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in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和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流通企业必须融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从供应商和客户两个视角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即基于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管理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客户服务管理,优化供应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推动流通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增长。
  关键词:
  流通业;新型城镇化;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0.014
  1 引言
  21世纪是流通的世纪,经济一体化和分工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流通产业借助全球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也开始打造出新的全球制造网络和全球消费网络,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因此,流通产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中。
  以中国为例,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且流通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1990年批发零售业占GDP比重约为6.8%,自此逐年增高到2014年达到9.8%。据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库统计,2010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不到两年时间也就是2012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49394.4亿元,接近5万亿元,2013年增加值为56284.1亿元,超出5万亿元,2014年更是增加到了62215.6亿元,冲破6亿大关。
  尽管中国流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需继续发展。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批发零售业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15%。因此,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流通业现状,加快流通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增强流通产业主导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并进一步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流通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的学者林文益(1995)、马龙龙(2015)、丁俊发(2011)、冉净斐(2012)认为,流通是由多个相互独立、互为条件、循环往复的商品交换活动连接而成的有机的运行系统,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体现商品交易的社会性,实现商品流通的价值。而大多数国外学者如日本学者田村正纪、田岛义博认为流通是由起点和终点连接而成的经济活动,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因此也可理解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对流通产业的概念,丁俊发(2007)认为,流通产业是指流通领域内包含的所有产业,包括商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餐饮业等几乎全部的服务业。而马龙龙(2014)、刘根荣(2014)认为流通产业只包括商业和物流业,具体指服务业中从事商品采购、分销的批发零售业以及从事物流职能的生产型服务业即物流业。而对现代流通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洪涛(2012)在《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对2010年中国零售百强分析》中指出流通产业经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和基础性产业。荆林波(2013)在《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中提到现代流通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内容,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引导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动力来源。
  对流通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黄国雄教授在《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势——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2012)中针对流通业发展战略,提出八点要求,其中现代化、一体化、连锁化是中国流通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所要达到的三点重要指标。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2)中提出中国流通产业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实现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对中国流通产业现状和概念的认识,本文结合中国城镇化背景,从供应商和客户两个维度并融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能够实现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业发展有效衔接、加强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2 新型城镇化背景分析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日趋推进,一方面加快了城乡物资的流通,为现代流通业打开了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准确及时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供应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因此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逐渐成为流通业关注热点。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必须以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两项并举、相互促进为前提,并进一步地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现代流通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尤其在客户和供应商管理环节。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中由城镇居民来完成的部分超过50%,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在我国最终消费结构中,80%以上都是由城镇居民组成。城镇化成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求引擎”。而且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以分散生产、集中采购为明显特征的农产品供应市场,对下游的流通渠道和流通过程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通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变革迫在眉睫。
  首先,为了充分彰显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促进批发市场、百货商店等传统业态的改造升级,例如打造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城镇商业网点和以天猫超市、京东、唯品会等为代表的新型网络零售业态,提供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差异化的商品服务,以此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扩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其次,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步伐,还必须提升农产品的供应水平、拓宽农产品的供应渠道、完善农产品的供应管理,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带动流通业的发展。   3 创新对策
  在数字化商业变革的驱动下,中国流通企业从传统的业态和领域转向新的业态——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为托运人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物流战略。与一般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不同的是,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并不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制造,它的上游只包括产品供应商,下游只包括最终客户,因此,现代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有两个切入点: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现代流通企业应更多地倾向于运用预测型与响应型结合的供应链模式,进行战略规划,并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这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流通产业发展两项并举,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持功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3.1 建立差异化、多元化客户服务机制
  新型城镇化导致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结构的居民逐渐向城镇集中,而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结构的人群对商业服务会释放出异质性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一直致力于为一二线城市提供流通服务的流通业,倘若盲目地把大城市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地复制到小城镇中,而忽略了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必然会阻碍城镇化建设进程和流通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城镇化消费群体特征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并进行准确地市场定位,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结合实际,由不同流通企业提供不同的流通服务。
  一般地,流通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称为流通业态,它往往是企业在认真分析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后得出的决策结果。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流通环境不断更新,迫切要求流通业态也要不断创新,以此获得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传统流通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品牌建立和特色创新。例如,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功能的连锁商业进行品牌细分形成经营梯度,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选择性,在推进我国连锁商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形成大型县域城镇有大型综合超市、小型区域乡镇有大卖场、居民社区有中小超市、居住小区有便利店的梯度格局。
  这种差异化客户服务战略不仅适用于实体流通企业,在网络零售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城镇化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iPad等的应用,移动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电子商务更是迅速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网络零售开始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另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高品质的流通服务成为流通企业打开市场的有力武器。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消费结构、特色各异的中小城镇,应适当地结合当地文化、习俗等进行消费群体的划分和消费市场的定位,然后对营销策略和流通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的时候,在支付方式上,往往喜欢货到付款,并且希望厂家提供送货上门和装修服务;新疆,哈尔滨等偏远地区的居民在网上选购商品时则一般喜欢包邮的方式;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县城和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当得的居民喜欢包装精致,大方体面的商品,因此对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加工处理、安全配送等环节更为注重。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类似的消费特征和消费习俗有很多,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如订单信息收集、客户反馈、客服主动咨询等方式,定期对这些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类,并据此重新划分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流通服务方案。如同城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流通企业也要以动态、多元的方式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流通服务。
