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当代中国人“爱生”“敢生”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pas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三孩政策来了,你敢生吗?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怎样让当代中国人“爱生”“敢生”?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生育政策等问题,作出重磅部署。
   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常会看到关于“年轻人为何不喜欢生孩子”的讨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要避免“大国空巢”,中国该如何解题?怎样让当代中国人“爱生”“敢生”?
  为何不爱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多力量大”的观点奠定了当时的人口思想。很快,人口过快增长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矛盾显露。于是,“适当节制生育”的观念开始盛行。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丰富多元,人口多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发显现,住房困难、生活必需品供给紧张、城市劳动力就业困难,公共服务跟不上……生育政策进一步收紧。
   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总和生育率(一国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降低、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的逐渐显现,生育政策也开始作出调整。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2016年当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出现了短暂反弹,但从2017年开始,出生人口再度呈现下降趋势。
   人们为何不爱生了?对于不少“70后”家庭,家庭经济有基础,但身体条件难以支持二胎。而“80后”家庭,往往面临的是一个家庭4个老人,再多生一个孩子,经济压力“有点儿大”。适龄生育的“90后”,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轻人,观念多元,更追求个人事业上升和生活质量,养育头胎年龄都在延后。
  “生育成本减慢了适龄夫妻生育一胎的脚步,也切断了不少人生育更多孩子的念想。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成本约束型的低生育发展阶段。
   比如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房价成为挡在不少年轻人生育路上的第一大障碍。此外,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在逐渐淡化。还有一个因素是结婚人数变少了。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在大城市,年轻人的独立性比较高,更追求个人发展、利益和自由,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关注自我幸福程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结婚率和结婚年龄。再加上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晚婚晚育、不婚主义、丁克(能生但选择不生者)一族的包容性增加,结婚率、生育率自然降低。
  家庭、事业难平衡
   生还是不生,更纠结的往往是女性。生育前,她们面临“生”还是“升”的抉择;生育后,她们还要选择是以家庭为重心还是以工作为重心。
   “30岁+”正是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但也恰逢女性的婚育高峰期。据相关机构对职场女性的工作压力调查显示,55.2%的受访未婚女性认为“结婚或生育会影响个人的职业上升”,这个比例在已婚女性中达到41.4%。
   认为女性职工生育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几乎是职场隐形“共识”,对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三期”女職工,一些企业宁可承担经济赔偿也不愿意恢复劳动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分析,年轻女性在校期间经历了去性别化的教育竞争,然而结婚生孩子后,现实又期待女性以家庭为中心。这种从“去社会化”到“再社会化”的转变,增加了职场女性的生育焦虑值。
  中国正在发力
   为防止“未富先老”,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中国正在发力。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国家首次提出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是对未来5年人口变动趋势的回应,体现了人口政策的重心变化。规划建议还提出,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和产假制度,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对“让普通家庭愿意生、生得起、养得起”方面提出各种具体建议。
   此前,全国多地也开始出台一系列释放生育潜能的政策。比如,北京调整了生育医疗费用待遇;苏州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得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广东提出全面落实产假、配偶陪产假等政策,为家庭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件等。
  (《瞭望东方周刊》总第826期 )
其他文献
近日,联合国报告披露了有史以来第一例明确记录在案的“无人机自主杀人事件”。据悉,这款无人机可以跟踪和识别目标。在操作员未下达指令的情况下,它具有自主攻击的能力,由此打开了机器自主向人类攻击的“魔盒”。  “利比亚内战的战场上,一架土耳其生产的自杀型无人机在完全自主模式下,攻击了一名参战士兵。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例记录在案的‘无人机自主杀人事件’。”日前,联合国安理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让国际舆论感到震撼。 
期刊
身份证和档案出生时间不一致,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以哪个为准?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领取了两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怎么办?如何退费?  根据国家规定,2010年1月1日后重复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员,由本人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确定保留其中一个养老保险关系并继续领取待遇,其
期刊
近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发表了一篇题为《红色巨人》的文章。文章指出,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比苏共和其他一些伟大的共产党都活得更久。“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执政能力,履行了历史使命,是伟大的红色巨人。”  2021年6月4日,出席第二十四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会见了世界主要通讯社负责人。在回答新华社社长、总编辑何平在北
期刊
近日,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专访中,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判了美国试图挑拨俄中关系的做法。   记者提问:“你认为你得到中国百分百的支持了吗?”  普京说:“俄中两国互为邻居,我们对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关系感到高兴,我们就像中國朋友一样珍惜它,这是可以看到的。为什么你总是试图把我们拉入一些你认为可用于美中关系讨论的议题?这是在破坏俄中关系,在美国的一些实际政策中也有所体现。对此,我已经向你阐明了立场。”
期刊
2011年,拜登当着普京的面直言:“总理先生,看着您的眼睛,我觉得您没有灵魂。”普京笑着回了一句:“我们了解彼此。”谈笑间“刀光剑影”。十年后,过招的还是这两位,他们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还是“冤家碰面火花四溅”?  2011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在俄罗斯与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会面。当着普京的面,拜登直言:“总理先生,看着您的眼睛,我觉得您没有灵魂。”普京笑着回了一句:“我们了解彼此。”拜登还劝普
期刊
当地时间6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同来访的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在莫斯科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地区和国际合作等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  此前,巴特策策格接受了俄新社采訪。在被问及蒙古国是否可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时,他表示:“蒙古国很早就成为了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将继续保持这一状态。我们参与了上合组织活动框架内的贸易和经济项目,希望在贸易和经济问题、农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等方面与该组织合作。
期刊
《希尔报告》中这样记载:“收集到的证据信息对我们研究细菌战十分珍贵……为了拿到这些数据共花费了25万日元。”美国获得这些数据资料后进行了生物武器研究,使得德特里克堡基地在战后快速发展壮大,乃至现在成为美国军方的P4生物实验室。  针对美国再次炒作新冠肺炎疫情起源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近日在记者会上指出,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与侵华日军731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曾
期刊
以前,林梅珍只是从工作岗位和字面意思来理解“为人民服务”,但在内地工作生活后,她理解到,这句话是使命的体现——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可以为人民服务。“当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再付诸行动时,便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林梅珍是香港警务处一名总督察(该职级位于高级督察之上,警司之下),自去年8月底起,她一直在内地工作、生活——作为第十四任香港警务处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官,她也是如今唯一一个
期刊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从瑞金到延安,从陕甘宁到鄂豫皖,从左右江到西柏坡……革命战争年代,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丰碑上。这些革命老区,现状如何?  “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巍巍大别山腹地流传的顺口溜,连同那一辆辆推车、一副副担架、一个个挑子,见证了革命老区人民拥军爱党的一往情深。   革命老区
期刊
“在地质队的时候,他(贾某)和我一起经历过生死考验,我们属于生死之交。”牟文勇说。直到被留置,他一直不认为自己利用职权帮助贾某牟利并收受其房产、金钱的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而是认为这是他们情深所至。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监狱,原四川省冶金地勘局党委书记、局长牟文勇悔恨不已:“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最终毁了自己,也毁了幸福的家!”  2020年12月,牟文勇因犯受贿罪,被四川省高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