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分析是我国土木类建筑发展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步骤,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自始至终都是我国建设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地基基础分析的重要性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措施,以期可以给同行参考,旨在共同进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地基基础 岩土工程 措施
[中图分类号] P5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35-2
1引言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勘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决定着地基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虽然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分析技术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较国外相比,仍然处于未成熟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岩土的勘察与地基基础分析相辅相成,前者的结果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所需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决定地基设计方案。因此勘察的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以及时效性,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来进行。
2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搜集各种资料,对勘察任务以及设计的意图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类岩土问题的顺利解决。勘察时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勘察前需要掌握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条件,分析地形建筑平面图,并且勘察时,建筑物的性质、埋置深度以及荷载条件是勘察任务的重中之重,其结果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存在一些勘察人员前期资料准备不够充分,对于项目工程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实际行动进展缓慢。
2.2勘察人员的技术能力缺乏
勘察人员是勘查活动的执行者,对于勘察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与勘察者的技术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必须保证勘察人员的技术素养能够满足勘察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勘察单位,存在一些勘察人员忽视了对野外勘察及室内资料数据的分析整理能力的提高,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能力存在欠缺,更有之者缺乏必要的建筑结构知识,导致对于勘察工作的目的的不明确性,因此勘察提供的数据资不能够满足设计分析的需要。另外,勘察人员在勘察知识以及技术上的欠缺更是一大问题,勘察队伍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造成突发事故时未能有效合理的解决。
2.3勘探孔间距偏大
勘探过程中对于勘探点的布置是十分重要的。布置位置应该在建筑物的边线及角点处,对于没有其它要求的一般类建筑可按规定沿建筑物范围布置,在进行桩基础工程的勘察时,勘探孔的间距应该设置为1 2~2 4米;而摩擦型桩的孔洞间距宜设置为2 o~3 5米。勘察过程中,前提虽然需要按照规范规定的勘察纲要施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地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着相邻两个勘探孔横跨着不同的地质条件。勘察人员的疏忽可能导致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较大,并且没有与项目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沟通进行加密勘探孔,因此后期整理过程中才发现问题,造成在地基基础分析阶段不能准确提供该项数据,造成施工图的不完善,给工程建设项目带来损失。
2.4勘察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岩土勘察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地质形态、土石参数以及界面界限不明确等问题。其中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明物体的出现以及存在出现空洞现象等。对于这些地质问题,常常容易引起勘察者的忽视,导致对不良地质界面勘察不完善,妨碍了建筑施工。同时土石的参数问题也对勘察的数据精确程度有影响。在对于岩体风化程度的划分以及地质构造的判别,这对于建筑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3地基基础检验要求
3.1天然地基的检验
天然地基、浅基础普遍具有成本低、施工进度快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部分市政道路工程。通常来说多用于低层或多层的一般建筑,因其重要性等级较低,一般为乙级或者丙级。岩土工程勘察时要求钻孔间距不小于20m。由于天然地基、浅基础构造是直接落在旧土层上并且以旧土层本身构造强度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因此对于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建筑物必须加强地基基础的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2桩基础的检验
桩基础的检验通常来说是指对单桩承载力的检验,需要专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勘察者需要对岩土情況特别是桩端持力层的情况进行验证,确保其结果与勘察报告一致。目前桩基形式主要有沉管夯扩桩和静压桩。其特点是桩长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被压入控制,地质条件的差异不会对其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4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分析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明确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岩土勘察前需要分析岩土的工程特性,借以明确勘察目的,并以此来指导勘察方向。现如今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分为原位测试、勘探取样以及现场检验。勘察时若深度较浅同时考虑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时,须首选探井法;对于那些需要明确划分岩土界线的勘探点位,探槽法是较好的选择。触探法的显著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容易得出数据。
4.2注重新技术的运用
标准贯入试验、静载荷试验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配合施工检测技术的成熟,其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建立它们的关系曲线同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得到的参数综合推算得出结果,大大提高了设计参数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运用土工离心技术检查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验证边坡的变形情况;验证建筑物浅基础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等等。
4.3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研究
我国是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在进行岩土勘察以及地基分析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区域地理环境对勘察结果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选择合理的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勘察人员来说,首先要提前对施工的地点进行勘察,另外还要勘察周围的岩层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并且还应该向有关部门了解当地的施工特点等,经过综合的勘察与分析数据,最终确保了地基设计的可靠性。
4.4基础分析评价
现实中勘察报告存在着定性评价多以及定量评价少的特点,因此对于一般性的地基评价与结论不能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没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建筑小区来说,受到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就会使得小区不能很好的对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进行有效的分析比对,没有提供详细的分析资料,从而对整个场地的分析不明确。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比较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荷载情况,并且及时的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法。对于那些对高层或对沉降有进行变形计算的建筑物,不提供固结压缩曲线或者压缩曲线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选择桩基类型应考虑场地周边环境影响,当有建筑物时,采用挤土类桩基,这时需要对沉桩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及其对原有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评价。
5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进步。岩土工程勘察是对地基岩土体情况的反映,并且提出了解决岩土工程地质问题以及指导岩土工程工作的依据;而地基基础分析则是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验证和补充。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中的诸多理论还不够成熟,勘察人员的经验比较欠缺,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的设计人员要不断努力,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为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鹏,周述军,包振宇.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张培成,王明格,陶志刚.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3).
