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世纪,新材料、新工艺、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广泛用于器材的研制;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并与医疗、保健相结合,对人体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需要,器材的研制更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健身 创新 电子数码产品 多功能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健身运动的研究,对健身器材的发展、功能及类别划分的研究,结合对中国现有使用健身器材进行运动的群体以及适合使用健身器材在家中进行健身运动的潜在消费群体的实际调查。在宜人性化设计方面存在的创新.然后在以上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展开对现有健身器材未来发展的研究工作。
意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意识形态。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物质文明继续高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悄然向前变革。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审美意识同样在不断递进。由于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必然有新的要求,尤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作为健康生活的必备品——室内健身器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又一标准。人们也正像关注家电、数码产品的设计一样开始关注室内健身器材的设计,室内健身器材设计的好坏决定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通过对健身器材的进一步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2、本选题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运动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已日益广泛的进入具有不同层次消费水准的消费者家中。
国内近年来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1年中国群体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42元,其中用于购买家庭健身器械平均为92.09元,表明我国家庭健身器械的市场消费水平当时还是很低的。2003年SARS过后,中国人全民健康意识有很大触动,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室内体育场所人均占地仅为0.014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人均0.027平方米,从国际视角比较来看我国在体育产值,体育消费水平及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比重三个方面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家庭健身器材的总销售额虽有增长,却非常缓慢。占地面积小,功能较多的家用健身器材已成为器材销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外,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家庭的体育消费都十分可观。1996年法国家庭体育消费为462亿法郎,占整个体育消费的49%。从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和家庭所拥有的健身器械的比例来看,美国人口2.81亿,其跑步机一年的销量为300万台;韩国人口4600多万。2002年跑步机销量为100万台;而中国拥有13亿,跑步机一年的销量仅在20万台左右。近年来,国外的健身器材总销售额仍在高速增长,他们的器材设计最主要的是“实用”,对功能的最大优化,健身器材市场主体相对成熟。
健身器材的发展源于20世纪后期,其发明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增强人的体质及建构人们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健身器材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功能由单一到多样,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科技含量由低到高之过程,并且发展变化的速度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快。
在新的世纪,技术创新是健身器材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主要表现在:新材料、新工艺、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广泛用于器材的研制;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并与医疗、保健相结合,对人体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需要,器材的研制更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与趣味性。
根据《中国体育报》资料:全球500强企业,最低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89亿美元。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最末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人民币,是行业强势企业2008年奋斗目标的2至3倍。差距显而易见。为什么有如此差距?
原因不外乎有三:
第一,健身器材行业习惯于传统机械、轻工器材销售方式,缺乏情感、欲望、心境、精神的人性化创造,不能进行“生活方式”的推销,仅仅满足于“利润效应”的推销;
第二,企业规模太小,相互拆台现象较多,联合竞争力弱,鹬蚌相争互不得利。例如:国家规定中国世界名牌评价门槛是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人民币,出口50%,出口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销售收入国际排名列前五位。由此推断,近十年内健身器材行业乃至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能够进入此门槛的企业门可罗雀;
第三,市场发展滞后,据专家考证,国民从衣食到住行的过渡发达国家需20至30年,中国温饱解决不满20年,因此市场的培育尚需时日,绝不会像抛物线增长那么一蹴而就。
综上所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对于各国不同的针对方案。本次研究打破常规,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到器材价格,占地,操作等多种因素,研究出最适用于中国的健身器材。
【参考文献】
[1]刘波永,消费心理学与产品创新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2]国际最新室内设计精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周厚宇.印象超写实效果图表现技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蒋之炜;潘荣;;基于交互式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前期定位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5]张宏;;论产品设计装饰[J];艺术探索;2010年01期.
[6]段鹏;;无意思为 至简返真——基于人“下意识”思维的产品设计探析[J];装饰;2010年02期.
