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交往;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0-0016-02
1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1 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并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1]。
1.2 羞怯心理害羞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年轻人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拘谨、不自然,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的频繁,害羞心理逐步减弱与消失。据调查显示,承认自己因为害羞而不敢与人交往的占49.7%。关于这个问题,在异性交往中比较常见。如果过度害羞,就会使人在交往活动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妨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2]。
1.3 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一般来说,自信的人容易与人相处,他们往往显得乐观、宽容,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而自卑的人则容易消极地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容貌、身材、知识、能力、口才甚至衣着等各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害怕与人交往。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3]。
1.4 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有些大学生过于自负和自尊或者遭遇过大的挫折,容易陷入孤独的误区,在日常生活中游离于集体之外,限制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1.5 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
1.6 自负心理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与同伴相处,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大发脾气。与熟人相处,常过高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处于心理防卫而疏远。
2 逾越人际交往障碍,学会正确与人交往
2.1 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
3)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避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和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4]。
2.2 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对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强烈的定向作用,它决定了个体最初的吸引力并对以后的交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交往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大学生要利用第一印象尽早展现自身优点,使人际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交往进入良性循环。良好的仪表、幽默的谈吐、机智的语言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高自身素质。良好的内在素质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它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品质和行为规范等。大学生只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实践锻炼,才能做到“诚于内而秀于外”,在交往中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
3)给人以友善的微笑。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差。”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它表达了对别人的友好、接纳、赞同、理解和宽容。有人把微笑称为人际交往的魔力开关,面对他人,只要你轻轻一展笑颜,就胜过万语千言。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微笑、灿烂的微笑会令你魅力倍增。
4)给人以真诚的赞美。赞美如阳光,人人都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发掘对方的闪光处,给予真诚和准确的赞美,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份愉悦。但要注意赞美别人时,要维护自我尊严和自我价值,决不能刻意逢迎[5]。
3 小结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在整个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将存在,但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只有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针对其具体特点,对症下药,才能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更好、更迅速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31-33
[2]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15-124
[3]韩丽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7(4):77-78
[4]莴明珠.大学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能力[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8-40
[5]张竹茹.浅谈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式[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9)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交往;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0-0016-02
1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1 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并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1]。
1.2 羞怯心理害羞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年轻人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拘谨、不自然,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的频繁,害羞心理逐步减弱与消失。据调查显示,承认自己因为害羞而不敢与人交往的占49.7%。关于这个问题,在异性交往中比较常见。如果过度害羞,就会使人在交往活动中过分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妨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2]。
1.3 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一般来说,自信的人容易与人相处,他们往往显得乐观、宽容,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而自卑的人则容易消极地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容貌、身材、知识、能力、口才甚至衣着等各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害怕与人交往。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3]。
1.4 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有些大学生过于自负和自尊或者遭遇过大的挫折,容易陷入孤独的误区,在日常生活中游离于集体之外,限制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1.5 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
1.6 自负心理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与同伴相处,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大发脾气。与熟人相处,常过高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处于心理防卫而疏远。
2 逾越人际交往障碍,学会正确与人交往
2.1 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
3)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避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和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4]。
2.2 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1)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对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强烈的定向作用,它决定了个体最初的吸引力并对以后的交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交往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大学生要利用第一印象尽早展现自身优点,使人际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交往进入良性循环。良好的仪表、幽默的谈吐、机智的语言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高自身素质。良好的内在素质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它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品质和行为规范等。大学生只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实践锻炼,才能做到“诚于内而秀于外”,在交往中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
3)给人以友善的微笑。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差。”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它表达了对别人的友好、接纳、赞同、理解和宽容。有人把微笑称为人际交往的魔力开关,面对他人,只要你轻轻一展笑颜,就胜过万语千言。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微笑、灿烂的微笑会令你魅力倍增。
4)给人以真诚的赞美。赞美如阳光,人人都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发掘对方的闪光处,给予真诚和准确的赞美,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份愉悦。但要注意赞美别人时,要维护自我尊严和自我价值,决不能刻意逢迎[5]。
3 小结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在整个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将存在,但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只有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针对其具体特点,对症下药,才能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更好、更迅速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31-33
[2]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15-124
[3]韩丽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7(4):77-78
[4]莴明珠.大学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能力[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8-40
[5]张竹茹.浅谈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式[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