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组:提取古环境变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来源 :地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南京老虎山黄土-古土壤剖面全样和三个粒级组分(《2 μm、2~45μm和》45 μm)的Rb/Sr比值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Rb/Sr比值是衡量黄土和古土壤化学风化强度的良好地球化学指标;粒度分组是利用Rb/Sr比值研究古环境变化的有效方法.通过粒度分组,可以排除不同粒度组分之间由于Rb/Sr初始比值不同造成的互相干扰.《2 μm粒级的(Rb/Sr)-Sr反相关图的R2值最大(达0.97),说明该粒级指示化学风化作用的灵敏度最高,研究Rb/Sr比值这一地球化学指标最理想.
其他文献
从柳树幼苗的嫩叶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获得;柳树RAPD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70 ng,引物浓度0.5mmol.L-1,Mg2+浓度3mmol.L-1,Ta
达尔其油田原油的粘度差异很大,稀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均有分布.大部分稠油和特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未见生物降解等次生变化的迹象,具有原生稠油的特征.通过对几个代表性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当务之急就是培养面向世界、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满足人民丰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我国高等
在玉林市远郊-近郊-市区等不同城市化水平区内选取林地、草地和路边土几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对土壤中微生物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从微生物的情况来看,从远郊到近郊
对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固定铵态氮进行了分析。末次间冰期S1占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冰后期S0古土壤,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最低;而且,固定铵态氮的分布
根据有关公路工程质量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公路工程施工与管理。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寒冷潮湿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泥炭中脂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来源和成岩过程.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正构烯烃、正构脂肪酸、直链烷基酮和直链烷基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志,并利用多指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