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调查容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人群的主要特征,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及免疫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的资料,分析该地区流行性腮泉炎的发病率,发病的主要年龄层次及病因等。结果: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发病例数为6例,幼儿和小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至6岁发病患者占发病总数的16.7%,6岁以上小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3.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女性占发病总数的1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调查研究可知,主要发病年龄层次为青少年,发病原因主要与人群密集型有关,可以采取及时注射疫苗和隔离的方式起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控制策略 免疫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英文简称MUMPS,属于集中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某种病毒导致患者腮腺发炎和腮腺肿大。此外患者如果患有流行性腮腺炎还有可以引起男性睾丸、女性卵巢等并发症,继而导致不孕不育,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1]。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已被其它国家列为丙类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发人群和病因进行了分析,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资料分析,共6例流行性腮炎疾病资料,详细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调查资料均来源于我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提供的统计资料,针对资料排除、归纳和分析,整理出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的流行性腮腺病例资料6例,实际研究病例6例。
1.2 方法
针对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统计出的6例流行性腮腺病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依据流行病特征分析方法,针对流行性腮腺病的年龄阶段、人群特征和免疫预防措施进行了解析。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文记录的详细数据,本次采用EXCEL数据整理及SPSS20.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病发生基本情况
针对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搜集和统计出的6例流行性腮腺病例资料,发现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病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幼儿教育机构,目前均未因该病出现死亡病例。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发病例数为6例,发病率为0.13/10万,与前几年相比,发病率明显下降。详细病例资料在本地区各小学及幼儿教育机构均有显示。
2.2 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发生年龄分布特征和人群分布特征
针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可知,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并发人群主要以幼儿和小学生为主,分别为2例和4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05)。依据资料所示,2岁至6岁发病患者共1例,占16.7%,年龄在6岁以上学生发病例数为5例,占发病总数的83.3%。采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出(X2=8.07,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例数总计6例,其中男性患者5例,占发病总数的83.3%。女性患者1例,占发病总数的16.7%,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7,P<0.05)。
3 讨论
3.1 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预防措施
针对本文分析结果可知,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并发人群为幼儿和小学生,大部分患者年龄层次为12岁以下,而且一旦幼儿或小学生发生一例该疾病,则很容易受到人群密集度过高的影响,迅速在该学校扩散。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严重会给患者带来不孕不育和耳聋的后果,因此卫生部门必须注重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接种[2]。为能够确保幼儿和小学生能够增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抵抗力,卫生部门必须注重对年龄12岁以下的小孩进行普遍免疫接种,排除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扩散,从而实现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控制[3]。卫生部门应当将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划定为常规疫苗,预防幼儿及小学生腮腺炎疾病。此外卫生部门还需要注意针对可能患病的成年人,注射有效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如入伍新兵和刚入学新生等,确保提高该类人群的免疫力,避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侵袭。
3.2 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
根据本文调查资料结果可知,流行性腮腺炎在幼儿和小学教育机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因此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幼儿和小学教育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首先卫生部门要注重对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机构的疫苗接种活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所有学生均接受过疫苗接种。针对个别学生因为某些因素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卫生部门必须对该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及时接种免疫性疫苗[4]。当地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流行性腮腺病发展报告制度,针对发生疾病的学生必须及时报告,做好隔离处理,防治出现扩散,同时需要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学校需要引导全体师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蔓延。
参考文献
[1]钟贵良,林希建,刘姝.2008-2012年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02(18):120-122.
[2]申文豪,孔德亮,李葆洪,等.广东省肇庆市2012年全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05(20):519-523+542.
[3]张磊,王建军.不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及剂次保护效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3,05(33):575-576+579.
[4]梁洁雅,曾鸿,陈妙芬.南海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不同剂次疫苗效力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07):104-188.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控制策略 免疫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英文简称MUMPS,属于集中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某种病毒导致患者腮腺发炎和腮腺肿大。此外患者如果患有流行性腮腺炎还有可以引起男性睾丸、女性卵巢等并发症,继而导致不孕不育,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1]。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已被其它国家列为丙类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发人群和病因进行了分析,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资料分析,共6例流行性腮炎疾病资料,详细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调查资料均来源于我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提供的统计资料,针对资料排除、归纳和分析,整理出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的流行性腮腺病例资料6例,实际研究病例6例。
1.2 方法
针对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统计出的6例流行性腮腺病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依据流行病特征分析方法,针对流行性腮腺病的年龄阶段、人群特征和免疫预防措施进行了解析。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文记录的详细数据,本次采用EXCEL数据整理及SPSS20.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病发生基本情况
针对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搜集和统计出的6例流行性腮腺病例资料,发现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病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幼儿教育机构,目前均未因该病出现死亡病例。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发病例数为6例,发病率为0.13/10万,与前几年相比,发病率明显下降。详细病例资料在本地区各小学及幼儿教育机构均有显示。
2.2 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发生年龄分布特征和人群分布特征
针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可知,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并发人群主要以幼儿和小学生为主,分别为2例和4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05)。依据资料所示,2岁至6岁发病患者共1例,占16.7%,年龄在6岁以上学生发病例数为5例,占发病总数的83.3%。采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出(X2=8.07,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例数总计6例,其中男性患者5例,占发病总数的83.3%。女性患者1例,占发病总数的16.7%,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7,P<0.05)。
3 讨论
3.1 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预防措施
针对本文分析结果可知,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并发人群为幼儿和小学生,大部分患者年龄层次为12岁以下,而且一旦幼儿或小学生发生一例该疾病,则很容易受到人群密集度过高的影响,迅速在该学校扩散。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严重会给患者带来不孕不育和耳聋的后果,因此卫生部门必须注重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接种[2]。为能够确保幼儿和小学生能够增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抵抗力,卫生部门必须注重对年龄12岁以下的小孩进行普遍免疫接种,排除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扩散,从而实现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控制[3]。卫生部门应当将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划定为常规疫苗,预防幼儿及小学生腮腺炎疾病。此外卫生部门还需要注意针对可能患病的成年人,注射有效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如入伍新兵和刚入学新生等,确保提高该类人群的免疫力,避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侵袭。
3.2 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
根据本文调查资料结果可知,流行性腮腺炎在幼儿和小学教育机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因此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幼儿和小学教育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首先卫生部门要注重对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机构的疫苗接种活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所有学生均接受过疫苗接种。针对个别学生因为某些因素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卫生部门必须对该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及时接种免疫性疫苗[4]。当地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流行性腮腺病发展报告制度,针对发生疾病的学生必须及时报告,做好隔离处理,防治出现扩散,同时需要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学校需要引导全体师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蔓延。
参考文献
[1]钟贵良,林希建,刘姝.2008-2012年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02(18):120-122.
[2]申文豪,孔德亮,李葆洪,等.广东省肇庆市2012年全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05(20):519-523+542.
[3]张磊,王建军.不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及剂次保护效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3,05(33):575-576+579.
[4]梁洁雅,曾鸿,陈妙芬.南海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不同剂次疫苗效力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07):10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