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上看,各类灾害可能会影响具体行业,但对于整体股市和经济的影响往往都是短暂和轻微的,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从灾害学的意义上讲,汶川大地震最具破坏性的时段已经过去,但地震对社会生活的后续影响才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
这次地震造成的财富损失是巨大的,人员伤亡也非常惨重。不过,地震并不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过大影响,灾后第一个交易周股市波澜不惊的状况,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当前股市的宏观运行环境十分敏感,经济减速与通货膨胀上升同时存在,地震似乎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不过,从历史上看,各类灾害可能会影响行业的投资机会,但对于整体股市和经济的影响往往都是短暂和轻微的,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首先,与存量财富不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个增量概念。如果制造基地没有遭遇大的破坏,即使财物损失较大,生产依然可以得到较快恢复。据统计,2007年四川GDP占全国的4.21%,工业生产总值占比还低于4%,且本次受灾的汶川及其周边地区并不是工业中心,工业产值仅相当于全国的0.01%。因此,经济增长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二季度中国GDP虽然可能受到灾害的一定负面影响,但灾后重建还有助于下半年增加政府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这对下半年的股市运行并不是坏事。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国家用于震后重建的资金超过43亿元。本次汶川地震的损失可能超过5000亿元(部分是币值因素),再加上一季度雪灾导致的约1500亿元的直接损失,下半年的灾后重建工作相对繁重,但这有利于改变当前经济减速的局面。
其次,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人们似乎更担心地震对物价的影响。四川的农业产值占全国的7.44%,其中养猪占到产值的一半(四川猪肉产量占全国的11%),粮食和蔬菜种植占20%,而猪肉和粮食恰恰是前期推高CPI的重要原因。人们更为担忧的是,川西交通线的损毁可能影响部分农产品的外运,这会进一步打破中国农业的“紧平衡”。
但初步估算,本次受灾地区的生猪产量大约只占到四川的7%-8%,目前四川的食品加工厂也没有明显感觉到肉源紧张。而四川农业生产(主要是稻米)的播种主要在3月至4月,5月并不是主要的种植季节。另外,虽然交通线的损毁和救灾物资的抢运可能会暂时影响正常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但影响不会持久。一旦灾害影响消退,运输活动自然恢复正常,价格压力也随之回稳。
第三,本次地震对行业和上市公司还是有一定影响。四川上市公司共有61家,占A股总市值的2.13%。从行业分布看,四川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食品饮料、化工能源、钢铁、路桥和机械等。
本次地震对上市公司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是正面和负面两部分。从对各个行业分析来看,受负面影响的行业有电力(当地公用事业设施受损严重)、化工(当地矿产资源供应受限)、旅游、家电(当地生产设施影响较大)、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川建设项目)、银行(受灾可能导致部分不良资产增加)等。
受正面影响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抗震救灾物资,比如医药、纺织服装衣物和消费零售。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商品需求大,但是持续时间短。
另一类是灾后重建相关行业,如建材和钢铁、机械和水泥。这个品种的特点是需求大,持续时间较长。不过,对于运输半径较小的品种(如水泥和建材等),更多的是四川本地企业受益。
第四,我们还需关注地震对今后经济政策的影响。地震后出台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没有再提“双防”(防过热和防通胀),而是把控制通胀视为最主要的目标。这反映管理层对内外交织的负面因素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有了新的判断,而继续强调“从紧”调控的目的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但在具体执行中,不排除相机抉择,日前央行就已宣布,成都、绵阳、阿坝等六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许,今后我们还会看到类似的权变思想。
最后,我们也应该正确理解地震的“事件冲击”影响。从历史上看,多个国家都曾发生过地震、海啸、台风等发生时间短、冲击强度大、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件,而资本市场也经历了波动。例如,日本阪神地震、台湾“921”地震都对资本市场冲击巨大,市场在短期内出现比较严重的下跌。
但在稍长时间段内看,历次自然灾害后,股市都会恢复原先趋势(用连接线补上情绪缺口后,不改变原先的运行轨道)。股市本来就是一个前瞻性机制,反映未来多年内的公司盈余、现金流和股利前景。除非重大灾害能够永久性地削弱一个股市的盈利能力,否则股市没有永远下跌的道理。■
