热爱与驰往。国家的舞蹈被发扬、传承,对於爱舞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满足。
慈善,这样一个暖心的词语若与舞蹈结合起来,必使两者显得更加温情动人,将中国舞登上慈善的舞台,亦是余国华夫妇推广舞蹈艺术的方式之一。他们的队伍,常常出现在香港各区的表演中,例如大角咀庙会、赤足心意行、伤健同乐日、赈災筹款等,当到国外演出时也会到当地的老人院、疗养院等场所,将中国的舞蹈带给当地的长者及家人观赏。许多长者对传统舞蹈都心生爱慕,看到民族舞的表演也都十分开心,甚至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见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信心与鼓舞。最难忘的一次是,他们与东南亚舞蹈团合作,带领舞蹈队进驻新加坡开展慈善演出,当看到身为东南亚舞蹈团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舞,在舞台上被舞动、诠释之时,他们的心再次被撼动了。舞蹈与慈善,这是多麽美妙的结合,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才能造就余国华夫妇锲而不捨去传播舞艺的精神。
就这样,余国华先生琴瑟和谐,积极向海内外推广及传播舞蹈文化。通过活动,除了表现香港本土的舞蹈文化之餘,他们更可让中国舞与其他国家的舞种进行交流,从而认识不同国家的舞蹈文化,了解它们的生存、发展及留存,从宏观的角度更好地认识世界舞蹈。
走遍国内外,带着中国舞蹈不断地与各国艺术进行交融、碰撞,儘管路途再艰辛,余国华夫妇依然要不餘遗力传播舞蹈文化,支撑着余国华夫妇一步步走来,不抛棄、不放棄舞蹈事业的信念只有一个——热爱。在以後的人生中,这份热爱将会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推动着他们为舞蹈、为艺术做出更多奉献。
发扬舞者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自2006年成立至今,碧华舞蹈团已在余国华夫妇的共同呵护之下,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即将迎来舞蹈团成立十周年之际,余国华夫妇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感慨与感动。回首这十年,哭过、笑过、累过……卻从未想过放棄,这十年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珍贵的回忆,如今拾掇起来,皆化为甘露一瓢,让他们饮尽甘醇与清甜。 十年前,当余国华夫妇决定为中国舞蹈事业做些什麽的时候,他们产生了创办舞蹈团、全心全意教授舞蹈的想法,各取夫妻名中“华”和“碧”字,成立了碧华舞蹈团。
成立初期,夫妻二人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香港,成立一个艺术团体很不容易,昂贵的铺租使其生存面临困境,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余国华夫妇。然而,因为心中的一份执著,他们选择了坚持,甚至到了最难的时候,他们一想到跟了自己多年的学生,心中实在不忍抛棄,咬咬牙便又坚持了下来。
走进碧华舞蹈团的教室,迎面扑来一派温馨的气息。教室是由学生亲手佈置的,每一个细节,都似一股暖流在湧动。当中的50多名团员,虽不全是专业习舞者,但余国华夫妇卻始终以专业的训练方式对其进行培养,无论是舞台、编舞还是舞技,都要求队伍向专业水平看齐,相当严格。
据余国华夫妇介绍,相比其他艺术团体,碧华舞蹈团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对演出服装的高要求。比较来讲,碧华舞蹈团的演出服都是与当地民情紧密联繫在一起的,如跳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他们就会将演出服送到西南地区製作,这样就很好地保留了服装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回首这三千多个日子,最让余国华夫妇感动的是,能夠一直看着学生们成长,看着他们从一开始的想学舞蹈,到对舞蹈的热情与日俱增,再到生活从此离不开舞蹈,如此进步令他们欣慰。尤其是学生们在舞台上演出之时,那投入的情感、绽放的姿态,让他们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学生学习舞蹈,与家长的鼓励分不开。在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余国华夫妇目睹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对於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亦不支持他们学习舞蹈,生怕影响了学习。“其实不然。学习舞蹈非但对孩子的学业没有半点不良影响,而且会给他带来进步。因为练舞之人是很辛苦的,能夠坚持学好舞蹈的人必定也能吃苦。”余国华先生说道,在跳某些舞蹈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角色当中体会到不同角色的生活,如,他们扮演母亲的角色,就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回家後对待母亲的态度或许就不一样了。
