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呼吁13亿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显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未来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国家民生行业的纺织,也将肩负起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突破的重任。那么如何做到举重若轻,不负重望?其根本途径在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换言之,只有依靠创新驱动,“中国梦”方能尽早实现!
说到中国梦,想起七八年前读到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制造业一片繁荣的大好情势下,创造力不足的缺憾。当时中国制造已经走向全球,在世界各地都能发现“made in china”的标志,从简单的日用品到家用电器,再到尖端科技产品,无所不容,大家在谈论起这些时,自豪感溢于言表,不过很多人也意识到了“中国创造”的不足,当时媒体上曾刊登过“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反思,没有创造力,我们的企业就只能充当别人的组装车间,我们能制造很多产品的核心部件,却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永远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光靠喝汤我们能够发展壮大吗?
依靠劳动力充裕、劳动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中国纺织业在制造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这些优势并非我们独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质化过度竞争、节能环保任务艰巨的局面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
面临巨大困惑,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三国枭雄曹操曾这样说:“造之者富,随之者贫。”立足于简单模仿的制造业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任何一个想实现永续经营的中国纺织企业,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最可怕的挑战就是“停滞点”。很多曾经成功的企业逐渐丧失了领导地位,而一些创新型企业,则颠覆了原有的行业霸主并取而代之。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近年来,从神九飞天到“蛟龙”探海,从高铁飞驰到科技兴农,一系列创新突破提升了国家实力,也让国际媒体惊叹“创新势头在地理上正向东方转移”。而今天的中华号巨轮,比以往更加需要创新动力。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挑战,都告诉我们创新是一场“生死竞逐”,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只有奋力走好自主创新道路,用“创新路”铺设好“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惊人一跃”,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纺织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创新这一“改变世界的最强力量”对于“中国梦”的深刻涵义。
显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未来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国家民生行业的纺织,也将肩负起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突破的重任。那么如何做到举重若轻,不负重望?其根本途径在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换言之,只有依靠创新驱动,“中国梦”方能尽早实现!
说到中国梦,想起七八年前读到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制造业一片繁荣的大好情势下,创造力不足的缺憾。当时中国制造已经走向全球,在世界各地都能发现“made in china”的标志,从简单的日用品到家用电器,再到尖端科技产品,无所不容,大家在谈论起这些时,自豪感溢于言表,不过很多人也意识到了“中国创造”的不足,当时媒体上曾刊登过“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反思,没有创造力,我们的企业就只能充当别人的组装车间,我们能制造很多产品的核心部件,却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永远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光靠喝汤我们能够发展壮大吗?
依靠劳动力充裕、劳动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中国纺织业在制造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这些优势并非我们独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质化过度竞争、节能环保任务艰巨的局面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
面临巨大困惑,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三国枭雄曹操曾这样说:“造之者富,随之者贫。”立足于简单模仿的制造业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任何一个想实现永续经营的中国纺织企业,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最可怕的挑战就是“停滞点”。很多曾经成功的企业逐渐丧失了领导地位,而一些创新型企业,则颠覆了原有的行业霸主并取而代之。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近年来,从神九飞天到“蛟龙”探海,从高铁飞驰到科技兴农,一系列创新突破提升了国家实力,也让国际媒体惊叹“创新势头在地理上正向东方转移”。而今天的中华号巨轮,比以往更加需要创新动力。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挑战,都告诉我们创新是一场“生死竞逐”,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只有奋力走好自主创新道路,用“创新路”铺设好“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惊人一跃”,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纺织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创新这一“改变世界的最强力量”对于“中国梦”的深刻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