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从“供需”两侧影响全球供应链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01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逆全球化浪潮伴随着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等形式卷土重来,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正在全世界蔓延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制造业供应、商品需求和旅游业造成了深刻影响。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各国要努力遏制由于疫情引发的新的逆全球化浪潮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重创,避免世界经济重蹈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参与国退出供应链将导致供应链断裂,造成“供应冲击”


  逆全球化从供给侧一方来说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主要源于一些供应链参与国不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的结果。全球供应链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参与国退出供应链会严重影响上下游国家的生产合作,甚至会导致供应链断裂,造成的“供应冲击”导致各个国家的产能下降。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频繁实施单边主义政策,退出各种区域一体化组织,以“让美国再次强大”为名义大搞保护主义。近期,美国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库德洛建议,所有在中国的美国企业全部撤离,由美国政府承担全部“搬家费”;日本政府也推行“改革供应链”项目,提供2435亿日元项目经费资助日本制造企业撤回本土。美日的跨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一般占据高端位置,这一做法将破坏相关供应链的完整性,最终导致下游企业难以找到替代而使供应链断裂。
  逆全球化浪潮将导致国际规则和秩序的严重失灵。早在执政之初,特朗普政府就试图使用“美国优先”的政策组合重塑美国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秩序,这一政策给全球供应链带来难以估量的不确定性。美国不仅频频退出或者重谈区域一体化协定,还抵制多边贸易体制,其保护措施将通过供应链的传导机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美国的“新重商主义”使美国经济由开放向封闭倒退,完全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相背离,也与互联经济不断深化的地区发展严重脱钩。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战略转变就是要从供给侧重构国际经济规则,进一步垄断其在全球的战略利益,借以稳固其世界霸权地位。
  与美国恰恰相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不断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主义,中国正日益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努力维系着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展并且重构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格局。

新冠疫情等突发性事件从需求侧影响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从需求侧看,一些突发性事件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毁灭性破坏。例如,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以及当下暴发的新冠疫情等,均从需求侧深刻影响着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尽管上述事件不属于逆全球化思潮的范畴,但是由于上述事件引发了新的逆全球化浪潮,因此以多重因素叠加的效应对全球供应链形成沉重打击。
  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提出的“制造业回流”将会显著降低全球供应链的外部需求。这些国家的战略意图在于增加边境内生产消费需求和劳动力就业。外部事件通过扩大内部需求来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也为逆全球化浪潮提供了攻击供应链脆弱性的机会。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美国有学者建议美国可以对中国在经济上采取“部分脱离接触”战略。美国等国家可能会借助新冠疫情,加速从中国等国家撤资或者撤回企业,以破坏全球产业链为代价来保证其本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不过,疫情之下的美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4.8%,4月份失业率飙升至14.7%,国内消费需求也不断滑落,根本没有资金和余力从中国转移供应链上的企业回到美国本土,或者转移到东南亚等其他国家。所以,从需求侧来看,新冠疫情不太可能加速而是会减缓中美经济脱钩,进而降低了由于中美经济脱钩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在一定周期内,单纯需求侧的减少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是可以逐渐消除的,全球供应链通过不断修复和寻找局部替代可以得以还原。例如,从需求侧看,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贡献了全球65%的最終需求,全球供应链受到的冲击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得以恢复。除此以外,与遭受供应链冲击相关联的产业也会受到需求减少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业面临的风险。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也难独善其身。逆全球化的倡导者通常利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出口管制或者提高进口关税)对需求侧进行控制来影响全球供应链。例如,发达国家对一些高科技产业的高精尖零部件进行出口管制,这导致中下游国家无法正常进行生产组装和出口,导致产业链断裂或者产业(产品)质量降级。
2019年11月6日,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在上海举行。图为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在“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议题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根据上述分析,逆全球化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及后果体现在:一方面,逆全球化行为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传导属性,破坏或改变全球供应链的现有格局。由于参与产业链的国家利益相互交织,逆全球化行为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变地区或者国际经济秩序。另一方面,逆全球化行为会通过改变国际规则抬高全球供应链的各种壁垒和成本,切断互联互通的多个途径,从而降低产业链上下游国家的整体福利,使供应链参与各方均遭受损失。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产业链中的供应链中心,会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国际秩序和市场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游位置,中国与上下游国家之间彼此相互依赖。我们看到,在此次疫情中,中国对海外疫情严重国家的进口(中间产品)依赖度将近40%,特别是对高技术零部件的依赖程度更高。一旦供应链断裂,受损的不仅是中国,还会迅速波及产业链上下游国家。此外,中国还要防范某些国家实施的“去中国化”的战略意图。一些国家掀起逆全球化浪潮的意图之一是“产业去中国化”。但必须认清的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性难以被其他国家替代,中国制造业份额和商品零售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同时已经成为世界市场,所以,“去中国化”是难以实现的。