有感於自己将热爱转化为追逐梦想的动力,得愿以偿在舞蹈的世界里翩翩起舞,余国华夫妇便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培养。他们认为,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要懂得灵活自学、在一门技艺当中有所专注。言及此处,余国华夫妇回忆起当年老师教自己跳舞时的那份细緻、耐心与倾囊相授,心中无限感激,立志要将恩师的精神和教诲延续下去,为推广民族舞蹈文化略献绵力。十年来,他们亦是这麽做的,他们毫无保留地将所知所学传授给下一代,倾尽所能让学生学习到最好的舞技,並且极度渴望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用心引导学生成长,让这门宝贵的艺术在下一代身上发扬得更好。
“20年前,我带学生到国内进行舞蹈交流。看到国外的学生跳舞的时候很活泼,很有激情。现在这种感觉已经不复存在,我反而看到我们的学生更有趣,因为我们把舞蹈的精神拾起来了。”为此,余国华先生颇有感触地说,学习舞蹈太辛苦,能夠一直坚持下来不放棄的,必定是真正的爱舞之人,这句话在他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而他们所培养的学生,成绩出众,於2014年去昆明做艺术交流之时,深受当地老师好评,称讚其学生跳舞的投入之至及对舞蹈的热爱之深。
十周年,是一个生命的节点,更是一个未来的起点。在2015年碧华舞蹈团成立十周年之时,他们展望未来,立志会积极带领团员外出参加更多海外国际比赛,以此开拓他们的视野,升华他们的境界。“我们会把更多不同的舞蹈带给他们,告诉他们,我们能坚持,你们也一样能坚持。我们更希望,能在这里将对舞蹈的热爱继续下去,将舞者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也许,对於余国华夫妇而言,舞蹈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情感的需要,生命的需要,正是有了这份可贵的“需要”,他们才能在热爱的事业中积极培养新秀,育得桃李满园芳。
余国华刘碧琪伉俪主要职务或履历
碧华舞蹈团创办者和领导人
共同热爱舞蹈,将舞蹈演绎成自己
毕生的事业
教授舞蹈,培养新秀,
他们发扬舞者精神,无私付出
为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尽心尽力,
育得桃李芬芳
他们将对舞蹈的信仰植根於心,
舞艺灵动,舞魂升华。
他们将舞蹈演绎为一种情感和生命的价值,
亦将热爱转化为对培养新秀的坚定,
演化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执著,
创办舞蹈团,以无私心,育无数人,
弘扬、传承,育得桃李满园芳。
琴瑟和谐,舞台中相伴一生
同样用生命热爱着舞蹈,舞蹈是最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与精神富足的食粮。余国华先生与其太太刘碧琪女士,几十年来未曾间断地表达着自己对舞蹈事业的热衷,他们一起跳舞,一起将舞蹈文化带到国外,一起创办碧华舞蹈团,精心培养下一代,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心力。
余国华先生幼时体操方面极具天赋,投身其中並深得要领。中学时期,拔萃的他被舞蹈校队选中,作为一名艺术尖子加以培养,刚开始,他只知道舞蹈和体育一样,对身体柔软度的要求极高。渐渐地,他明白到舞蹈不只是肢体的动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投入,开始读懂舞蹈背後的意义,从此余国华先生更热爱舞蹈,投入舞蹈,享受舞蹈。余国华先生加入了当时的《丽的电视》当舞蹈演员,练就了灵活的身体,加强了脑力的记忆,接触多元的舞蹈文化,为他舞蹈生涯踏上了第一步。其後余国华先生加入了“康乐文化事务处”的精英舞蹈团,随团到过英国、以色列、塞浦路斯等地作舞蹈文化交流,这对他日後创办舞蹈团、教授舞艺,带领舞团迈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
一个人,倘若对一件事情满怀着热情,满怀着心灵的驰往,一旦投入,便会施与百分百的专注,或许,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至今,余国华的舞蹈之路已经走了足足四十多年。凭着对舞蹈的一份热爱与执著,他总是认真对待,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舞蹈,有单人舞,有双人舞。余国华先生心中的大舞台,不仅属於自己,也属於他的妻子刘碧琪女士,他们总是一起跳舞,在舞步中交流思想与情感。相比余国华先生中学开始学舞,刘碧琪女士对舞蹈是幼时已喜爱,很早开始接触舞蹈。一次观看一场精彩的舞蹈改变了她的一生,她非常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跳得出色,从此她付出了比常人多一倍的努力,终练得卓越舞技。
