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3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zum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先证者。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1周入院。入院后在CCU病房突发意识丧失伴抽搐,抢救成功并记录到如下心电图表现:图1系标准12导联心电图、新胸导联心电图及发病时记录心电图。标准12导联心电图:V1-3导联J点抬高0.15—0.20mV,ST段呈马鞍型抬高达0.15—0.30mV,QRS波在V1-3导联呈rsr’型,Q—T间期0.36s。新胸导联心电图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ST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抬高,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71岁。因发作性心慌、胸闷6年,加重3天于2006年10月25日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血压110/60mmHg,心率快,律不齐。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绝对匀齐,房率20
患者女性,75岁。因冠心病、肺部感染就诊。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连续记录。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互异、间隔不匀的f波。QRS波呈3种外形。①rS型:有R
患者男性,45岁。因车祸致双下肢骨折入院。自述既往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术前常规查体:血压130/80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界稍扩大,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
患者女性,67岁。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10年余。图1为12导联同步记录中的Ⅱ导联。奇数P波为窦性P波,P—R间期0.11s。偶数P波较窦性P波短小、直立,为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0.55s,呈二联
动态心电图(DCG)是目前常用的心脏病检测手段,在Holter提出DCG的概念(1947)以后,此技术已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这首先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析系统使DCG更加方便、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