  3.2 加强供应商管理
  农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明显的分散生产、集中消费的特征。为了将各类分散的商品集中起来,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产品供应的效率和效益,不能仅从已有的供应商体系中进行选择,必须开发新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应商。城镇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在农产品集散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帮助农产品生产商将大量分散生产的产品聚集起来,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集散功能。流通企业也可以采取与农户订立合约的方式,集中收购。但无论是哪一种采购方案,在开发新的供应商的同时也要注重供应商能力的培养,例如,采购方可以派驻地工程师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完善批发市场或农场的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处理、包装、配送、电子结算等信息服务功能,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帮助供应商建立起内部的改革能力,在供应商乐于接受的基础上促进绩效的持续改善,而这些改善也会提高供应方的服务质量和采购方终端产品的质量。
  建设批发市场属于流通企业外部的、间接的供应商开发,而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流通组织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直接将供应商纳入自己的职能团队,把供应商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进行管理,这种供应商的早期介入和采购方的早期参与将大大改善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工艺、价值分析等活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销售绩效,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要着力引导、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农村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供需双方的紧密合作,信息的沟通顺畅,更有利于供应链的同步化和一体化。从供应商的角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对农产品制造和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增加制造的精益性。从流通企业角度,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共享生产信息(包括生产计划、库存水平以及销售数据等)在生产上帮助供应商,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库存水平,提高流通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反应速度,保证送货的准时性;可以共享供应商的技术研发成果,让供应商参与农产品的设计,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革新;作为流通企业自己的供应商,甚至可以共享管理经验,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供应商也会因为受到激励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 结语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刺激了城镇居民对工业品、农副产品、日用品等社会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商品流通,为加快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条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流通企业应该深入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此提高流通效率、改善流通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从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创新对策,实现流通业和城镇化两者的相互促进发展,在促进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参考文献
  [1]Anderson H.James,Bentancourt Roger,The Distribution Se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re there Patterns?Yes[J].Economic Enquiry,2002,40(2):166176.
  [2]林文益.论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的特点和有序化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5,(05):1115.
  [3]马龙龙.浅谈当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19.
  [4]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2024.
  [5]冉净斐.重构流通经济学: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0):1418.
  [6]张岩.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7,(02):811.
  [8]马龙龙.京津冀一体化 流通产业先行[N].国际商报,20140623(A08).
  [9]刘根荣.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4,(03):7989.
  [10]洪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对2010年中国零售百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01):1318,32.
  [11]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06):1317.
  [12]黄国雄.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向——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流通经济,2012,(07):1720.
  [13]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1520.
  [14]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服务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15]王彦庆.中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16]唐慧敏.浅议供应商关系管理下的供应商开发[J].现代商业,2008,(09):14,15.
其他文献
摘 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高校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更是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据此,探究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与创业困境,为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建议。以武汉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探访学校创业基地,分析现状,总结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指导创业基地发展,提高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率。与此同时,为
期刊
摘要:近年来武汉市政府报告中频繁指出“江城”武汉的水文化品牌建设重要性与迫切性。从武汉水文化建设现状出发,搜寻武汉政府水文化建设信息,综合专家们关于水文化方面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团队实地对东湖景区游客群、管理人员以及旅行社人员调研的结果,分析出武汉水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对政府、相关媒体和文化教育界、旅行社和景区管理者以及市民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水文化;旅游;东湖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主要体现以发展战略理论为指导,结合山东省区域特点,研究加油站便利店非油品业务的发展。运用相关战略管理理论,尝试梳理出中石油山东销售非油品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并结合国内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竞争趋势和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的现状,提出了非油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战略;中石油山东销售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混合式学习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探究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型的移动学习相混合已显得日渐重要。通过引入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将普及面广、交互性强、功能多元的微信作为学习平台,深入研究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及设计原则,将微信平台与传统的课堂学习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创新混合式学习方式
期刊
摘 要:  高职旅游类专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遇到相应的市场对接问题,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主要结合学院旅游类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梳理其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总结为“123”模式,以期有效利用和开展并提升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  关键词:  旅游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逐年递增。这种现象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但留守儿童在教育与成长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校硬件与软件设备均较差、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健康隐患等。今年国家又颁布新的文件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文件中通过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等政策来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
期刊
摘 要:  运用2003~2012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三废”——废水、废气与固体废物排放数据与化学制药、中药和生物制药三大类产业总产值分别回归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借此提出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并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事业的稳健执行  关键词:  江苏;医药;产业结构;“三废”排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各行业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在这种新的传播形态下,多样化的受众可以全方面、立体化的接触媒体,更便捷的获取企业、产品、品牌的相关信息。以茶叶行业知名品牌“八马”为例,从传统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两方面,探寻茶叶企业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渠道建设之路。  关键词:  全媒体;八马;品牌;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 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必然性要求。不仅要有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还要有完善的保障体系作支撑。为此,就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用型人才;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6.0
期刊
摘 要:  以翻译理论家纽马克三种文本类型中的信息型和呼唤型为理论基础,以富平、西乡太白洞和黄陵的英译本为例,通过英汉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的对比,评析陕西旅游景点的汉英翻译,并归纳出相关翻译策略。  关键词:  旅游文本翻译;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0.034  1 引言  据《2015年陕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