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探索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qz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对农村资源生产使用的统筹规划, 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文章通过对遂昌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开展调研,针对管理队伍弱化、管理水平不足、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三资管理” 乡村振兴 规范监管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志码:A
  现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大发展。笔者通过进乡入村走访和查阅资料,采取同基层乡村干部座谈,以及和农民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题调研。发现了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管理队伍弱化、管理水平不高、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几点对策。
  一、基本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遂昌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采取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民主程序后,委托乡镇(街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代理账务服务。这种委托代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财务收支核算,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性,逐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科学化、程序合法化、操作规范化和理财民主化。
  遂昌县2002年9月全县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2009年5月实行村级财务委托双代理、电算化(单机版),2012年4月财务核算系统提升为网络版,建立了县、乡二级对村级财务管理数据共享、实时传递,查询和监控职能实现关口前移,强化了源头管理。遂昌县自全面实行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以来,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近年来,随着上级各项支农政策、扶持资金对村级组织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农村基层作风巡察深入推进,发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和解决。
  二、新时代背景下“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资管理”队伍弱化
  1.专业水平亟待加强
  从县级层面看,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调动等因素,实有在编在岗的仅7名事业人员,却承担着全县农经线上行政、事业的所有职责工作。因人员配置和职能履行存在失衡现象,故就单项“三资管理”而言,难以有效、深入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管,亟须补充懂农经财务的专业干部。从乡镇(街道)层面看,全县20个乡镇(街道),现有从事农经“三资”工作人员29名,其中:农经管理专业毕业5名,财务会计专业毕业15名,农经或相近专业毕业占比68.97%。这些农经干部在承担所在乡镇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多地承担了乡镇财务管理、党务等其他乡镇党政中心工作。从村级层面看,全县203个村共有村级报账员209人,60岁及以上的47人,占比22.5%,50周岁(含)至60岁的95人,占比45.5%,40周岁以下13人,占比6.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5人,仅占7.2%,高中学历106人,占比50.7%,初中及以下88人,占比42.1%。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现象较突出,接受专业知识和贯彻执行政策制度的能力有限。
  2.队伍管理还需稳定
  从人员编制及稳定性看,全县农经“三资”队伍29人中在编人员,一些乡镇(街道)的农经员或“三资管理”中心代理会计、代理出纳是一年一换,有的甚至一年好几次,队伍更替频繁。
  (二)“三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1.部分乡镇(街道)“三资管理”不规范
  各级巡视、巡察及审计过程中均发现有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管理无序、资源管理低效等问题:如部分村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应收款未及时收繳,长期挂账造成集体资金流失;财务收支入账不及时,公开不到位;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底数不清,台账不全;有的村集体资源发包期限过长,租费偏低,集体资产资源收益减少,损害了村集体利益,甚至少数乡镇(街道)村级“三资管理”出现科目使用不准、借贷归类不清等现象。
  2.民主决策程序执行难
  股东代表大会是实现村级“三资”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基层普遍反映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存在困难,民主程序难以执行到位。究其原因,一是外出人口多,召集开会难;二是开会表决事项多,股东代表疲于应付;三是误工支出多,村级组织负担重;四是遇重要紧急事项,民主易流于形式。
  3.村级工程领域问题复杂
  近年来,巡视、巡察等均发现了村级工程领域存在问题:如少数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违规参与承包承建本村工程;部分村级工程存在达到招投标要求而采取非正常手段规避招投标,直接指定发包对象等现象;村级工程监督流于形式,在造价控制、工程质量监管上效果体现不明显。此外,随意增加工程量、改变建设内容、工程超预算、工程报大建小现象时有发生,村级工程领域规范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
  4.集体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强
