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我们以戏剧单元为例,尝试着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效果不错。通过排演课本剧并创作短剧,自主探究、创新,掌握戏剧知识,提高鉴赏水平;通过排演活动是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审美享受,思维也得到了活跃。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排演;创作
一、准备阶段
学生可利用一节课整理复习戏剧的定义、分类、矛盾冲突、形象塑造和语言特色等文体知识,概略了解中外著名的悲、喜剧作品。教师还可印发一些讲义、补充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评论文章(例如《〈雷雨〉导读》,提供几个较有影响的教育网站,教给学生查找、处理网上信息的方法。利用中午的时间,播放《雷雨》、《茶馆》的话剧录像,初步感受“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的演技。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学生一般缺乏自信,所以教师需精当地介绍课本剧的特点和表演要领,播放《祝福》、《项链》等课本剧片段,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表演并非高不可攀,从而激发自己的潜在智慧和创造才能。在语文科代表统计了导演自荐者的人数、姓名之后,利用半节课精心组织一场公开招聘会。由自荐者书面或口头阐述“创作意图”,“意图”侧重于对剧本的整体把握和创新构思。这时有意过一把“导演瘾”的学生就会主动、认真地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请教老师……
在老师的共同参与下,科代表召开第一次导演工作会议,明确各自将排演的剧目,提出奋斗目标,落实具体职责,强调在进行演员组阁、成员分工和确定排练时间、场地等方面要注意的事项;发放各种颜色的招贴纸,着手准备演出海报的设计。自此像模像样的课本剧表演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二、排练阶段
剧本选定之后是更加忙碌的场面。首先是各剧组导演忙着“招兵买马”:擅长表演的当演员;擅长丹青的搞布景或化妆;做事细心的就负责服装道具的筹集、保管。负责广告宣传的更是大显身手,短短的时间就贴出了语言生动活泼、绘图醒目清新又颇具广告效应的海报。这时你会惊叹:学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只要感兴趣,乐意做,何愁不会迸发耀眼的火花。
“大牌”们忙,忙着攻下一段段的台词,忙着琢磨台词的潜在含义,忙着和其他“大牌”磨合;道具师忙,忙着绞尽脑汁,忙着翻箱倒柜,忙着东奔西跑。忙中之忙的要数那些身兼数戏,背负着几个剧组希望的演员了。他们不仅忙着排戏,而且还要忙着赶场,有时还要忙着聆听导演的“责问”,真恨不得立刻变成会分身的孙猴子!导演从剧本整体构思、人物形象塑造、舞美效果、服装道具等各方面进行悉心的辅导。在一次次的指导下,演员们不断地排练,反复地修改,受益匪浅。应该说,在活动中学生的投入是多方位的,既要求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又必须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力。排练和演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又能充分发挥想像,培养感情,锻炼能力。
三、演出
由各剧组导演抽签决定上场顺序,依次表演。每一场演出时先由导演向观众(学生)简述创作意图。当演员们忙着表演时,台下的观众并不闲着,忙着大笑,忙着感动,忙着鼓掌。大家神情专注,结合自己对戏剧选段内容的理解,准备着对演出的评价。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在一刹那明白了许多:“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而收获的多少在此刻已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你曾经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付出,它比你收获的更绚丽、灿烂。”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引导学生结合戏剧单元的教学重点(比如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激化的过程,人物的潜台词挖掘,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等),对各剧组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鉴赏方面存在的差距,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最后教师发放表格,为每个演员的演技和剧组的综合水平打分,并评选出“最有创意导演、最有表现力男女演员、最具综合实力剧组、最佳效果海报设计、最佳道德风尚”等奖项。表格由学生自主填写,由非演员学生汇总统计,按得分高低确定,张榜公布评比结果。
四、创作
在对戏剧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作品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我要求学生分成创作小组尝试编写戏剧。在内容上要力求选择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要注意按照戏剧文学的要求来写作:比如说设置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以对话的形式完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适当安排舞台提示等。作品完成后将初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交,由老师指导改正后再定稿,各小组可以组织人马将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尽管这工作艰苦异常,但是看到学生们虽有些稚气,但有模有样的剧本,我的内心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在创作和排演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是掌握了戏剧这种文学样式,感受到了艺术的美感,更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
有位教育家说过,致力于某项创造性活动中的人,他们的心会变得敏感,目光变得敏锐,所有的一切都将赋予创造的意义。戏剧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间和空间于一体,因此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不仅能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扩大了语文的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四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排演;创作