[3]李云.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
[关键词]地基基础 岩土工程 措施
[中图分类号] P5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35-2
1引言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勘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决定着地基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虽然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分析技术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较国外相比,仍然处于未成熟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岩土的勘察与地基基础分析相辅相成,前者的结果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所需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决定地基设计方案。因此勘察的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以及时效性,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来进行。
2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搜集各种资料,对勘察任务以及设计的意图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类岩土问题的顺利解决。勘察时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勘察前需要掌握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条件,分析地形建筑平面图,并且勘察时,建筑物的性质、埋置深度以及荷载条件是勘察任务的重中之重,其结果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存在一些勘察人员前期资料准备不够充分,对于项目工程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实际行动进展缓慢。
2.2勘察人员的技术能力缺乏
勘察人员是勘查活动的执行者,对于勘察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与勘察者的技术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必须保证勘察人员的技术素养能够满足勘察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勘察单位,存在一些勘察人员忽视了对野外勘察及室内资料数据的分析整理能力的提高,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能力存在欠缺,更有之者缺乏必要的建筑结构知识,导致对于勘察工作的目的的不明确性,因此勘察提供的数据资不能够满足设计分析的需要。另外,勘察人员在勘察知识以及技术上的欠缺更是一大问题,勘察队伍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造成突发事故时未能有效合理的解决。
2.3勘探孔间距偏大
勘探过程中对于勘探点的布置是十分重要的。布置位置应该在建筑物的边线及角点处,对于没有其它要求的一般类建筑可按规定沿建筑物范围布置,在进行桩基础工程的勘察时,勘探孔的间距应该设置为1 2~2 4米;而摩擦型桩的孔洞间距宜设置为2 o~3 5米。勘察过程中,前提虽然需要按照规范规定的勘察纲要施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地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着相邻两个勘探孔横跨着不同的地质条件。勘察人员的疏忽可能导致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较大,并且没有与项目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沟通进行加密勘探孔,因此后期整理过程中才发现问题,造成在地基基础分析阶段不能准确提供该项数据,造成施工图的不完善,给工程建设项目带来损失。
2.4勘察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岩土勘察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地质形态、土石参数以及界面界限不明确等问题。其中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明物体的出现以及存在出现空洞现象等。对于这些地质问题,常常容易引起勘察者的忽视,导致对不良地质界面勘察不完善,妨碍了建筑施工。同时土石的参数问题也对勘察的数据精确程度有影响。在对于岩体风化程度的划分以及地质构造的判别,这对于建筑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3地基基础检验要求
3.1天然地基的检验
天然地基、浅基础普遍具有成本低、施工进度快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部分市政道路工程。通常来说多用于低层或多层的一般建筑,因其重要性等级较低,一般为乙级或者丙级。岩土工程勘察时要求钻孔间距不小于20m。由于天然地基、浅基础构造是直接落在旧土层上并且以旧土层本身构造强度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因此对于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建筑物必须加强地基基础的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2桩基础的检验
桩基础的检验通常来说是指对单桩承载力的检验,需要专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勘察者需要对岩土情況特别是桩端持力层的情况进行验证,确保其结果与勘察报告一致。目前桩基形式主要有沉管夯扩桩和静压桩。其特点是桩长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被压入控制,地质条件的差异不会对其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4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分析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明确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岩土勘察前需要分析岩土的工程特性,借以明确勘察目的,并以此来指导勘察方向。现如今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分为原位测试、勘探取样以及现场检验。勘察时若深度较浅同时考虑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时,须首选探井法;对于那些需要明确划分岩土界线的勘探点位,探槽法是较好的选择。触探法的显著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容易得出数据。
4.2注重新技术的运用
标准贯入试验、静载荷试验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配合施工检测技术的成熟,其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建立它们的关系曲线同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得到的参数综合推算得出结果,大大提高了设计参数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运用土工离心技术检查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验证边坡的变形情况;验证建筑物浅基础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等等。
4.3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研究
我国是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在进行岩土勘察以及地基分析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区域地理环境对勘察结果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选择合理的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勘察人员来说,首先要提前对施工的地点进行勘察,另外还要勘察周围的岩层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并且还应该向有关部门了解当地的施工特点等,经过综合的勘察与分析数据,最终确保了地基设计的可靠性。
4.4基础分析评价
现实中勘察报告存在着定性评价多以及定量评价少的特点,因此对于一般性的地基评价与结论不能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没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建筑小区来说,受到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就会使得小区不能很好的对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进行有效的分析比对,没有提供详细的分析资料,从而对整个场地的分析不明确。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比较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荷载情况,并且及时的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法。对于那些对高层或对沉降有进行变形计算的建筑物,不提供固结压缩曲线或者压缩曲线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选择桩基类型应考虑场地周边环境影响,当有建筑物时,采用挤土类桩基,这时需要对沉桩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及其对原有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评价。
5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进步。岩土工程勘察是对地基岩土体情况的反映,并且提出了解决岩土工程地质问题以及指导岩土工程工作的依据;而地基基础分析则是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验证和补充。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中的诸多理论还不够成熟,勘察人员的经验比较欠缺,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的设计人员要不断努力,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为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及与地基基础分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鹏,周述军,包振宇.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张培成,王明格,陶志刚.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3).
[3]李云.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