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是一项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刻、课堂的组织力度薄弱以及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了解等多种原因,常常导致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无人愿意回答或无人会回答的现象,有时甚至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虽然有的历史课堂,师生互动频繁,有问必有答,但是教学计划没有顺利落实,各种不尽人意的课堂提问环节中出现了许多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学者们将这些问题叫做“伪问题”,所谓“伪问题”就是和真问题相对的,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历史学科的教育特点而提出的问题,它的主要来源是教师的有意设计。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伪问题”现象进行举证并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希望能为各位高中历史教师带来参考。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伪问题”现象的举证
1.无意义的问号。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发问的价值和意义,使问答环节变成了一场问题对话,所问的问题,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只要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就可以了,没有任何的难度,根本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这种无疑而问、无难可疑的提问环节,成为了课堂的一种点缀,只是白白地浪费了师生共同的课堂时间。
2.约定俗成的提问。有的教师不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预案,实际教学中又不考虑课堂的进展度,将预案生搬硬套地引入课堂,一丝不差地按照预案进行,水到渠成地借学生之口得出自己设定的答案,常常使这些问题以一种尴尬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虽然,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按照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些设问来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但是科学的认识应该是学生经过思考后自觉构建的,并不是束缚学生的灵感火花得出的,教师应该促进学生新旧思想的碰撞,激起灵感的火花,而不是为学生设置固定的圈套。
3.连珠带炮的提问。有些历史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片面地认为多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学生却被教师连珠带炮似的提问,弄得晕头转向,这种课堂即“满堂问”,教师按照他自己设定的教学计划,以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而学生只是配合性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虽然在讨论和回答中看似实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学生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讨论的结果最终还是回归到教师提供的答案上,学生的思想灵感并未得到最大发挥,自然难以获得真实的历史体验与感悟。
二、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伪问题”的对策
1.针对教学目标合理的设置提问,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对学生设置难易度合适的提问,如果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历史知识,那么就设定一些答案单一或少数的封闭式问题;如果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或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那就为学生设定一些可自由回答的开放式问题。然而,无论是针对哪种教学目标,提问的难易度一定要合适,如果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减弱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丧失了问题本身的价值。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尽量针对学生的水平,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进而实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2.运用新颖独特的提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进而与知识形成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提问的技巧,不能总是一味地使用“为什么、是否、怎样”等,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课堂提问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回答问题的欲望,而角度新颖、视角独特的问法,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儒家思想过后,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对于这种看似开放式的问题,学生想要回答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必须要结合自己了解的儒家文化,也可借助电视、历史小说或诗词等相关内容完善自己的回答,这种紧密联系教材的开放式问题,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
3.全面解读和掌握教材,找出课堂问题的设置点。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从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去设计提问点,哪些点应该提问、提问多少、以及问题的难易度等,而不是毫无计划,讲到哪就在哪设置问题。每节课的问题要做到“精”而不是“多”,要重视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很多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教师连珠带炮似的提问,只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抓不住知识的重点。因此,应在每节课中设置一个支架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牵引线,整个教学顺序和其它问题就是按照这个问题铺展开的,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连贯性和系统性,并且培养了学生从整体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提问而设置,充分发挥提问环节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将其视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装饰。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历史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出的问题,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探索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伪问题”现象的举证
1.无意义的问号。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发问的价值和意义,使问答环节变成了一场问题对话,所问的问题,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只要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就可以了,没有任何的难度,根本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这种无疑而问、无难可疑的提问环节,成为了课堂的一种点缀,只是白白地浪费了师生共同的课堂时间。
2.约定俗成的提问。有的教师不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预案,实际教学中又不考虑课堂的进展度,将预案生搬硬套地引入课堂,一丝不差地按照预案进行,水到渠成地借学生之口得出自己设定的答案,常常使这些问题以一种尴尬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虽然,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按照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些设问来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但是科学的认识应该是学生经过思考后自觉构建的,并不是束缚学生的灵感火花得出的,教师应该促进学生新旧思想的碰撞,激起灵感的火花,而不是为学生设置固定的圈套。
3.连珠带炮的提问。有些历史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片面地认为多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学生却被教师连珠带炮似的提问,弄得晕头转向,这种课堂即“满堂问”,教师按照他自己设定的教学计划,以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而学生只是配合性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虽然在讨论和回答中看似实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学生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讨论的结果最终还是回归到教师提供的答案上,学生的思想灵感并未得到最大发挥,自然难以获得真实的历史体验与感悟。
二、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伪问题”的对策
1.针对教学目标合理的设置提问,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对学生设置难易度合适的提问,如果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历史知识,那么就设定一些答案单一或少数的封闭式问题;如果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或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那就为学生设定一些可自由回答的开放式问题。然而,无论是针对哪种教学目标,提问的难易度一定要合适,如果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减弱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丧失了问题本身的价值。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尽量针对学生的水平,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进而实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2.运用新颖独特的提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进而与知识形成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提问的技巧,不能总是一味地使用“为什么、是否、怎样”等,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课堂提问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回答问题的欲望,而角度新颖、视角独特的问法,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儒家思想过后,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对于这种看似开放式的问题,学生想要回答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必须要结合自己了解的儒家文化,也可借助电视、历史小说或诗词等相关内容完善自己的回答,这种紧密联系教材的开放式问题,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
3.全面解读和掌握教材,找出课堂问题的设置点。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从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去设计提问点,哪些点应该提问、提问多少、以及问题的难易度等,而不是毫无计划,讲到哪就在哪设置问题。每节课的问题要做到“精”而不是“多”,要重视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很多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教师连珠带炮似的提问,只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抓不住知识的重点。因此,应在每节课中设置一个支架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牵引线,整个教学顺序和其它问题就是按照这个问题铺展开的,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连贯性和系统性,并且培养了学生从整体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提问而设置,充分发挥提问环节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将其视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装饰。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历史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出的问题,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探索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