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游戏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充分发挥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8-0042-02
  引 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活动,是指将小学生喜欢的游戏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把教学内容与游戏合二为一,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成果是十分显著的。
  一、将游戏与课堂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应用数学游戏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仍在积极探索可利用的数学游戏,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学习情境,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借助游戏活动开展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
  1.利用游戏进行导入,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未能从课间的状态中调整过来,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导入,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课堂上,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1]。例如,在教学“奇数偶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玩一个游戏,在黑板上写出“3、4、5”,然后询问学生这些数中哪个是奇数,哪个是偶数。经过片刻的思考后,学生开始说出自己的答案。接着教师再给出几个数,让学生观察“哪些数能被2整除”,之后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得出“能被二整除的为偶数,不能被二整除的为奇数”。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出题考考教师,学生的思维就放在了“难住”教师这件事情上。这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比一比,看看谁最先判断出数的奇偶性。这种竞赛的方式,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
  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导入:“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包,同学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在学生猜测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前摸一摸再进行猜测,以此导入“可能性”的教学。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也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2.设计竞争性游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观察,利用一切可能被利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小,对数学课本中枯燥的数字、单调的符号和复杂的公式,或多或少会存在心理上的排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数学游戏,把较为枯燥的知识融入游戏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变换游戏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竞争中懂得合作的重要性[2]。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地采用同样的游戏形式,而是要创新游戏形式,把枯燥的数字学习转变为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新颖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
  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当然,其中包括各个学段的,因此,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游戏形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纸牌做数字竞赛游戏,也可以带领学生“猜谜语”,让学生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让学生明白遵守纪律和尊重组织的重要性。
  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牵手数一数,一个组有几个同学,离开了两个同学还剩几个同学。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穿插游戏教学,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思维开始倦怠,有时还要動手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一些教学内容转换为相应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对具象知识和抽象概念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这时教师就要把具象思维和抽象概念联结起来,引导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概念过渡。例如,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用肢体表示数字,看看哪位学生摆出的姿势最像数字;或者可以教学生唱数字歌,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直观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总之,教师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把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转换为主动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拓展思维。   4.将游戏融入练习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通常会布置一些小练习,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4]。把练习和游戏相融合,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练习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拖延做作业、讨厌练习的情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将“抱一抱”的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八名学生一起做游戏,当学生说“你想和谁抱一抱”时,教师说“我想三人抱一抱”,这样就分成了两组三人,一组两人,教师可以不断变换抱在一起的人数,让其他学生在观察游戏的同时列出式子,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时,想到课堂游戏,也能加深记忆。
  二、游戏教学应注重的原则
  游戏教学之所以被称为游戏教学,是因为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而非简单意义上的游戏。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游戏开展教学,就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反之,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原则。如果教师应用的游戏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相符,那么游戏教学就变成了简单的游戏,就与教学无关了。教师要根据课程设计和教材内容的要求,提炼出教学重难点来设计游戏,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果忽视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的一致性原则,不仅无法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还会降低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数学课堂是游戏课堂的错误认知。
  2.创新性原则
  教师应用游戏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教师不能一直应用相同的数学游戏进行教学。因为长时间应用相同的数学游戏,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无趣,失去对游戏教学形式的新鲜感。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来创造新的数学游戏,保证游戏教学具有“常新”的特点,以此来增加游戏教学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
  3.组织性原则
  小学生天性好动,因此,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课堂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能放任学生“自我展示”,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课堂严肃性和纪律性。如果学生长期无组织、无纪律,会导致数学课堂“崩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组织性原则,以此来约束学生。
  结    語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课程,包含了很多抽象的学科知识,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静下心来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教师在将游戏融入教学中,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象,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参考文献]
  冯春莲.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6-78.
  吕欣.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教师,2019(S2):85.
  高正洪.浅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91.
  姚丹静.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名师在线,2018(08):8-9.
  作者简介:马永芳(1974.4—),女,回族,甘肃广河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其他文献
<正> 自1972年共收治210例晚期肺癌患者,已无手术条件及化疗、放疗的指征;而经中医治疗则延长了生存期,并减轻了痛苦。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210例肺癌全部无手术条件,均
根据真菌纤维素酶系中β-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内切β-葡聚糖酶以及纤维二糖酶在棉纤维上吸附和脱吸附性质的不同,拟订了一种可选择性地测定β-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