作者为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从灾害学的意义上讲,汶川大地震最具破坏性的时段已经过去,但地震对社会生活的后续影响才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
这次地震造成的财富损失是巨大的,人员伤亡也非常惨重。不过,地震并不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过大影响,灾后第一个交易周股市波澜不惊的状况,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当前股市的宏观运行环境十分敏感,经济减速与通货膨胀上升同时存在,地震似乎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不过,从历史上看,各类灾害可能会影响行业的投资机会,但对于整体股市和经济的影响往往都是短暂和轻微的,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首先,与存量财富不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个增量概念。如果制造基地没有遭遇大的破坏,即使财物损失较大,生产依然可以得到较快恢复。据统计,2007年四川GDP占全国的4.21%,工业生产总值占比还低于4%,且本次受灾的汶川及其周边地区并不是工业中心,工业产值仅相当于全国的0.01%。因此,经济增长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二季度中国GDP虽然可能受到灾害的一定负面影响,但灾后重建还有助于下半年增加政府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这对下半年的股市运行并不是坏事。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国家用于震后重建的资金超过43亿元。本次汶川地震的损失可能超过5000亿元(部分是币值因素),再加上一季度雪灾导致的约1500亿元的直接损失,下半年的灾后重建工作相对繁重,但这有利于改变当前经济减速的局面。
其次,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人们似乎更担心地震对物价的影响。四川的农业产值占全国的7.44%,其中养猪占到产值的一半(四川猪肉产量占全国的11%),粮食和蔬菜种植占20%,而猪肉和粮食恰恰是前期推高CPI的重要原因。人们更为担忧的是,川西交通线的损毁可能影响部分农产品的外运,这会进一步打破中国农业的“紧平衡”。
但初步估算,本次受灾地区的生猪产量大约只占到四川的7%-8%,目前四川的食品加工厂也没有明显感觉到肉源紧张。而四川农业生产(主要是稻米)的播种主要在3月至4月,5月并不是主要的种植季节。另外,虽然交通线的损毁和救灾物资的抢运可能会暂时影响正常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但影响不会持久。一旦灾害影响消退,运输活动自然恢复正常,价格压力也随之回稳。
第三,本次地震对行业和上市公司还是有一定影响。四川上市公司共有61家,占A股总市值的2.13%。从行业分布看,四川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食品饮料、化工能源、钢铁、路桥和机械等。
本次地震对上市公司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是正面和负面两部分。从对各个行业分析来看,受负面影响的行业有电力(当地公用事业设施受损严重)、化工(当地矿产资源供应受限)、旅游、家电(当地生产设施影响较大)、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川建设项目)、银行(受灾可能导致部分不良资产增加)等。
受正面影响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抗震救灾物资,比如医药、纺织服装衣物和消费零售。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商品需求大,但是持续时间短。
另一类是灾后重建相关行业,如建材和钢铁、机械和水泥。这个品种的特点是需求大,持续时间较长。不过,对于运输半径较小的品种(如水泥和建材等),更多的是四川本地企业受益。
第四,我们还需关注地震对今后经济政策的影响。地震后出台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没有再提“双防”(防过热和防通胀),而是把控制通胀视为最主要的目标。这反映管理层对内外交织的负面因素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有了新的判断,而继续强调“从紧”调控的目的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但在具体执行中,不排除相机抉择,日前央行就已宣布,成都、绵阳、阿坝等六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许,今后我们还会看到类似的权变思想。
最后,我们也应该正确理解地震的“事件冲击”影响。从历史上看,多个国家都曾发生过地震、海啸、台风等发生时间短、冲击强度大、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件,而资本市场也经历了波动。例如,日本阪神地震、台湾“921”地震都对资本市场冲击巨大,市场在短期内出现比较严重的下跌。
但在稍长时间段内看,历次自然灾害后,股市都会恢复原先趋势(用连接线补上情绪缺口后,不改变原先的运行轨道)。股市本来就是一个前瞻性机制,反映未来多年内的公司盈余、现金流和股利前景。除非重大灾害能够永久性地削弱一个股市的盈利能力,否则股市没有永远下跌的道理。■
作者为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