儘管从未想过当一名全职的专业舞蹈演员,但上苍总是垂怜有梦想有凖备的人。後来,刘碧琪女士考进了香港舞蹈团,在专业的舞蹈团中,一做就是17年。由业餘舞者一跃成为专业舞者,她怀着不断学习,不断求进步的坚毅精神,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她。
与其说跳舞是一种能力,倒不如说,跳舞是情感和生命的需要。因为有了心中的追求,所以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了今天;即使跳舞很辛苦,卻依然能夠执著,全然因为心中的一份热爱。这就是余国华先生和刘碧琪女士用几十年的舞蹈生涯,给艺术做的最好诠释。
执著海内外舞蹈交流
原是两个世界的人,卻因对舞蹈同样的一份热爱与执著,成为了舞蹈世界里的神仙眷侣,余国华先生与太太的故事更像一首浪漫的小诗。在舞蹈生涯里奋斗了如此漫长的日子,他们看待舞蹈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於自我舞艺的提升,而是将其延伸到国际中。夫妻二人共同努力,力爭将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国。
在参加香港一场花车巡遊时,他们看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参与者,並与许多国外的舞蹈从业者结识。在他们的邀请下,余国华夫妇多次携舞蹈队赴法国举办演出。刘碧琪女士回忆道,当年在法国演出时,看到全场观众细心投入欣赏,演员们尽力的表演,每到精彩之处,台下就会发出如雷般的掌声,不免心生由衷的喜悦与自豪,因为她知道,夫妻二人终於也能为传播民族舞蹈文化献一份力量。
余国华夫妇带领的团队,身影还常常出现在各界各地,包括日本、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北京、海南岛、昆明等地的舞蹈节上。他们多年应邀参与舞蹈节演出,从而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舞蹈团体,並与之交流切磋。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外国人也在学习中国舞,而且,他们对中国舞皆有着一份热爱与驰往。国家的舞蹈被发扬、传承,对於爱舞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满足。
慈善,这样一个暖心的词语若与舞蹈结合起来,必使两者显得更加温情动人,将中国舞登上慈善的舞台,亦是余国华夫妇推广舞蹈艺术的方式之一。他们的队伍,常常出现在香港各区的表演中,例如大角咀庙会、赤足心意行、伤健同乐日、赈災筹款等,当到国外演出时也会到当地的老人院、疗养院等场所,将中国的舞蹈带给当地的长者及家人观赏。许多长者对传统舞蹈都心生爱慕,看到民族舞的表演也都十分开心,甚至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见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信心与鼓舞。最难忘的一次是,他们与东南亚舞蹈团合作,带领舞蹈队进驻新加坡开展慈善演出,当看到身为东南亚舞蹈团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舞,在舞台上被舞动、诠释之时,他们的心再次被撼动了。舞蹈与慈善,这是多麽美妙的结合,该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才能造就余国华夫妇锲而不捨去传播舞艺的精神。
就这样,余国华先生琴瑟和谐,积极向海内外推广及传播舞蹈文化。通过活动,除了表现香港本土的舞蹈文化之餘,他们更可让中国舞与其他国家的舞种进行交流,从而认识不同国家的舞蹈文化,了解它们的生存、发展及留存,从宏观的角度更好地认识世界舞蹈。
走遍国内外,带着中国舞蹈不断地与各国艺术进行交融、碰撞,儘管路途再艰辛,余国华夫妇依然要不餘遗力传播舞蹈文化,支撑着余国华夫妇一步步走来,不抛棄、不放棄舞蹈事业的信念只有一个——热爱。在以後的人生中,这份热爱将会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推动着他们为舞蹈、为艺术做出更多奉献。
发扬舞者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自2006年成立至今,碧华舞蹈团已在余国华夫妇的共同呵护之下,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即将迎来舞蹈团成立十周年之际,余国华夫妇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感慨与感动。回首这十年,哭过、笑过、累过……卻从未想过放棄,这十年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珍贵的回忆,如今拾掇起来,皆化为甘露一瓢,让他们饮尽甘醇与清甜。 十年前,当余国华夫妇决定为中国舞蹈事业做些什麽的时候,他们产生了创办舞蹈团、全心全意教授舞蹈的想法,各取夫妻名中“华”和“碧”字,成立了碧华舞蹈团。
