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命运的历史性转折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何文化制度都不可能是永恒的,都是具有历史当下性的,只有顺应了历史要求,符合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才可能会被人们记住并传播。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目前正经历着这样一次历史的“被选择”,之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要讲到孔子,讲到传统文化,是因为文化传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始终都是具有身份认定、生存发展的意义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孔子;选择
  
   一.前言
   20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翻天覆地的世纪。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加进了对中国的侵略,于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第二年,腐朽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人是在这样的血雨腥风的民族未亡之际送走了19世纪,又是在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中接来了20世纪的。在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政治风云的干扰使得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着波涛起伏的转变,赞誉者将之捧到九天之上犹嫌不足,贬毁者将之踩到九地之下尚不解恨。在中国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像孔子一样在一朝之内而命运转变有天壤之别的了。
   而到了21世纪,又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被国人提上议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在不约而同地提倡文化的传承,“孔子学院”也空前地“热”了起来。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又重新想到了孔子,又心里念念不忘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今天的人心不古吗?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变化的,始终是以血缘、宗法为纽带的人的文化,上个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这个世纪的“国学热潮”又无一不与传统文化相关,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样一种“被反复无常”的文化呢?
   二.从五四时期的片面深刻到今天的全球热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以后,北洋军阀上台控制着中国,北洋军阀公然勾结帝国主义,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国将不国,热血的知识分子认清了污浊的社会现实,他们痛切地醒悟到中国要进步、民族药复兴,必须进行一场文化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一批杰出的人物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与传统文化决裂。鲁迅在他发表的《狂人日记》中悲愤地控诉中国几千年旧社会“人吃人”和封建礼教摧残人性的罪恶: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没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可以说这些杰出的人物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但是何以致要与之决裂呢,关于此疑问,陈独秀曾说:“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消灭也。”可见他们并非真的痛恨传统文化,相反他们认为那是“国粹”,但是屡战屡败后,中国就像一只甘受外强凌辱、势将国将不国的沉睡的雄狮,于是知识分子们开始思考,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在试图救亡图存,但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经过迟疑犹豫之后他们认识到技术、体制只是表面功夫,要想真的救亡必须从文化上与过去隔绝,结果只能痛心与传统决裂。这场运动文化中,内容上要求打倒“孔家店”,矛头直指孔子;形式上则要求使用白话文,摒弃八股文,目的只有一个即救亡图存,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对传统文化、对孔子偏概全的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种“片面的深刻”,彼时的知识分子为了完成一个历史使命,不惜与传统文化决裂,也正好说明历史要求高于学术立场,历史要求决定着文化选择,他们只是顺应了当时的历史要求罢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日渐雄厚,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兴趣。毕竟大国之大不在于国土之大,人口之多,GDP之高这些可观可量的数据表征,真正的大国更应该是文化上能吸引人的大国。在世界各国都很看重文化这个“软实力”的时代,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然是软实力中的软黄金,于是一批的孔子学院,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面向大众的百家讲坛成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实践证明,经济愈加发展,矛盾愈加凸显,而在种种矛盾中道德上的矛盾是最棘手的,是法律所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人回归到内心,回归到孔子的仁和礼,因为只有当一些法则、规范变成人内心的需要时,社会秩序才会变得最易处理,社会关系才会变得最牢固。孔子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的,他认为,治理社会必须首先约束个人,而对个人来讲情感又是最重要的,于是孔子提出“仁”的要求。而“仁”的首要内容则是“爱人”,这从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论语·颜渊》)中即可知道。内心有了“仁”的渴求之后,孔子还强调外部行为则要合乎礼,如此一来有了“仁”的自我认知,个体心灵找到了安顿;有了“礼”的外在规范,社会生活和谐发展,于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而人人成为君子后,社会生活就一定会伦理化。这样一种思想是符合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而且我们发现,两千多年前孔孟的“仁者爱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与现在的流行的人道主义竟是可以无缝对接。于是,在大自然污染日趋加剧、人与人之间日益功利化、人与社会日益冲突化、人与自己日益异化的今天,大家又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文化才是未来的真正文化主导。
   三.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中华名族的重大意义
   是的,无论是在处理人与自然,还是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诸多矛盾时,传统文化中教导的以和为贵、和谐相处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不过除了现实的意义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定和生存发展的根基意义。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现在,除了黑头发黄皮肤的外部特征外,我们还有什么外在的标识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呢?
