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谈西方哲学史的研究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f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因年事已高,行走不便,加之余年有限,须抓紧时间整理一些扎记、论著,故不能与诸位同仁相聚一堂,交流心得。因而深感遗憾,只能遥寄尺牍;并祝会议圆满成功。西方哲学史研究十年来变化甚大,取得了许多成果,我不再赘述。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领域中也存在若干不尽人愿之处。个别同志或缺乏对知识和真理的热情,缺少虔诚的治学态度,不是把哲学研究作为一种精神事业和信仰来看,只是将它作为一种入世的手段,这显然有悖于哲学爱智慧的本意;或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害怕繁重艰辛的劳作,不直接从原文、原著入手,而是走捷径,仅凭二、三手资料,甚至没有弄通、弄懂原意,就动辄一个体系,一个批判,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
其他文献
<正> 在逻辑教科书中,人们通常只提到演绎反驳法和归纳反驳法,而没有论及类比反驳法。其实,类比反驳法也是论证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反驳法是类比推理在论证过程中的运用。但用于反驳的类比与一般的类比推理有所不同,前者是表达过程,着重于已知的思想观点的阐发;后者是认识过程,着重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类比反驳的主要特点是:在两个或两类具有某种共同性(或共点)的事物现象中,通过某一个(或某一类)众所周知的事物现象的荒谬性作类比,推出被类比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现象的荒谬性,从而达到
<正> 1989年9月19日至2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活跃学术空气,交流研究成果,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的有关系、室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40年》大型理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和哲学教育工作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渗透”、“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的再认识”等主要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争鸣,现将争鸣所涉及
<正>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实践的目的总是在不断地思维着。有人认为所有的思维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这包括解决认知上的问题,因而可以说所有的思维都包含着解题过程;也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思维都是为了得出某个判断,思维表现为从这个判断过渡到另一个更切合人类需要的判断,因而思维都包含着一系列判断的推移;也有人认为无论是解题过程还是判断的推移,其深沉的东西是一种推理活动。因而,推理的研究自然就成为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论题。人们总是把推理能力与人类的智能联系起来,把人类的创造力与对推理能力的惊人尊敬联系在一
<正> 1、争论重点的转移哲学对象问题上的争论,透过多种观点纷然杂陈的外表,可以从总体上捕捉到争论重心频繁转移的轨迹。起初,大家针对传统教科书所体现的以“本体论”为主导的对象观,强调“哲学就是认识论”;后来,由于“主体热”的兴起,哲学的实践特性提到了首位,于是“实践唯物主义”成为热门话题;继之而来的是由“主体”、“实践”推移到“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成为当前的一个强音。讨论中有人似乎以为强调马克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功能就可以取代它的本体论意义;或者强调它
<正> “认识一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拉普拉斯语)。近年来国内对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有关这方面的论著犹如雨后春笋。而在这众多论著中,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孙世雄所著《科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历史》可谓独具一格。诚然,科学研究是一种对新知识的探求。它吸引着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毕生为之努力奋斗,虽然科学家们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有没有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科学研究所共同遵循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思维技巧呢?这就需要摆脱仅仅罗列方法加科学例证的研究方式
<正> 归纳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我国,长期以来,这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进入80年代,归纳逻辑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83年4月,北京市逻辑学会举行了讨论归纳逻辑问题的首届年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归纳逻辑》。此后,1984年和1988年,在大连和扬州分别召开了“全国归纳与概率逻辑讨论会”和“归纳逻辑与人工智能研讨会”据初步统计,10年内在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归纳逻辑的文章有40余篇,还出版了江天骥的《归纳逻辑导论》这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
<正> 为了推动深入学习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澄清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搞乱了的一些思想理论问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哲学动态》编辑部于1989年10月10至19日在北京举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为主题的研讨会。会上将请我国著名学者、专家主讲。讲题是:1、什么是社会主义?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3、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正> 一、系统科学规律可归纳为:(一)系统层次规律。由要素、等级、世界三个系统原理组成。(二)系统环境规律。由系统功能、系统生存、开放系统三个基本原理组成。(三)目的信息规律。包含目的性运动原理、信息序变原理、目的信息原理。(四)反馈控制规律。包含信息反馈、调节控制、反馈控制三个基本原理。二、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可归纳为:(一)系统和要素;(二)结构和功能;(三)开放和封闭;(四)控制和调节;(五)信息范畴;(六)反馈范畴;(七)目的性范畴。
<正> 科学发现是科学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外曾于1978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举行了纪念莱昂纳特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科学发现,与会者就科学发现的逻辑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发现逻辑与证明逻辑、科学发现的逻辑的主要方法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会后,于1980年出版了《科学发现,逻辑和理性》、《科学发现的实例研究》二本论文集。国内,1983年在香山举行的第三次科学哲学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科学发现。会后,邱仁宗等组织编写了《成功之路》,对科学发现的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有
<正> 近年来,在人们普遍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的情况下,不少人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去单纯地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有人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发生了怀疑和动摇。然而王干才博士却执着地探索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先后在全国许多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文,最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矛盾思维概论》一书,既是他的博士论文,又是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