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之路不是坦途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出自《礼记·檀弓》,堪称我国古人捍卫自身尊严的典范。故事是这样描述的: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眼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从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赔礼,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表达了古人对气节的看重,对自我尊严的捍卫。
  “尊严”一词来自《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在这里讲的是做老师的四个标准。而今,尊严指一个人固有的重要性和价值,与尊重、认同、自尊和做出选择的可能性密切相关。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取决于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包括:不受暴力和虐待、不受歧视、享有自主权和自决权、能够融入社区生活以及能够参与决策等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第38条做出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然而,精神障碍病人由于特殊性,他们的尊严始终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历史长河中,精神障碍病人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比如在中世纪以前,被当作鬼怪妖魔附体受众人侮辱、嘲笑;现今,病人的工作、学习机会丧失,生活中被歧视等遭遇。许多精神障碍病人得不到尊重,他们常因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反复入院,与社会隔绝并遭受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待遇。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医院或监狱乃至社区中还会受到身体、性和情感方面的虐待与忽视。同时,由于监护人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导致一些病人的人身安全,乃至财产安全、婚姻自由权等均受到侵犯,他们经常被剥夺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精神障碍病人同其他公民一样,其人身权不受侵犯,但他们很难获取一般的卫生保健服务,结果是他们比一般人群更可能过早离世。有研究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较正常人的死亡时间提前20年。由于精神障碍病人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就学、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致使他们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遭到边缘化。他们受到禁止,不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他们被剥夺了参与公共事务、投票或担任公职的可能性。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同他们有关的各种问题,如精神卫生政策和立法或服务改革等的决策程序。此外,一些公众娱乐和文化活动通常也拒绝让他们参加。
  由于社会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和歧视,精神障碍病人及家庭的生活陷入贫困,处境举步维艰。在古代,严重的病患也会被视为家族的耻辱而被囚禁或流放。直到1898年美国人约翰·克尔在广州创立了第一所精神病院——“芳村惠爱医癫院”,这所医院在我国精神卫生领域投下了第一道曙光。自此,“应治尽治”作为精神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被确立下来。而今,精神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突出的伦理法律问题,必须从人权保护的角度,用法理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医疗决策或者行动是否合乎道德原则及法律精神进行评价,特别是帮助决策者对其中的利益冲突做出分析,以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
  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从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病人的合法权益等三个方面都体现出对精神障碍病人尊严的极大尊重。该法第五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因此该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对社会公众提出相关要求,保障了精神障碍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进而赋予精神卫生事业法制化的尊严。
  201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尊严与精神卫生”。世界卫生组织致力于提高公众的认识,让人们了解,为确保精神障碍病人能够继续有尊严地生活,公众可以做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包括实施注重人权的政策和法律,培训卫生专业人员,尊重病人对治疗的知情同意权,让病人参与决策程序以及开展公众宣传运动。
  诚然,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道路并非坦途,但伴随着社会大众对精神障碍的了解与逐步接受,精神卫生事业的春天亦然来临。