  为保证世界经济安全与平稳地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应该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对中国来说,为避免突发事件的冲击,更为消除逆全球化浪潮的侵袭,可以在拥有完备要素禀赋的简单产业上建立国内产业链,以保护该产业供应链。而在无法建立国内产业链的复杂供应链上,中国则需要区域或者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共同参与供应链的建设。此外,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不断扩展现有全球供应链体系。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引领中国与沿线国家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向西逐步延伸并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既迎合了全球供应链体系扩展的需要,也满足了沿线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发展需求。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是新一轮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开放与合作进行国际经济治理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对美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相对地位与所占比重已经明显下降,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重视程度从2016年起已经超过了对“大国外交”的重视程度。但就国别外交而言,对美外交依然排在第一位,并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准确判断美国对华战略干系甚大。笔者的基本判断是:美国对华战略已经从“两面下注”转变为“全面防范”,但并没有把中国看成苏联那样需要加以遏制的敌人(enemy),而是看作需要严加防范的对手
2020年10月25日,乌克兰举行地方选举,总统泽连斯基在首都基辅的投票站参加投票。  10月25日,乌克兰举行了新一届地方选举。此次投票旨在选出地方各级委员会代表及行政长官,其中包括乌克兰地方自治改革的成果——选举新成立的一批基层自治机构的首脑和代表。与选举同时进行的还有泽连斯基总统的“五个问题”民意调查。本次选举可以看作是对泽连斯基上任一年半以来政绩的考核,但显然成绩并不理想。  根据初步计票
6月3日,伊朗能源部长阿尔德卡尼安率团访问巴格达,伊拉克宣布,两国签署了为期两年的电力进口合同,将此前从伊朗进口电力的协议延长至2021年。伊朗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伊朗和叙利亚的电网将通过伊拉克进行连接。  这一消息引发了多种疑问:首先,两伊为何选择此时签署能源合作协议?5月初伊拉克卡迪米政府刚刚上台,位置尚未坐稳,难道想要在美国和伊朗之间选边站?其次,2018年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
王碧珺: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国际投资。就这个领域来说,“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中国参与国际投资治理的重要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贸易领域有世界贸易组织(WTO),金融领域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然而在投资领域却没有一个全球性广泛的多边投资框架以及相应的支持机构。现有的几个在投资领域的多边治理框架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投资保护和便利功能,但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世界银行下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1818年5月5日,在德国小镇特利尔,诞生了至今为止在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伟人——卡尔·马克思。200年来,尽管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见解,但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根据在国际互联网的反复评选,将马克思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位列科学家爱因斯坦之前。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日子,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多场隆重活动来纪念这位伟人。越南共产党中央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研讨会
6月7日至10日,应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开幕式。  6月8日,习近平在阿斯塔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指出,中俄关系发展得好,对中俄各自发展振兴、对世界和平稳定都至关重要。双方要加大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支持,推動“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取得更多实际成果,密
5月23日,为期39天的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结果出炉。在这场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选举中,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横扫所有对手,在本次选举产生的542个席位中取得303席,打破印人党在2014年大选中创下的282席历史最佳纪录,再次获得人民院过半席位。莫迪由此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个完成任期后获得连任的非国大党总理,将在下一个五年内继续为“新印度”掌舵。逆风翻盘还是大势所趋?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因特朗普团队涉嫌滥用就职资金,特朗普大女儿伊万卡12月1日被华盛顿总检察长办公室传唤提供证词。CNN援引一份法庭文件表示,不仅伊万卡被传唤,总检察长办公室还传唤了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和特朗普前就职委员会副主席里克·盖茨。报道称,2020年1月,华盛顿特区总检察长办公室起诉特朗普总统就职委员会,指控其滥用该非营利性组织筹集的100多万美元,为2017年就职典礼使用华盛
湄公河流经老挝琅勃拉邦。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六国领导人在海南三亚举行“六水合一”仪式,正式启动由中国倡议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注定水资源合作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亚宣言》把水资源合作列为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领域之一,合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造福人民。三
2017年10月参加父王普密蓬葬礼时的长公主乌汶叻。  随着泰国选举委员会宣布2019年大选定于3月24日举行,各项前期工作已开始紧锣密鼓展开。2014年发生政变以来泰国实行了五年党禁,这使得各方对此次大选的政治热情十分高涨。到2月8日候选人登记截止日,已有至少73个政党提交了8875名选区制候选人,19个政党提交1103名政党名单制候选人,远远超过2007年“还政于民”后首次大选的38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