[7]高洋;刘志峰;黄海鸿;张雷;;产品拆卸性能的设计过程评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刘光复;陈清;刘志峰;张雷;胡迪;张福龙;;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绿色设计软件平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吴珊;家具形态元素情感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10]朱岩梅;设计—制造链质量与成本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关键词】健身 创新 电子数码产品 多功能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健身运动的研究,对健身器材的发展、功能及类别划分的研究,结合对中国现有使用健身器材进行运动的群体以及适合使用健身器材在家中进行健身运动的潜在消费群体的实际调查。在宜人性化设计方面存在的创新.然后在以上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展开对现有健身器材未来发展的研究工作。
意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意识形态。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物质文明继续高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悄然向前变革。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审美意识同样在不断递进。由于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必然有新的要求,尤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作为健康生活的必备品——室内健身器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又一标准。人们也正像关注家电、数码产品的设计一样开始关注室内健身器材的设计,室内健身器材设计的好坏决定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通过对健身器材的进一步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2、本选题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运动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已日益广泛的进入具有不同层次消费水准的消费者家中。
国内近年来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1年中国群体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42元,其中用于购买家庭健身器械平均为92.09元,表明我国家庭健身器械的市场消费水平当时还是很低的。2003年SARS过后,中国人全民健康意识有很大触动,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室内体育场所人均占地仅为0.014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人均0.027平方米,从国际视角比较来看我国在体育产值,体育消费水平及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比重三个方面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家庭健身器材的总销售额虽有增长,却非常缓慢。占地面积小,功能较多的家用健身器材已成为器材销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外,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家庭的体育消费都十分可观。1996年法国家庭体育消费为462亿法郎,占整个体育消费的49%。从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和家庭所拥有的健身器械的比例来看,美国人口2.81亿,其跑步机一年的销量为300万台;韩国人口4600多万。2002年跑步机销量为100万台;而中国拥有13亿,跑步机一年的销量仅在20万台左右。近年来,国外的健身器材总销售额仍在高速增长,他们的器材设计最主要的是“实用”,对功能的最大优化,健身器材市场主体相对成熟。
健身器材的发展源于20世纪后期,其发明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增强人的体质及建构人们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健身器材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功能由单一到多样,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科技含量由低到高之过程,并且发展变化的速度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快。
在新的世纪,技术创新是健身器材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主要表现在:新材料、新工艺、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广泛用于器材的研制;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并与医疗、保健相结合,对人体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需要,器材的研制更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与趣味性。
根据《中国体育报》资料:全球500强企业,最低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89亿美元。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最末一位2004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人民币,是行业强势企业2008年奋斗目标的2至3倍。差距显而易见。为什么有如此差距?
原因不外乎有三:
第一,健身器材行业习惯于传统机械、轻工器材销售方式,缺乏情感、欲望、心境、精神的人性化创造,不能进行“生活方式”的推销,仅仅满足于“利润效应”的推销;
第二,企业规模太小,相互拆台现象较多,联合竞争力弱,鹬蚌相争互不得利。例如:国家规定中国世界名牌评价门槛是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人民币,出口50%,出口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销售收入国际排名列前五位。由此推断,近十年内健身器材行业乃至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能够进入此门槛的企业门可罗雀;
第三,市场发展滞后,据专家考证,国民从衣食到住行的过渡发达国家需20至30年,中国温饱解决不满20年,因此市场的培育尚需时日,绝不会像抛物线增长那么一蹴而就。
综上所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对于各国不同的针对方案。本次研究打破常规,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到器材价格,占地,操作等多种因素,研究出最适用于中国的健身器材。
【参考文献】
[1]刘波永,消费心理学与产品创新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2]国际最新室内设计精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周厚宇.印象超写实效果图表现技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蒋之炜;潘荣;;基于交互式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前期定位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1期.
[5]张宏;;论产品设计装饰[J];艺术探索;2010年01期.
[6]段鹏;;无意思为 至简返真——基于人“下意识”思维的产品设计探析[J];装饰;2010年02期.
[7]高洋;刘志峰;黄海鸿;张雷;;产品拆卸性能的设计过程评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刘光复;陈清;刘志峰;张雷;胡迪;张福龙;;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绿色设计软件平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吴珊;家具形态元素情感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10]朱岩梅;设计—制造链质量与成本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