  清晨的医院是最美的:薄薄的雾,在万物中飘荡;花蕊上偶有击地晶莹透亮的露珠。一阵轻柔的晨风拂过,叶随风飘,好似柳树姑娘在整理她那长长的头发。此时,正在休息的医院慢慢的苏醒了。步入病区,你会看到病人衣着整洁地排着队到盥洗室里洗漱梳理,行动不便的病人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搀扶照料擦拭面容,此情此景每日都会在医院内重现。
  如今,我国精神专科医院的神秘面纱已不再是“飞跃疯人院”、“禁闭岛”中的与世隔绝,取而代之的是逐渐消除歧视与恐惧,帮助病人回归社会,获得应有的尊严。
其他文献
当前,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障碍病人,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半数以上的抑郁症病人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
期刊
浪漫一词经常闪现在各个角落,但我从来没有品味它的实质。偶尔想起浪漫,不过是风花雪月的情事,或是无病呻吟的矫情。  街面有家歌厅叫“浪漫贵族”。每当夜幕降临,大大的招牌闪着傲慢的灯光。有时就想也许浪漫就是贵族的事,而我们普通人只有匆匆的脚步。后来“族”字的灯不亮了,于是夜幕下闪耀的“浪漫贵”,使我更坚定地认为浪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与寻常百姓无关。再后来,“慢”字也坏掉了,一切就变得更加直白,“浪贵”
期刊
1.在一次学术研讨会议上,某精神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介绍该院在治疗精神障碍用药方面的进展时,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尽管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对精神障碍进行了科学的引导,但传统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众,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障碍持歧视的态度。因此,我国《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精神障碍病人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同时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病人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
期刊
年龄越大,越觉得时光好匆忙。还没来得及欣赏春天的花朵,夏天就来了;还没来得及感受夏日的葱绿,秋天就到了;当我想起要摘取一片枫叶慰藉情怀的时候,秋天已远走,冬天到了;还没能好好看一场冬雪,冰雪已经消融,又一个四季轮回开始了。  时光就像长了翅膀,从身边飞奔而过,快得像离铉的箭,只听见风声。围绕在身边的都是快节奏,快餐高铁飞速旋转的大脑,天天过这样的日子,一切都好象稍纵即逝,抓不着,留不住,久了会心慌
期刊
心理咨询工作中,每每遇到那些精神心灵备受折磨的来访者,会发现大多是背后的原生家庭教育模式和家庭环境存在问题。泡菜效应恰当说明了这一点:蔬菜在清水里泡是一个样,在泡菜缸里泡是另一个样,不一样的环境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通常,对于年轻的父母,哪怕他们不是来咨询亲子关系或儿童教育的,我也会在咨询中捎带着谈谈育儿问题。因为,有人格完善、心理素质过关的父母,就会有各方面发展良好的孩子。  小南是一个全职妈
期刊
同事换了一件浅粉色的新套装来上班,衬得脸色不错。她美美地在镜子前转了两圈,说:“换一件衣裳就换了一种心情,姐今天觉得心情大好,全世界都是阳光灿烂的!”  换一件衣裳就换了一种心情,衣裳能够左右心情。心情,又何尝不是人穿着的一件衣裳?  心情是一件衣裳,冷暖自知。衣裳与你肌肤相亲,最懂你隐秘的心事和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心情也是一样,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与别人发生争执之后,你可以用一个假笑来表
期刊
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异常,导致病人明显的心理痛苦和社会适应等功能的损害。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针对精神障碍病人的医疗安全管理研究逐渐成为精神卫生研究的热点,这意味着医务人员要给病人提供安全、有尊严、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医疗过程中的尊严广义上指人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受到尊重的一种状态,包括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受到礼貌的对待;在进行检查或治疗时
期刊
A长春的一位烤冷面的老人,平时在大学校园外面摆摊。他自创谜语,让大学生们猜,如果猜对了,烤冷面就减一元钱;如果所有的题全部答对,就不要钱了。老人性格幽默,还经常讲一些笑话给学生们听,很受学生欢迎。老人用猜谜语的方法卖烤冷面,不光是为吸引顾客,更主要是为自己找个“乐子”,也给学生们带去欢乐。他说,和大学生们接触,自己的心态也越来越好了,根本不觉得老,每天活得很开心。  烤冷面老人找“乐子”的生活态度
期刊
去年退役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球星巴蒂尔是最佳防守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球迷十分熟悉和喜欢的球员。  人们喜欢巴蒂尔,因为他有高超的球技,特别是他的突破、跑位和防守,简直天衣无缝;人们喜欢他,还因为他效力于火箭队,是姚明的亲密战友……可我喜欢他,还有另一条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他身上有男人的责任感、绅士风度和脉脉温情。  巴蒂尔和许多球员一样,身上伤痕累累,并且大多数伤口集中在头部。他的光秃秃的头顶和眉骨、
期刊
蓝天都去哪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