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瘫痪16年 妻子背他上讲台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ncom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坐落在公路边。横穿公路,沿石块垒起的陡坡小心下行,是一条雨季蹚水旱季踩石才能渡过的小河。对岸山坡上弯曲狭窄的小路,显然是脚踩出来的,走过两公里之后,才来到一处土坯垒起的房屋,这是杜广云的家。半身瘫痪的杜广云,就是由妻子背着,一次次沿这条路往返,支撑起伏牛山深处一所小学的全部教学。
  1981年,高中毕业的杜广云在亲戚帮助下,被招聘为县机械厂合同制工人。在当时,这跟村里出了个大学生一样让人羡慕。然而,在山里长大、深知受教育不易的杜广云,却自愿回村当了民办教师。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家长送孩子入学;山高路远,他让妻子李正洁来校做饭解决吃住;经费不够,他一有时间就上山采集药材为学生防病治病;夏秋季暴雨不断,他一个一个地接送学生;冬季大雪封山,他沿路清扫,确保学生安全。在杜广云的努力下,1985年大沟村小学开办5级复式班,全村50多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1990年夏天,一场暴雨淋塌了学校的土坯房教室,杜广云多方努力终于筹到资金盖新教室,他不顾高温冒雨搬砖拉石头,想早日让孩子们上课。多日超负荷劳动加上雨淋,使他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在医院醒来,杜广云发现自己半边身子已失去知觉。“当时想不如死了算了。可我是村里唯一的教师,让村里的学生就这样失学吗?”相濡以沫的妻子李正洁看透了他的心思,安慰说:“我知道你挂念山里娃儿的学习,你放心吧,我以后就是你的腿和脚,背着你到讲台去上课。”
  1990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了。1.63米的李正洁,背起身高1.72米的丈夫,翻山越岭去学校,中间歇了12回,记不清摔了多少次。到学校后,她瘫坐在地,是孩子们的读书声让她缓过精神,她也坚定了一个信念:从今天开始,只要爱人教一天学,就背他一天。怀着这种朴素的情感,不识一个大字的农妇从此背起教人识字的丈夫,从家到学校,每天6公里。这一背,就是16年。
  那年春天,雨后的小路泥泞不堪,没走出一公里,两人就摔成了“泥猴”;那年夏天,暴雨来袭,浑浊的河水淹没了“踏脚石”,妻子小心翼翼用脚打探,还是没有踩稳,两人跌进湍急的河水,被冲出几十米远,幸好被下游横七竖八的树枝卡住救了命,妻子却再也没有力气,直到被过路的乡亲从水里捞上来……杜广云的老父亲杜俊然,为了让儿媳背着丈夫走好路,成了“养路工人”,他把山路细心修理平整,雨雪天后第一时间去清扫积雪、铺垫道路。
  妻子日夜操劳,杜广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1993年,他暗暗打定主意:让妻子离开他,不再跟他“活受罪”。为了达到“目的”,一向心疼妻子的杜广云像变了个人似的,百般挑剔,故意找事吵架。不明就里的李正洁十分委屈。一次两人大吵之后,闹起了离婚。那天,李正洁把丈夫抱上自行车,小心地推着去了镇里民政所。民政所工作人员认识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妇,一看便乐了:“没见过女的把男的推着来离婚的,还是回去吧!”离婚风波平息后,李正洁只跟丈夫说了一句话:“就算你以后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也会背着你到老。”
  近几年,杜广云的身体有很大好转,已能自己走路,但左半边身体还不灵活,行动缓慢。他最开心的事情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新盖了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和一间图书室。2006年,他和妻子搬进了与学校一墙之隔的新家,从此不用再让妻子背着上课了。杜广云说:“条件比以前好了,正洁不用天天背我了,我有更多时间研究教学,让山里的孩子们都上好学。”
  采访结束时,杜广云夫妇告诉记者:“大沟村是留山镇最偏最穷的地方,自建校起先后来过20多位教师,但在这里没待多长时间就走了。现在我们最大的愿望是能有年轻教师来这里任教,让这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来源:《光明日报》 刘先琴 李廖涛 吴正伟 李易衡/文)
  教师自述
  我咋忍心不教娃儿们
  这里山路弯弯,群山巍峨,村民们居住分散,全村500多口人散居在方圆二三十里的沟沟岭岭。1981年9月前,这里从来就没有办过学校。这里的学生要么到山外上学,要么干脆不上学。1981年,村里组建小学,村干部找到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去县机械厂当合同制工人的机会,回村当起了民办教师,走进了这所道路不畅、电灯不亮、没有住房的偏僻山村小学。
  1990年8月23日,由于过度劳累和暴雨淋打,我突然晕倒在修建教室的工地上。经过抢救,落下半身瘫痪,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全校只剩下我一个教师。“马上开学了,学校没有教师怎么办?”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妻子看出我的心思,想出了一个既笨又实用的方法——背我去学校。
  每天都得让妻子背着去讲课,眼看着她腰、腿都出了毛病,我也想过放弃,但我做不到。我已经亏欠了她,不能再亏欠了这些娃儿们。虽然我们这里落后,但娃儿们的求知欲可强了。在我偏瘫后,娃儿们见我在课堂上艰难地来回走动着给他们辅导,都说:“老师,你别走动了,有啥我们到你跟前问。”娃儿们这样懂事,我咋忍心不教他们?