一、准备阶段
学生可利用一节课整理复习戏剧的定义、分类、矛盾冲突、形象塑造和语言特色等文体知识,概略了解中外著名的悲、喜剧作品。教师还可印发一些讲义、补充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评论文章(例如《〈雷雨〉导读》,提供几个较有影响的教育网站,教给学生查找、处理网上信息的方法。利用中午的时间,播放《雷雨》、《茶馆》的话剧录像,初步感受“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的演技。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学生一般缺乏自信,所以教师需精当地介绍课本剧的特点和表演要领,播放《祝福》、《项链》等课本剧片段,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表演并非高不可攀,从而激发自己的潜在智慧和创造才能。在语文科代表统计了导演自荐者的人数、姓名之后,利用半节课精心组织一场公开招聘会。由自荐者书面或口头阐述“创作意图”,“意图”侧重于对剧本的整体把握和创新构思。这时有意过一把“导演瘾”的学生就会主动、认真地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请教老师……
在老师的共同参与下,科代表召开第一次导演工作会议,明确各自将排演的剧目,提出奋斗目标,落实具体职责,强调在进行演员组阁、成员分工和确定排练时间、场地等方面要注意的事项;发放各种颜色的招贴纸,着手准备演出海报的设计。自此像模像样的课本剧表演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二、排练阶段
剧本选定之后是更加忙碌的场面。首先是各剧组导演忙着“招兵买马”:擅长表演的当演员;擅长丹青的搞布景或化妆;做事细心的就负责服装道具的筹集、保管。负责广告宣传的更是大显身手,短短的时间就贴出了语言生动活泼、绘图醒目清新又颇具广告效应的海报。这时你会惊叹:学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只要感兴趣,乐意做,何愁不会迸发耀眼的火花。
“大牌”们忙,忙着攻下一段段的台词,忙着琢磨台词的潜在含义,忙着和其他“大牌”磨合;道具师忙,忙着绞尽脑汁,忙着翻箱倒柜,忙着东奔西跑。忙中之忙的要数那些身兼数戏,背负着几个剧组希望的演员了。他们不仅忙着排戏,而且还要忙着赶场,有时还要忙着聆听导演的“责问”,真恨不得立刻变成会分身的孙猴子!导演从剧本整体构思、人物形象塑造、舞美效果、服装道具等各方面进行悉心的辅导。在一次次的指导下,演员们不断地排练,反复地修改,受益匪浅。应该说,在活动中学生的投入是多方位的,既要求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又必须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力。排练和演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又能充分发挥想像,培养感情,锻炼能力。
三、演出
由各剧组导演抽签决定上场顺序,依次表演。每一场演出时先由导演向观众(学生)简述创作意图。当演员们忙着表演时,台下的观众并不闲着,忙着大笑,忙着感动,忙着鼓掌。大家神情专注,结合自己对戏剧选段内容的理解,准备着对演出的评价。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在一刹那明白了许多:“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而收获的多少在此刻已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你曾经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付出,它比你收获的更绚丽、灿烂。”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引导学生结合戏剧单元的教学重点(比如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激化的过程,人物的潜台词挖掘,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等),对各剧组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鉴赏方面存在的差距,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最后教师发放表格,为每个演员的演技和剧组的综合水平打分,并评选出“最有创意导演、最有表现力男女演员、最具综合实力剧组、最佳效果海报设计、最佳道德风尚”等奖项。表格由学生自主填写,由非演员学生汇总统计,按得分高低确定,张榜公布评比结果。
四、创作
在对戏剧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作品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我要求学生分成创作小组尝试编写戏剧。在内容上要力求选择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要注意按照戏剧文学的要求来写作:比如说设置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以对话的形式完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适当安排舞台提示等。作品完成后将初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交,由老师指导改正后再定稿,各小组可以组织人马将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尽管这工作艰苦异常,但是看到学生们虽有些稚气,但有模有样的剧本,我的内心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搬上舞台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在创作和排演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是掌握了戏剧这种文学样式,感受到了艺术的美感,更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
有位教育家说过,致力于某项创造性活动中的人,他们的心会变得敏感,目光变得敏锐,所有的一切都将赋予创造的意义。戏剧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间和空间于一体,因此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不仅能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扩大了语文的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四高级中学)