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来排遣聊寂,翻读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到此间,我阖书细忖,我那个香港当了大老板的出窠兄弟胖兄许久没有联系了,往年这个时候,他总会来电嘱我在南京西路绿杨村订座,由那里的中国烹饪大师李兴福张罗一桌酒席,解乡愁,饱食欲,至今却毫无音讯,岂非怪了。
我正在“此情无处可消除”,忽闻门铃声,原来是香港来的航空快递,我不禁心跳加速,从来都是两地电话联系,今朝怎么改成书信?拆封一看,方才大彻大悟。
原来这位绿杨村的老主顾在香港绿杨村用餐时得知绿杨村创建至今已是七十寿诞;李兴福大师也恰逢古稀大寿,来信问我上海绿杨村有什么庆祝活动,接着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绿杨村生平历史,嘱我核对补充。最后他说:“人生贵相知”,给我们欢乐,给我们满足的绿杨村,我们也应该洞察它的身世,了解它的坎坷兴衰。
(一)
我和胖兄虽然是抗战胜利后的次年即1946年回上海,但在重庆时就听说1936年上海开了一家以清代文学家王渔洋的名句“绿杨深处有扬州”命名的绿杨村酒家,以扬州菜点的精美红遍“十里洋场”,听来让我们困居山城的人真是垂涎欲滴。
回上海的途中我与阿胖约定先要去领略绿杨村的风采。大概是天意昭然,来机场接我们的同事告诉我们,晚上我们那位镇江籍的经理设席绿杨村为我们接风洗尘,真让我们喜出望外。
来到绿杨村,原来只有单开间门面,进去一看倒是上下四层,画栋雕梁,古玩盆景,装饰得古朴典雅。这时正是上市时分,红男绿女,高朋满座,当晚上海名流杜月笙和军政要人也在此宴请客人,盛况之空前,让我们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在重庆限于交通和地理环境,饮食原料单调匮乏,总以肉食为主,做工粗俗,此番在绿杨村竟让我们打开眼界,初次吃到春令时鲜水产刀鱼。经理怕我们初吃刀鱼,骨鲠喉咙,特地关照厨师取肉留骨,制成“刀鱼圆子”、“刀鱼煎饼”,他还即兴吟诵:“皮里锋芒肉里匀,精工搜剔在全身。一经解肉刀如笏,岂怕刀鱼再刺人。”他说这里是清朝诗人蒋士铨在《刀鱼》诗中的一段。这刀鱼美食,白似霜雪,滑如琼脂,鲜美回甘,美不胜收,使我们大开眼界。
席上的长鱼干丝也让我们叹为观止,黄鳝和豆腐干的刀工真的精绝到家,缕缕细丝黄白分明,与鸡汤同烩,堪称一绝,我们蛰居山城哪里看到过这种巧夺天工的美食?
还有让我和阿胖至今难忘的是蟹黄小笼,那鼓鼓囊囊、皮薄、汤满、馅足的小笼包子破口细呷,真是满口琼浆,至令齿颊留香。
经过此番宴请,我俩与绿杨村结下不解之缘,大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般的痴情,经常会鬼使神差地到绿杨村把酒畅饮。
(二)
绿杨村创建后经过十多年以维扬菜为主赢得的辉煌以后出现的第一个高潮就是川扬菜联姻,也就是把原来单独供应维扬菜的酒家,同时增加供应四川菜,这就是既挖掘历史传承,又迎合抗战胜利后政治文化中心四川东移至江南的要求。
相传三国鼎立时期,刘备称帝蜀(四川)国,喜食川菜;新夫人孙尚香乃东吴人士,喜食扬州菜,由此川扬联姻古以有之,顺理成章。
再则,胜利之后消费对象更变,汇流百川,不能局限于维扬。
基于以上原因,引进川菜成为历史的必然,于是绿杨村聘请新中国第一批特级厨师之一的林万云领衔掌厨,使绿杨村成为上海最早集川扬风味于一炉的特色名店。果然迎来新的辉煌,特别是1956年以后,当时号称川菜何、廖、颜、响四大流派的何其坤嫡传弟子李兴福(现为中国烹饪大师)主掌绿杨村厨艺大局,不仅安度十多年风雨颠簸,而且迎来更新、更惊人的辉煌。
李大师以他精绝的烹调技艺和崇高威望,统帅自己一手培养而成的何派弟子们,创新菜式,精调滋味,使绿杨村再次雄踞餐饮高地。最让我难忘的是1982年绿杨村开设了全市首家“食疗餐厅”,供应各种具有滋阴润肺、温补肠胃、益气补血等不同功效的菜点,既讲究药物滋补功能,又不失佳肴的色香味形,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那一年,阿胖特地邀在港的美国、瑞士、日本的客人前来品味,我有幸敬陪末座,固然个个吃得尽兴而归。至今阿胖还念念不忘当时吃到的“虫草鸭子”、“山药鸭羹”、“杜仲牛鞭”、“丁香鸡”和“天麻拆烩鱼头”等。
(三)
90年代至今,上海餐饮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广为招揽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餐饮业,真是海纳百川,竞争如火如荼。绿杨村在竞争中昂首阔步,发挥烹调优势,除进一步时尚餐厅装饰,美化环境以外,在烹技上不断创新,除花大力气巩固发扬川菜绝技干烧系列以外,还紧密迎合当令季节,推出创新菜式,做到四季都有当令时鲜菜点,例如此番庆祝建店和李大师寿诞,将与吃客见面的有各种价位的“万寿无疆”宴席,恢复供应滋补鹿肴。