  32年,我既是老师,又是校长,学校面貌不断变化,从1981年两间茅屋到1990年5间瓦房,2009年又变成9间平房,购置了图书,调来了教师,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100%,顺利通过省“两基”验收,全村先后15人考上大学。但我心里还是充满了歉疚:我的能力太有限了。如果环境好一些,如果我的水平再高一些,这些娃儿们的基础打得更扎实些,他们今后的路就会更宽。比如英语这门课,我只能教他们认认字母,进行一些简单对话,和城里的学校比,显然他们已“输在了起跑线上”。唯一能够宽慰自己的是:我已尽力了。
  人物档案
  杜广云,1961年10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南召师范学校、南阳师院。1981年9月至今在河南省南召县留山镇大沟小学任教。先后被评为“南阳市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感动中国”候选人等。
  人物评价
  大沟小学教师屈新奇:如果学生没有按时到校,他马上会给家长打电话询问;学生有个头疼脑热,他就赶紧让学医的女儿过来看看;谁家孩子的父母有事儿,跟杜老师说一声,孩子中午饭就在学校跟着他吃了。他关心孩子胜过关心他自己。
  学生家长贾向阳:他们夫妻俩都是好人。没有杜老师,俺的娃上学都不知道咋办;没有李大姐,村里的学校真不知道会成啥样。
  四年级学生闫娟:杜老师,您对我们的关爱,就像妈妈的关爱一样,时刻围绕着我们。您对我们严格要求,让我们改掉了很多坏毛病。您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的道理让我们心悦诚服,化作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可亲可敬的形象。
  (来源:《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近日,湖北武汉中学一名即将升到高二的学生向媒体反映:前两天学校搞补课,学生们向市长热线投诉后,校方取消了补课。没想到,家长们知道后都不干了,聚集到学校门口要求恢复补课。该校教导主任证实,高一学生目前大约600人,对取消补课不满的家长大概有300多位,还有大批家长跑到区教育局投诉。(7月7日《武汉晚报》)  早在2000年初,教育部便颁布了“禁补令”,之后每到假期,相关部门都会三令五申禁止补课。今年
期刊
7月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了海南省和广东省江门市违规更换教材版本事件,随即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热议。7月7日,教育部要求两省教育部门立即处理,两省教育厅连夜研究,海南省教育厅已决定立即纠正更换教材版本的不当做法,广东省教育厅已责成江门市教育局停止更换教材版本。尽管两省违规更换教材事件似乎已尘埃落定,但这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  “教材虽小而教育事大”,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
期刊
⊙嘉宾介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 隗建勋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 尹伟民  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 章雪东  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 邓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
期刊
韩国亚洲航空公司波音777-200型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中发生事故,燃起大火。  韩亚客机失事让游学乱象被推到风口浪尖,对夏令营项目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甚至是叫停,这是“懒政”作为,真正负责任的做法是疏堵结合,进行规范,主管机构、学校、家长共同承担责任,以保证游学孩子的安全,并且真正学到知识。  韩亚客机失事,让来自浙江江山中学的两名花季女孩“梦”断旧金山,她们本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
期刊
从这个暑假开始,不少即将上大四的学生已经在为实习任务发愁了,尤其是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同学,都担心实习耽误自己复习备考。记者采访发现,神奇的“实习证明盖章”、“代写实习报告”等服务在网络应运而生,上百元就可搞定实习。(7月14日《扬子晚报》)  本该由大学生亲自完成的实习,竟然成了一种代理生意,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不客气地讲,这是一种造假行为,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问题,值得人们关注。然而
期刊
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子女若不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就可能构成违法。对于“常回家看看”入法,各界持续关注这一条款的法律和道德界限、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落实探亲假等问题,也产生了一些争议。  “常回家看看”入法照顾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显然是一种进步。法律规定的是一个底线,虽然平时可能用不上,但当父母真的和子女对簿公堂要求子女承担赡养义务时,这一条款就很
期刊
在留学潮中,越来越多稚嫩的面孔闪现其中,现在把孩子送出国去留学,已成一股热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19.8%,而2011年,仅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就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越来越多的家庭将留学当成一种教育投资。(7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仅仅算“经济账”,确实将有很多家长可能因为“投资教育”而最
期刊
中国邮电大学、中国师范学院、中国北方理工学院、中国民航学院……看到这些“霸气十足”的大学名称,再听听其招生人员“花钱就能上好大学”的说辞,你是不是会有点动心?擦亮眼睛,千万别上当!——近日,一份由“上大学网”发布的《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提醒考生及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被忽悠”。  最近几年,虚假大学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令人惊讶。尤其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这段时间,更是泛滥成灾。一些胆大的犯罪
期刊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三堂“绝”课,或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到大学课堂的乐趣和人生应有的目标。  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有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就突然宣布要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上7时30分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农历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你想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
期刊
7月4日,北京中考成绩公布,很快,白岩松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  白岩松松了一口气,不仅因为儿子“考得好”,更在于“没考得太好”。中考前,他和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以白岩松的个人经历来说,有谁能想到一个曾在班里成绩倒数的人,在三十多岁时就已经抱得“中国金话筒奖”,以及后来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长江韬奋奖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