成立初期,夫妻二人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香港,成立一个艺术团体很不容易,昂贵的铺租使其生存面临困境,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余国华夫妇。然而,因为心中的一份执著,他们选择了坚持,甚至到了最难的时候,他们一想到跟了自己多年的学生,心中实在不忍抛棄,咬咬牙便又坚持了下来。
走进碧华舞蹈团的教室,迎面扑来一派温馨的气息。教室是由学生亲手佈置的,每一个细节,都似一股暖流在湧动。当中的50多名团员,虽不全是专业习舞者,但余国华夫妇卻始终以专业的训练方式对其进行培养,无论是舞台、编舞还是舞技,都要求队伍向专业水平看齐,相当严格。
据余国华夫妇介绍,相比其他艺术团体,碧华舞蹈团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对演出服装的高要求。比较来讲,碧华舞蹈团的演出服都是与当地民情紧密联繫在一起的,如跳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舞,他们就会将演出服送到西南地区製作,这样就很好地保留了服装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回首这三千多个日子,最让余国华夫妇感动的是,能夠一直看着学生们成长,看着他们从一开始的想学舞蹈,到对舞蹈的热情与日俱增,再到生活从此离不开舞蹈,如此进步令他们欣慰。尤其是学生们在舞台上演出之时,那投入的情感、绽放的姿态,让他们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学生学习舞蹈,与家长的鼓励分不开。在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余国华夫妇目睹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对於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亦不支持他们学习舞蹈,生怕影响了学习。“其实不然。学习舞蹈非但对孩子的学业没有半点不良影响,而且会给他带来进步。因为练舞之人是很辛苦的,能夠坚持学好舞蹈的人必定也能吃苦。”余国华先生说道,在跳某些舞蹈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角色当中体会到不同角色的生活,如,他们扮演母亲的角色,就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回家後对待母亲的态度或许就不一样了。
有感於自己将热爱转化为追逐梦想的动力,得愿以偿在舞蹈的世界里翩翩起舞,余国华夫妇便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培养。他们认为,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要懂得灵活自学、在一门技艺当中有所专注。言及此处,余国华夫妇回忆起当年老师教自己跳舞时的那份细緻、耐心与倾囊相授,心中无限感激,立志要将恩师的精神和教诲延续下去,为推广民族舞蹈文化略献绵力。十年来,他们亦是这麽做的,他们毫无保留地将所知所学传授给下一代,倾尽所能让学生学习到最好的舞技,並且极度渴望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用心引导学生成长,让这门宝贵的艺术在下一代身上发扬得更好。
“20年前,我带学生到国内进行舞蹈交流。看到国外的学生跳舞的时候很活泼,很有激情。现在这种感觉已经不复存在,我反而看到我们的学生更有趣,因为我们把舞蹈的精神拾起来了。”为此,余国华先生颇有感触地说,学习舞蹈太辛苦,能夠一直坚持下来不放棄的,必定是真正的爱舞之人,这句话在他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而他们所培养的学生,成绩出众,於2014年去昆明做艺术交流之时,深受当地老师好评,称讚其学生跳舞的投入之至及对舞蹈的热爱之深。
十周年,是一个生命的节点,更是一个未来的起点。在2015年碧华舞蹈团成立十周年之时,他们展望未来,立志会积极带领团员外出参加更多海外国际比赛,以此开拓他们的视野,升华他们的境界。“我们会把更多不同的舞蹈带给他们,告诉他们,我们能坚持,你们也一样能坚持。我们更希望,能在这里将对舞蹈的热爱继续下去,将舞者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也许,对於余国华夫妇而言,舞蹈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情感的需要,生命的需要,正是有了这份可贵的“需要”,他们才能在热爱的事业中积极培养新秀,育得桃李满园芳。
余国华刘碧琪伉俪主要职务或履历
碧华舞蹈团创办者和领导人
共同热爱舞蹈,将舞蹈演绎成自己
毕生的事业
教授舞蹈,培养新秀,
他们发扬舞者精神,无私付出
为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尽心尽力,
育得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