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坚守我们文化的根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深圳以博大的情怀,亲切地说“来了就是深圳人”,可是每逢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佳节,还是有不少深圳人不顾交通的拥堵,争相挤入返乡大潮。这返乡大潮里,涌动着的不仅是对家的思念,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份坚守。
  回家,担起孝悌之责。“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中国儒家文化重“仁”,而对父母尽孝、对兄弟怀悌,则是仁的根本,也是为人的根本。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来到这里闯荡打拼。繁忙的工作、紧张的节奏和高强度的压力,使他们平时难有闲暇回家看望父母亲人。而传统佳节,像是高频节奏中令人期待的休止符,给了他们时间,以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之情。回家,正是对孝悌之责的担负,哪怕山高水远。
  回家,呵护和睦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儒家文化重“和”,举家团圆,亲人和睦,则家和万事兴。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自由化,不少人选择了远离家乡,到外地谋求发展空间,使得许多家庭只剩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或“深闺弱妇”。长久的分离不仅会使情感趋向疏离,更可能弱化家庭的关系。若“空巢老人”忧于孤寂,“留守儿童”苦于少爱,“深闺弱妇”愁于无依,我们的远离就会给家人留下情感的缺失。
  古有杜甫“孤舟一系故园心”,今有广西打工族骑着摩托车返乡,他们舟车劳顿,风尘仆仆,只为回家团圆。家人围桌共饮,围炉夜话,倾诉奋斗的酸甜苦辣,收获家人的鼓励鞭策。和乐融洽之间,传递的不仅是亲情,更是家训家风。回家,正是對和睦之情的珍存,哪怕山迢水阔。
  回家,传承祭祀之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儒家文化重“礼”,除夕、清明、冬至等传统佳节之“传统”,还在于举家祭祀,表达敬神祈福之愿。
  在湖北,除夕之夜,孝子贤孙会一齐来到祖先坟茔,点上灯火,烧上纸钱,放响鞭炮,向祖先汇报一年的成就,祈求祖先保佑祈福,表达来年的憧憬。清明时节,全国各地大多兄弟姐妹同行,在先辈坟前扫墓祭拜。冬至时节,广东的祭祖仪式更是庄严肃穆。子孙祭拜,共忆祖辈言谈小事,何尝不是对祖德遗风的传承?“吾不与祭,如不祭”,回家,正是对祭礼文化的传承,哪怕山绕水环。
  深圳固然是一个让人有归属感的城市,但是家乡有我们文化的根。除夕守岁,春节迎新,清明扫墓,端午祭屈,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自古以来,每逢佳节,便是中华民族共享天伦之乐,同传文化之火的时候。朋友们,“故乡今夜思千里”,不管路途有多遥远,有多艰辛,回家吧!回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传承!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中部教师)
  学生赏评
  老师这篇文章从传统佳节人们争相回家这一现象中,看到了包含的文化内涵,写得深刻,富有启示意义。老师紧扣“孝”“和”“礼”的儒家文化,深入剖析“回家”的传统文化的意义,而且以清晰的分论点层次井然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来简练而富有深蕴。
其他文献
【技法指津】  所谓炼字炼词,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锤炼推敲,使所用的字词收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古诗的炼字炼词类题目,一般从虚、实两方面作答。虚,就是这个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效果;实,就是扣住词语表达的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古诗的炼字炼词题呢?  1.对动词的考查  如,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
期刊
【聚焦热点】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及其聊天、视频、游戏、购物、导航等功能的日趋强大和多样化,手机几乎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它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手机依赖症逐渐侵入我们的生活,且愈演愈烈。  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236.8分钟,摸手机150次,除去睡觉的8个小时,差不多6分钟就要看手机一次,有的甚至更多。“人机关系”本末倒置,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
期刊
【技法指津】  古诗对比鉴赏就是将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审清题干信息  只有审清题干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图,确保回答有的放矢。比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宋〕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
期刊
【技法指导】  如何写好抒情性散文呢?  一、立意追求深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言亦为高考抒情散文写作之要旨。这里的“入”,就是思辨的“深入”、立意的“深邃”、主旨的“深刻”。有了这个“入”,方能高屋建瓴,一览众山,从心所欲,随兴驱遣。  抒情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期刊
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门前常会有一条游客排队的长龙,在漫长的等待中,不少人选择“插队”;学校餐厅纪律混乱,高年级学生肆意插队……这些现象在全國乃至国外都屡见不鲜,行为的背后却甚少有人深究——从学生到广大公民,插队的背后,是重重的危机!  插队是无害的小节吗?非也!插队的背后是教养的危机!  插队者身上体现的是教养的缺失!这些人,投机取巧,损人利己,扰乱了秩序,腐蚀了道德,败坏了风气!如果忽视对插队乱
期刊
【入乎其内】  所谓深刻,一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是指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三是指观点具有启发性。这是高考作文中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之一。作文应成为考生表达见地、抒写感悟、传达思想的载体。考生运用独特思维能力,需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切体悟与思考,诉诸于活泼的文字,以展现自己的思想,释放属于自己的理性之光。  一、由表及里  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从现象入手,又不停留于现象
期刊
1.①说明制作竹排的活儿并不轻松,衬托竹排嫂们的吃苦耐劳。②为下文敘写竹排嫂们保证竹排质量的情节作铺垫。  2.①老板先是为了利益不顾质量,要用被虫啃过的竹子生产建筑工人用于蹬踩的竹排,并且多次狡辩,后来妥协,不情愿地接受了用被虫啃过的竹子生产养羊用的竹排的决定;后来竹排优良的质量赢得口碑,老板立场鲜明地盛赞竹排嫂们。②老板的态度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出竹排嫂们强烈的责任意识。  3.①勤
期刊
生活中常会出现感人的场景、温暖的瞬间,用笔记下,留住感动,用心感受,与人分享,那么怎样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呢?下面结合不同的作文题目,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一  再现生活场景  【微题目】  “儿寒乎?欲食乎?”从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深情的呼唤到朱自清先生——“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中泪光晶莹的回忆,感人至深者,无一不是生活中那最温暖的瞬间
期刊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翔,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地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
期刊
最近一位满脸忧愁的大爷火了。如果你经常在网上购物,肯定会看到这位老人,戴着一顶帽子,面露愁容地望着眼前的一堆水果,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嘴巴微张似乎在说什么。这位老人卖水果,水果滞销,就改行卖蔬菜,结果还是滞销,真是卖什么什么滞销,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的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打“悲情牌”营销临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