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铁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接触网作为以往的站后工程现已部分进入土建工程单位的施工范围,接触网专业槽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项,因其造价高,要求精度高和不可修复性逐渐成为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述接触网专业槽道施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其他文献
详细阐述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地震数据流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地震数据硬件系统是整个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基础;地震数据接收与自动定位系统、人机交互
简要介绍了为探索和解释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各种孕震模式 ,推导了由孕震引起的密度变化和位移与地面重力位、重力、重力梯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摸拟计算了孕震位移和密度变化引起的重力位、重力、重力梯度变化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重力位、重力、重力梯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此同时 ,采用广义司托克斯云积分和有限差分方法对云南丽江 7.0级地震前重力位、重力、重力水平梯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强震前重力位、重力、重力
摘 要:协议还原技术是进行网络安全监控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多端口应用协议还原的分析框架,并对多端口协议还原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算法。在实验部分,本文以FTP协议为例,证明本文方法对于多端口应用协议还原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协议 端口 协议还原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c)-0057-02  1 引言  随着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快速普
给出了干涉雷达位相构成的表达式 ,其次对干涉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一些数据处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最后以 1 997年 1 1月 8日西藏玛尼发生的 7.5级地震前后的 ERS- 1 / 2干涉雷达数据为基础 ,介绍了干涉雷达在获取西藏玛尼地震同震位移场中的应用。
苏16井一段时间内水位变化曲线出现了较大波动,正是这段时间内台湾、琉球地区发生了几次较大地震(MS>7.0)。文中结合苏16井一年多来的数字观测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反演苏16井周围应力场在大震前的变化情况,并就苏16井可能的映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