  截至2019年12月15日,遂昌县2019年度总收入为5922.8万元。其中:增长经营性收入1928.6万元(包含发包及上交收入282万元,投资收入490.6万元);补助收入3473万元;其他收入521.3万元。从账面数据看,全县203个行政村都已完成“消薄”任务,但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质量依旧不高,补助收入占总收入58.64%,占比较高,反映出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动力不强。村可供开发的资源不多,增收渠道有限,部分村仍依赖宅基地选位费、农产品销售等一次性收入,存在后期“返薄”隐患。
  (三)“三资”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1.“三资”公开不到位
  当前,村级“三资”公开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依赖村务公开栏对外公开,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有局限,广度、深度、透明度不够,群众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2.会計监督作用有限
  现有财务双代理的模式下,财务收支审批权、决定权均在村级,乡镇(街道)“三资”中心负责代理入账和实行会计监督。一方面,“三资”中心需要负责辖区内的账务审查核算工作,人少事多,难以确保深入核查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对于手续齐全的票据及既定事实,“三资”中心难以审查其合理性和真实性。对账务处理大多只能是单纯业务上的技术处理,监管作用有限,特别是工程账务,时间跨度长,监管难度较大。
  3.社务监督不到位
  当前,村级村务(社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普遍对村集体经济活动的监督缺位,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以及掌控政策法规的能力,难以有效开展村集体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一)多管齐下,突破管理困境
  1.完善制度,筑牢制度笼子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弥补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围绕完善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村级财务年度预决算、民主理财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制度,明确细化流程和重点,简化不必要的烦琐程序和审批事项,兼顾民主和基层可操作性。
  2.严格执行,规范财务运行
  继续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三资管理”制度和关联制度,确保在村集体财务运行过程中,民主程序到位,财务审批规范。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1.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专职专责
  建议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参照社保员、统计员等模式,采取县级统一招聘、劳务派遣的形式,解决乡镇(街道)“三资”代理会计专业不强、人员不稳定及脱离主业等问题。目前可借鉴龙泉市、青田县等地做法,适度推出集体“三资”“村集体使用、政府监督、第三方理账”的农村集体资金运行模式。


  2.强化思想认识,高质量促发展
  一是强化县、乡党委政府和村级组织三级对村级“三资管理”重要性的深度认识,防止重集体“三资”监管轻集经济发展、短期重视长期懈怠监管等现象发生。要在各级全面形成发展集体经济是根本,强化“三资”监管是保障的思想认识,扭转把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加强“三资”监管对立看待的错误思想;二是要加强部门对村集体“三资”的基本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我约束,要充分考虑“三资”政策要求,做到制度完整性、严密性以及可操作性。
  3.加强“三资”培训,提升业务技能
  一是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第一时间落实最新的“三资”政策制度,防止新政策新制度执行不能及时到位。二是要加强村干部层面“三资”培训,村干部作为“三资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首先就要熟知“三资管理”知识,防止源头上违规,实现主动要求规范运行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对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认识和敬畏,要储备更新“三资”知识,强化日常指导监管,实现基层政府主体监管职能。
  (三)提升监管水平,前移防范关口
  1.强化财务公开
  创新财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将日常公开与重大事项专项公开结合,按季按月公开与群众实时查询结合,将传统公开栏公开与互联网、微信、短信等公开相结合,让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
  2.强化“三资”审批
  要在现有的审批流程上,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设计,把乡镇(街道)监督责任主体具体化,实现流程可操作化,提升“三资”监管网络化、系统化。增加管理模块,探索实现网络化审批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通过“三资”软件系统化解人为干扰因素。
  3.强化结果运用
  一方面是对各级巡察巡视发现的“三资”问题、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实行分类处置,及时予以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另一方面是把已处理的“三资”案件编制成册,发放到广大群众和各级干部手中,形成高度威慑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聯网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社交金融创新发展,以微信红包为代表的社交金融产品衍生出资金沉淀、寡头垄断、技术风险、涉税问题以及腐败现象,各类潜藏的法律风险亟待解决。当前,国家既要肯定社交金融创新的亮点,也要着手规制社交金融法律风险,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交金融法律性质,加大对社交金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促进社交金融健康成长。  [关键词] 社交金融 法律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