我将以上资料传给还在香港的阿胖,他已经来电嘱我预订席位,届时又可大快朵颐,大解其馋了。
我正在“此情无处可消除”,忽闻门铃声,原来是香港来的航空快递,我不禁心跳加速,从来都是两地电话联系,今朝怎么改成书信?拆封一看,方才大彻大悟。
原来这位绿杨村的老主顾在香港绿杨村用餐时得知绿杨村创建至今已是七十寿诞;李兴福大师也恰逢古稀大寿,来信问我上海绿杨村有什么庆祝活动,接着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绿杨村生平历史,嘱我核对补充。最后他说:“人生贵相知”,给我们欢乐,给我们满足的绿杨村,我们也应该洞察它的身世,了解它的坎坷兴衰。
(一)
我和胖兄虽然是抗战胜利后的次年即1946年回上海,但在重庆时就听说1936年上海开了一家以清代文学家王渔洋的名句“绿杨深处有扬州”命名的绿杨村酒家,以扬州菜点的精美红遍“十里洋场”,听来让我们困居山城的人真是垂涎欲滴。
回上海的途中我与阿胖约定先要去领略绿杨村的风采。大概是天意昭然,来机场接我们的同事告诉我们,晚上我们那位镇江籍的经理设席绿杨村为我们接风洗尘,真让我们喜出望外。
来到绿杨村,原来只有单开间门面,进去一看倒是上下四层,画栋雕梁,古玩盆景,装饰得古朴典雅。这时正是上市时分,红男绿女,高朋满座,当晚上海名流杜月笙和军政要人也在此宴请客人,盛况之空前,让我们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在重庆限于交通和地理环境,饮食原料单调匮乏,总以肉食为主,做工粗俗,此番在绿杨村竟让我们打开眼界,初次吃到春令时鲜水产刀鱼。经理怕我们初吃刀鱼,骨鲠喉咙,特地关照厨师取肉留骨,制成“刀鱼圆子”、“刀鱼煎饼”,他还即兴吟诵:“皮里锋芒肉里匀,精工搜剔在全身。一经解肉刀如笏,岂怕刀鱼再刺人。”他说这里是清朝诗人蒋士铨在《刀鱼》诗中的一段。这刀鱼美食,白似霜雪,滑如琼脂,鲜美回甘,美不胜收,使我们大开眼界。
席上的长鱼干丝也让我们叹为观止,黄鳝和豆腐干的刀工真的精绝到家,缕缕细丝黄白分明,与鸡汤同烩,堪称一绝,我们蛰居山城哪里看到过这种巧夺天工的美食?
还有让我和阿胖至今难忘的是蟹黄小笼,那鼓鼓囊囊、皮薄、汤满、馅足的小笼包子破口细呷,真是满口琼浆,至令齿颊留香。
经过此番宴请,我俩与绿杨村结下不解之缘,大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般的痴情,经常会鬼使神差地到绿杨村把酒畅饮。
(二)
绿杨村创建后经过十多年以维扬菜为主赢得的辉煌以后出现的第一个高潮就是川扬菜联姻,也就是把原来单独供应维扬菜的酒家,同时增加供应四川菜,这就是既挖掘历史传承,又迎合抗战胜利后政治文化中心四川东移至江南的要求。
相传三国鼎立时期,刘备称帝蜀(四川)国,喜食川菜;新夫人孙尚香乃东吴人士,喜食扬州菜,由此川扬联姻古以有之,顺理成章。
再则,胜利之后消费对象更变,汇流百川,不能局限于维扬。
基于以上原因,引进川菜成为历史的必然,于是绿杨村聘请新中国第一批特级厨师之一的林万云领衔掌厨,使绿杨村成为上海最早集川扬风味于一炉的特色名店。果然迎来新的辉煌,特别是1956年以后,当时号称川菜何、廖、颜、响四大流派的何其坤嫡传弟子李兴福(现为中国烹饪大师)主掌绿杨村厨艺大局,不仅安度十多年风雨颠簸,而且迎来更新、更惊人的辉煌。
李大师以他精绝的烹调技艺和崇高威望,统帅自己一手培养而成的何派弟子们,创新菜式,精调滋味,使绿杨村再次雄踞餐饮高地。最让我难忘的是1982年绿杨村开设了全市首家“食疗餐厅”,供应各种具有滋阴润肺、温补肠胃、益气补血等不同功效的菜点,既讲究药物滋补功能,又不失佳肴的色香味形,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那一年,阿胖特地邀在港的美国、瑞士、日本的客人前来品味,我有幸敬陪末座,固然个个吃得尽兴而归。至今阿胖还念念不忘当时吃到的“虫草鸭子”、“山药鸭羹”、“杜仲牛鞭”、“丁香鸡”和“天麻拆烩鱼头”等。
(三)
90年代至今,上海餐饮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广为招揽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餐饮业,真是海纳百川,竞争如火如荼。绿杨村在竞争中昂首阔步,发挥烹调优势,除进一步时尚餐厅装饰,美化环境以外,在烹技上不断创新,除花大力气巩固发扬川菜绝技干烧系列以外,还紧密迎合当令季节,推出创新菜式,做到四季都有当令时鲜菜点,例如此番庆祝建店和李大师寿诞,将与吃客见面的有各种价位的“万寿无疆”宴席,恢复供应滋补鹿肴。
我将以上资料传给还在香港的阿胖,他已经来电嘱我预订席位,届时又可大快朵颐,大解其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