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继续教育及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含义
继续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后进行的一种教育,不断获得与本岗位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相邻专业的了解和掌握;也可以看做是对已获得大学毕业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教育。总之,继续教育是以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是一种终身、高层次的教育。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者,其工作是教育培养大学生,是已经受过了基础教育、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这就既要求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输,更需要给予道德、价值、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培养和引导。那么这就对高校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对一些具有教师资格的高校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能够促进专业进步、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学历与非学历的活动。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教育或岗位培训等,通过这一系列有衔接性的培训过程,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具有终身教育与连续性教育的内涵。另外,这也是学校培养梯队人才,提高教学实力的必要途径,教师除了在教育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上有所发展,更是唤起和激活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 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是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对教师个人而言,个体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它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体验与反思、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而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随着国家对教育不断的深入改革,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使得广大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有效提高。
二、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
1)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孕育高新技术的文化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学中往往要面对许多尚无定论的问题,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因此高校除了教学经验的积累,还要具备相当的科研水平,不断推出新的劳动成果、增添新的教学内容。
2)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高校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还必须具备多种教学相关能力,如钻研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3)高校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部分隐蔽性。教师教学质量如何,需要若干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滞后性,评定教师的劳动成果既要考虑学生现实的效果,又要考虑将来发生的潜在效果和社会效益。因此,高校教师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成果及价值都不能简单地采用即时的量化评价方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继续教育是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对高校教师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要求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面对新要求,高校教师只有通过再教育、再学习,才能达到一个新层次,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工作。
2)继续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向高校教师提出的迫切需要,教育发展使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成为必然。过去对教师的要求是取得学历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他们不但要教给学生们知识,还要教他们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职业技能等都适应现今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需要。教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
教师们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来完善自我,个人得以胜任教学工作,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梯队结构平衡,保障学校教学质量。比如,教授和副教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較强的科研能力,是本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讲师要有独立承担课程教学和科研任务的能力, 是本专业的教学、科研骨干等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着重内涵式发展,各高校正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教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高校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就是提高教师水平,利用好现有教师资源,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
4)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空前加快,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者的高校教师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进步,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加强理论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都需要继续教育为之提供条件,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高校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专业科学知识外, 还要教育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等,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因此,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
1)增强理论学习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的是教师在对青年学生成长阶段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今的形势对高校教师师德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勤恳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要授人以渔,在专业上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拥有永远年轻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首先就是要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精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广阔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知识,甚至是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以此才有助于教师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再者就是教师要掌握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教师基础理论扎实,且对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才能把握该学科的内在规律和体系,才能有效的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不断的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科学,切实掌握教育规律,才能开通和被教育者之间的通路,培养合格人才。
3)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孔子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五、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1)业余继续教育(在岗)
业余继续教育是指教师不脱离工作岗位, 边工作边学习, 教与学兼顾。一是形式是教师自修,这是提高专业知识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图书室借阅所需书籍或者是用互联网浏览阅读自己想学习的东西,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二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聘请资深学者或行业专家来校讲座、开课办班,讲课导师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学习形式。三是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教师之间要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广泛汲取其他老师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迅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四是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技动向,提高知识水平。这些学习形式都要求教师有明确的目标、高度的自觉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脱产继续教育(离岗)
脱产继续教育是指教师离开原工作崗位而进行知识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提高。不承担学校工作任务, 以学为主。一是短期培训或进修,即教师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去深造。可以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人力、物力资源丰富等优势,短期培训形式多样、实践性强,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进行学历或学位升级,坚持学历升级为能力提高服务的指导思想。实现学以致用,发挥学历学位升级对实际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达到学历、能力提升并举的效果。三是挂职锻炼,即教师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到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担任职务,这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可以让教师在工作中掌握新技术、学到新经验,激发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调动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
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法
1)营造一个良好的继续教育环境。首先就是要激发教师个人对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形成内驱力;其次就是要广泛宣传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及其人才、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实例,使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共识。
2)建立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为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其立足于高校教师的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实际,立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使得高校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法可依,更好的贯彻落实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
3)因材施教,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在高校管理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继续教育需求。高校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教师的需求信息,依据工作岗位和教师队伍状况的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继续教育的计划,选择匹配的继续教育形式及其内容,创造条件满足教师需求,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继续教育目的和不同教师的需求。
4)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教育评价机制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来激发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激发高校教师进行自我成长和发展,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在建立激励与制约机制时, 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一致的原则, 将教师的培养、评价和使用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