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托起中国梦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呼吁13亿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显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未来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国家民生行业的纺织,也将肩负起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突破的重任。那么如何做到举重若轻,不负重望?其根本途径在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换言之,只有依靠创新驱动,“中国梦”方能尽早实现!
  说到中国梦,想起七八年前读到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制造业一片繁荣的大好情势下,创造力不足的缺憾。当时中国制造已经走向全球,在世界各地都能发现“made in china”的标志,从简单的日用品到家用电器,再到尖端科技产品,无所不容,大家在谈论起这些时,自豪感溢于言表,不过很多人也意识到了“中国创造”的不足,当时媒体上曾刊登过“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反思,没有创造力,我们的企业就只能充当别人的组装车间,我们能制造很多产品的核心部件,却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永远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光靠喝汤我们能够发展壮大吗?
  依靠劳动力充裕、劳动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中国纺织业在制造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这些优势并非我们独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质化过度竞争、节能环保任务艰巨的局面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
  面临巨大困惑,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三国枭雄曹操曾这样说:“造之者富,随之者贫。”立足于简单模仿的制造业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任何一个想实现永续经营的中国纺织企业,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最可怕的挑战就是“停滞点”。很多曾经成功的企业逐渐丧失了领导地位,而一些创新型企业,则颠覆了原有的行业霸主并取而代之。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近年来,从神九飞天到“蛟龙”探海,从高铁飞驰到科技兴农,一系列创新突破提升了国家实力,也让国际媒体惊叹“创新势头在地理上正向东方转移”。而今天的中华号巨轮,比以往更加需要创新动力。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挑战,都告诉我们创新是一场“生死竞逐”,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只有奋力走好自主创新道路,用“创新路”铺设好“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惊人一跃”,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纺织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创新这一“改变世界的最强力量”对于“中国梦”的深刻涵义。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个主要由峰值检波器和脉冲宽度鉴别器构成的三相交流电源缺相保护电路.当三相交流电源出现缺相或某相电压过低时,电路动作切断电源,保护用电设备,并发出报警信号.
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域Newton/LMS多路回波消除自适应算法.新算法使用输入信号经离散小波变换后的细节分量调节自适应滤波器系数.当新算法应用于多路回波消除时具有很高的收敛
<正>小学新生在幼儿园或者辅导班已经学了汉语拼音、识字、算术基本运算,甚至英语会话,如果老师再从头教起,那么很多孩子就会失去兴趣,甚至厌学。于是,小学在一年级不得不尽
前不久,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评选再次启动,纺织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是行业本身在新闻宣传上发出的声音与行业地位并不相符,而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评选的
当代诗人翟永明的《女人》组诗,以其独特的文风与具有开创意义的女性主义立场,在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并在诗学研究领域拓展了常提常新的"翟永明论"。本文截取《女人》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