   古代,中国人得天独厚的优越感,使他敢于穿着中式服装,住在中式房屋里,行为上奉行儒家的礼——温良恭俭让,他们敬爱着天地君亲师,每当中国节日到来之际都会庄重而热烈地迎接自己的节日,生老嫁娶都遵循着祖宗的规矩,他们的行为是那么地自然,因为那是中国人共同的心理常识。自从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文化就在一种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度过,它常常受到西方文化的菲薄,从而自己也时常变得自暴自弃,庄重从容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我们也越来越不能认清我们是一名中国人。
   我们是谁?这是一个身份上的疑问,是无法从经济水平和法制建设中找到答案的,因为这牵扯到的是文化与国家身份问题。毫无疑问,我们是中国人,但是中国人应当是什么样子的?中国应当是什么样子?这样一种追问使我们陷入了身份焦虑。
   这种文化与国家身份的焦虑一直困扰着中国人,尤其是较为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当面对现代性、民族性的冲突时,有人亲身体会地说,身处异国他乡时会感到没有归属感,而只有当自己看到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时才发现自己的心是安定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意义也就在于这里,它以它的魅力、内涵抵挡住了西方文化的蚕食,使得中华民族依然可以找到自己心灵上的家园。人种、血缘、上的中国人只是浅层面的中国人,只有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当我们一旦失去民族身份就失去民族认同,就会成为文化中的他者。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维护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是极具有影响力的。中华名族的凝聚力靠的是文化上的心理认同,没有文化认同中国就会犹如一盘散沙,甚至互相攻打,如果是这样一种散沙的局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以谈起!但是,国际上的竞争是残酷的,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我们中国人永远是我们自己永远的好朋友,这需要的是一种人心向背的凝聚力。
   在各国军备竞赛、利益的冲突加剧的年代,中国人再抱着一厢情愿的幻觉去面对世界的话将会是十分危险的。而面对这种潜在的危险,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别无选择,我们应该责无旁贷的坚守住民族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放弃民族文化就等于自动放弃生存空间。泱泱大国要崛起的自尊、自信要靠传统文化的内部崛起。
   四.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如今,我们明显感觉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上至国家下至个人喜好者,无一不在谈论孔孟之道,文化复兴呼之欲出,这种有意识而为之的现象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我们的国粹京剧还是地方戏种昆曲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正以一种捎带“强迫”性质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甚至有人呼喊青年人应该放弃手下的遥控器而进戏院去听曲;书法课应该进大学校园,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等,可以说希望青年人都学习传统文化的初衷是伟大的,这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诚然,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对我们意义重大,我们意识到了文化上的认同是心灵的家园,但是这种文化认同同样不能由国家强加灌输,那样的结果肯定是扭曲人们对自己、对国家的认知,就像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的德国、日本出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狂热一样。既然文化与国家身份的认同是一种主观的集体意识,那么,其恰当的形成过程,就是集体的自愿选择,即人民在历史的背景下自愿选择。也即,需要各个群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诉求,首先形成一种精英共识,再形成一种更具有价值导向意义的民族共识。这种身份共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同,才会牢不可破,从而让中国负起大国的责任,也能在国际秩序中同时达成道义的与利益的目标。而简单的形式上的传播、单纯口号上的呐喊是不足以引起疗效的,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星火相传,中华民族自信、自尊的重拾,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事情,它需要全民族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而且选择的前提是宽松的文化制度,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较为健全地生长,人民在内部和外部才能享有较多的人尊严。
   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的是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进入了中国,面对现实,知识分子要做的只有既不能让民族性成为压抑现代性的理由,也不要一味追求现代而忘记根本,我们既要做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又要做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毕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血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甘林泉.孔子与20世纪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民族节日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载体。歌舞表演是民族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歌舞表演的形式表现其民族文化特征。“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隆重的宗教祭祀仪式,它记载着景颇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现代社会景颇族最明显的族界标识。如今已演变为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活动,并成为不可或缺的旅游产品。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民族歌舞表演是不可缺少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品牌,是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
期刊
“中央厨房”供餐系统,是指由现代化的厨房配套设施设备、规模化的供餐管理模式以及集中加工、分散配送的保障方式组合而成的饮食保障系统。这一系统的有型结构是一个中央供餐厨房和与之对应的若干个大餐厅,其运行方式是由中央供餐厨房负责机场所有地面人员的膳食加工,再通过配送的方式,将加工好的膳食分送到若干个大餐厅,以菜肴的品种数量区分不同人员的享受标准,按享受标准分发给相应人员。这一保障系统的突出特点是:统一保
期刊
Abstracts: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u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esign concept just bring enlightenment for modern space design. It's important for inheritance of trad
期刊
摘 要:泵被誉为油库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油库运转情况的好坏。因此油库在改建、扩建过程中,如何采购到性能优异、价格适中的泵至关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泵的采购程序及具体步骤。    关键词:泵;油库;采购     泵被誉为油库的“心脏”,油库中油料的收发、输转及加注都是依靠泵与管路配合工作来完成的。泵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油库运转情况的好坏。因此油库在改建、扩建过程中,如何采购到性能优异
期刊
一、前言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人们一般认为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以及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上还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所以,我国企业急需寻找各种途径,从“物流冰山”之下挖掘各种司空见惯的物流成本,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越来越兴旺起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频频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将施工工地中引发事故发生的一些危险因素找出来就成了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关键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如期的完成。   关键词:建筑施工;关键因素;危险因素;控制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
期刊
1.绪论    在生活和生产的各领域中,凡是有自动控制要求的地方都会有单片机的身影出现;从简单到复杂,从空中、地面到地下,凡是能想像到的地方几乎都有使用单片的需求。现在尽管单片机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但仍有许多可以用单片机控制而尚未实现的项目,因此,单片机的应用大有想像和拓展空间。而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多电子产品也将其用到设计中,如交通灯我们以传统电子设
期刊
摘 要:混凝土中的有害骨料在水的影响下,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强度降低,混凝土遭到破坏。本文将从反应机理上详细分析有害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其有害影响,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有害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     某些成分的骨料在水的影响下,可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而降低强度,使混凝土遭到破坏,
期刊
Abstracts: in china, aging and the life-quality of older persons has become today's important issues of social concern, and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us turns to be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des
期刊
摘 要:北京华能大厦工程施工周期长,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工程建设规模巨大,新技术应用广泛,应用的部分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甚至位于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含量高。为保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制定完善的推广计划和推广措施以及大量现场的专项攻关和开发活动,把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与推广“十项新技术”相结合,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单位在行业内科技水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