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态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21世纪是世界范围内重视环保的生态文明世纪,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的人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应成为21世纪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edator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have l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worldwide, arousing the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at valu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world. It is the first condi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s ecological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quality and ecological morality. I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in our country , The ke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come the new topic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21st century.
其他文献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知:开放度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就增加,由此就会导致经济波动的波动幅度减缓,经济的增长水平提高.不论是在我国东部还是西部,增加开放度都
民族政治关系是民族关系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其本质是民族共同体在争取自身利益过程中国绕政治权力形成的一种利益关系。随着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确立,民族政治关系
白居易诗歌在当时传播极广,这与诗人主观自觉的传播意识有重要关系.这种传播意识表现为:诗人具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前期主要是为了发挥诗歌补察时政的作用,后期则转为传世留名;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城市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城市行政管理性社区治理体系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崭新的公民自治性社区正在兴起,从而改变传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组织的成长对于凝聚农民工的团结意识和改变农民工维权方式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在中国的嵌入越来越深,跨国网络把西方的人权理念和劳工观念
目的:分析沉阳市1990~2005年0~4岁儿童死亡地点,了解0~4岁死亡儿童死前就医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在全市建立52家死亡监测点。结果:1990~2005年死于家中的儿童比例有
首部地铁新媒体剧在上海等地地铁平台播出,在青年群体中引发较大的反响.本文通过对该剧的文本分析,指出该剧的热播与地铁这一现代性的表征密切相关.地铁表征了现代性背景下的
目的 探讨母亲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与子代发生神经管畸形(NTD)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山西省平定、昔阳、太谷和泽州4个县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
作者指出,布鲁尔选择性地忽略了许多相关的哲学文献,把少数人的观点等同于哲学家的主流观点,其对所谓哲学家观点的批评实际上是在与稻草人作斗争.作者认为,科学知识并非都具
在2003年SARS以来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围绕着2008年初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了目前我国应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