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职院校电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 电类课程 教学实践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无疑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偏离素质教育的现象,例如,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教师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承担的学习任务,既相互合作又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积极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模式。
知识不等同于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实际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探究的过程。合作学习能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学生能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潜在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整理相关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间通过讨论与交流,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当然课堂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应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是随机性地确定研究对象,更不是将所有的课堂都搞成活动研究课。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1.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基本功能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选拔、造就专门人才,即课堂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小组学习法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首先,小组学习法重视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科学精神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不过于强调学科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小组学习法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学以致用应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过多地强调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在电类教学中实践环节较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素质能力情况和学习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环境创设活动,使教学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调开发创造性思维,弱化掌握知识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不一定是具体的、看得见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的成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改进一个方法等。教师考查的重点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学生用于假设问题,具有创造思想并积极探究知识的应用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遇问题努力思考也不能解决时,在活动中失败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进行肯定,对其活动中的成功因素进行肯定,并强调其活动思维中有别于其他同学的地方,鼓励其个性的发展。
3.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重视学生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在职业学校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按传统教学方法要学生掌握纯电子电工学的理论,其难度不言而喻。但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各种知识应用活动中去掌握电工电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不但觉得没有那么难,而且能激发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能使学生们逐渐形成彼此尊重、理解与容忍的态度,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培养与提高,使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和企业工作要求。
4.全员参与,每一个学生有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性教学活动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有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还应存在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师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和联系。小组学习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将信息传播主渠道拓宽,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和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共同制订恰当的教学活动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解决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合作是学习手段,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活动,学生可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创新,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三、在电类课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1.安排学生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教师必须研究它的一些基本特点。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时间状况,提前发放相关资料,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问题,一些相关的基本应用知识,一些需要解决问题的资料,以及研究活动设计的初步计划,给学生一个大体导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造性地补充完成活动内容,避免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同时要注意提供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要及时布置预习下节课教学活动的内容,发放相关学习材料,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储备,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完成。
最后要对学生课前的研究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促使学生认真进行课前研究,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节约课堂研究活动的时间,为完成课堂和学科教育教学任务赢得主动。
2.进行有效的分组。
进行有效的分组,可以将个性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讨论问题时学生相互交流较多,积极性较高,但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分析,学生再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实际操作等方法表述出本堂课的要点与教学目标。然后依据学生们在课前的“研究”情况,结合教学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活动,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很复杂的问题,学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戴维宁定理》时,因为该种分析复杂电路的解题方法较复杂,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事项也较多,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相互讨论,并帮助对方分析问题所在,再让他们总结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采用这种学习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评估学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鼓励。
对于本次教学活动,在进行本堂教学研究活动主体内容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对上次研究内容或与本次教学研究内容有关的应用知识进行复习测试,还要对学生课前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些过程管理评定考核,以促使学生去认真进行课前研究。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研究活动的计划时间,要全员参与,但也不是面面俱到,要结合教学内容和重难点,重点引导开展好有创新思想的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就行,控制好时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当堂测试评估和总结鼓励。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可以从知识应用能力、技能掌握能力、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三方面考虑。具体说来操作如下:每堂课每一个知识技能模块完成后测试,期终综合知识技能测试,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辅助评价加分,将以上各项进行综合评定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
评价时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学生。特别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学生大胆地发表见解,创新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个性得到了张扬,自主、合作和课外探究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在学生开始能主动地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资料,懂得自己作知识归纳小结,能自我评价,能主动参与合作和交流,也敢于上台表演和展示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绪丽.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小组学习——面向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 电类课程 教学实践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无疑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偏离素质教育的现象,例如,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教师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承担的学习任务,既相互合作又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积极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模式。
知识不等同于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实际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探究的过程。合作学习能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学生能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潜在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整理相关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间通过讨论与交流,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当然课堂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应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是随机性地确定研究对象,更不是将所有的课堂都搞成活动研究课。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1.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基本功能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选拔、造就专门人才,即课堂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小组学习法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首先,小组学习法重视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科学精神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不过于强调学科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小组学习法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学以致用应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过多地强调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在电类教学中实践环节较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素质能力情况和学习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环境创设活动,使教学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调开发创造性思维,弱化掌握知识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不一定是具体的、看得见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的成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改进一个方法等。教师考查的重点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学生用于假设问题,具有创造思想并积极探究知识的应用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遇问题努力思考也不能解决时,在活动中失败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进行肯定,对其活动中的成功因素进行肯定,并强调其活动思维中有别于其他同学的地方,鼓励其个性的发展。
3.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重视学生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在职业学校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按传统教学方法要学生掌握纯电子电工学的理论,其难度不言而喻。但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各种知识应用活动中去掌握电工电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学生不但觉得没有那么难,而且能激发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能使学生们逐渐形成彼此尊重、理解与容忍的态度,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培养与提高,使他们进入社会工作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和企业工作要求。
4.全员参与,每一个学生有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性教学活动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有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还应存在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师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和联系。小组学习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将信息传播主渠道拓宽,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和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共同制订恰当的教学活动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解决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合作是学习手段,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活动,学生可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创新,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三、在电类课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1.安排学生进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教师必须研究它的一些基本特点。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时间状况,提前发放相关资料,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问题,一些相关的基本应用知识,一些需要解决问题的资料,以及研究活动设计的初步计划,给学生一个大体导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造性地补充完成活动内容,避免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同时要注意提供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要及时布置预习下节课教学活动的内容,发放相关学习材料,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储备,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完成。
最后要对学生课前的研究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促使学生认真进行课前研究,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节约课堂研究活动的时间,为完成课堂和学科教育教学任务赢得主动。
2.进行有效的分组。
进行有效的分组,可以将个性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讨论问题时学生相互交流较多,积极性较高,但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分析,学生再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实际操作等方法表述出本堂课的要点与教学目标。然后依据学生们在课前的“研究”情况,结合教学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活动,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很复杂的问题,学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戴维宁定理》时,因为该种分析复杂电路的解题方法较复杂,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事项也较多,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相互讨论,并帮助对方分析问题所在,再让他们总结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采用这种学习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评估学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鼓励。
对于本次教学活动,在进行本堂教学研究活动主体内容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对上次研究内容或与本次教学研究内容有关的应用知识进行复习测试,还要对学生课前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些过程管理评定考核,以促使学生去认真进行课前研究。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研究活动的计划时间,要全员参与,但也不是面面俱到,要结合教学内容和重难点,重点引导开展好有创新思想的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就行,控制好时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当堂测试评估和总结鼓励。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可以从知识应用能力、技能掌握能力、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三方面考虑。具体说来操作如下:每堂课每一个知识技能模块完成后测试,期终综合知识技能测试,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辅助评价加分,将以上各项进行综合评定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
评价时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学生。特别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学生大胆地发表见解,创新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个性得到了张扬,自主、合作和课外探究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在学生开始能主动地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资料,懂得自己作知识归纳小结,能自我评价,能主动参与合作和交流,也敢于上台表演和展示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绪丽.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小组学习——面向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